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阳谷-茌平煤田内的聊城勘查区、阿城镇勘查区、阳谷勘查区、博平勘查区的钻孔资料及地质成果,主要从煤层组合关系、标志层方面对煤田内各勘查区的煤层进行横向比对。山西组发育2~5层煤,3煤发育稳定,厚度较大,易于对比;太原组发育13~17层煤,根据沉积旋回性及赋煤特征分为上组煤、中组煤和下组煤,太原组有3层全区发育稳定的灰岩层,可作为该煤系地层的标志层。同时结合煤层间距及相邻岩层的岩性组合关系,找出各勘查区煤层的对应关系,并提出了统一编号的方案,为该煤田的煤炭资源储量的核实统计及地质综合研究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张性断裂把鲁西地区分割成凸起、凹陷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控制着该区含煤地层及煤炭资源的分布。山东省单县煤田张集井田位于青崮集凸起(潜)北侧,单县断层以南,含煤地层盖层为第四系、新近系和古近系,厚度约500~700 m,沉积基底为奥陶系,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其中山西组是该区最重要的含煤地层。石炭-二叠纪是海相到陆相的过渡时期,在古气候、古环境和古构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煤层;同时,该区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为煤层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各地勘单位对永城煤田三煤组煤层编号未能统一,给生产和使用造成一定困难。作者应用标志层、煤层特征、岩相-旋回、测井曲线、煤质资料和微量元素特征等方法,对三煤组各煤层作了对比和研究,并进行了统一编号。  相似文献   

4.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对梁山煤田钻孔资料的分析和对比,将梁山煤田含煤地层划分为6个长周期基准面旋回、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3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梁山煤田含煤地层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了含煤地层岩性特征及沉积规律,分析出梁山煤田2个重要的聚煤时期。分析表明,该区太原组煤层主要形成于基准面旋回的上升旋回的泻湖、潮坪沉积环境;山西组成煤阶段主要属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煤层主要出现于短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  相似文献   

5.
金乡县大代庙地区位于鲁西南平原区,地表被第四系覆盖,隐伏的石炭二叠系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该区含煤地层与单县煤田张集井田位于同一构造单元内,成煤地质条件良好。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的山西组和太原组,煤层共计8层,总厚度5.57m。其中可采煤层为山西组3上煤层和太原组14下煤层,煤层倾角3°~12°左右,区内东部煤层倾角稍缓,西部倾角相对较陡,煤层埋深在1140~1940m左右。3上煤层为该区最主要的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质好,煤类为焦煤(JM25),属强黏结煤;14下煤层为可采煤层,煤质较好,煤类为焦煤(JM25),属特强黏结煤。  相似文献   

6.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如何高效开采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是科学界的一个重要议题。受原生沉积条件影响,煤中可以含有多种共伴生矿产资源,部分共伴生矿产的价值甚至超过煤炭本身。山西省河东煤田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炼焦煤生产基地,煤质好、煤炭储量巨大。在收集整理河东煤田煤中镓已有化验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河东煤田煤中的镓分布规律和工业前景,发现河东煤田煤中镓在横向上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纵向上,山西组煤中镓的含量显著高于太原组;在煤层内部,又存在垂向差异,即煤层下部煤中镓的含量高于上部煤中镓的含量。研究认为,物源区的距离是影响河东煤田煤中镓南北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聚煤环境差异可能是影响河东煤田煤中镓含量差异的重要原因;原煤灰分差异可能是导致河东煤山西组和太原组煤层垂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从工业前景来看,河东煤田北中部矿区山西组下部地层煤中镓接近工业品位,具有一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准东东部库兰喀孜干勘查区煤田钻探资料和勘探成果资料为基础,对区内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赋存特征和赋煤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煤层23层,西山窑组19层,平均厚度45.55m,八道湾组3层,总厚度7.30m,其中2,9,13,15,17,21,23煤层为可采煤层,结合煤层厚度、岩性特征和测井结果,对区内煤层进行了对比。同时,从剖面纵向上总结了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的垂向分布特征、含煤特征,总结了二者的平面展布特征,认为西山窑组煤层总厚度呈中间厚、四周薄的趋势,八道湾组煤层仅分布在井田中部和南部,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变薄。在此基础上,从沉积学特征、构造环境和沉积环境方面,对赋煤规律进行了浅析,认为煤层发育总体受沉积环境和基底沉降等地质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永城煤田城郊矿区,位于华北晚古生代聚煤区的东南缘,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矿区地层及煤层与予西、苏北、淮北均可对比,与予西的主要区别是:①予西石炭系一煤组含煤七~九层,部分煤层如一__1、一_4煤层可采,而本区含煤九~十五层,均无可采点。②予西主要可采煤层为山西组二_1煤层,二_2煤层不可采;而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为二_2煤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木里煤田各矿区含煤地层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木里煤田各含煤地层划分及各矿区煤层对比关系的统一方案,从而基本解决了木里煤田以往在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中所存在的混乱现象,为该区煤层对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河东煤田离柳矿区位于山西省中西部、黄河东岸。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本区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均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煤田地质勘查程度较高。区内共有矿山企业77个,矿山生产能力大多在90-120万吨/年,矿区内矿山总产能为8220万吨/年。本区含煤地层主要是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可采煤层主要是4、5、8、9、10号煤层,煤种主要为气煤、肥煤、焦煤、1/3焦煤、贫煤和瘦煤。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02亿吨。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井田地层、构造和侵入岩等资料,分析了大杨树煤田振兴煤矿一号井含煤地层构造特点,以及可采煤层1下和2下煤层的煤质特征。得出了振兴煤矿一号井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含煤岩系,总体为一单斜构造;该区煤种为低硫、低磷、中低灰分长焰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地区成煤期为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主要含煤地层九峰山组沉积期属早白垩世。分布于大兴安岭漠河、呼玛等县,为黑龙江一结雅煤田的主要含煤层位。一、聚煤条件 1.含煤地层特征 含煤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九峰山组,该组系正常碎屑沉积夹凝灰岩、熔岩和煤层。其下部以中、粗粒含砾砂岩为主;中上部以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含可采煤层,其中有时夹有数层基性熔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宁阳煤田茅庄井田煤系地层综合分析,揭示了茅庄井田的煤层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该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早二叠世山西组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太原组,总厚度约220 m。可采或局部可采者4层,即3上煤层,3下煤层,16煤层、17煤层,平均总厚度为9.52 m。本井田内3上煤层、3下煤层为主采煤层。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其中山西组是该区最重要的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为从海相沉积为主到以陆相沉积为主的转变过渡时期,岩石地层反映了典型的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特征;在海陆交互期海退三角洲平原上供应了大量的泥炭沼泽,为茅庄井田煤层提供了物质基础。其中太原组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沉积相环境稳定,变化小,标志层及煤层层位清楚、稳定,煤层沉积层序规律性强,是区域地层对比的稳定层位。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沁水煤田安泽县安泽南勘查区总体构造形态为一些轴向近似南北向的褶曲构造,并伴有4条小断层,地层倾角一般为7-15°,区内未发现陷落柱及岩浆岩侵入活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通过详查工作,基本查明可采煤层为山西组2、3号煤层,太原组5、6、9、10(9+10)、11号煤层,其中下3、9、10(9+10)、11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稳定煤层,2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5、6号煤层为局部可采下的较稳定煤层。全区共获得煤炭资源量(含高硫)100840万吨,其中硫分小于3%的2、3、5、6号煤层煤炭下资源量50522万吨。  相似文献   

