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征用补偿问题已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制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按价征地”是今后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征地价格研究进展的分析,应用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原理,结合我国农用地的价格构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应由农用地质量价格、社会保障价格、社会稳定价格和生态价格四部分组成。探索征地区片划分和征地区片价测算的方法。本文确定的呼和浩特市征地区片及其综合地价,空间上基本呈现出以呼和浩特市商业中心——民族商场为基点,随距离的增加,征地区片等级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依次降低的规律,且空间变化区域差异明显,符合屠能的农业区位论中“随距市场距离的增加,地租收入降低”的规律。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结果与现有征地补偿标准以及周边市、旗(县)征地补偿做比较分析,验证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评估方法的合理性。该研究成果可直接服务于呼和浩特市征地实施过程,为呼和浩特市农村土地市场的完善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亚当斯公平理论和耕地价值构成,建立了耕地价值估算模型,并结合文献调研法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参数估算,测算公平视角下的征地补偿价格。结果显示:土地补偿应该在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空间维度)的比较中实现公平,具体表现为采取完全补偿的原则和不同地区统一补偿标准;经测算,耕地价值体系中的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均可用包含统一年产值标准和还原利率的函数式表达;湖南省皂市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和安置区的公平补偿价格为当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78. 35倍,其补偿价格分别为现行标准的5倍和11倍。提出了规范耕地价值体系与测算标准、完善耕地统一年产值相关资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素芳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4):134-137,151
采用综合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以天津市西青区为例,对土地收益及其分配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土地供应过程中会产生巨额土地增值收益。(2)由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农民所得份额偏低。如果让农民参与土地发展权价格的分配,农民应得的合理补偿标准会比现行补偿标准高出3~4倍。(3)不公平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且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鉴于此,应尽快构建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证城市化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
基于土地发展权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利益分配理论,并以武汉市谦森岛典型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构建和实践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质上是土地发展权的转移和交易过程,该过程中土地发展权的价值体现为"建设用地出让价格-(农用地征收价格+开发成本)";(2)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产生的利益经过了政府和村集体之间、集体和农户之间、农户内部之间的3次分配;(3)现状分配存在土地发展权接收区和发送区衔接方式需多样化、建新区村民需参与土地发展权价值分配、农户之间分配需合理化的优化空间;(4)未来分配可通过设定土地发展权系数、建立挂钩指标交易平台、配置村民标准发展面积、设置土地发展权分配费的政策设计进行优化。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转移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利益分配理论,有利于理顺项目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显化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为利益分配优化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2015年和林格尔县作为试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利修法创新研究至关重要,是我们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征地改革的一个难点。本文基于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制度的理论研究,以及进行国内外法律法规比较分析,对理论概念的梳理和改革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比较全面完善的关于我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制度的方案,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提出了几点利修法建议:1明确裁决决定的效力2对征地补偿标准做出明确规定3让仲裁机构发挥作用4将决裁制度规范统一,以用于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安置争议裁决的试行制度。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12,(2):5
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土地管理法》修订中有关重点制度设计的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将围绕征地制度改革,重点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解决被征地农民发展权问题。将保障被征地农民居住水平有改善,对农民房屋拆迁不再简单地按附着物补偿,要单独给予补偿。为被征地农民留足发展机会资源  相似文献   

7.
《西部资源》2013,(1):55-55
12月24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征地农民的利益保障,—直以来是个热点话题。今天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进一步完善了对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政策保障。草案着力修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规定:“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照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严格的程序,给予公平补偿,保证陂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有改善、长远生计有保障,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现行征地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征地问题引发各类社会矛盾,成为不安定的因素.补偿标准低,补偿不到位,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为了我们美丽的家乡,为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我们必须改革征地补偿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和解决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内征地拆迁的现状和特点,构建失地民众征地拆迁满意度模型,利用湖北省嘉通高速公路沿线村落的调查数据,采用基于PLS法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征地拆迁民众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失地民众对征地拆迁满意度不高,主要与民众对补偿款的满意程度、就业扶持力度以及信息是否公开透明等影响因素有关,此外,民众除了重视物质方面的补偿,还同等看重信息透明度、政策公平度等“无形”补偿。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政府与开发商合作提高就业扶持力度,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信息覆盖程度,完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综合分析法从土地规划干预的视角对土地发展权进行了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进行土地发展权的定量配置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在政府有效干预下,土地用途转换所带来在农业用途基础上的价值增值即为土地发展权价值;(2)平谷区土地发展权初始配置为每公顷非基本农田土地发展权数量为0.35个,每公顷基本农田土地发展权数量则为1个,二者均有10%属于国家所有;(3)政府对土地利用干预是土地发展权存在的前提,显现了土地发展权的价值,土地发展权制度的设立又是政府干预的补充;(4)土地发展权在土地所有者和国家之间分配,国家的份额比例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石忆邵  周蕾 《地理学报》2017,72(10):1787-1799
目前的土地估价不仅很少考虑地下空间价值,而且缺乏相对成熟的地下空间估价体系和方法。首先结合成本法、收益还原法及楼层效用比法,建立地下空间使用权价格评估模型。然后,分析了地下空间使用权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区位、交通、商业经营等因素显著影响地下商业空间的效用;指出为了提高估价的准确性,地下商业空间效用应该分级、分类设置,而不能笼统地确定为同一水平,并据此测算出上海市地下空间使用权地价分配率。基于所构建的评估模型,以上海市地下商业空间为例,通过克里金内插法,廓清了上海市地下空间使用权价格的空间分布状况;最后,从典型购物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和全市商业用地成交地块三个维度,探讨上海市地下商业空间使用权价格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 上海市地下空间使用权价格空间分布与地上土地使用权价格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并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② 地下商业空间使用权价格对地下轨道交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③ 与地上商业空间使用权价格分布相比,地下商业空间使用权价格分布的集聚性特征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结合和林格尔县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探讨现行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现行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中存在公共利益界定模糊、被征地主体权利缺失、评估主体及定位不明确、评估程序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明确土地征收范围、改革土地征收程序方面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决策机制,可保障被征地主体合法权益;应明确评估主体、评估定位、评估标准,完善并建立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刚性门槛。  相似文献   

