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培养     
2004年我院共录取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36名,授予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2名。目前我院在校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95名。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招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1)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宣传,我院硕士研究生招收工作成绩显著,考生报考和上线人数逐年增多,按照120%的复试比例,我院单独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平均比国家线高20-30分,已经可以真正做到差额复试,择优录取。我院硕士生生源质量的提高为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继续加大力度接收高校免试推荐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     
<正>2012年7月5日,气科院2012年度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隆重举行,共有16名博士研究生、45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2012年气科院共招收研究生5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5名、博士研究生13名。截至2012年底,气科院有9名在站博士后。On 5 July 2012,the Master Degree Awarding Ceremony,i.e.,the Graduation Ceremony of CAMS was held with 16 PhD and 45MSc degrees conferred.In 2012,CAMS enrolled 58 graduate candidates,including 45 MSc and 13 PhD students.By the end of  相似文献   

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3年1月正式挂牌并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05年4月被批准为正式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单位。2005年,我院首批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已有4人按规定完成了在站期间的各项科研任务,并做出了创新性成果,顺利出站。2005年底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1人。我院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总体素质较高。2005年有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相似文献   

5.
2006年我院共录用了7名博士后来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们分别来自巴基斯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解放军理工大学。有2名博士后按照我院有关管理规定要求完成了在站期间的各项科研工作任务,并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有1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名分别获得了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一等资助金和二等资助金。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录用了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分别为刘黎平研究员、徐晓斌(马建中)研究员、沈学顺研究员.本年度有2名博士后按照我院有关管理规定完成了在站的各项科研任务,顺利出站.至2007年末,我院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共15人.我院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勤奋,敢于创新,积极参加院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的申请.其中,谭涌波、苏京志、吕俊梅、马明4位博士在2007年度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7.
2006年3月20~30日应墨西哥国立大学大气科学中心Darrel Baumgardner博士的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孙俊英博士、陈跃博士、王亚强博士赴墨西哥参观MILAGRO大气污染观测项目的组织、实施、地面观测站、观测飞机、仪器等。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气象学报》2006,17(4):458-458
2006年7月5日下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象科技会议中心一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2006年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卞林根研究员主持仪式。中国气象局秦大河局长、许小峰副局长、丑纪范院士、李泽椿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张小曳副院长和王辉副院长出席会议。局有关职能司和直属业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也应邀参加典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专职党委副书记刘柏林、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各职能处、研究所(中心)主要负责人、毕业生导师及全体研究生近160人参加了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3月22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实验室主任为气科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为从海外招聘的王东海博士,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陈德辉和灾害天气研究所所长刘黎平担任实验室副主任。为加强实验室与海外气象界的合作,聘请了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的张大林教授任实验室海外主任。目前全室有固定人员31人,流动人员(包括在读硕士、博士、博士后)58人以及全职客座人员8人已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气象学报》2005,16(4):526-526
2005年8月1日上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开学典礼,在气象科技大楼一楼会议厅举行。此次暑期学校是由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共同资助。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按照举办暑期学校的要求聘请了近40位中国气象局和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前来执教。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以及有关科研院所的150多名学员将从8月1日到20日参加暑期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11.
《高等大气环流》自在我院90级硕士研究生中开设以来,一直深受广大研究生的喜爱和好评。该课程的教材取自1987年孙照渤教授等译著的《大气中大尺度动力过程》,其内容是根据1981年8月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第三届科学会议的大气环流动力学专题讨论结果,而后按照教科书的要求,由相应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专家重新编写而成。作者结合近5a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气候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成果, 主要包括对我国历史气候资料的恢复、重建和整理, 气候区划, 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研究, 对青藏高原温度和降水、近地层与边界层地-气过程, 大气热源特征和臭氧变化的研究, 古气候模拟, 对气候变化的预测理论和方法以及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近50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收集大量气候资料并整理出版了《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 对风能等资源进行了气候区划; 明确了近几十年中国地区在20世纪4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了两个暖期, 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相对冷期;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在变冷;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多雨带由华北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提出青藏高原近地层与边界层地-气过程的综合物理图像; 发现青藏高原夏季臭氧低值中心; 模拟出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中国气候变化特征; 揭示出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及其成员; 设计了多种预报方法; 还将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向国家经济转化。  相似文献   

13.
对人才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怒江州气象部门人才现状分析和评估,探讨了怒江州气象部门人才缺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培养人才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知识经济与高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知识经济及其特征,论述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硕士研究生投稿问题分析及编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硕士研究生来稿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投稿的几种常见错误心态,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指出编辑应热情指导、严格要求、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研究生导师应严格把关、全面指导,硕士生应虚心好学、规范学术行为、不断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概述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简称气科院) 近30年来有关大气化学和大气环境研究成果。该院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等一系列重要研究项目, 做出了许多具有重大创新性的成果:在青藏高原发现“臭氧低谷”, 这一重大发现列为当年中国10大科技成果之一; 首次把环境、生态、气候几个重要领域进行综合研究, 发现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变化改变了生态环境状态, 最终对区域气候造成影响; 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机理和调控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三维立体观测基础上, 提出了点-面结合与统计-动力综合分析, 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分析方法及模式新技术等, 获取了解决大气环境领域关键技术难点的创新成果; 建立了全球第一个大陆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即瓦里关本底台, 开创了我国全球大气本底业务观测等。几十年来气科院大气化学研究工作几乎涵盖了当前大气化学所有重要领域及其前沿学科, 其中包括温室气体、臭氧和反应性气体、气溶胶、酸雨、模式的发展及应用、空气质量预报技术和环境评价等。气科院大气化学研究工作是和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监测站网建设密不可分的, 广大科研人员参加了诸如大气本底站网、酸雨站网、臭氧站网、沙尘暴站网等业务站网的建设, 与此同时也构建了大气化学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在市县级基层台站这个特定环境下,如何打造出新时期气象青年人才,提出了基层台站人才要注重引导与使用,重在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就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推动青年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近50年来, 中尺度气象学研究一直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首要课题。早在1963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就开始参与主持国内首次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尺度气象学试验。此后, 又先后主持了“京津冀灾害性天气监测和超短期预报基地” (1986—1990年)、“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 (1997—2003年)、“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研究” (1998—2003年) 以及“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2004—2009年) 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这些项目中,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有关单位密切合作, 独立自主地完成了数字天气雷达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车载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风廓线雷达系统、全自动扫描双通道微波辐射计、自动气象站网、中尺度气象资料自动收集、处理、分析及显示集成系统等研制工作, 并且研制发展了中尺度非静力大气数值预报模式。利用现代中尺度大气探测网, 组织实施了多次中尺度暴雨等大气综合观测试验, 取得了丰富的中尺度观测资料, 为我国中尺度气象发展奠定重要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做出了重大贡献, 先后获得了16项国家科技奖励。  相似文献   

20.
气象文化内涵丰富,是气象人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结晶,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在气象人才培养中,应切实加强气象文化教育。彰显气象文化育人功能的路径主要为加强气象特色高校的气象文化建设,构建气象行业与高校的联系机制,强化气象文化宣传,推进气象科普教育,促进气象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