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日本神户商船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有幸参加了从该校毕业的现任国际海洋学院兼职教授的本田先生组织召开的恳谈会,现根据回忆整理,以期对国际海洋学院作一简单介绍。国际海洋学院创立于1972年,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和非赢利的国际性组织。在国际  相似文献   

2.
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成立大会于1994年10月14日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召开。国际海洋学院院长鲍基斯博士、国际海洋学院执行主席塞哥尔博七专程从国外赶来参加中国业务中心成立大会。国家海洋局杨文鹤副局长、天津市李慧芬副市长到会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3.
以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鲍类疱疹病毒(Abalone herpesvirus,Ab HV)悬液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注射刺激,研究其血淋巴中可溶性总蛋白浓度,免疫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的变化,杂色鲍外套膜、鳃、肝胰腺、腹足中血蓝蛋白(Hemocyanin,Hc)基因Hc1、Hc2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以及感染后杂色鲍无细胞血浆的抑菌性。结果显示:(1)杂色鲍血淋巴中可溶性总蛋白浓度变化显著,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无细胞血浆中的SOD、ACP、AK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哈维弧菌注射组的SOD活性在感染后第6小时显著升高;Ab HV注射组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在注射后的各个时相均呈下降趋势,从注射后6 h各个时相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哈维弧菌注射组ACP活性在注射后的第48小时显著升高;Ab HV注射组ACP活性在注射后的第12小时显著升高。哈维弧菌注射组AKP活性在注射后48 h显著升高;AbHV注射组AKP活性在注射后第12小时显著升高。(3)杂色鲍外套膜、鳃、肝胰腺以及腹足中血蓝蛋白两个基因Hc1、Hc2的相对表达量均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出现升高。(4)杂色鲍无细胞血淋巴对哈维弧菌、创伤弧菌和溶珊瑚弧菌这三种贝类病原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性增强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细菌和病毒的刺激引起了杂色鲍免疫相关因子的变化,使得血淋巴的抑菌性增强。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杂色鲍的非特异性免疫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免疫技术防治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东海洋学院地质系和海洋地质研究所首届学术年会暨海洋地质研究所第三届科研成果交流会,于1987年1月16—19日在海洋地质研究所召开.参加这次交流会的除两单位科研、教学、研究生人员外,应邀参加的还有山东海洋开发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所、北海分局、中科院海洋所、青岛地质局、青岛地质学会等代表180余人.该会是以上两个举办单位根据中央关于横向联合的指导精神,在1986年8月29日签定横向联合协议书的决定而召开的,协议中曾提出在人才培养、科研、科技交流等方面要进行广泛的合作.两单位向大会提供76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15篇,小组会上交流45篇.会议充分体现横向联合使教学与科研各自优势互相渗透,得到发挥和利用,促进教  相似文献   

5.
皱纹盘鲍鳃的光镜和电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皱纹盘鲍鳃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鳃叶上皮按结构与功能可区分为5个区带:前纤毛柱状上皮区、立方上皮区、侧纤毛柱状上皮区、呼吸上皮区及后纤毛柱状上皮区.侧纤毛是产生呼吸水流的重要动力来源.呼吸上皮区具大小不等的褶皱,上皮细胞高度仅约为~8 μm,具密集的微绒毛,其结构有助于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6.
皱纹盘鲍唾液腺的光镜和电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引言皱纹盘鲍(Haliotisdi。ushannail。)隶属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经济贝类.唾液腺作为一种重要的消化腺,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腹足类动物.以往对腹足类动物唾液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肺螺亚纲动物[‘-’]及前鳃亚...  相似文献   

7.
美国绿鲍(Haliotis fulgens)用低温氧气袋湿运36h,成活率达到92.5%。以干海带为主要饵料在pH8.4—8.6,温度22—24℃;比重1.021—1.022,流量为300ml/min的海水中驯育,亲鲍在2个月内全部达到性成熟并获得大量健康的面盘幼体。绿鲍卵子在温度19.8—24.9℃的海水中受精发育。幼体在受精后第6天附着,第35天形成第二个呼吸孔,稚的体长1.43—2.49mm。受精后第130天存活的稚鲍体长最大8.34mm,最小6.00mm。  相似文献   

