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板块接触线的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发生在岩石圈板块的边界上.岩石圈板块相向对流的接触处是造山所在.在造山带中出现的大面积的变质作用曾经称为区域变质作用.产在造山带中常呈条带分布的区域变质岩石,称为变质带.许多对受不同压力和温度变质矿物的认识,是来自对区域变质岩石和变质带的详细岩石研究.区域变质作用的研究对造山构造发展过程提供  相似文献   

2.
在大陆动力学研究中,超高压变质作用是揭示大陆演化的关健问题,困而不少学者对其动力学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模式;1.超大地构造(ultra-tectonics):板块俯冲至150km深,继之由于仰冲、伸展或侵蚀等原因返回地表。  相似文献   

3.
滇西澜沧变质带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赵靖  钟大赉 《岩石学报》1994,10(1):27-40
滇西澜沧变质带经历了两期变质变形事件,其时代分别为519Ma和280~190Ma。早期变质变形事件(M1D1)可由销长石和石榴石变斑晶的包裹体痕迹确定,形成近E-W向的变形构造格局。晚期变质变形作用(M2D2)以形成蓝片岩相矿物组合,如以蓝门石(青铝门石)+多硅白云母+绿泥石+石英等为特征,并形成近N-S向的变形构造格局.钠质问石以青铝闪石和蓝闪石为主,白云母多为3T+2M;型多硅白云母,其bo均值在9.040A以上;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P、T条件估计分别为0.6~0.7GPa和300℃。晚期变质变形事件经历了二个主要阶段(M2aD2a和M2bD2b),分别伴随透入性面理(S2)和褶劈理(S3)的形成,蓝门石的40Ar-39Ar定年分别为279Ma和214Ma;M2cD2c期局部受到热的扰动,以及出现大量的膝折带或宽缓褶皱。上述变质变形演化历史代表了澜沧变质带的隆升及剥蚀过程。  相似文献   

4.
区域变质作用中的流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变质条件下流体的流动有 4种标志 :( 1)细脉 ;( 2 )岩石学 ;( 3 )稳定同位素 ;( 4 )常量元素的交代作用。不同级别的区域变质作用中 ,流体影响着岩石的变质反应和变形 ;在高级变质的情况下甚至有熔体出现。在超高压变质条件下 ,流体量比地壳范围区域变质要少得多 ,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资料可知 ,流体的演化有明显的阶段性 ,局部曾发现熔融包裹体。水流体的介入 ,引起岩石的退变质和元素地球化学变异 ,是超高压变质岩抬升、进入中下地壳的产物。新近的实验岩石学成果说明 ,多硅白云母、角闪石等含羟基的矿物 ,在俯冲达 10 0km以下依然稳定 ,而一些花岗岩体系在超高压的条件下产生的超临界流体 ,乃是花岗岩、片麻岩只能部分保留超高压矿物组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6.
人们通常把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与地壳加厚地区、岛弧环境及消灭地带的板块会聚作用相联系,而且形成的岩石显示了变质作用与构造岩组构演化之间的密切对应关系。洋底及埋藏变质作用也在区域范围内出现,但许多工作者认为这些类型变质作用与上面那些类型有区别。Coombs(1961)定义了埋藏变质作用,并主要据其缺乏构造岩组构,把它从区域变质  相似文献   

7.
多期变质作用、多相变质作用与变质作用p-T-t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期变质作用是指地质体经历过不止一次变质事件的变质过程.在某一期变质作用中,仅出现过一个温度(或压力)极值的过程称为单相变质作用,出现过不止一个温度(或压力)极值的变质过程则属于多相变质作用.研究变质作用,首要的工作是要正确区分不同期的变质作用,不过目前还缺少足够多的准则.但是,岩石中所保留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同的变质事件,必然属于不同期的变质作用.准确恢复变质作用p-T-t轨迹,须根据变质反应结构准确划分各变质期次,利用矿物温度计、压力计、变质相图等估算变质条件,根据矿物原位测年确定变质作用某个阶段的地质时间.这三方面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相关理论及方法都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8.
9.
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综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极低级变质作用是指变质作用最低级的部分,包括成岩作用和浅层变质作用,其变质温度范围大体介于150-370℃之间。本文简要地对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的特征和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可以看出,通过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的研究,能够提供造山带、沉积盆地演化及板劈理发育等有关地球动力学过程和流变状态信息;强调指出进一步研究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地壳的增厚地区,岛弧和俯冲带,区域动热变质作用通常与板块的聚合作用有关,这些地区的岩石类型表明变质作用与构造岩组构的发育过程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洋底和埋深变质作用具有区域性分布的特点,但许多研究者认为这类变质作用与上述动热变质作用截然不同,主要由于缺少构造岩组构方面的资料,Coombs(1961)提出了埋深变质作用并将其从区域变质作用类型中划分出来,对埋深变质作用期间控制矿物转变的有关因素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但对变质作用发展的地球动力环境问题则很少给予重视,在正常的地热梯度影响下埋深变质作用通常认为与埋深作用有关,但这种解释不能令人信服,本文则提出扩张环境中形成的埋深变质作用的新模式。埋深变质作用发生于巨厚的碎屑和火山碎屑岩系列中,岩石圈的变动是产生这一巨  相似文献   

