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南特阶”和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的厘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对河北宜昌王家湾,黄花场,分乡以及新近发现的远安苟家垭奥陶系与留志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和化学地层的综合研究将该区最晚奥陶纪到最早志留纪的化带自下而上重新厘定为Nankinolithus带,Dicellograptuscomplexus带,Paraorthograptuspacificus带,Normalograptusbohemicus-N.extraordinarius带,Hirna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湖北宜昌王家湾、黄花场、分乡以及新近发现的远安苟家垭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和化学地层的综合研究将该区最晚奥陶纪到最早志留纪的化石带自下而上重新厘定为Nankinolithus带,Dicellograptus complexus带,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Nor-malograptus bohemicus-N.extraordinarius带,Hirnantia-Kinnella带,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Akidograptus ascensus带,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和Orthograptus vesiculosus带,其中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可分为Pararetiograptus sinensis亚带,Tangyagraptus typicuas和Diceratograptus mirus亚带。指出目前尚无可靠证据证明国际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层型剖面,即英格兰Dob’s Linn剖面P. acuminatus带底部与该种首次出现... 相似文献
3.
4.
晚奥陶世赫南特贝动物群在空间上随水深和温度等环境梯度变化的分布型式已经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该动物群在纵向上演变型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以四川长宁双河上奥陶统观音桥组的赫南特贝动物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动物群的腕足动物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演变趋势以及与水深、氧含量和生物扰动等环境因子的协同变化,探讨了动物群演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多样性和个体密度在观音桥组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最后整个动物群快速消亡,而氧含量和生物扰动强度总体上睛也呈增加趋势.奥陶纪末冈瓦纳大陆冰川的扩张所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可能是影响赫南特贝动物群演变的主要环境因素,但氧含量的突然降低和生物扰动强度的增加也会对群落的一些特征产生影响,有时甚至成为重要的控制因子.赫南特贝动物群多样性在观音桥组顶部达到峰值,但随着海平面的突然下降迅速消亡,相比较其从下而上多样性逐渐增加的过程而言要迅速得多. 相似文献
5.
关于奥陶系最上部赫南特(Hirnantian)亚阶全球层型的建议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对鄂西宜昌王家湾和分乡、黔北桐梓红花园、黔东北松桃陆地坪 4条剖面的相关地层和主要门类化石做了新的无间断采集和重新鉴定笔石和腕足动物这两个重要化石门类的基础上 ,发现奥陶纪最末期—志留纪最早期的完整笔石序列与腕足动物等新的化石材料 ,初步了解奥陶纪末集群灭绝后生物幸存的基本特征。经过选择 ,特推荐宜昌王家湾公路旁穿越奥陶 -志留纪界线地层剖面作为建立国际赫南特亚阶的首位候选 (leading candidate)层型 ,并推荐桐梓红花园相关剖面作为辅助候选 (auxiliary candidate)层型。对建立全球赫南特亚阶界线层型的基本条件和国外相关剖面的优缺点作了分析。本文所识别的赫南特亚阶相当于两个笔石带 :下部 N 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 N.ojsuensis带和上部 N.persculptus带。典型的 H irnantia动物群的整体地质历程为奥陶纪最末期 ,相当于 N 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 N.ojsuensis带和 N.persculptus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滇西奥陶系潞西组顶部发现丰富的以Hirnantia magna为代表的\"赫南特贝动物群\",可作为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的划分标志。Hirnantia-Kinnella组合标志着冰川作用处于高潮期,海退显著,而仁和桥组笔石页岩相则是冰川消融、海平面快速上升后海侵作用所致,这一转换面上下岩性野外易识别,可近似代表滇西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野外填图划分界面。仁和桥组底部含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Neodiplograptus shanchongensis等化石,其时代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潞西地层小区与施甸地层小区的志留系研究对比表明,它们的沉积相特征差异明显,前者以碎屑岩为主,而后者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各占约1/2且岩石地层较连续,化石丰富。综上所述,滇西地区志留系的地层划分对比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相似文献
7.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包括三种相:(一)笔石页岩相:由二部分组成,上部堰口组有笔石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及三叶虫Dalmanitina sp.,下部于潜组有四个笔石带:(4)Paraorthograptus yuqianensis,(3)Climacograptus venstus,(2)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1)Pseudoclimacograptus anhutensis(二)混合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长坞组,(三)壳灰岩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三巨山组,有Toeniolites, Proheliolites等。本区的Dralmdnitina-Hrrnantio层出露清楚,且Da.和H.与Diplograptus bohemicus共生,时代属晚奥陶世晚期。 相似文献
8.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及奥陶系—志留系的分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包括三种相:(一)笔石页岩相:由二部分组成,上部堰口组有笔石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及三叶虫Dalmanitina sp.,下部于潜组有四个笔石带:(4)Paraorthograptus yuqianensis,(3)Climacograptus venstus,(2)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1)Pseudoclimacograptus anhuiensis(二)混合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长坞组,(三)壳灰岩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三巨山组,有Taeniolites,Proheliolites等。本区的Dalmanitina-Hirnantia层出露清楚,且Da·和H·与Diplograptus bohemicus共生,时代属晚奥陶世晚期。关于奥陶系—志留系界线:(1)笔石相,划在Diplograptus,bohemicus带与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之间。(2)笔石相—壳相(腕足动物群),划在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之顶与含Eospirifer动物群层位的底之间。(3)壳相—壳相(腕足动物群),划在含Dalmanitina-Hirnantia动物群层位之顶与含Eospirifer动物群层位的底之间。 相似文献
9.