13.
任平  洪步庭  马伟龙  苑全治  周介铭 《地理研究》2016,35(12):2395-2406
基于成都崇州市耕地实地采样数据和修正的IBIS模型测算数据,对耕地生产有机质、调节大气、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和净化环境等五种自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测算,并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耕地不同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存在较大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土壤保持、调节大气、涵养水源、生产有机质、净化环境;② 研究区单位面积耕地生态价值量为29959.5元/hm2,其中土壤保持价值的贡献率最大,占36.35%;③ 与已有研究结果对比分析,由于耕地生态价值内涵界定和测算方法的差异,单位面积耕地生态价值测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对于科学合理地确定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土地征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着手,描述了土地征用的主要风险,其表现为土地征用权力滥用、侵害失地农民的权益、诱发集体土地黑市、诱发社会矛盾等方面。分析了产生风险的“公共利益需要”缺乏明确界定、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偏低或滞后、土地征用及相关制度不健全或存在缺陷等主要原因。提出了控制与规避风险的对策与措施:严格限定公益性用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完善相关制度,严格土地征用程序。  相似文献   

15.
土地征收中生态补偿缺失对农民权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土地征收补偿中都存在着生态补偿缺失的问题, 尤其是中国的征收补偿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如补偿理论支持不足、补偿范围小、补偿额度低、补偿不到位等。这种制 度缺陷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耕地流失,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了土地使用权人———农民的相 关利益,如土地被征收导致土地分割,形成不经济的土地规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损失,降低了相邻土地的生产 力,影响了农民的相邻权;土地又是农民世代生存、繁衍、发展之所在,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生活来源,农 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影响了生存权和发展权;土地的资源属性表明,土地征收必然涉及 到土地利用的变化和生态环境因素的改变,涉及到农民的环境权的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有效 的市场化运作手段,通过对农地生态价值的正确评估,公平、合理的补偿失地农民的损失,以实现社会公平、和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土地征收补偿中都存在着生态补偿缺失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征收补偿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如补偿理论支持不足、补偿范围小、补偿额度低、补偿不到位等。这种制度缺陷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耕地流失,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了土地使用权人——农民的相关利益,如土地被征收导致土地分割,形成不经济的土地规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损失,降低了相邻土地的生产力,影响了农民的相邻权;土地又是农民世代生存、繁衍、发展之所在,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生活来源,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影响了生存权和发展权;土地的资源属性表明,土地征收必然涉及到土地利用的变化和生态环境因素的改变,涉及到农民的环境权的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手段,通过对农地生态价值的正确评估,公平、合理的补偿失地农民的损失,以实现社会公平、和谐。  相似文献   

17.
能源足迹核算的改进与预测——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恺  沈万斌  董德明 《地理研究》2011,30(10):1835-1846
定量测度能源消费的生态环境影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地表吸收的碳循环过程为研究对象,对现有模型的土地碳吸收能力测算等方面进行了修正,构建了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能源足迹改进模型,分析了1994~2008年的吉林省能源足迹及其各土地利用类型供给变化,并通过生态效应指数计算揭示了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演变及其改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各个阶段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改革建议.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时期,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由于所处的背景不同,征收补偿对象、测算方法和补偿标准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补偿制度的演变存在路径依赖问题,使得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虽然经过多次有益的改革,但许多问题仍没有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戴其文  赵雪雁 《地理学报》2010,65(4):494-506
以甘南州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为例,构建以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和实施成本为参数的参与成本模型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基于生态补偿资金效率的考虑,构建以土地所有者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土地所有者的参与成本和生态系统服务受损风险为参数的空间选择模型,以乡镇为研究单元,对生态补偿区域进行选择,采用聚类分析将全州划为5大等级补偿区:优先补偿区、次级优先补偿区、次级补偿区、临界补偿区和潜在补偿区或可能补偿区,并对各类补偿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构建生态补偿额基尼系数与生态补偿资金效率评价模型,分别评价了补偿额在受偿群体和补偿区域中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与不同等级补偿区的补偿效率。结果表明:①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4776.4元/hm2·a)和机会成本(621.3元/m2·a)作为补偿标准的上下限,结合参与成本确定甘南州草地生态系统补偿标准为1999.8元/hm2·a;②草地生态系统的补偿优先度与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呈现出吻合趋同的状态,即草地生态系统优先补偿区既是高效补偿区,又是重要生态区和生态脆弱区;③受偿者(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供给者)得到的补偿额有明显不均衡状态,而在补偿区域(草地生态系统)上的分配却处于绝对平均范围内;④草地生态系统补偿区的优先等级次序与补偿效率吻合,即草地生态系统的优先补偿区的补偿效率最高,每元获取的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为38.18,是临界补偿区的14.68倍;次级优先补偿区的效率仅次于优先补偿区,每元补偿的生态系统服务为21.02。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对土地资源配置的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土地能否满足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也关系着人类社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影子价格是土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法,可得出不同于土地市场价格的优化价格。采用文献回顾法对影子价格、资源配置、土地影子价格的定义、应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国内外目前的土地影子价格研究现状作了归纳,并得出目前在测算土地价格时,应因地制宜地建立指标体系并且充分考虑受益群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