11.
研究高压变质作用中稀土元素(REE)行为估计可能用于确定榴辉岩母岩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本文研究了乌拉尔—蒙古褶皱带(哈萨克北部的科克切塔夫地块和苏联境内的天山中部的Atbashi地区)变质杂岩中显示各种程度的闪石化榴辉岩,同时还调查了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Koralpe的榴辉岩化变质辉长岩和科克切塔夫地块的由辉长岩转变的石榴石角闪岩。分析资料表明,榴辉岩中轻稀土元素约30~60%是存在于粒间的孔隙中。调查结果证明,在榴辉岩形成过程中REE实际上是不活动的。它们的低活动性既解释了变质杂岩缺少流体相,又解释了低流体/岩石比值。  相似文献   

12.
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辽河群的变形作用和变质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变质相系、变质带的分布和划分依据,还对变质作用P-T-t轨迹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初浅认识是:辽河群是在收缩体制下,古元古洋中的火山沉积岩系俯冲到地下深处发生变质和变形的,二者属同一热动力过程.现在所见到的构造形迹被认为是在同一动力作用下递进变形过程的最终状态;辽河群是层状无序的变质构造单元,只有摒弃原来按层序地层学建的"组",重新按岩性填图才能显现辽河群的固有面貌.  相似文献   

13.
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中的流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韩郁菁  张泽明 《地学前缘》1996,3(4):222-229
文章强调了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意义,重点论述了几个问题:(1)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中流体包裹体的成分以含N2量高为特点,在大别山含柯石英榴辉岩中找到的高压榴辉岩阶段捕获的原生包裹体,其中气相组分含CO(摩尔分数)为14%,表明流体来源于深部。原生流体包裹体的保存,要求在p-T区间内的抬升轨迹与等容线近于平行。(2)在大别山高压和超高压榴辉岩中首次确认熔融包裹体的存在,由硅酸盐玻相和以CO2为主要成分的气相组成,并发现熔融包裹体中的玻相成分与主矿物相近。(3)高压和超高压变质期间的局部流体迁移可由榴辉岩中流体包裹体和矿物同位素成分(H-C-O)来显示。(4)高压和超高压变质中流体-熔体-岩石(矿物)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证实在榴辉岩相p-T条件下岩石的部分熔融。(5)变质流体的成分与变质级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变质分异作用中的质量迁移徐士进,陆建军,尹宏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武功山,变质分异,质量迁移变质分异作用(metamorphicdifferentiation)这一名词是F.L.Stillwell于1918年首次提出,意指成...  相似文献   

15.
16.
广东重熔型花岗岩广泛分布于莲花山断裂西北侧。在分析广东燕山期花岗岩的成因、各类侵入岩的特点以及各种煤变质作用的基础上,认为只有燕山一期和燕山三期的重熔型花岗岩才使广东二叠纪煤发生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并决定了广东二叠纪煤变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成岩作用、埋藏变质作用与近变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赵宗溥 《地质论评》1984,30(5):501-509
一、从沸石相说起要说明本文这个题目,沸石相是个突破口,因为它与成岩作用、埋藏变质作用和近变质作用都有直接的关系。目前几乎所有的变质岩石学都将沸石相列为最低级变质相,例如,都城秋穗(1973)《变质作用与变质带》书中的“沸石相”和H.G.F.Winkler《变变岩成因》书中的“浊沸石最低变质级”。现在看来,他们所依据的变质作用的概念和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包括1、“沸石相”的定义,2、“沸石相和埋藏变质作用”的概念,3、将沸  相似文献   

18.
19.
辽西变质杂岩特征和变质作用的PTt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早太古宙变质杂岩是由85%~90%长英质片麻岩(主要是英云闪长岩—花岗间长岩—花岗岩组合(简称TTG)的深成花岗杂岩)和10%~15%上壳岩(包括层状火山—沉积岩、脉岩及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等)组成.斜长角闪岩和基性麻粒岩可与世界变质拉斑玄武岩对比.TTG岩石可能由中酸性岩浆与围岩熔融而成.麻粒岩相是中压区域高温变质作用的产物,变质作用的演化为退变质、近等压冷却(IBC)反时针型的PTt轨迹.  相似文献   

20.
辽河群变质泥质岩中变质重结晶作用和变形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李三忠  刘永江 《岩石学报》1998,14(3):351-365
辽河群变泥质岩中变斑晶种类繁多,有的具多个世代。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它们都形成于吕梁变质期。通过2000多块薄片的详细显微构造分析,将吕梁变质期分成四个变质阶段。变斑晶微构造揭示M1发生于变形前埋藏过程中,M2、M3属进变质阶段,M4为退变阶段。变斑晶在各变质阶段以完整或不完整的基本结晶序列周期性地出现,成核具阶段性,生长既有阶段性的又有具连续性的。变斑晶在不同的变形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变形行为,如旋转与非旋转性。变斑晶的时空分布规律揭示,M2期间垂向递增变质带与D1伸展构造样式密切相关;M3期间侧向递增变质带样式与收缩挤压褶皱样式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