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ltogether 10 surfaces and 8 cores were sampled quantitatively from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4°00′S—5°00′N, 160°00′—165°00′E and 2°00′—10°00′S, 170°00′—173°20′E) in 1978 and 1979. The results of preliminary analysis show that the faunal composition was quite simlpe, only eight species of macrobenthic invertebrates, four species of Polychaete, two  相似文献   

2.
东海大陆架底栖生物群落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家海洋局1977年10—11月和1978年9—10月,在东海大陆架进行了两航次综合调查所获得的底栖生物资料整理而成。调查范围为26°00′—34°00′N,124°00′—128°30′E。水深为39—569m。全区共布设定量采泥站285个,定性拖网站74个(图1)。获得了定量标本1200份,定性标本4750份。调查的仪器与方法见水刊第四卷第一期第89页.  相似文献   

3.
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沉积物中的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对北纬17°00′—24°00′,东经106°00′—118°00′的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表层沉积物中碎屑矿物进行了研究。共分析了143个样品,重矿物粒径为0.25—0.063mm,轻矿物为0.25—0.1mm。 一、轻矿物组合及分布特征 本海区沉积物中轻矿物在0.25—0.063mm粒级中含量高,平均为99.35%,最高可达99.90%。  相似文献   

4.
一.概要1979年6—7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号在南海北部进行了一次海洋科学考察,其中在台湾海峡南面117°30′—120°00′E、21°00′—23°00′N布设7个大面站和1个连续站(见图1)的观测。海水化学要素的调查项目包括盐度、溶解氧、PH、可溶性无机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等,并以现场采水测定。海水中盐度的测定采用HD_2型实验室盐度计; 海水中溶解氧(下称氧)的测定采用Winker碘量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海域范围为115°00′,—119°00′E,20°00′—24°00′N,笔者研究该区碎屑矿物,共分析表层样品60个。 海绿石发现于150多年前,多数人认为海绿石是一种海相自生矿物,形成于稍呈碱性(pH=7—8)的正常盐度海水中,曾一度被视作鉴别海相地层的标志。然而,也有人在非海相沉积中发现过海绿石,但有人认为是从海相地层中带入的。随着科学研究逐步深入,60年代就有人用K-Ar比确定它的年龄,至今已积累不少资料,证实近代海洋中有两种沉积海绿石,即陆源他生海绿石和自生海绿石。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学者研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长江口外和毗邻东海陆架的沉积过程,由中美海洋科学家联合进行的枯水期调查工作,于去年11月9日开始至11月30结束。调查范围自北纬30°30′至北纬32°00′,东经122°15′至东经126°00′,航程计二千余海里,调查船是“实践号”和“曙光—07”号。这次调查也是去年八月间长江丰水期调查的继续。  相似文献   

7.
我所科学调查船《实验号》于1979年11月—12月对南海中部海域(北纬12°00'—15°05',东经110°51'—118°00')进行海洋综合调查中,采用大型Ⅱ号浮游生物网(网目7.5目/厘米,网口直径113厘米),在水深1050—0米,垂直拖网采得大洋性深海鱼类标本200余尾,经鉴定其中有6种为我国鱼类新记录,隶属于3目5科,种的名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胶州湾现场黄色物质吸收系数测量数据,建立了胶州湾水域黄色物质反演的三种统计模式。与Bricaud和Pegau所建立的模式进行比较发现,胶州湾黄色物质均值模式中的S值比Pegau和Bricaud模式中的S值要小近一倍。为了进一步检验所建模式的真实性、可靠性,利用2003年3月12日—4月6日在黄、东海海域(120°30′05″E,35°59′46″N—123°27′04″E,36°00′04″N;122°12′50″E,30°45′40″N—125°00′26″E,30°00′10″N)81个站点的现场数据分别对已建的胶州湾模式和国外相应模式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用胶州湾400均值模式、440均值模式、Bricaud模式和Pegau模式获得的黄色物质吸收系数计算值与现场同步实测值的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4.37%、-35.20%,0.19%和19.95%。对比值进行计算,给出胶州湾400均值模式、440均值模式、Bricaud模式和Pegau模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比值分别为0.85012、0.63932、0.98180和1.17541。同时,也给出胶州湾海域S值的变化区间为0.00166≤S≤0.02403。分析认为,胶州湾400均值模式和Bricaud模式优于胶州湾440均值模式和Pegau模式,在黄、东海海域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砷在渤海湾海水、底质和底栖动物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渤海湾砷的污染状况,我们于1979年5月下旬对砷在渤海湾海水、底质及生物之间的分布和转换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调查范围与方法 调查范围是在39°10′—38°40′N;117°37′—180°00′E。共设立14个站位,详见图。 表层海水样品用聚乙烯桶采集,用硝酸调pH至1,(贝宁)存于聚乙烯瓶中;底质用彼得森采泥器采集,自然风干后,研碎混匀,用G52号  相似文献   