8.
水温 2 0℃条件下 ,选用 6种方式进行稚鲍剥离对比实验。电剥离方式在剥离效率、稚鲍存活率 (长、短期 )及生长速度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混合气体处理与升温刺激的剥离效果最差 ,其余 3种方式 (酒精、氨基甲酸乙酯、乙基氨基香酸麻醉 )没有显著差异。对不同规格稚鲍剥离实验结果表明 ,8mm以下稚鲍选用高强度电剥离 ( 0 .5~ 0 .7V/ cm)方式为最佳 ;8~ 10 mm稚鲍选用中强度 ( 0 .3~ 0 .4 V/ cm) ;12 mm以上稚鲍可使用低强度电剥离 ( 0 .1~ 0 .2 V/ cm)方式。  相似文献   

9.
闽粤地区鲍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因分析和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月忠  黄万红  陈木 《海洋科学》2005,29(8):100-104
1999年以来,福建、广东两省养殖鲍已连续多年发生了暴发性流行病,死亡率可达100%。结合病理学分析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认为球状病毒和弧茵并发感染是该暴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电镜观察发现病鲍的肝细胞和肠上皮细胞内有大小约为130~150nm和50-70nm的2种球状病毒,前者数量较多,具外囊膜,后者的病毒颗粒裸露,未见外囊膜。感染造成了鲍的肝脏和肠等器官的细胞结构严重破坏。人工感染实验表明注射、混朱浸泡等方式均会昔擞感染。根据回归实验和流行特.最调查,结合胡疆巴湫果,该病多发生于23℃以下的水温期,主要是通过海水的流动和养殖水的交换和鲍的运销而传播,25℃以上水温未见该病暴发。  相似文献   

