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洞贤  胡铭 《气象学报》1997,55(4):430-439
对温度有关量的垂直离散进行了讨论。分析指出:垂直离散量的计算应分别情况不同对待,温度垂直廓线较光滑的,可以直接用差分或Tschebyschef多项式等进行计算;温度垂直廓线不太光滑的,须用能近似表示廓线不太光滑部分的基本廓线进行分离,再用差分等计算,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用理想场计算的例子表明:用上述方法计算的结果都比直接用差分等计算的结果好,特别是在计算位势高度和温度垂直平流时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发展了一个用于研究热带海洋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和ElNin~o/SouthernOs-cilation动力过程的混合型(hybrid)耦合模式,其中的大气部分为一个由一阶斜压模表示的自由大气和混合行星边界层所组成的简单热带大气模式(区域为热带太平洋:120°E~80°W,30°N~30°S;水平分辨率为2°×2°),海洋部分为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分辨率自由表面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经纬圈方向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和2°,垂直方向分为不等距的14层)。两模式间的耦合是这样进行的:简单大气模式计算出海表风应力,热通量由松弛公式计算,淡水通量(蒸发与降水之差)由观测资料给定,它们一起作为海洋环流模式(OGCM)的强迫场;而OGCM计算出海表温度(SST),在其以外地区给定观测到的气候海表温度或陆地温度,作为大气模式的边界条件。本文给出采用逐日、同步耦合方案时模式对热带太平洋气候态模拟结果,表明未采用任何通量修正(fluxescorrection),耦合模式未出现气候漂移(climatedrift)现象,并且非常逼真地再现了热带太平洋气候态,特别是海表风场及相伴随的辐合带和降水、海表温度和流场及它们的季节变化。文中还进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地区SO2, SO4=和HNO3(g)干沉降速度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节泰  李建国 《气象学报》1997,55(5):545-562
使用中国东部及其邻近地区各主要台站1992年全年00点和12点(GMT)地面及探空资料,由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MM4产生中国东部地区地面以上大约40m高度(最低模式层)处二维温度、湿度和风场,使用污染物干沉降模块及该地区下垫面类型资料,计算出了该地区SO2,SO=4和HNO3(g)全年干沉降速度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受气象条件和下垫面类型的综合影响,3种污染物的干沉降速度有明显的变化。对SO2,全年区域平均极小值为0.088cm/s,极大值为1.275cm/s,平均值为0.430cm/s;对SO=4,分别为0.014cm/s,0.287cm/s和0.118cm/s;对HNO3(g),分别为0.060cm/s,5.250cm/s和1.123cm/s。SO2干沉降速度极大值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一带,对SO=4和HNO3(g),除在上述沙漠地带有一极大值区域外,在靠近四川的云贵高原尚有另一极大区。对1992年全年来说,SO2和HNO3(g)干沉降速度极大值均出现在七月份,分别为0.552cm/s和1.518cm/s;而对SO=4,干沉降速度极大值出现在九月份,其值为0.096cm/s。这些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二维准动量无辐散、无摩擦、密度非均匀分布的层结大气中基本气流切变对非线性方程组行波解的影响问题的研究,证明:(a)在对称稳定(q=N2F2-S4>0)的大气中:非线性行波解为周期解,且其周期与相应的线性周期解的周期相等;(b)在对称非稳定(q=N2F2-S4≤0)的大气中:存在两类非线性行波解,其性质是由参数B决定的。B=(N2sin2φ-2S2sinφcosφ+F2cos2φ)/σ2。(1)当B>0时为周期解,且其周期与相应的线性周期解的周期相等;(2)当B≤0时为孤立波解。  相似文献   

5.
Tschebyscheff 函数在大气模式垂直离散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就常用全球谱模式中的垂直离散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用Tschebyscheff函数积分静力方程、连续方程,以及计算垂直平流、垂直扩散等的方法。还对某些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微商呈现间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姚秀萍 《气象科技》2000,28(1):21-26
介绍了Spencer P L和Stensrud D J关于下曳气流在暴洪中作用的模拟结果。Spencer和Stensrud利用Kain-Frisch对流参数化方案及其3种修改方案即最大降水效率方案(MPE)、无下曳气流方案(NDD)和滞后下曳气流方案(DDD)对暴洪个例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种修改了的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出的24h最大降水量的结果与未修改的最大降水量均比实测的小,但是DDD所模  相似文献   

7.
改进的Kuo-Type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热力学方程和水汽方程两端作计算的对比,指出Kuo-Type参数化方案的一种改进型Krishnamurti回归方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应用的不足之处,同时结合本地区的积层云共存及相互作用的事实,以实用性为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Kuo-Type参数化方案。它具有以下特点:积云对流发生的判据具有区域特点;采用Krishnamurti的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对流参数,但不从统计回归中求得,而是直接由“实时资料  相似文献   

