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济南北部地热田地热资源类型属于层状裂隙岩溶型,热源是北部齐河-广饶断裂的沟通导热,盖层是第四系、新近系、石炭-二叠系、侏罗系。可利用的、具有开发价值的热储层为奥陶系灰岩热储,该热储层顶板埋深在700~2500m左右,热储层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单井涌水量2000m^3/d左右,孔口水温一般在38~57℃,地热田东部地热水矿化度1.4~3.5g/L左右,西部5.1~7.2g/L左右,地热水中富含氟、锶、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具腐蚀性,结垢性弱,具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经计算奥陶系热储层单井可采资源量为7.3×10^5m^3/a,合理井间距为5000m。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5,(5)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以地热能源为代表的新型绿色能源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支柱。本次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规划区为典型研究区,在进行地热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GIS技术进行了新乡市地热资源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新乡市规划区800 m~2 000 m之间的热储层地热能总储存量为1 184.13×1016J,其中隆起区地热主要储存在下古生界奥陶系热储层中,地热储量为379.16×1016J;凹陷区地热主要储存在新生界新近系和古近系热储层中,地热储量为804.97×1016J,由此可见,凹陷区热储层开发潜力大,是新乡市规划区未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层位。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简称产业区)位于静海区西南部,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再生资源及有色金属集散地,对地热资源这种可再生、环保型资源需求巨大,本文以《天津市城区附近地热资源普查》项目为依托,对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地层岩性等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地热资源属沉积盆地型的中低温地热资源,热储层呈层状分布,形成相互较为独立的地下热水系统。4 000 m以浅热储层有新近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奥陶系三个热储层。结合相关规范及天津市地热规划,分别对该区明化镇组、馆陶组及奥陶系热储地热资源开采的可行性、经济性、适宜开采程度及利用范围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各层的地热开发利用可行性,并针对各热储提出合理的优化布井方案及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济阳坳陷地处山东半岛渤海湾盆地,是地热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本文在系统分析济阳坳陷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大气降水和地热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对该区域地下热水化学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地下热水来源于不同的热储层组各自所相对应的地质年代中的古大气降水,各热储层之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具有勘探和开发意义的热储层组为新近系馆陶组热储、古近系东营组热储和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热储三个主要热储层组,热水层组水化学类型均为Cl-Na型,属弱碱性、盐水。地下热水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氟、锂和锶含量达到命名矿水浓度,具有一定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可以作为医疗热矿水利用。研究结果为济阳坳陷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继华 《地下水》2009,31(1):87-88
河南医疗热矿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根据地热流体水质,其类型可划分为三类12种。对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寒武--奥陶系等热矿水主要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计算了不同类型的医疗热矿水可开采资源。结果表明,河南医疗热矿水分而广泛,类型多样,矿物成分含量较高;各储层特点鲜明。  相似文献   

6.
马龙  冯超臣 《地下水》2014,(4):30-32
曹县城区地处鲁西南黄泛平原地区,该区地表被巨厚的第四系和新近系松散层覆盖,区域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地热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可被利用的热储层主要有2个,分别为新近纪明华镇组热储和奥陶纪热储,二个热储层地热资源各具特点。对该区可利用热储层地热资源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下一步曹县城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性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新近系馆陶组热储、古近系东营组热储和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基岩热储三个热储层组,认为这些层组属具有勘探和开发意义的热储目的层组,特别是新近系馆陶组热储组具有良好的热储地质条件。并根据地质构造条件、热储类型、地温梯度特征进行了鲁北地热资源区划分。在地热资源区划区基础上,按优先开发、次优先开发、一般开发、远景开发四级原则进行地热资源亚区划分,将鲁北地热资源划分为6个区划区16个区划亚区。  相似文献   

8.
马龙  冯超臣  张旭 《地下水》2013,(1):39-41
菏泽市地处鲁西南黄泛平原地区,地表被巨厚的第四系和新近系松散层覆盖,区域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地热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区内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热储层主要是奥陶纪灰岩热储,对该区奥陶纪热储层地热地质条件和地热资源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进一步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鲁西平原地处山东省的西南部,热储层主要有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古近系东营组和奥陶系。通过野外勘察和室内分析结果,选取合理的计算参数,利用热储法等对鲁西平原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鲁西平原地区地热资源量达1.735 5×1021J,折合标准煤5.923 3×1010t;可利用地热资源量达3.252×1020J,折合标准煤1.110×1010t;热储层百年地热水储存量为4.229×1011 m3,地热水允许开发量为4.229×1011 m3。  相似文献   

10.
何雨江  丁祥 《地质学报》2020,94(7):2131-2138
通过地温监测、含水层结构和岩性构造辨识,剖析了银川平原西部斜坡区地热田的地温场特征和热储层分布规律,确定了热储随机变量,并分别利用随机变量频率分布和三角分布等蒙特卡罗统计手段识别了随机变量参数,结合热储法计算了典型区地热资源量。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地热田属深循环中低温传导型地热系统,共分为5个构造分区(西部斜坡区、中部深陷区、东部斜坡凹陷区、东部斜坡隆起区和南部斜坡区)和4个热储层(新近系干沟河组、新近系红柳沟组、古近系清水营组和奥陶系马家沟组)。研究区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垂直地温场温度与地层深度呈正相关关系,主要热储层位于400~800m的渐新统清水营组;研究区热储随机变量包括热储温度、岩石孔隙率、岩石比热容和岩石密度等参数,热储温度随机分布频率为25%、50%、75%、97. 5%的西部斜坡区地热资源量在175. 56×10↑14~230. 04×10↑14 kJ之间,其中,75%的热储温度随机分布频率可作为研究区热储温度随机变量的优选频率,该频率下地热资源储量与热储法分层计算结果标准差仅为4. 21%;利用热储特征分析和蒙特卡洛法的参数识别,能够克服热储层参数的强烈空间变异,为快速精准评价区域地热资源量和科学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利用钻井、测井、试油等油气勘探资料,对济阳坳陷灰岩潜山的构造演化、热储分布、地热资源形成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了该区灰岩潜山热储的成因类型为沉积盆地传导型,热储层主要为北东向潜山新近系覆盖的基岩凸起区寒武系-奥陶系。地热水主要为可更新性差的沉积埋藏水,腐蚀性和结垢性较强。热储法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资源量10.75×109 GJ,可采地热资源量1.61×109 GJ。  相似文献   

