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凯明  王强  周枫 《贵州气象》2010,34(5):40-42
该文介绍PTB220数字气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使用超级终端对气压传感器进行设置和校准,使超差的气压传感器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为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的维修和校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步达 《气象科技》2013,41(3):591-593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每10 mm降雨误差±0.4 mm,运行中常见故障为雨量记录超误差,即采集器记录或计算机生成的雨量比实际值偏多或偏少.通过近几年的使用维护,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在确定是传感器原因时通过调整基点,即改变传感器计量翻斗的偏转角度,通常情况下可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介绍的SL3-1型雨量传感器两例特殊故障的处理,是指在调整计量翻斗误差调整螺钉无效果的情况下,对传感器有规则多计数和无规则多计数超误差故障的修复处理.  相似文献   

3.
取2018年9月上旬逐日和部分分钟湿度,用现用湿度传感器去核查未校准的备用湿度传感器;取2018年9月下旬逐日和部分小时、分钟湿度,用2018年9月18日刚校准的备用湿度传感器去核查现用湿度传感器,采用现用与备用传感器湿度差是否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的评判方法。结果发现:①在日湿度的核查中,双套湿度传感器均保持在校准状态或出厂合格状态;②在分湿度的核查中,备用湿度传感器在上升中,升不到高湿或慢了,未保持在出厂合格状态;②在时、分湿度的核查中,现用湿度传感器在高湿往下降时,慢了,未保持在校准状态。自动气象站各传感器的期间核查,根据需要做日、时和分钟等各时段的统计分析;现用与备用湿度传感器都是卡在"高湿","一个下不来"、"一个上不去",要考虑传感器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进湿度传感器温湿特性实验室测试方法,对国产GPS探空系统和RS92探空仪湿度传感器的温湿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国产电子探空仪的湿度传感器在低温状态下探测滞后性明显,给高空湿度的动态测量带来了较大误差,尤其是在低温升湿过程测量比低温降湿过程更为显著.试验还表明环境空气流量的变化会对湿度的测量造成明显的影响,结果有助于改进探空仪湿度传感器测湿算法和防雨帽工艺设计,提高高空湿度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据采集器通道误差是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误差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自动站各要素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其与温、湿、压、风等各气象要素传感器误差的合成构成了自动气象站误差。在稳定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利用高精度测量仪表,通过对多台CAWS600型采集器进行精确测量,得到自动站采集器各气象要素通道误差的校准数据。对温、湿、压、风等要素的自动测量系统(传感器和采集器)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误差等于传感器误差与采集器通道误差之和。此外,采集器各主要通道的误差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有10台采集器气温通道误差≤0.1℃,主要分布在-0.1~0.1℃,所占比例为77%;有3台采集器通道误差0.15℃而≤0.20℃,所占比例为23%。在600-1090 h Pa量程内,气压通道误差主要分布在-0.10~0.10 h Pa;风向、湿度通道误差较小,误差值相近,方向较一致,风向通道误差≤1°,湿度通道误差≤1%。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计算陕北高原和陕南山地53个站点压、温、湿、风和降水等要素各季的结构函数场,找到结构函数与水平距离和相对高度差的关系,继而推算出各季要素的线性内插误差与距离的关系,根据刚丁原则确定各季各要素的最大允许误差及对应的最大允许距离和有效高度差。综合考虑最大允许距离和有效高度差,确定出陕北高原和陕南山地各要素各类站网的合理间距。  相似文献   

7.
针对数字式探空仪上采用的XGH-02型高分子碳膜湿敏电阻湿度感应元件,采用正规化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进行曲线拟合,与传统的曲线拟合效果相比较,寻求一种更加准确的湿度传感器标定和误差的校准模型。用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对建立的RBF模型分别进行训练和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RBF模型有效提高了湿敏电阻的准确度,其测量的最大误差为2.0298%(RH),明显好于采用现用公式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自动气象站蒸发传感器现场校准规范更好的适用于实际工作,根据超声波蒸发传感器的特点、现场校准的工作经验和一些实验数据,发现并剖析了《自动气象站蒸发传感器检定规程》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设重复性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应改为±(01 mm+15%×标准高度标称值)以及在校准操作方法中,应明确描述使用整块标准模块进行操作的几点修订意见,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超声波蒸发传感器现场校准指标和方法,为新编的现场校准规范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当气温在-10℃湿球读数差为0.1℃时,就导致相对湿度4%的误差,-20℃时,湿球读数差0.1℃时竟导致相对湿度8%的误差,如再加上湿球溶冰不当等技术问题,造成湿度误差就更大.因此,规范中规定在-10℃以下时要用毛发湿度表进行测湿.毛发湿度表是根据毛发湿伸干缩的原理而制成. 新疆从9月开始,各站就要安装毛发湿度表,制作订正图,准备使用.在使用中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探空仪上升和下降这两个阶段所得资料,发现下降段温度元件的长波辐射误差、太阳辐射误差均比上升段的相应误差小,下降段温度元件的滞后误差比上升段相应误差大,但下降段温度元件总体测温误差并没有增加。外界温度变化速率的大小对现用探空气压传感器影响不大,同时从上升和下降两段观测到的等压面和对流层顶气压看,下降段气压观测误差几乎没有出现,不影响观测的可用性。湿度滞后误差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测湿误差虽然较大,但其观测误差仍然远远好于过去的59型探空仪。雷达测风数据与探空仪上升或下降状态没有关系,因此探空仪下降段的资料可用。  相似文献   

