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环境地质学的内容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已意识到所有的环境问题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一方面,大地构造循环,岩石循环,地球化学循环和水循环对大陆、海洋和气候的全球性分布起着决定作用,控制着所有地形、地貌、岩石、矿物、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空间分布。另一方面,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生存都离不开地质环境,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改变着地质环境,而地质环境又制约着人类的生  相似文献   

2.
地球表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生态系统,是大气—水—岩石—生物四个圈层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区,也是相互渗透"交织"调控的有机整体;而人类活动会对地球表层环境生态的结构、演化方向、变化速率、物质和能量循环改变、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生物消亡产生剧烈影响.岩溶景观,特别是钙华是大自然在地表赐给人类的资产和宝藏,其成因和...  相似文献   

3.
北淮阳花岗岩-正长岩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采用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锶、钕、铅同位素方法对安徽省西部沿金寨、霍山、舒城一线出露的花岗岩-正长岩类岩石的研究表明,古老地壳岩石在它们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它们的同位素组成特征与华北板块基底岩石相近。因此,该岩带出露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应归属华北板块。岩体的地质产状、岩石化学特征和侵位时代表明,它们是白垩纪时拉张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苏北地区上前寒武系发育一套厚约五千米以上以海相为主的未变质地层。由于其岩性和生物组合的特殊性及其所处地理和构造位置的重要性,被视为解决我国南北方上前寒武系衔接和对比的关键地区之一。近年来,本区上前寒武系在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同位素地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对它们在我国上前寒武系所处的位置仍持有不同意见。至今,尚未见到有关的古地磁文章发表。  相似文献   

5.
人类自远古就注意到了周围的岩石和矿物,为了生存或出于好奇,人们设法去查明它们并弄清楚它们的性质。作为工具制造者的人类主要是通过观察才学会鉴别某些岩石类型的。观察也使人类得以认识不同的矿物、岩石和金属。人类通过观察也更加了解了它们的性质及其可能的用途,对岩石和矿物观察得越仔细,也就对它们了解得越多,于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观察,人们则不可避免地会迫使自己去增强观察能力、改进仪器设备。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在过去几千年里所经历的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更加深入的了解的历程是从简单的透镜过渡到最为复杂和先进的带有观察分析设备的微探针仪器的。观察帮助人们去对岩石和矿物进行分类,并且主要是通过观察结果及其分析而发展出岩相学岩石学。通过比较观察结果来弄清楚岩石的成因。观察结果引导人们去认识岩石类型和一定的金属的关系,同时观察结果也引导人们去弄清楚矿床成因学。此外,通过观察结果人们认识到金属和矿脉之间的关系,而且人们最后认识到矿脉是为脉石与金属(金属矿物)所充填的裂隙系统。也是通过观察使人们认识到一定的金属产出于一定的岩石之中。与矿脉构造裂隙的概念相类似,人们通过观察结果认识到岩层的变形,而对褶皱和断层的观察则无疑是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的核心,是维系地表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的过度干扰可能会显著改变表层地球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尤其是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系统。特殊的多孔隙关键带结构也加速了喀斯特地区物质循环及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影响了不同尺度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宏观尺度(气候变化)、中尺度(人类活动)和微观尺度(微生物活动)的环境变化对喀斯特地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要素变化导致喀斯特地区物质循环受到强烈影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微生物活动及其耦合关系对喀斯特地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研究强调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挑战与方向,即未来应从系统研究(如地球关键带)的视角出发,将多尺度观测-分析与综合模型集成研究并举,从而构建多源多尺度耦合的过程和系统模型,进而为阐明喀斯特系统的演变规律和动力学机制、实现喀斯特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磷是生命体的必需元素,也是粮食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仅调控着海洋的初级生产力,而且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并决定着磷矿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与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和生物圈等子系统有机整合,为研究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基于已有研究,结合“地球系统科学”理论观点,针对磷的生物化学循环获得了以下重要认识: 磷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决定了现今磷在全球范围内(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人类的工业和农业活动作为重要的地质营力,改变了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造成了磷矿枯竭的资源危机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问题;解决磷短缺的资源危机问题和磷过剩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控引起这些问题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8.
周泰禧  陈江峰 《地质论评》1995,41(2):144-151
采用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锶、钕、铅同位素方法对安徽省西部沿金寨、霍山、舒城一线出露的花岗岩-正长岩类岩石的研究表明,古老地壳岩石在它们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它们的同位素组成特征与华北板块基底岩石相近。因此该岩带出露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应归属华北板块。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全球化学尤其是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与更深入地了解,已进入一个关键阶段。 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存在主要取决于该系统中的能流和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它们影响着生命有机体的数量、质量及其生命活动、代谢速率与各种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结构、功能、动态过程和生产  相似文献   

10.
在极坚硬岩石中掘进井巷时,凿岩工作是决定掘进速度的大关键。在一个掘进循环中,凿岩工作往往佔去一个掘进循坏时间的70%以上。甘南地质队布拉沟工区的井巷掘进中就曾遇到过上述情况。井巷所经之岩石均为角砾状矽化大理岩,凿岩爆破性均劣。在这种情况下,阶梯、U形等新式钎头不仅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优越性,反而妨碍凿岩速度的提高(与一字型钎头比较)。  相似文献   