8.
以一个6层原始方程模式的基本动力学框架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对物理过程考虑得较全面的中尺度原始方程模式。该模式采用(x,y,σ)坐标系;大气上界取为10hPa,提供多种水平边界条件;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均可调;降水方案包括大尺度降水和深厚积云对流降水;地面温度的计算采用地面热量收支方程;考虑了地气和海气交换作用;垂直交换系数的计算采用Liouis格式;水平扩散采用二阶形式和四阶形式相结合的方案,扩散系数是网格点位置和风场的函数;积分方案采用经济的中央差格式。在水平格距取80km,垂直方向不等距地分为16层的分辨率条件下,利用该模式进行逐个个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模式计算稳定,能较好地报出主要的天气形势,预报的降水也较接近实际。文中给出了一些检验指标的统计结果。还在预报能力及模式特性方面与原6层模式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魏丽  钟强 《高原气象》1994,13(1):84-93
本文利用一个一维辐射传输模式,分析了模式垂直分层对辐射通量密度和加热率计算结果的影响,以示在辐计算方案的应用中选择合理的垂直分层的必要性,结果表明:长波辐射通量和加热率对垂直分层的改变反映敏感;辐射通量最大偏差出现在对流层中层,以中纬度模式大气为例,其值为14K/m^2(相对偏差6%);长波冷却率的偏差在低层比较明显,最大可达1.0℃/day;在高原地区,垂直分层对近地层加热率的影响更为明显,偏差  相似文献   

10.
离散气候系统中的周期与混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零维气候模式导出了一个非线性映象公式,对由该公式表征的气候系统的平衡态和稳定域进行了研究。通过迭代计算揭露海洋热贮存C对气候系统的调控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控制气候系统行为的很窄的C值敏感区;当C值大于敏感区上界时,气候系统趋向平衡态,即现代气候;当C值小于敏感区下界时,系统失稳。在敏感区内则呈现出周期与混沌行为,且随着C的增加,勾画出通过周期倍分岔通向混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OntheUnifiedTheoryofAtmosphericParticleSystemsPartI:SelfafineParticlesLiuYangang(刘延刚)DesertResearchInstitute,AtmosphericScie...  相似文献   

12.
TheInfluenceofChangesinVegetationTypeontheSurfaceEnergyBudget¥RunhuaYang;J.Shukla,(CenterforOcean-Land-AtmosphereStudies4041P...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气象观测站小时雨量、不同探测手段得到的高空风资料,对2016年7月19—20日华北特大暴雨过程中河北南部降雨不同阶段水平风的垂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河北南部,太行山沿山一带到山前平原、平原东部分布着两片短时强降雨区,而前者强度更强,体现了地形迎风坡对降雨的增幅作用。(2)本次过程中,三种探测手段计算的深层垂直风切变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西部山区和山前平原降雨显著增强阶段,环境风维持强深层垂直风切变,相应的u风差也显著增强,利于迎风坡降雨增强;降雨结束时,深层垂直风切变为弱垂直风切变。(3)强降雨阶段,水平风垂直切变矢量基本上呈现单一方向顺时针切变,且低层风垂直切变较大;降雨结束阶段,水平风垂直切变矢量方向变化复杂。(4)太行山脉高度以下的东风不断增强,最大东风分量达到8~28 m?s-1,利于山区和山前降雨的增强。  相似文献   

14.
彭永清,严绍谨,王同美ANonlinearTime-lagDifferentialEquationMdelforPredictingMonthlyPrecipitation¥PensYonsqing;YanShaojinandWangTongmei(...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Burnett函数作为展开基底表示分子速度分布函数和Boltzmann方程,并由此证明,Boltzmann碰撞矩阵元的计算归结为约化积分,Clebsch-Gordan系数和Brody-Moshinsky系数的计算,为了提高计算效率,作者将这些系数用超几何函数予以表示,并由此提出了高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具有多重选择的config.sys文件改善微机的运行环境荀纪伟(白山市气象台)随着应用软件的增多,在DOS6.0以下版本的操作系统中,只用一个config.sys文件来设置适用于各种软件的环境且大家都不冲突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吉林省气象系统在预...  相似文献   

17.
积云对流参数化对一交梅雨锋暴雨过程影响的模拟检验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彭新东  吴晓鸣 《高原气象》1999,18(3):451-461
应用1988年版日本谱模式JSM,对比分析了Arakawa-Sckawa-Schubert、Kain-Fritsch、KuoAnthes和Gadd-Keers等几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梅雨锋暴雨对流系统模拟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飞机人工增雨的效果,在区域对比方法中,采用可移动影响区和对比区的增雨效果估算方法。影响区范围以作业区下风方50km为限。本系统用VisualBasic编制,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使用3种雨量资料输入方法,通过计算屏幕上的像素点计算影响区面积,系统可视性强,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9.
林乃实  孙立潭 《气象学报》1997,55(3):306-317
本文应用Howard(1961)所用的精巧积分方法研究了三维非静力平衡层结大气随高度变化基流上重力内波的不稳定性质。给出了不稳定产生的必要条件和相速度在相速复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发展了Miles定理和Howard半圆定理;得到了有限深度气层的半椭圆定理。并指出在随高度变化的基流中,重力内波的不稳定范围与基流的垂向结构及波传播方向有关;半椭圆的位置和长轴分别重合于Howard半圆的位置和直径,而短轴则依赖于与Richardson数相关的参数J0,R0和波数|k|及流场厚度参数k0  相似文献   

20.
使用磁带备份资料的一些问题张立平1菜单功能说明开机后在C:盘的根目录下键入SYTOS后回车,出现如下菜单:BackupVerifyRestoreDirectorySetOp-tionsHelpQuit亮条停留在第一项上,按<→>域<SpaceB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