12.
南阳盆地地热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已成为现阶段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通过分析研究南阳盆地地热地质特征,为开发利用本区域的地热资源提供地质资料依据.南阳盆地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与华夏类型构造反接复合部位,为三面环山向南开口的单断式中、新生代山间盆地,面积约1.7×104km2,地热类型属中低温(Ⅱ)类Ⅱ-1型层状热储类型,盖层为第四系、新近系上寺组、...  相似文献   

13.
章丘市枣园桃花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根据煤矿勘探和地热普查成果,对桃花山地热田的地质背景、热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桃花山地热田属于典型的带状兼层状、对流兼传导型地热田,热储层为奥陶纪马家沟组灰岩,该区地温梯度主要受断裂控制,断裂导热是形成该地温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热水水源主要为渗入的溶滤水。  相似文献   

14.
在资料收集、野外地质、地温调查及现场地面物探工作的基础上,对山东省蓬莱市村里集镇黄泥沟村地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了地热资源的开采前景,目的是基本查明工作区内的断裂构造、地层层序、热储分布、热储埋深、热储温度,预测地热井的成井条件,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及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分析内容包括地质构造条件、地温场特征、地球物理特征以及热储特征。认为工作区具备开发地热资源的前景条件,地热井成井深度在1500m左右时可获得30℃~40℃的热水。建议投入施工一眼探采结合井,井深设计1500m,井位选择于1000~1200m钻遇NE向断裂下盘,可获得较完善的地热资源赋存信息。  相似文献   

15.
According to the geotherm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Zibo can be divided into sedimentary basin type and tectonic basin type. The main thermal reservoirs of sedimentary basin type are the Neogene Guantao Formation and the Paleogene Dongying Formation.The thermal reservoirs of tectonic basin type are mainly the Ordovician Majiagou Gro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cap, pass and source of thermal resource types in different areas are elabora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ell-forming conditions of the existing geothermal wells in the area, combined with the geothermal anomaly areas and hydrogeochemistry,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fault structures in the area, especially the deep faults such as Yuwangshan fault, Wangmushan fault, Zhangdian fault and Chaomizhuang grabe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tectonic basin-type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Zibo City.  相似文献   

16.
According to the geotherm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Zibo can be divided into sedimentary basin type and tectonic basin type. The main thermal reservoirs of sedimentary basin type are the Neogene Guantao Formation and the Paleogene Dongying Formation.The thermal reservoirs of tectonic basin type are mainly the Ordovician Majiagou Gro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cap, pass and source of thermal resource types in different areas are elabora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ellforming conditions of the existing geothermal wells in the area, combined with the geothermal anomaly areas and hydrogeochemistry,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fault structures in the area, especially the deep faults such as Yuwangshan fault, Wangmushan fault, Zhangdian fault and Chaomizhuang grabe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tectonic basin-type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Zibo City.  相似文献   

17.
东濮凹陷西斜坡带新近系明化镇组砂岩热储地热井, 存在出砂严重和回灌困难的问题. 为了弄清东濮凹陷西斜坡带优质砂岩热储层地热地质特征, 综合考虑构造、储层和地温情况, 开展区域构造、地温场分布规律及热储精细解剖研究, 优化探井设计. 研究表明, 东濮凹陷西斜坡带新近系构造稳定, 馆陶组底板埋深2 000~2 200 m, 优质砂体发育在馆陶组下部1 800~2 200 m, 温度65℃以上, 热储物性较好, 具备地热资源开发潜力. 东濮凹陷西斜坡带长垣地区优化部署的馆陶组砂岩热储地热井试水结果与预测一致, 进一步证实了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地热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王强  王岳林  丁喜莲 《山东地质》2013,(10):36-41,45
通过对地质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理论上具有较好的地热生成环境和赋存条件。重点围绕郎邵-葛沟断裂两侧,综合运用地质调查、测温、物探、钻探等手段,对成热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圈定淳于地热异常区和梁家庄地热异常区2个异常区,分析并初步确定热源为地壳深部的热流,导水导热通道为部邵-葛沟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热储为深循环对流型带状热储,热储岩性为白垩纪青山群安山岩,埋深1400-2000m,盖层为新近纪、古近纪及白垩纪粘土岩、砂岩等。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建立地热资源概念模型,并据此确定了3处拟井位置及孔深。  相似文献   

19.
利津县城区的地热资源主要赋存于新生代新近纪和古近纪碎屑沉积岩中,热储类型为层状孔隙-裂隙型热储,地热资源类型属热传导型。新近纪馆陶组热储层组与古近纪东营组热储层组是主要的热储层。该文在论述利津县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地热开发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对地热开发中的尾水排放和回灌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