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测学会工程测量分会与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共同主持召开的“全国工程测量学术会议”于1990年10月19日~23日在大连召开。来自全国生产、教学、科研等单位和部门的代表146名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24篇。其中大会报告8篇,分组报告论文64篇。日本TOPCON仪器公司、香港安亚发展有限公司、无锡力生测绘仪器研究所等厂家介绍和展示了他们研制和经营的测绘仪器。  相似文献   

2.
山东测绘学会、山东煤炭学会于今年八月联合召开了山东省矿山测量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共有50多个单位,代表146人。会议邀请唐山煤炭研究所周国全同志作了矿山测量出国考察报告,孙家绿同志作了地球形状的学术报告。会议收到论文、实验报告和总结共45篇,在大会和分组会议上宣读介绍了贯通测量,光电测距仪使用,矿区大比例尺航测成图和资料管理,岩层移动、“三下”采煤观测资料,无定向导线的平差计算和精度估计等方面的论文20篇。  相似文献   

3.
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于1991年9月13日至16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全国城市和工程控制测量学术研讨会》会议代表110名,收到论文78篇,其中大会报告论文7篇,分组报告论文44篇。会议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深入探讨:1.城市和工程控制网的建网理论,控制网的改造、加强与数据处理方面。会上深入探讨了城市控制网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了对已有控制网进行精度分析的方法和选择控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举办的“1991大地测量综合性学术年会”于1991年10月25—29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4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179篇论文,在会上宣读了129篇。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陈俊勇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大地测量的进展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大部分论文根据其内容分别在常规大地测量组、平差计算组、地球形状与重力场专业组、空间大地测量组和地壳形变测量组做了报告和讨论。会议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向中国测绘学会推荐。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地测量的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矿山测量学组于1984年8月23日至2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召开了《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义》。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的143个单位,共220多人。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交流近年来矿山测量工作的先进经验;研究矿山测量的新技术、新仪器;探讨矿山测量专业的科研发展方向,使它更好地为采矿工业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召开的计算机在测绘上应用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上海测绘院承办。全国测绘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90余人参加会议,收到论文近60篇。会上有30余位论文作者就机助大比例尺地形测量野外数据采集及其成图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交通与航道自动化成图系统等问题进行了报告交流,展示了近年来计算机在测绘上应用方面的科研和生产成果,评选了九篇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7.
中国测绘学会“矿体几何与矿产保护”学术会议于1989年10月6日至10日在长沙市召开。来自全国煤炭、冶金、有色金属、核工业、地质、化工等系统45个单位的代表及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共71人参加了这个会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图制图协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四日在波兰华沙召开。有三十六个国家近400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测绘学会派出金应春、高隽、曾昭璇、方炳炎四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学术活动有三项:报告学术论文、地图展览和技术参观。会议共收到论文118篇,在会上宣读了69篇。我国向会议提交了三篇论文。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测绘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金属学会所属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及学组联合举办的“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于1984年8月23日至29日在沈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主要矿区从事矿山测量工作的专家、教授、工程师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代表共200人。他们欢聚一堂共同总结、交流近年来矿山测量工作的先进经验;研究矿山测量的新技术、新仪器;探讨矿山测量专业的科研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测绘学会和湖北省测绘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江河测绘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11月11日至16日在重庆——武汉举行。来自海军、交通部、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海洋局、水利部和地矿部等系统的46名测绘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34篇,对江河航道测量、制图和测绘仪器等方面的论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无锡721厂、南京测绘仪器服务部和航天部25所在会上介绍了各自的新产品和有关江河测绘的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测绘学会第四届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召开的《遥感技术在测绘中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9月16日至21日在安徽省屯溪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共62人,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测绘部门和非测绘部门的生产、教学科研单位。会议上共宣读论文25篇,交流论文16篇。论文内容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2.
我国首次全国性近景摄影测量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和湖北省测绘学会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七十七人,他们来自全国五十四个有关的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代表中既有老一辈的专家、教授,也有近年来在近景摄影测量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的青年测绘科技工作者。会议共收到论文七十六篇,内容涉及了近景摄影测量的理论研究,应用开发,仪器研制和技术总结许  相似文献   

13.
1987年11月5日至9日,由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海洋测绘仪器学术交流会及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5个单位的6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23篇,其主要内容是:电子海图;沿岸和近海水深测量自动化系统;山区航道扫测;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0月12日至18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大型工程建筑物施工测量与变形观测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城建、建工、冶金、机械、煤炭、水电、水利、铁路、兵器、电子、航空、航天、农林、地震、地质、测绘等部门的勘测单位及有关科研、大专院校的代表共112人参加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07篇,内容有关于施工控制网、施工放样测量、变形观测控制网、变形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交流矿山测量科技成果,促进我国矿山测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中国测绘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金属学会及煤炭工业矿山测量情报中心站决定于1991年第三季度联合召开综合性的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征文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于1984年6月17日至29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市召开了第15届大会,会议代表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100多人。中国测绘学会派出了以王之卓为团长的15人代表团。共向大会提供了18篇学术论文,其中在各种会议上宣读的有7篇。这是自1980年中国测绘学会参加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以来,我国提交和宣读论文最多的一次。这些论文从各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摄影测量和遥感工作的成就,王之卓教授作了“东南亚摄影测量与遥感教育状况的报告”。各国代表很为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2月3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象片室内判读与调绘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27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测绘学会的代表和部分专业委员共91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1篇,其中有17篇在大会上宣读。这些论文涉及到判读的理论,大、中、小比例尺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10月14日至20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了全国农业地图学术讨论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0人,他们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地理、测绘、农业部门的47个单位。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4篇,包括县级农业区划地图、地图集和省区农业地图的编制,土地利用图和土地资源图的编制,航空与卫星影像在农业制图中的应用以及农业统计资料自动制图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大会报告6篇,分组报告26篇。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小型农业地图展览,共展出各种农业地图、农业图集及农业系列图近百件。会议围绕以下三个中心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测绘学会于82年11月下旬在昆明召开了“电磁波测距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我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合汇报如下:大会上报告的论文有三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和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共同主持召开的《全国工程测量学术会议》1990年10月19日~23日在大连市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近130篇,其中包括精密工程测量、变形观测、地籍测量及近景摄影测量等课题。会议期间日本TOPCON仪器公司、香港安亚发展有限公司和无锡力生测绘仪器研究所还展览和介绍了他们研制或经营销售的测绘仪器和地下管线探测仪器。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总结、交流近年来在精密工程测量、变形观测、地籍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进行这些工作的新理论、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对今后开展上述测量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为1991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58届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常设委员会和国际学术讨论会推荐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