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震源机制和地震活动性方面的资料研究了伊比利亚和非洲的板块边界。该地区可以被分为三个区:A区,加的斯湾;B区,贝蒂克山、阿尔沃兰海和摩洛哥北部;C区,阿尔及利亚。地震活动的特征很复杂,浅源(震源深度h<30km)大地震发生在A区和C区,中等地震发生在B区;中深源(震源深度h=30~150km)的地震发生在B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h≈650km左右)发生在格拉纳达以南。浅源地震的地震矩率、滑动速度和6值的估算表明在加的斯湾和阿尔及利亚地区有相似的特征·而在中部地区却大不相同。所选的80个浅源地震(8≥m_b≥4)的震源机制表明,在加的斯湾和阿尔及利亚地区是逆)中断裂,水平挤压的方向是NNW—SSE向,而在阿尔沃兰海是在东西向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的正断裂。阿尔沃兰海26个中深源地震的震源机制显示的是垂直运动机制,优势面为东西向。极深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沿南北向的垂直倾滑运动一致。Frohlich图和地震矩张量显示,在加的斯湾、贝蒂克山—阿尔沃兰海和摩洛哥北部地区以及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的浅源地震特征是不同的。中等深度地震和极深地震的应力图象有着不同的方向:中等深度地震为NW—SE向垂直拉伸,极深地震的张应力轴和压应力轴的倾角约为45°。区域应力图象可能是由非洲板块和伊比利亚板块之间的碰撞引起的,使得岩石层物质在阿尔沃兰海中等深度的地方扩张和俯冲。极深地震的活动可能与更老的俯冲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青藏高原是我国现代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自有地震记录以来,在高原内记录到多达18次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100余次7~7.9级地震,它们均发生在喜马拉雅板块边界构造带和板内地块区及其次级地块的边界活动构造带上。已有历史地震资料统计显示,青藏高原内活动地块边界构造带上大地震具有明显的空间丛集特征,有仪器记录以来的每次地震活动丛集期都形成以8级地震为核心的7级以上地震活动系列。这可能暗含着活动地块  相似文献   

3.
前言1980年1月1日欧亚—非洲板块交界最西端的亚速尔群岛发生了 M6.7的大地震。大约九个月后,于10月10日,大概在1月1日地震以东2,600公里的阿尔及利亚北部的阿斯南地区又发生了 M7.4的大地震。仅就大震级的地震而论,此次地震序列于11月23日在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继续发生了 M6.7的大地震。在西—东方向连续发生的具有比较均匀迁移速度的三次大地震使我们对研究  相似文献   

4.
板块构造学说的最有力的特征之一,是已知的板块运动让我们对板块边界未来大地震的发震位置和平均复发间隔有更清晰的认识。然而,板块构造学说却不能预测板块内的地震何时何地发生,因为理想的板块内部是不会变形的。因此,板块内部的地震风险评估过于依靠如下假设:从有限的历史记录中得到的小地震发震位置能够反映出连续变形的地区,而变形将诱发未来大地震[1]。然而,本文将要说明的是,最近许多这样的小地震很可能是几百年前发生过的大地震的余震。文中将给出一个简单的模型,并由此模型得出:余震序列的长度和断层加载速率呈反比关系。发生在缓慢变形的大陆内部的余震序列,其持续时间与在快速加载的板块边界所观测到的典型的10年尺度余震序列相比要长得多。因为这些预测与观测结果相符,所以将大陆内部地震看作稳态地震活动的一般做法高估了目前地震活跃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而低估了其他地区的地震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日本内陆及其外围海域发生大地震后的地震活动迁移现象。在所研究的6个震例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地震活动的迁移总是沿着地壳内的活动地质构造带发生。有时可以根据地震活动的迁移来进一步确定活动构造带的存在。把板块边缘地区的地震活动类比为沿着力学偶合平面迁移和扩散,我们可以认为,岛上的活动构造带对应着地壳块体的力学相互作用边界。地震迁移的形式可能不只一种。在我们所研究的震例中发现了以下特征:地震迁移速度约为几km/年;大地震震源区之间存在着地震空区;在每一条地震带上有一定的地震活动周期。地震迁移的一种可能机制是:由于地壳块体的相对运动,在其边界上的凹凸不平区造成了构造应力集中,这些凹凸不平区相继地发生破裂,形成了地震迁移。  相似文献   

6.
分析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8.9特大地震引起的区域应力场变动,对邻区其他主要潜在震源应变进程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亚洲地震活动的格局。从应力转移机制出发,分析大地震沿印澳-欧亚板块边界、印度洋海岭和相邻小板块边界迁移的可能性。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全球台网目录分析了该大地震引起的诱发前震(远余震)图像,推测未来几年亚洲等相邻地区大地震发生概率较高的地区。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带中段和东端,兴都库什-贝加尔地带及印度洋等地区。这类地区涉及中国西藏仲巴、墨脱,新疆乌什、喀什,以及云南等地。  相似文献   