15.
翼城县南头煤矿煤层与煤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山西省翼城县南头煤矿煤田地质特征,并对该煤层特征、煤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研究结果认为,南头煤矿发育2号、9+10号可采煤层,其中太原组9+10号煤层稳定,平均厚度较大,全区可采,山西组2号煤层局部可采。煤质方面,2号煤为中灰分、特低磷、特低硫、特高热值贫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及民用燃料;9+10号煤层为低灰—中灰、特低磷、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WY3),可作为动力用煤及民用燃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明昌乐县五图煤田古近纪李家崖组油页岩的分布及其品质特征,从沉积学、油气地质学等方面开展研究。五图煤田古近纪李家崖组可划分为4部分:上部含煤段(A),中部含煤段(B)、油页岩段(C)和下部含煤段(D)。该组油页岩主要发育在淡水湖相沼泽环境,油页岩发育层数较多,可达80余层,但单层厚度不大。基于对大量钻孔的油页岩厚度统计及相关的化验测试,研究发现:李家崖组油页岩总厚度在研究区中部靠近南侧F3断裂处厚度最大,向四周减薄;灰分平均含量60%左右,靠近北侧F1断裂处灰分较高;焦油产率平均约8.36%,靠近南部F3断裂附近产率较高;硫分平均含量2.14%,水分平均含量4.2%,硫分和水分含量整体表现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综合研究可以发现,研究区中南部靠近F3的地区,油页岩厚度大、品质好,是五图煤田油页岩资源潜力区。  相似文献   

17.
济宁许厂煤矿伴生分散元素铼的富集成矿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铼是一种分散金属,目前尚没有在煤层中富集成矿的案例。该文依据山东省济宁煤田许厂煤矿16上、17煤层光谱分析成果,结合铼元素的性质、物质来源和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的聚煤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了其富集可能性。简要阐述了铼富集成矿的意义,建议煤田地质勘查工作中加强对煤中伴生铼元素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含煤地层中岩浆岩侵入在山西含煤盆地分布广泛,对煤层破坏和影响较大。运用煤田地质学和煤岩学的观点,分析研究了山西含煤地层岩浆岩的岩性特征和侵入规律。认为山西含煤地层岩浆岩主要是三叠纪晚期的煌斑岩体和白垩纪早期的碱性—偏碱性岩。前者产生于伸展构造背景下,受区域深大断裂控制。后者是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纪岩石圈减薄大规模岩浆活动的结果。岩浆岩的大规模侵入破坏了含煤地层的稳定性和连续型,造成无煤区,但提高了地层古地温梯度,使侵入区煤层产生大规模区域热变质和小规模的接触变质;促进了煤层的二次生烃,提高了煤的渗透率;影响了煤中部分微量元素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山西禹硕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蒲县城170°方位直距约20km处的刁口村、尧都区前十亩村一带,井田面积为20.9557km2。本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东南部,井田总体为走向南北,倾向西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为5-13°。井田内可采煤层为山西组大部可采的2号和太原组的稳定可采10号煤层及局部可采的9号煤层。2号煤层为瘦煤、焦煤和1/3焦煤;9号煤层为瘦煤、焦煤、贫瘦煤;10号煤层为焦煤、瘦煤、1/3焦煤、贫瘦煤和贫煤。共求得资源/储量12420万t。  相似文献   

20.
黄河北煤田是山东省仅存的没有全面开采的煤田。该煤田主要可采煤层位于太原组,主采13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距离徐灰和奥灰较近,开采时受底鼓水威胁。该文通过收集大量的各勘查区不同勘查阶段的地质资料,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找出了黄河北煤田具有"东多西少"、"上薄下厚"的赋煤规律和徐灰、奥灰含水层厚度大、富水性强、具有较高的静水压力等特点。通过充水因素分析结合其他煤田的开采经验,对开采11、13煤层,提出了注浆改造奥灰顶部30 m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