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1951~1992年31个站的降水资料,作自然正交分解研究了近42年汛期降水(4~9月)变化异常的时空分布,得到3种降水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函数和谱分析讨论了副高强度、副高强度、副高面积指数、副高西伸脊点、南方涛动指数、高原加热指数对西南汛期降水和降水型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2.
西藏浅层地温气候特征分析及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西藏地区建站早、有代表性的15个站1961~1996年逐月10cm、20cm、40cm三个层次的地温资料以及月降水量资料。运用EOF方法分析了各层地温的时空特征,并对不同时段的地温场和降水场进行SVD分解,并讨论了前期地温变化,尤其是10cm地温变化与我区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浅层地温最高值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出现在6月,其它各地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值全区均出现在1月。地温年较差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最小,林芝、昌都次之,阿里地区最大。雅鲁藏布江中游大部分地区近36年浅层地温呈现上升趋势,且冬春季升温幅度较汛期要高。阿里、昌都及林芝变化则不明显。地温阿里地区最低,低值中心靠近改则,昌都的西北部和南部为两个次低值区;雅江一线、东南部地温较高,最高值中心在察隅,次高值在泽当~林芝的沿江地区。10、20、40cm地温年变化和冬春季、汛期变化存在准3年或准6年的周期性规律。前期地温场变化,特别是10cm地温变化与降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雅江中游地区和阿里地区、冬春季地温偏高(低),汛期降水偏少(多),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反位相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36年(1951~1986)我国汛期(4~9月)160个站的降水距平百分率资料,用RPCA(Rota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方法对我国汛期降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汛期降水有六种典型结构,它代表了我国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而相应的时间系数代表着年际变化。如果将各主分量的时间系数做5年滑动平均,按文献所定义的气候跃变,则在六十年代,我国黄河流域、长江下游及以南、东北地区的降水发生了气候跃变。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南区域(云、贵、川、渝)汛期(6-8月)旱涝预测问题,建立了一种以多种物理因子为基础的西南区域降水量预测模型,即因子集成及综合相似预测模型。该模型既考虑影响西南区域汛期降水的主要物理因素变化,又注重区域要素场自身演变规律。对于影响汛期旱涝的物理因子,采用对多个因素进行综合集成的办法,来体现所有因素对旱涝影响的整体作用。为了强调预测结果的客观性,我们借鉴目前NWP集合预报思想,引入综合相似方法,给出西南区域大范围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测结果。近年来业务试用表明,该方法预测准确率稳定,有明显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5.
首先,用1980—1985年的深层地温距平资料做付氏展开,并假定满足热传导方程,得到地温及平均地温的表达式。其次,根据前期地温与后期降水成正相关的事实,提出了两种有实用价值的降水短期气候预报方法。结果表明,对1981—1986年汛期(4—9月)旱涝趋势预报效果很好。最后,提出了陆—气耦合系统中存在两类非绝热慢波,一类是准半年波,另一类是准三年波,这刚好可以解释前面的两类相关场,进而为两类预报方法提供了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天气学方法,从影响雅砻江区域主汛期降水量的长期预报有关因子出发,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反复筛选,仅取3个主要因子:西部青藏高原8个站冬春积温,北部冬季极涡面积指数,南部冬季印缅槽平均强度,建立逐步回归预报方程。结果显示:对主汛期6~9月降水量预报拟合准确率为16/17即约94%。回归分析中发现:尽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盆地西部降水有很大影响,盛夏且与高原积温有较密切相关,但由放大范围长时段的青藏高原积温,对于雅砻江区域主汛期降水量的影响超过西太平洋副热高压,因而在逐步回归过程中,副高因子仍被剔除.  相似文献   

7.