奥陶系上统赫南特阶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旭 戎嘉余 樊隽轩 詹仁斌 C. E. Mitchell D. A. T. Harper M. J. Melchin 彭平安 S. C. Finney 汪啸风 《地层学杂志》2006,30(4):T0001-T0002
赫南特阶(上奥陶统)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确立在中国宜昌王家湾北剖面观音桥层底界之下0.39m处。该剖面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以北42km处的王家湾村,经纬度为30°58′56″N、111°25′10″E。赫南特阶底界的GSSP点位以笔石Normalograptusextraordinarius的首次出现层位(FAD)为标志。碳同位素在此层位显示的正漂移以及N.ojsuensis的首现可作为第二标志。赫南特阶始于自Diceratograptusmirus亚带开始的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的主幕之后。王家湾北剖面出露完整,沉积和生物序列连续,笔石和壳相动物化石丰富并保存良好,王家湾北、王家湾南和王家湾小河边剖面都发育了合适的沉积相和生物相并具有广泛对比的潜力。该地区地质构造简单,岩石未经历较强的变质作用,且交通便利。王家湾小河边剖面尤其适合进行化学地层学研究和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建立赫南特阶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提案报告于2004年10月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系分会通过,经补充完善后,于2006年2月被国际地层委员会通过,同年5月被国际地科联正式批准。 相似文献
10.
11.
<正> 寒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问题,国外争论时间较长,分歧焦点是英国特马豆克(Tremadoc)期地层的时代隶属问题,即奥陶系的底界放在特马豆克期地层之顶、之底,或在其中间,认识尚未统一。英国特马豆克期大致与我国新厂期相当,我国新厂期的笔石与宁国期笔石关系密切,而与晚寒武世凤山期笔石差别较大。因此,即令国外将相当新厂期的特马豆克期地层划归寒武系,我国仍主张将新厂组归入奥陶系,“新一”的底界作为奥陶系的底 相似文献
12.
黔西赫章志留纪晚期小莱采贝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留系在黔西的分布范围很小,已知仅限于赫章县境内。赫章的志留系发育不全,由于缺少古生
物证据,其具体时代长期难以肯定。最近在赫章草子坪志留系中发现腕足动物、三叶虫和双壳类化石群。腕足
类研究结果显示,它应属于小莱采贝动物群(Retziella Fauna) 和新建立的Nikiforovaena Retziella组合。该化石层
下伏紫红色泥岩地层。这段近岸、浅水、杂色碎屑岩层在岩性上与滇东曲靖的关底组类同,可部分对比,推测
其时代为罗德洛世晚期(Late Ludlow),但不宜另立新名,仍称关底组为好。在讨论关底组含义之后,笔者赞同
取消岳家山组的意见。对赫章志留系具体时代的确定使对华南志留纪晚期岩相古地理的传统认识得到修正,罗
德洛世晚期的海侵从滇东的曲靖地区扩大到黔西的赫章一带。 相似文献
13.
<正> 贾汪煤田周围奥陶系广泛出露,1924—1939年间,刘季辰、李四光、谢家荣在调查煤田地质的同时,对附近的奥陶系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当时笼统称为“奥陶纪珠角石灰岩”,“奥陶纪马家沟石灰岩”,对于奥陶系下部与寒武系连接部位的一段地层,李四光(1930)命名为“贾汪页岩”,其下谢家荣(1932)命名为“三山子石灰岩”,这两段地层的时代,有的划为寒武纪,有的划为奥陶系。1973—1978年我队在贾汪地区开展一比五万区 相似文献
14.
<正> 长江三峡东部宜昌、秭归、宜都、长阳一带的奥陶系、志留系广泛出露,地层发育良好,古生物丰富,是研究奥陶系、志留系的标准地区之一。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许杰(1983)、汪啸风、曾庆銮(1983)、湖北省三峡地层研究组(1978)等,对宜昌分乡、黄花场和秭归新滩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提出了华北地台区较完整的晚寒武世及早奥陶世三叶虫组合带序列,并记述了一些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附近的有关三叶虫。据本区笔石与三叶虫动物群层位关系的研究,表明特马豆克阶的底界应在笔石 Dictyonema flabelliforme sociale-Staurograptus 带之下的三叶虫 Richardsonella (Richardsonel fa)-Troedssonia组合带的底部。鉴于本区这一实证,国际寒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似也应划在 Mictosaukia 组合带与 Richardsonella (Richardsonella)-Troedssonia 组合带之间。 相似文献
18.
苏南、浙北、皖南地区志留系与泥盆系的分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苏南、浙北、皖南地区的志留系与泥盆系的分界问题,实质上是讨论坟头群与茅山群(或唐家坞群)的时代归属问题。 坟头群是潘江(1956)从原“高家边页岩”内划分出来的,当时考虑到其中所含的王冠虫、“始石燕”等化石,可与三峡地区的罗惹坪组、纱帽组对比,而定为中、上志留统。后来,顾知微(1956)根据Orthonota perlata列为中志留统。穆恩之(1962)在总结《中国的志留系》 相似文献
19.
<正> 山西省寒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近年来,我队在繁峙县茶房子、怀仁县大峪口、平鲁县中井另山一带的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的上下,采获较丰富的三叶虫化石,对解决该区寒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提供了较可靠的化石依据,并可与唐山地区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