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张传藻 《海洋科学》1986,10(1):74-74
灌河流程远、水流量大,是较好的内河物资运输线;河口内的燕尾港和陈家港有三千吨级和五千吨级的码头,在苏北地区是唯一可以海河联运的港口,历来就是淮北平原的门户。  相似文献   

2.
苏北陈港     
黄海之滨,淮河下游,有一座美丽、繁华的港口城镇——陈港。陈港地扼灌河入海口,在响水口东北29.5公里处,南湖河与灌河在此汇合,总人口达3万多,土地5800亩,港口海岸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盐城市的滨海重镇、著名海港,也是上海港与连云港之间近千公里海岸线上的重要港口。  相似文献   

3.
灌河地处江苏省北部,西接六塘河诸水,向东经灌云、响水境内流入黄海。灌河水量丰富,河道宽阔,在入海口呈喇叭型,是苏北境内惟一一条没有建闸的天然潮汐河道,有“苏北的黄浦江”之称。灌河口物产丰富,景色独特,是苏北沿海一处风格独特的旅游胜地,尤其是“灌河口三奇”更令人称道。  相似文献   

4.
灌河是江苏省北部最大的一条通海河道,干流长达74.5公里,流经灌云、灌南、响水等县,流域面积达6400平方公里。支流众多,水量充沛,年入海水量达100亿立方米,且四季分配均匀,气候温和,常年不冻,岸线稳定,水深条件好。干流受潮汐影响明显、潮差大,是苏北唯一没有在口门建闸的潮汐干河,因此具有良好的通航条件。目前在燕尾港和陈家港已建有3000吨级专用盐码头各一座,以及小吨级地方码头多座。3000吨级以下海轮可全年随潮通航,向东出海,北至连云港、青岛港,分别为24和106海里;南至上海为386海里。沿灌河西上,可贯通大运河、长  相似文献   

5.
苏北沿海港口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洪全 《海洋科学》2000,24(1):52-54
HARBOUREXPLOI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JIANGSUCOAST江苏省的海岸线,北起赣榆县绣针河口,南抵长江口北岸启东市连兴港,全部地处苏北。大陆海岸线近900km,大多为淤泥质海岸,有滩涂700多万亩。目前,江苏仅有连云港一座大型海港,1996年实现吞吐量1583×104t。1997年底,江苏沿海海港货物吞吐量仅占全国2%(不含南通港),与江苏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随着“建设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沿海掀起了加快开发和建设海港的热潮,在建和拟建的中小型港口有射阳港、陈家港。燕尾港、大丰港、滨海港、中山港、烂…  相似文献   

6.
到过苏北响水的人都知道那里有条美丽的河,名叫灌河。灌河像一条欢腾的银色巨龙,奔驰在广阔坦荡的苏北平原上,它流经连云港、淮阴、盐城三市,直泻浩瀚无垠的黄海。据《响水县志》记载,每逢闰年的7、8月间,被当地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的历史和经济发展充分表明,它和海洋是不可分割的。海洋和港口是连云港经济繁荣和发展的生命线。从实际出发,加快连云港海洋开发事业,对于促进连云港经济建设,促进江苏的经济、社会、科技全面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苏北平原海岸,自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沙嘴(以下简称苏北嘴),全长约470公里(图1)。在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长江和黄河(在历史时期)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北海岸带的演变过程及苏北浅滩动态模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苏北海岸长达千里,除北部连云港地区为砂质山地港湾岸外,其余大部分为淤泥质平原海岸.第四纪以来,由于黄河的南北迁徙及长江口的南移,使苏北海岸的动态平衡不断遭受破坏.特别是1855年黄河改道入渤海后,苏北海岸中、南段(射阳河口至启东咀之间)的动态变化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0.
灌河是苏北地区最大、航运条件最好的入海河流。重金属元素分析显示,灌河口表层沉积物中Hg、As和Cu的含量高于背景值;Pb和Zn的含量接近背景值;Cd的含量低于背景值。其中Hg元素出现了中等程度的生态危害性,而Cr、As、Cu、Pb、Zn和Cd等元素的生态危害系数均极低,整个灌河口潮滩地区并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重金属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1.
滨海县东临黄海,地处苏北废黄河三角洲尖部,海岸线北起套于口(新淮河口),南至扁担港口(苏北灌溉总渠入海口),全长44.2公里,废黄河口位于岸线中部。历史上,黄河从苏北入海,入海口在今滨海县以西属涟水县境内之云梯关一带,随着巨量泥沙的淤积,从河口控制区向南、北延伸淤长出包括滨海全县在内约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不再走苏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是位于我国沿海中部的老港。历史曾给了连云港以发展的机遇。但由于种种原因,连云港后方未能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中心。几十年来,这个港口在服务陇海铁路沿线各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密切了港口和中原、西北地区的经济联系。但是,单一化的为内地省服务的“流通港”功能,又意味着港口与区域经济、与依托城  相似文献   