7.
日本东北潜在大地震的规模曾被低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已经把地球分为可以产生9.0级地震的板块边界和不会产生9.0级地震的板块边界.然而,2011年发生在日本东北的大地震与2004年发生在苏门答腊—安达曼的超级大地震却让科学家们震惊,因为这两个地区被认为都不可能发生震级超过8.4的大型逆冲地震.现在,地震科学家经重新研究后都承认现有的最大地震规模的预测模型不再有效.人们对这些模型已经提出疑问:苏门达腊什么时候驱动一个板块边界穿过它们的中心?日本东北又在何时驱动了另一个板块边界?  相似文献   

8.
根据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地震火山研究室主任吉田明夫等人的研究发现,在东京湾到房总半岛之间的地区,持续出现概率很低的长期地震活动平静化现象。该地区自1961年以来,曾两次在与此次很相似的平静期后发生超过M6的大地震.地震预报联络会会长茂木清夫指出:“作为表示地震发生可能性的信号,必须加以注意。”吉田等人是1994年9月21日在福冈市召开的日本地震学会上发布这项研究的。地震活动持续平静化现象出现在以房总半岛为中心的80km的范围内,包括着东京湾和差不多整个房总半岛。这一带是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结合部,本来是地…  相似文献   

9.
多数大地震都是沿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海沟发生.现在已经清楚矩震级Mw达到9级的巨大地震只发生在几个地区,包括智利、阿拉斯加、堪察加半岛和苏门答腊.日本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向鄂霍次克海板块俯冲的地区,并没有历史记载表明这里曾发生过矩震级9级的大地震,唯一可能的例外是公元869年贞观(Jogan)大地震[1],其震级到现在...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GPS区域网观测资料,解算川滇地区1999—2007年、2009—2011年相对欧亚板块的水平速度场,并借助连续应变模型获得了川滇地区应变率场。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前后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和应变率场的动态变化,得到:(1)水平相对运动与主应变场分布反映出在巴彦喀拉地块的东向推挤与华南地块的强烈阻挡下,龙门山断裂带长期的应力应变积累并突然释放导致了汶川大地震的发生;(2)发生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在地震前应变量值并不显著,处于应变亏损状态,应变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川滇菱形块体的东边界与北边界;(3)大地震的发生导致震源区及其周边应力应变剧烈调整,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显示出明显的应变增强态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3年芦山7.0地震发生前的应变背景累积信息。  相似文献   

11.
大陆内的长余震序列和对地震危险性评估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块构造学说最强大的特点之一,是通过已知的板块运动可以了解板块边界未来大地震的地点和平均复发间隔。然而板块构造学却不能探知板块之内何时何处发生地震,因为理想的板块内部不发生形变。因此,在板块内部,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主要依靠的假设是,短期历史记录给出的小地震的位置反映出连续形变从而引发未来大地震(Shed—locketal,2000)。然而在此我们提出,最近的这些地震有许多可能是数百年前大地震的余震。我们提出一简单模型可预测:余震序列的长度和断层应力加载的速.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西北近海8.7级大地震,是一次浅源的海沟俯冲型板间地震。震中位于印尼-美拉尼西亚板块边界构造带的西北端,2004年沿该带发生的8次M≥7地震显示总体由东向西迁移的特征,表明它们具有相互联系的统一动力过程。这些板间地震的发生与该地处于几个板块汇聚地带和较大的板块运动速率有关,它们导致了强烈而复杂的构造变形和构造活动。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东南亚陆块的低角度俯冲,在俯冲带浅部形成积累应变能的巨大闭锁区,它的突然破裂和大尺度滑动是造成印尼8.7级大地震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的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在这样的构造背景下,板块相互作用边界的动力学变化对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时空分布同样有重要影响。历史上,1900年以来喜马拉雅造山带发生8级以上地震4次,这些大地震对板块边界动力学变化具有重要贡献,对中国大陆西部地震活动影响显著。以最  相似文献   

14.
地震学     
这份报告总结了过去三年中地震学的进展。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它们都具有特别的意义。第一类地震包括发生在俯冲板块边界上地震空区中的较大地震和大地震。1985年3月3日智利瓦尔帕莱索地震(M_S=7.8,M_W=8.0)发生在有充分资料证明其大震周期为86±10年的地区。这个地区的上一次大地震发生在1906年。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地震(M_S=8.1)  相似文献   