中国黄土高原汛期降水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黄土高原汛期降水40a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汛期降水异常有3个敏感区,各敏感区异常降水存在明显的阶段,存在3—5a、8a左右的年际振荡和16—20左右的年代际振荡,3—5a的周期最明显;极端降水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猛然减少。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汛期降水进行了旋转主分量分析,得到6个最基本的降水型,并利用北太平洋超前一年各季的海表温度与这6个降水型求相关,得到24张相关图。分析相关图的结果表明:黑潮海域的海表温度对我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降水很敏感;影响我国江淮流域降水的海温区有几个,因而使得江淮流域旱涝情况特别复杂也难以预报;我国汛期降水和北太平洋海表温度的相关具有不同的时滞现象,绝大多数与冬半年的海温有密切联系,充分反映了海气相互作用具有十分复杂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超低温结构在长期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对流层上层超低温结构与天气演化和降水性质的差别与成都地区降水、旱涝特征进行了形象和数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上层 低温是导致天气演化的关键性问题,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降水性差别而与旱、涝有关。相应的前期累积性超低温较强,对应于汛期(6-9月)的旱情或强对流式降水,超低温较弱则与系统性降水或涝情有关,同时预测1998年成都汛期以对流形式降水为主,无大水灾。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44 条不同性别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 )血清总甲状腺激素Thyroxine T3,Triiodothyronine T4)含量。结果表明:(1)5~9 月雄性T3 含量一直较高;雌性5~6 月T3含量比雄性和兼性低,7 月以后升至与兼性持平,8~9 月达到与雄性持平,高于兼性含量,升幅较大,但差异不显著(P> 0.05)。(2)5~6 月雄性T4 含量稍高于其它性别,7 月以后有所降低;雌性与兼性 T4 含量与变化趋势基本相同。(3)同性别T4 含量比T3 含量要低得多。甲状腺激素可能与性逆转关系不大,其作用在于促进代谢与生长。  相似文献   

11.
江平盆地侏罗系为一套内陆河湖相沉积,地层结构及岩性变化复杂。可分3个基本层序组,其变化特征,反映了中晚侏罗世江平盆地从扩张到萎缩时期沉积变化规律和沉积体系域变化过程,具有物源丰富、湖水浅、相变快等沉积特点,其层序地层及体系域特征与大陆边缘盆地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13.
?????й????363????????λ???????????????????????????NAKAI???????3???????????????????????????????9?????????????????????????????????????????????????????????A??B??C??D??E?????????????????????????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咸阳市区低级阶地深层地下水资料 ,说明当地在 30 0m以下赋存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因此 ,进一步研究咸阳市区深层地下水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必须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长沙市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勘查,采用了地形测量、水工环地质综合测绘、工程物探、工程钻探、压(注、抽)水试验、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方法手段,提交的技术成果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确的晶体定向,其晶体几何常数应与内部结构中的晶胞参数一致,而在《砂矿物图册》中的方柱石和钨铅矿、《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褐锰矿,却是"晶形的(100)与单位晶胞的(110)相同"。在《系统矿物学》下册中的钼铅矿和《砂矿物图册》中的甘汞、黄铜矿、金红石及《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黄铜矿、块黑铅矿、金红石,虽然走向正确,但在矿物晶形制图和单形符号标注上,有些差错;还有一些晶形图的差错可能是由于做图不规范或清绘时笔误造成的,如《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软锰矿、《砂矿物图册》中的钙轴云母和铜铀云母等等。鉴于此,笔者对方柱石、钨铅矿、银铅矿、甘汞、软锰矿、钙铀云母、铜铀云母、重担铁矿、锡石、氟镁石、黄铜矿、褐锰矿、块黑铅矿、金红石等14种矿物晶形图的差错做了改正。首先用上述14种矿物的晶胞棱长计算出各矿物在原书中所给定的诸单形的晶面角度值(方位角平和极距角产);再依此做出各矿物的极射赤平投影;然后,对原书中各矿物的晶形图进行分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差错部分;最后,利用正确的定向,用极射赤平投影作晶体立体图的方法,做出上述各矿物的精确的晶体立体图形,并做简要的文字描述。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民航近10年来发生的飞行事故调查材料,总结了飞行事故与能见度的关系,分析了造成事故的能见度条件的某些特征和原因,着重讨论了在飞机着陆阶段能见度突变的某些规律,提出了一些避免低能见度事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造成成都市蔬菜外运损耗的原因,并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青芹外运损耗率与沿途气象条件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对车厢内青芹的热负荷和需冰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为成都市蔬菜安全外运的车厢内需冰量及利用沿途气象条件来减少损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伟德山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岩相学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荣城伟德山岩体的暗色微粒包体和寄主花岗质岩石的野外地质,岩体构造环境,特别是岩相学的研究,着重阐述了伟德山花岗质岩浆的混合作用特点和岩相学标志,并首次提出伟德山岩体是二长花岗质岩浆和辉石闪长质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The Chinese "Yangtze" alligator is a rare reptile that has been listed as an "endangered species" by the United Nations, so its preserv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A study of its habitat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ir Landsat image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oncerned to select the best locations for its breeding.The'Chinese alligator is a subtropical reptile of freshwater rivers, lakes and ponds. Found only in China, it is now distributed only in the border region betwee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Anhui, Zhejiang and Jiangsu.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by Chinese scientists, and from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Landsat images, we made a special study, review,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alligator's present habitats (and the modern changes in the natural background of these hatitats) so that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oncerned with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reptiles may hav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best l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