13.
一、海州湾地区新构造 运动特征 本区系沂沭断裂带与黄海断陷所夹持的楔形断块,南隔响水断裂带,濒临下杨子断块,北接山东文登—日照断隆与胶东断块构成一体。其间又有芎海隆起作东西穿过。 盱眙—响水深断裂,在海州湾南侧经灌南县田楼至燕尾港灌河口作北东向延伸,将海州湾沿岸及其邻近地区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  相似文献   

14.
利用河海衔接优势促进流域经济腾飞——关于开发灌河的计划与设想朱如华(江苏省响水县县长)灌河属淮河水系,全长141千米,流经江苏省4市13县(区),贯通响水县全境,灌河口经响水县陈家港与黄海相接。江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编制的《江苏省国土规划综合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15.
连云港是旧中国处在帝国主义垄断我国航海权的情况下,表现自强精神,自行开发和自行对外开放的少数海港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过程,升居为当今全国八大海港之一,并列作“六·五”计划期间全国70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港口城市与港口唇齿相依,依托港口起飞经济,打开通向海外的窗口。1984年连云港市已被中央确定为进一步开放的14个港口城市之一。该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通过对连云港开发的研究,借以加深认识某些港湾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作用,对于当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深水大港布局规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无疆 《海洋通报》1994,13(5):57-68
论述了江苏沿海深水大港布局规划中的有关问题。经分析,北部连云港能建5万DWT以上泊位,灌河口能建万吨级深水泊位;中部和南部利用靠岸的三条辐射沙洲深水潮汐通道(西洋、黄沙洋、小庙洪)能建5 ̄20万DWT深水泊位。利用深水潮汐通道建港是江苏沿海建港的特色,合理开发沿海深水建港资源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海州湾南岸的沉积特征与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州湾位于苏北,其南岸(灌河口至临洪口)是一段极有趣的海岸,它几经黄河改道的影响,由原来的沙质、基岩港湾海岸改变为淤泥质海岸,现在正遭受严重冲刷破坏,致使湾顶区产生淤积。从全球角度来看,淤泥浅滩一般发育在沙坝后面或隐蔽的海湾顶部,而海州湾面向开阔外海,毫无任何阻挡,却广泛发育着淤泥质潮间浅滩,实属罕见。因而这段海岸对研究海岸带的形态与动态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这段海岸又位于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使用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地区1978,1987和2000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选取岸线指标与波段,提取岸线信息,生成1978-1987年和1987--2000年海岸土地增减时空变化分布图,建立岸线焚化距离及增速衡量指标,定量分析了废黄河三角洲海岸面积变化特征,以及灌河口-中山河口、中山河口扁担港口和扁担港口双洋河口以南岸段的时空变化格局与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的自然侵蚀速率呈减小趋势,但侵蚀作用仍在继续。侵蚀强度以废黄河口地区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弱。人工保滩护岸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然侵蚀格局。其内部各岸段分别呈现缓蚀、侵蚀和基本侵淤平衡的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19.
灌河口开发和外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灌河口上海和外海来水沙量及外航道历史演变的分析,表明新沂河汇共泽藻河口的河床有较大影响,上游各支流的下泄量较小,外海的来水来沙量主要与纳潮量和外海波浪对海底掀沙能力的大小有关。外航道整治方案回淤量计算结果为:开挖万吨级航道泥沙回淤量为220万m^3/a,开挖3.5万吨级航道回淤量为320万n^3/a,航道开通后,燕尾港可分期建设8个万吨级泊位。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是指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原由苏北入黄海改道从山东入渤海之后所形成的现代三角洲。总面积5400平方公里。其开发潜力巨大,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战略宝地。目前全面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序幕已经拉开。在黄河三角洲进入综合开发的新时期,科学地确立其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加速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