11.
JJG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计量性能要求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亮  李晓红  黄小静 《气象科技》2015,43(2):207-210
针对自动气象站的温度、雨量对应的检定规程,就其相关指标和规定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让检定规程更加完善、合理。根据相应仪器本身的特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分析误差构成进行理论推导,得出温度(地温),雨量计量性能要求中最大允许误差等不合理的结果,从误差公式中重新确定了温度、雨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分别对规程指标的确定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据JJG(气象)003—2011《自动气象站湿度传感器检定规程》与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湿度校准装置校准湿度传感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实例,详细分析标准不确定度来源分量,评定对湿度传感器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从而给出湿度传感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供今后评定其它类型的传感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运用于湿球温度表测湿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原因,0.1℃之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尽管是0.1℃之差,在冬季低温情况下,其相对湿度之误差却是明显的。如果是溶冰不当,误差往往以度计量,可见如何做好冬季的湿球溶冰十分重要。一般说来,在湿球示度或查得的湿度出现明显反常时,观测员可以及时发现其溶冰不当而进行补测,但是反常不很显著时,往往不易发觉。从以往经验来看,溶冰不当多发生于风小湿度大的天气里,特别是下雪天最易发生。为了掌握这类天气条件下的湿球溶冰问题,笔者曾经选择了雨雪较多的1983年冬季,  相似文献   

14.
SL2-1型雨量传感器误差原因及几种异常记录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SL2-1型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与实际降水对比产生的系统性误差和偶然性误差进行了详细阐述,对雨量传感器在日常业务运行中出现的几种异常记录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以确保该探测仪器的测量精度,并对一些异常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逐步订正法将气象探空数据作客观分析,并在微机上进行计算,计算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实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验室配制标准物质去检测全新的FDR型土壤水分传感器,得出被测值;利用烘干称重法测量标准物质的容积含水量,得出标准值。使用数学方法分析检验两者之间的误差,验证贵州省气象部门FDR型土壤水分传感器校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误差在(-2.5%~2.5%)的传感器占总传感器的99.4%;误差在(-2%~2%)的传感器占总传感器的97.5%;在99.7%的置信区域内,所有校准点的标准差都小于5%。结合工作实际检验,该校准方法可应用于贵州省土壤水分传感器校准。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产生误差的现象与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具体的调整和维护方法,并认为雨量调整涉及的问题较多,也比较复杂,只有在确定是由于传感器基点位置不正确而造成的雨量误差时,才做基点调整,且一般不提倡台站自行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SL3型雨量传感器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雨量传感器的检定方法,介绍了SL3型雨量传感器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组建了测量模型,由测量不确定度传播定理,分析了雨量传感器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根据不同的评定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理评定;结合实际工作,展示了SL3型雨量传感器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实例;分析了影响雨量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雨量传感器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01 mm(k=2)。其中,示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雨量传感器的分辨力和计数装置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全自动雨量校准仪模拟雨强精度偏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SL3-1型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找出雨量传感器易发生故障现象、原因和维修方法,总结雨量传感器在校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误差调节方法,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1核查步骤湿度传感器的核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外观检查,主要检查传感器外型结构是否完好,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凹迹、外伤、裂缝、变形等现象,表面涂层有无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件有无严重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传感器是否有型号、出厂编号等明显标志。对出现以上状况的传感器要直接更换。对于使用过的湿度传感器,重点检查过滤膜保护层是否有污染现象。若污染严重应更换新的过滤膜。第二部分是示值误差核查,经过外观检查合格的湿度传感器,才能进行示值误差的核查。下文重点说明示值误差核查的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