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震旦系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震旦系”是我国最早提出并普遍使用的一个时间地层单位。1922年葛利普在其论“震旦系”的文章里[1],大致规定它的含义是:“在寒武系之下,变质的更老岩系(五台或泰山岩系)之上的未变质或浅变质的沉积层”。1924年,李四光记述了长江峡东区不整合覆于变质的三斗坪群之上,整合伏于寒武纪含三叶虫化石的石碑页岩之下的一套不变质地层,并援引葛利普定义而命名为震旦系。  相似文献   

2.
论震旦系划分与对比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22年葛利普根据我国早期地质工作者的资料和要求,把“震旦系”作为一个时间地层单位古生界的第一个系提出来,而其含义过于笼统而广泛,可以装进大量的、时间范围很长的地层。1924年李四光在长江峡东区确定了一个厚不过800米,时间范围较小的“震旦系”。1934年高振西等在河北蓟县又确定了一个厚达10000米,时间长达10多亿年的大“震旦系”。  相似文献   

3.
震旦系质疑及有关上元古界地层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5年全国震旦系讨论会,根据近年来地层、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方震旦系和北方震旦系是上、下关系;并暂定南方震旦系(三峡层型剖面)称震旦系,北方震旦系(蓟县层型剖面)另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与上述震旦系合称震旦亚界,归入上元古界。1976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和亚洲地质图的元古代地层图例,即根据此方案编制的。这个方案虽是过渡性的,它对确定我国震旦亚界的地层层序,推动前寒武纪地层的深入研究,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容讳言,对上述方案,有许多地质工作者曾表示不便反对,也不敢赞同。希望多做些工作,以求在实践中逐步统一认识,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燕山震旦系碳酸岩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永定  杨红  张友南 《地质科学》1973,8(4):257-272
碳酸岩占沉积岩体积的五分之一。全世界将近一半的石油、天然气产于其中。许多沉积矿床和热液交代矿床,如铁、锰、磷、镁、铜、铅、锌、汞以及放射性元素等矿床多产于碳酸岩中。碳酸岩本身也是建筑、化工、纺织等工业部门的重要原料,因而碳酸岩的研究愈来愈被重视。碳酸岩的合理分类是研究碳酸岩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陈孟莪  曹瑞骥 《地质科学》1966,7(2):185-188
本文记述的古藻化石,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鸿允、刘钰等1960年夏在滇东马龙县纳章村震旦系灯影组底部采集的。笔者采用古藻类化石微体研究法对标本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发现藻类微体构造保存良好,值得描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的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古生物学原理仍然不失为地壳沉积层划分对比的主要理论基础,甚至许多学者还热心地探讨应用这种方法去划分对比前寒武纪地层的可能性(随着有机地球化学的进展,不少人认为应把地层中获得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作为“化学化石”,进一步对比地层,并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相似文献   

7.
葛碧如 《地质科学》1976,11(1):97-102
我国是一个强地震较多的国家,几千年来发生了上千次强烈地震,劳动人民与地震灾害作斗争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历代封建王朝和蒋介石卖国集团统治的旧中国,只留下了悲惨的灾情记载。1920年海源大震时山崩地裂,黑水横流,村镇埋没,死于地震灾害者达二十万人,然而反动统治者置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于不顾,借地震灾害敲诈勒索,大发横财。  相似文献   

8.
刘承祚  张彦波  薛恩 《地质科学》1979,14(2):167-176
随着数学地质的发展,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在矿产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不断解决愈来愈多的矿产地质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这种应用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矿产地质工作的每一个阶段。由矿产的普查勘探、详查评价、储量计算直至矿产开发,每一个阶段的矿产地质问题都能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帮助解决,以提高每一个阶段中矿产地质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彭琪瑞 《地质科学》1960,3(6):273-281
地貭科学研究在近十年来正經历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发展,其特点是許多国家以相当强大的力量試图用实驗方法来探討和闡明复杂的地貭現象。实驗結果,迫使地貭科学中許多理論和观念必須重新估价,同时又发现和提出許多新的問題和理論。由于强調实驗工作,使地貭科学和其他理論和技术科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不仅在地貭科学中产生一些新的研究生长点和边緣学科,加强了它的准确和定量程度,并且对于其他理論、基础和技术学科的发展也超了促进和启发作用。如果說“杂交学科”是現代科学的特征,那么,現阶段的地貭科学发展是最好的說明。地貭科学属于自然历史科学的范畴,地貭科学两百多年的发展也主要以野外考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赵斌  刘国彬 《地质科学》1963,4(1):50-51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带有挥发份的硅酸盐体系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得到了飞跃发展,从而代替了战前的以所谓“干燥”体系高温研究为主要阶段的局面。由于高温高压技术的进步,目前已开始对深部地质进行模拟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震旦纪地层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鴻允  沙庆安 《地质科学》1965,6(4):313-324
关于南方震旦系的下界,主要有两种意见:(1)以澄江组或莲沱群的底板为下界;(2)往下移到包括昆阳群、板溪群及其相当岩系。主张后一意见主要根据葛利普“寒武系之下的不变质或只轻变质的沉积岩系属震旦系”的概念,及“滹沱页岩群”和“东峪灰岩”等实例,认为昆阳群和板溪群等变质并不很深,而在岩性上有其相似之点,故可以归入震旦系。经过多年来的研讨,大多数趋向于将昆阳群及其相当岩系归属于前震旦系。但问题并不就此解决。  相似文献   

12.
引言前人对本区震旦系的研究多侧重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而对其构造则重视不够。作者等虽多年来着重研究本区的构造形变史,但对震旦系构造特征的认识,长期以来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而对其本质的认识则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和深化的过程。首先是震旦系和寒武系的接触关系,在豫西、华北乃至中国东部,它们之间都主要是假整合的平行接触关系,也就是在震旦纪末波状运动基础上,寒武纪海浸超覆。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东部系指东川-昆明-玉溪一线以东(图1)。这一地区的下震旦统,长期以来认为只有澄江组一个地层单位。1960年刘鸿允等[1]通过对陆良牛头山区的调查,在南沱组之下建立了牛头山组,其层位认为在澄江组之上或部分与澄江组相当。  相似文献   

14.
孙家 《地质科学》1985,(4):354-363
米士(1942)根据滇中澄江组与昆阳群之间的不整合面命名为晋宁运动,刘鸿允(1963)又提出以晋宁运动导致的不整合面作为震旦系的底界,这些意见曾被地质界普遍采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地震活跃期的观点,综合层序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地层等,对北中国板块东部震旦系提出了新的对比方案。对徐淮地区一些构造岩片的重叠衔接提出了质疑。重新厘订了徐淮地区震旦系各岩石地层组的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