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焕启 《地球》2014,(8):62-65
盐湖资源是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世界上主要的盐湖一般分布在极端干旱的区域,如柴达木盆地、阿塔卡玛盆地等。中国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省区,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盐湖有731个,在这些盐湖中,钾、锂、硼、镁和钠的液、固盐类矿产储量十分巨大。在中国盐湖中,青海的盐湖以数量多、资源富、类型全而著称于世,更以储量丰富、矿种齐全、分布集中、开采方便的特点成为开发条件较为优越的盐湖。青海有大大小小的盐湖100多个,即便是其中一个大湖的盐,也够全世界使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因而盐湖资源是青海第一大资源,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2.
欣嫣 《地球》2010,(1):6-11
大多数人认识他,并不是因为他是中国最大的蛋糕连锁店好利来公司的掌门人,而是在喧嚣嘈杂、熙来攘往、焦躁无奈的北京地铁里,在等下一班地铁的间隙,在墙上一堆广告中发现一些特别的摄影作品,非洲肯尼亚纳库鲁湖的火烈鸟、马赛马拉的角马、乞力马扎罗的太象、纳米比亚埃托沙的长颈鹿、斑马还商美洲豹、犀牛、羚羊、鹅鹊、企鹅……在这些充满视觉震撼的作品旁边有一行并不显眼的小字,写着作者的名字:罗红。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回顾了GIS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指出GIS逐渐地向WebGIS、ComGIS、OpenGIS、三维GIS系统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环境地质研究的进展,着重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作者系统分析、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地学领域的应用和成果以及国内GIS在地质制图、数据库建立、矿产资源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和成果,对GIS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系统性阐述,总结提出了具体发展方向,包括互联网上商业服务、提高数字地质图数据的普及应用、三维可视化研究、WebGIS环境下异地异构地学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CT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CT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通过有关CT技术在医学、工业、军事、地球物理、地质等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说明近年来CT技术的新进展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重要地位;结论: CT技术在中国发展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业CT方面拥有先进性,在世界上具有的竟争力.  相似文献   

5.
天津地区台基背景噪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elch算法,选取天津数字地震台网31个台站记录资料中不同时段的无震记录,对无震观测资料进行功率谱计算,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天津地区的背景噪声特征:就季节而言,背景噪声值的高值出现在夏天和秋天,低值出现在春天和冬天;就时间而言,高值出现在白天的14时,低值出现在夜间的2时。对比噪声功率谱曲线发现,在0.125~1 Hz频段内有一个明显的峰值,这主要是受海洋的影响。在1~20 Hz频段内,天津地区的背景噪声值高值区出现在中心城区、静海、滨海新区,低值区出现在蓟县、宝坻、宁河、武清,且中心城区、静海、滨海新区白天时段的背景噪声值明显高于夜间时段,这主要是受人为噪声的影响,而在0.125~1 Hz频段内,天津所有地区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赵敬涛 《地球》2011,(2):68-71
地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在漫长的46亿年里,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多个地史时期。其中,在距今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时期,现在的云南省罗平县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这里生活着丰富的物种,各种小虫小虾在觅食,小鱼快乐地游来游去,有着尖锐牙齿的食肉鱼类称王称霸,它们共同生活在这片水域,成为海洋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科协的关怀和支持下,1983年11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了全国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120人,提交论文报告130篇,多属交叉学科范畴。论文反映了近十余年来我国部分科学工作者在探索和研究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石油、空间、地球物理、海洋、地理、环境、水文以及生物相互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还探索了公元2000年  相似文献   

8.
石彦民 《华南地震》2009,(Z1):129-129
尊敬的陈颙院士、郑德胜部长、周永章主任、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正值2009年"两会"胜利闭幕之际,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广东省科协关心与指导下,在泛珠三角港澳地球物理研讨平台12家发起单位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今天在中山大学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9.
地球去气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质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资料进行约束,对地球的去气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太阳系的部分冷物质,通过吸积作用形成早期地球.在碰撞动能转变的热能作用下,造成了早期地球的表面熔融.在熔融状态的高温高压作用下,构成地球表面物质的结晶水排出地表进入原始大气;在高温高压下分解的碳酸盐、硫酸盐、卤化物等产生的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等气体进入原始大气,和水蒸汽一道共同组成原始大气.当地球内部在重力势能和放射能的作用下继续熔融时,地球表面固化为原始岩石圈.后来,地球除表面岩石圈外,整个地球完全熔融.地球内部物质熔融形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被岩石圈圈闭.只有当冰川形成和消融,引起造海和造陆作用,导致火山喷发和地震时,这些气体才可能排出地表.这些气体的排出,受地球内部的熔融状态、冰川形成的位置(是在海洋或是在陆地)、生物的演化、太阳光的强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地震学会第8届第5次常务理事会于2014年1月15日在北京召开。陈运泰、陈颙、张国民、张培震、陈晓非、郝记川、王兰民、张晓东、李小军、马胜利、金星、石耀霖、孙柏涛等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陈运泰理事长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中国地震学会2013年工作总结汇报。会议认为,中国地震学会2013年度举办的学术活动成绩斐然,在广邀国际同行参加学术会议方面、在重视学科交叉方面、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