15.
文中在总结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迁移循环特征和机理的基础上,重点对青藏地块区7级以上地震的时空迁移特征、机理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区域性强震、大地震活动存在时间上的丛集性和空间上的分区、分带性,并在时、空上表现出迁移和循环的特征。在过去的100多年,存在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循环的4个大地震丛集区域,每个区域的丛集时间约20a,1个完整轮回时间约80a,其机理与中国大陆最新构造活动主要受印度板块向N对亚欧板块的持续挤压、青藏高原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作用以及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造成的附加应力场的影响有关。自1900AD以来,青藏地块区经历了3个地震活动的丛集高潮期(也称为地震系列),即1920—1937年的海原-古浪地震系列、1947—1976年的察隅-当雄地震系列和1995年至今的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主体活动区为巴颜喀拉地块)。这3个地震系列主体活动区的迁移图像反映了青藏地块区构造活动从块体周缘边界构造带逐渐向内会聚、高原内部发生挤压隆升和向SE挤出等现今构造变形过程。分析表明,已经持续20余年的昆仑-汶川地震系列可能趋于结束,未来20a中国大陆7级大地震的主体活动区可能迁移到青藏地块区周缘的边界构造带上,重点是东部边界构造带(即广义的南北地震带),同时应关注北部柴达木地块边界带等区域的主干活动断裂中大地震空区、空段等孕震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6.
藏东南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浪平  邵志刚  晏锐 《地震》2011,31(3):9-18
藏东南及周边地区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动力碰撞的影响区, 该区历史地震活动强烈, 曾发生过1950年墨脱—察隅8.6级和1951年当雄8.0级地震。 本文首先介绍藏东南及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 其次通过考察该地区强震活动情况和活动地块边界带相关段落的加卸载响应比(LURR)时序特征, 分析了研究区的强震活动状态。 从历史地震活动看, 安达曼弧地区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强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动力关联, 当前研究区域的周边动力环境表现为安达曼弧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和东构造结地区的持续平静。 从地震活动图像看, 1980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在藏东南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空区, 表现类似于1950年墨脱—察隅地震前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活动地块边界带相关段落LURR时序特征看, 喜马拉雅带东段现处于高应力状态, 其次为澜沧江带与三江带。  相似文献   

17.
日本西南部位于菲律宾海俯冲板块和欧亚上冲板块交界处。1944年和1946年,东南海和南海分别发生一次8级大逆冲型地震,但与该板块边界相邻的东海却仍保持闭锁状态[1]。因此,东海地区有可能会发生一次大逆冲型地震。2009年,骏河湾发生6.4级地震,地震位于菲律宾海俯冲板块内,靠近东海地区。在此,我们利用断层滑动模型来研究由骏河湾地震引起的应力变化[2]对东海地区的影响。我们发现在这次地震之后,板块边界的地震活动发生率有所上升。东海地区推测的强闭锁地段大都位于应力逐渐增大的地区。其中一小块闭锁地段的破裂——发生在地震应力达到临界值之后——就会引起整个东海地区的破裂,最终引发一场大逆冲型地震。  相似文献   

18.
板块边界与大地震的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分析了板块边界尤其大陆内部次级板块的边界及其地震活动特征,讨论了山西地震带地震活动的特点,认为山西地震带是次级板块的边界,其地震活动的趋势与其所构成该次级板块地震活动的形势一致,受板块边界及其大范围应力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刘鎏  魏东平 《地震学报》2012,34(6):727-740
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 受到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挤压与俯冲作用, 其构造应力场形态和动力学机制相当复杂. 本文采用伪三维有限元方法, 以世界应力图2008年版本数据(WSM2008)的应力方向和应力型两类指标作为主要约束, 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动力驱动机制进行数值模拟, 给出了中国大陆周边地区板块边界力的大小和方向估计. 同时对3个典型情况的数值模型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软流层静压推力对该区域构造应力场影响相对较小, 板块边界力作用则起主导作用; 印度板块在喜马拉雅造山带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控制了中国大陆地区应力场的基本形态, 是形成川滇地区走滑型地震为主的重要原因; 琉球海沟——南海海槽俯冲带边界力显示了挤压-张性的分段特性, 贝加尔裂谷表现为拉张作用.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中国大陆大部分区域内最大水平剪应力分布图像与该地区地震辐射能量密度的分布存在较好的空间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地震资料并结合地质资料,讨论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中国周边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应力场的影响,指出两板块在喜马拉雅山前断裂地区碰撞,碰撞边界向西延续到35°N,74°E附近,其主要挤压方向为NNE,并形成SE方向的物质流动.帕米尔地区有强烈的构造运动,并存在俯冲带形态的构造.在26.5°N,97°E附近,板块边界的走向发生突变,并形成东倾的缅甸山弧俯冲带,但印度板块挤压造成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NE向.在安达曼-尼科巴-苏门答腊-爪哇岛弧,印度板块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在中国南海一带形成NNW向或近Ns向的主压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