10.
杂色鲍与皱纹盘鲍!盘鲍杂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于1998~1999年在福建厦门和东山两地养殖场,对我国主要养殖鲍即杂色鲍与皱纹盘鲍、盘鲍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皱♂×杂♀的受精率为3.5%~15.0%,平均7.6%。皱♀×杂♂的受精率为1.5%~4.0%,平均2.8%。杂交成功的受精卵的胚胎和幼体发育均正常。杂色鲍×盘鲍杂交组合的受精率明显高于杂色鲍×皱纹盘鲍,无论哪个组合杂色鲍作为雌性亲本的杂交受精率均比反交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盘鲍和皱纹盘鲍等位酶的生化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盘鲍(Haliotis discus discus)和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养殖群体进行了10种等位酶的电泳检测和谱带遗传分析。确定了盘鲍的18个等位酶位点及21个等位基因,单态位点有15个;仅有3个位点是多态的,它们是Sod-1,Est-3,Mdh-1(P0.99标准),多态位点的百分数为16.67%,这些多态位点分析到2个等位基因。确定了皱纹盘鲍的18个等位酶位点及20个等位基因,单态位点有16个;仅有2个位点是多态的,它们是Sod-1,Est-3(P0.99标准),多态位点的百分数为11.11%,这些多态位点中也分析到2个等位基因。盘鲍和皱纹盘鲍在所有位点中共享大多数常见等位基因,因此在生化遗传上它们非常相似。该研究揭示了盘鲍和皱纹盘鲍养殖群体等位酶位点及其等位基因带谱的变异式样,为盘鲍和皱纹盘鲍的遗传结构及遗传育种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等位酶位点及其等位基因的参考图谱。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肝胰腺和消化道中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4种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和pH范围内,杂色鲍各消化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或pH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肝胰腺和消化道中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50℃,适宜pH分别为2.6~3.0、2.6~3.4;类胰蛋白酶在肝胰腺中的最适温度为40℃、适宜pH为8.6~9.0,在消化道中的最适温度为50℃,适宜pH为8.2;肝胰腺和消化道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30℃,最适pH分别为6.8、7.2;纤维素酶在肝胰腺中的适宜温度为40~50℃,最适pH为5.2,在消化道中的最适温度为40℃,适宜pH为4.8。在最适温度和pH范围内,肝胰腺中纤维素酶、淀粉酶活力均显著高于消化道中,具有器官特异性,而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在肝胰腺和消化道中差异不显著,无器官特异性。同种消化器官内,各消化酶的活力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船舷 《海洋世界》2009,(8):60-63
当“小气球”站稳脚跟,并熄灭它外部的所有灯光后,一幅点缀些许星光的太空景色立刻出现在眼前,使身处极度黑暗的孤独和恐惧感烟消云散,一种探索未知的兴奋与冲动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4.
鲍增养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品。据近期统计,世界年产量保持在1.5万吨上下,占腹足类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主要产鲍的国家为墨西哥、日本、美国与南非,约占总产量的90%。鲍属约有100余种,主要的经济种类近廿种。分布范围极广,以温带与热带的海区较多。一般温带为大型种类,而寒带与热带为小型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鲍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加。因而对它的生物学与增养殖的研究也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日本,在近廿年内解决了人工育苗等的许多重要问题,并已广泛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5.
鲍的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鲍精子识别蛋白(lysin)为分子标记,通过对比已知的28种鲍lysin的氨基酸序列来研究鲍的系统发育特征。结果显示,28种鲍lysin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很强的保守性特征,但在NH2-末端区域、适度变化的羧基末端、以及一些链内区域,氨基酸序列仍存在着高度多态性。造成上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种鲍所生存的环境条件控制了其进化方向,各种鲍因为精子识别蛋白序列上的差异性而成为具有生殖隔离特征的不同种,又因为其中的若干种所处的生态环境相似而造成其分子序列上的某些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鲍的疾病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水产动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水质、水温、溶氧、光照、饲料和密度等各种环境因素很难完全满足每种动物的需要,所以容易发生疾病引起死亡。鲍也不例外,在育苗、养殖和蓄养中也往往发生各种疾病。现将已知疾病综述如下,以供研究者和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西氏鲍、皱纹盘鲍及其正反杂交F1代样本的含肉率、基本营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矿物质含量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并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正反杂交F1代样本和皱纹盘鲍的含肉率均显著高于西氏鲍(p〈0.05);西氏鲍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63.65%),粗脂肪含量最低(3.37%),2种杂交F1代样本的肌肉蛋白质含量都高于皱纹盘鲍;亲本及其正反杂交F1代样本内脏中的Fe、Mn、K、Ca、Zn、P、Cd、Pb、Cr含量均高于其足部肌肉,但4种鲍足部肌肉的各种元素含量差别不大.实验测定皱纹盘鲍♀×西氏鲍♂杂交的F1代样本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总量和牛磺酸含量高于其他3种鲍;西氏鲍♀×皱纹盘鲍♂杂交的F1代样本的氨基酸总量(56.50%)、必需氨基酸含量(17.26%)、必需氨基酸指数(93.47)及鲜味氨基酸总量(24.51%)均高于其他三者.以上实验数据说明,通过种间杂交,亲本某些遗传性状缺陷在子代中得以改良,并且获得的正反杂交F1代样本都有部分性状优于双亲.  相似文献   

18.
对西氏鲍、皱纹盘鲍及其正反杂交F1代样本的含肉率、基本营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矿物质含量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并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正反杂交F1代样本和皱纹盘鲍的含肉率均显著高于西氏鲍(p<0.05);西氏鲍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63.65%),粗脂肪含量最低(3.37%),2种杂交...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广泛存在于海中基质表面的微生物粘膜对鲍幼虫附着和变态的诱导作用,研究了不同年龄微生物粘膜 ( 1 ~ 6 d ) 对杂色鲍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 ~ 6 d微生物粘膜均显著地诱导幼虫附着,其中 3, 5 和 6 d 微生物粘膜还显著地诱导幼虫变态;幼虫的附着率和变态率分别与微生物粘膜中的藻类密度和细菌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推测藻类和细菌可能在幼虫的附着和变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垂直基质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90 % 以上的幼虫附着在具 23 d 微生物粘膜的载玻片表面且变态率达 70 % 以上,进一步证实了微生物粘膜可以诱导杂色鲍幼虫的附着和变态,同时也证实了幼虫具备选择附着基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鲍人工饮料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纱平  聂宗庆 《台湾海峡》1996,15(A00):16-2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鲍人工饲料研究与生产应用与现状,对配合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的要求、添加剂与粘合剂等亦作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