10.
INTRODUCTIONThe Zhujiang (Pearl River) Estuary (22°00′-22°45′N, 113°30′-114°00′E), created by the inflow of fresh water from various tributaries of the Zhujiang, is the largest estuarine system in the southern China with an area of about 2 300 km2 . Average depth of the water body is about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气候温暖、潮湿,境内多山,溪河纵横,沟渠塘堰密布,动植物种类繁多,双星藻科植物种类也很丰富。1964—1976年,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对福建省双星藻科植物进行了广泛的调查。1977年我们对该科藻类进行了分类研究,共鉴定约90种,其中发现一些新的种类。本文报导了11新种,1新变种,分属于:双星藻属(Zygnema)3种;拟双星藻属(Zygnemopsis)1种,转板藻属(Mougeotia)1种,膝接藻属(Zygogonium)1种及1变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海岸带木兰属植物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海岸带有木兰科、木兰属植物14种和变种。本文对每种植物的外部形态、分布、用途、开花结果日期都作了叙述,为保护和开发该地区木兰属植物资源,满足沿海城市医药、园林等部门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海柴达木盆地第四纪下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青海柴达木盆地9个钻孔岩心的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微体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岩相学、新构造运动等学科的综合研究,本文认为,青海柴达木盆地大约在2.48Ma B.P.前后,曾发生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可以用2.48Ma B.P.为第四纪下限。这一见解与中国其它地区工作结果是一致的。这一环境剧变的原因,应当归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往文献中所谓3.00Ma B.P.的第四纪下限,当是更早的构造运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砗磲科(Tridacnidae)的种类全部生活在热带浅水珊瑚礁。它们只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动物区系区。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西沙群岛获得许多砗磲科的标本;1975年作者参加西沙群岛的考察,又特别注意观察、采集这类动物,得到较多的标本和资料。 砗磲科是双売类中一群高度特化的种类,它的外套膜大、很发达,有大量的单细胞藻虫黄藻(Zooxanthellae)与之共生;外套膜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玻璃体(hyaline organ),它们能聚合光线使虫黄藻大量繁殖作为自身养料的一部分,这一过程 Yonge(1936)取名叫“耕殖”(farm),这种蛤一藻的特殊关系叫互惠共生(Symbiotic mutualism)。 砗磲科贝壳方位的辨识与正常双壳类相反,这是由于它与虫黄藻共生的特殊关系导致外套膜面积增加,以致使这类动物生活时原来在背面的壳顶、铰合部和韧带朝下成为腹面;原来的腹面由于植物耕殖组织(plant farming tissue)的发达而移到背面,也即贝壳的自由端朝上。动物体的软体部也有少量“逆转”,前闭売肌消失,前收足肌移到后面;后闭壳肌和后收足肌相邻移到贝壳中央;足和足丝从贝壳铰合部的对应端——腹斜面的足丝孔伸出,直接在底面固着。 为了叙述方便,确定砗磲科贝壳方位时按以下方法:把壳顶朝下,铰合部与手持者相对,这样铰合部的末端是前端、相反的一方是后端;贝売的游离端朝上为背部,壳顶和足丝孔朝下为腹部,在手持者左面为左売,右面为右売。 根据 Rosewater(1965)的意见砗磲科全世界只有6种,这6种在我国西沙群岛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15.
从风暴潮、黄河口治理、海水地下入侵与咸水侵染、海岸及沿海污染、沿海滩涂与黄河三角洲开发、海上交通和港口发展、海岸和海上石油开采、海岸工业基地建设、沿海旅游和海岛开发 ,以及沿岸淡水资源开发与海水利用等 1 0个方面 ,对山东省海岸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并针对具体问题 ,提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山东小清河的浮游植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山东小清河全程13个测点,在春、夏、秋、冬季分析进行了4次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145种,隶属于7门32科62属。  相似文献   

17.
山东小清河的轮虫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小清河的轮虫类进行了多年调查,本文报导了轮虫类37种,特鉴定1种,隶属于9科22属,其中7种轮虫的山东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山东滨海旅游项目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克勤 《海岸工程》1999,18(2):6-10
山东半岛拥有长达3121km漫长的海岸线,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海岸风光优美,优质沙滩众多,有闻名遐尔的沿海名山和绮丽海 我国亚热带、温带海岸中,开发利用的前景比较乐观。山东滨海旅游业应以旅游项目的开发来带动发展,在旅游项目开发上,必须避免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和低质 效、粗放式经营的问题,以重点项目带动整体发展,突出海洋优质,大力开发海陆观光、海滨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广东省沿海及珠江三角洲口门区17个验潮站资料,分析近40a(1955—1994年)平均相对海平面(RSL)变化特点,表明RSL存在振幅20—40cm的准同步变化和1.5—2.0mm·a-1上升率。广东沿海的RSL长期变化存在30—40a、振幅2—3cm的气候周期。珠江三角洲口门区的RSL变化深受珠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径流量变化1000亿m3,各分流口门的年平均水位相应变化4—6cm。  相似文献   

20.
贻贝科在我国至今已发现有50种左右,其中多数种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有些属(如石蛏属Lithophaga、肠蛤属Botula等)的种类都穴居于珊瑚礁中。在西沙群岛,这一科的种类本应该较多,但由于它们的栖息习性较特殊,一般不易采到,我们虽多次赴西沙考察,然获得的标本还很不够;今后随着我国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种类。 西沙群岛贻贝科的种类,过去只有张玺等的零星记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报告。我们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1956年以来,多次赴西沙潮间带调査所获得的材料,共研究鉴定标本116个,计11种,分隶于6属,其中有3新种,另有3种为我国近海首次记录。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