11.
生物岩是新兴交叉学科生物岩石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包括生物礁岩、非造礁生物骨骼和泥晶组成的岩石、微生物骨骼组成的岩石、微生物作用形成的岩石。以往的生物礁和微生物岩分类系统只包括了一部分生物礁岩和微生物岩,尚有一部分宏体生物形成的岩石类型和微生物形成的岩石类型没有准确命名。为了促进生物岩的研究,作者提出一个包括生物礁岩、非造礁生物骨骼碳酸盐岩、微生物岩和其他微生物成因岩石的统一的生物岩分类系统,包括4个层级24种基本岩石类型。新增的基本岩石类型包括生物泥晶岩、微礁岩、微屑岩、包壳石、微骨架岩、微绑结岩、丝状岩、微泥晶岩等。作者还对部分岩石例如骨架岩等的定义进行了补充修正与完善,讨论了生物岩研究中存在的4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黑色岩系成岩成矿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范德廉  刘铁兵 《岩石学报》1991,7(2):65-72,T002
黑色岩系在其形成和发展中,特别是在成岩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地球化学作用。通过对震旦纪一下古生代五套黑色岩系及其中四类矿床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研究,从生物成矿的角度讨论了这些黑色岩系和矿床在成岩成矿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并强调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及生物地球化学体系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生物风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无时无刻不参与地球表层矿物和岩石的风化,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注重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作用,对生物风化作用关注很少。近年的研究表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均参与了风化过程。研究生物风化作用机理及在生物作用下矿物的演化序列,对于揭示土壤形成、化学元素循环规律、全球环境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我国主要风景名山的岩石组成,作者指出抗风化力强是组成风景名山主体岩石的首要特点,并从岩石性质、构造形迹、岩层产状、古冰川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它们的风景名山及其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而阐明了风景名山景观的地质成因。认为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岩石对景观特色起决定作用,构造活动则决定着风景名山的面貌总格局,而适度的风化剥蚀和古冰川活动等外力作用主要起修饰、美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体中的矿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矿物及其健康效应是生物矿化作用中的一个极具活力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与生物矿物和生物矿化作用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对生物矿物的特点和种属进行了厘定,明确了它们在矿物分类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对人体内的生物矿物及其产出位置进行了总结,并着重评述了一些重要的人体矿物的特征及其生理性或病理性效应。  相似文献   

16.
循环冻融条件下岩石物理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何国梁  张磊  吴刚 《岩土力学》2004,25(Z2):52-56
新鲜岩石和风化岩石的力学性质有着较大的区别,特别是当岩石的风化程度很深时,岩石的力学性质会明显下降,而在实际工程中又常常将风化岩石作为工程的基础,因此,研究和认识风化岩石的力学特性是有必要的.温度的变化是引起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循环温度变化更容易使岩石风化.将采自焦作的大理岩和砂岩分成干燥和饱和两组岩样,进行了循环冻融试验来模拟岩石的风化.在冻融前、每10次循环冻融后,量测岩样的质量,利用NM-4B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对各岩样进行超声纵波无损检测,总共进行50次循环冻融.分析了循环冻融对岩石质量损失的影响并就纵波波速的改变进行了比较,据此归纳出岩石材料受风化影响的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7.
1.岩石地层对比及清理的目的 1.1岩石地层对比:对比(Correlation)这个术语在现代地层意义上,表示地层单位的特征一致和地层位置相当。因为在多重地层划分概念指导下,地层单位是多种的,所以有取决于所强调特征的不同种类的对比。论证岩石地层单位的特征一致和地层位置相当称作岩石地层对比(lith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论证化石带的化石属种一致和位置相当是生物地层对比(bi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论证年代地层的时间一致和位置相当是年代地层对比。不加形容词的对比是一般概念的对比,不要一提对比就是年代一致,  相似文献   

18.
石油——一种可燃的油質液体、它是由地下生成的液態的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混合而成的。含油岩——是含有石油的多孔隙的岩石,这种岩石中石油的含量主要决定於岩石的孔隙度。所謂孔隙度就是一定岩石中全部空隙体積与該岩石整個体積的百分比。孔隙度愈大,含油量便愈大。孔隙度决定於組成岩石的顆粒的(1)形狀,(2)大小,(3)相互位置,和(4)是否有膠結物  相似文献   

19.
盆地形成的原因包括;构造圈深部地带物质的不稳定状态、软流圈厚度的增加和继而地壳厚度的减小。大多数沉积盆地均有一些高能不稳定层,反映了岩石特征的非线性交换。在不同岩石类型的不同深度,密度、孔隙度、水饱和度等的异常均不相同。决定异常存在的主要作用是岩石的构造一组分特征和导热性、导电性。采用与深度和PT因子一致的温度计算法来建立不同岩石类型和不同地球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下岩石特征变化的计算机模型或许是重要的。密度、孔隙度等的非线性变化决定了不同流体循环的环型流动的存在,不稳定层的预测是矿产预测之关键。  相似文献   

20.
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元素硅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碳循环和全球气候交化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进展,包括陆地和海洋中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人类活动对硅循环的影响等方面,指出日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