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结合莱州市实际,详细分析了地下水水质污染途径及其造成的危害,并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资源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六盘水市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文中通过调查、取样对六盘水市2010年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根据综合水质评价指数F,结合六盘水市的环境地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5.
遵义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遵义市两城区地下水污染日益加重,对地下水水质污染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地下水水质污染变化趋势,是当前区内地下水水质污染防治研究的首要任务。文中根据地下水综合水质评价指数F和累计超起始值污染指数Pi的计算结果,对地下水超起始值污染指数进行趋势面分析,并对水质污染态势进行类型分区,然后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齐齐哈尔市地下水污染及其污染现状分析告诫我们必须予以防治,本文有针对性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环境监测多年资料,分析了齐齐哈尔市区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升高的原因,污染状况及其污染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下水污染正面临着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不断扩展和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的趋势,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根据地下水污染的成因,地下水污染源可以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在我国目前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地下水资源定价不合理、监测网络建设滞后和缺乏有效的防治技术等政策与管理问题,使得目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提出完善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将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防治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合理确定地下水资源价格、加强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和污染防治技术攻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六盘水市近年来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通过调查、取样分析,初步查明了其地下水污染状况,并结合六盘水市的发展需要,提出了若干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昆明市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十多年来,昆明市地下热水开采强度逐年增加,水位大幅下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城区中心区范围内已开始出现越流污染,热废水污染,岩溶塌陷及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热水温度也在明显降低。结合区内地下热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开发利用中的环境效应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西安市地下热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论述了西安地下热水资源概况水化学特征和地下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在今后开发与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思考的问题。据此提出西安市地下热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需进一步深化,这种深化应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观点。希望对可贵的地下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为科学、有序、合理,节约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辖3县5区,总面积1.3万km2。位于陇西黄土高原西部,海拔1 500~3 500m,地势总体上表现为西南部高、东北部低。广覆黄土的低山丘陵及其夹峙的河谷平原,构成了本区的基本地貌景观。平原区生态地质环境较好,特别是河谷平原内的一、二级阶地,具有地形平坦、地势开阔的优越条件,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最佳地段、也是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如兰州黄河河谷平原、永登庄浪河谷平原、榆中盆地、秦王川盆地等。本文剖析,评价其供水现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田地区的地下水污染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油气田地区 ,水质优良的地下水十分有限。而目前油气田地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介绍双河、魏岗两油田地下水污染实例及其所造成水质恶化 ,饮用水源受到污染被逐步废弃 ,水源变得更为紧缺等危害。分析认为原油泄漏及污水回注是油气田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对此提出了污染治理措施、方法及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7.
华阴、潼关渭河滩区地下水丰富,水位埋藏浅,地表水渭河和它的补排关系,地下自身补给、排泄和径流规律、多年动态特征以及水质状况,是本篇论文研究的重点。摸清以上地下水的特征和规律,对华阴、潼关渭河滩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分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甘肃玉门马鬃山以北矿区位于河西走廊以北的残山丘陵及丘间盆地,距玉门市300余公里。这里环境脆弱,荒漠(主要为岩漠)化严重。地表为冲洪积、坡积和风积砂砾石、角砾土、砂及粘性土等,残山和残丘为华力西期侵入岩。侵入岩中储藏铁矿和金矿。这里降水量仅50mm左右;而蒸发量达3000mm以上。这里在矿山开发中将矿坑水任意排放,任其蒸发而损失。笔者在本区工作后认为:应重视地下水的重复利用,其一是将矿坑水排放于废弃矿井中,使用时在抽出;其二是将矿坑水排放于废渣中,做好渗滤层和集水池,上部做好防蒸发装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