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我国高寒地区4个台站的历年气温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漠河1969年冬季平均气温为-31.2℃,最低平均气温为-38.0℃,是中国最寒冷的冬季;1969年2月12-16日5 d平均气温为-41.3℃,是中国最寒冷的5 d,1969年2月13日最低气温为-52.3℃,是中国极端最低气温极值。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1985年12月7日—11日,受寒潮天气影响本站连续5日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最低气温在-21℃以下,12月8日的最低气温竞达-26.8℃,是建站30多年以来的最低极值。它比同日我县北部济阳,邹平,西邻济南,东邻淄博四个台站的最低气温都低(表1)。从表1可以看,  相似文献   

3.
1960~1999年开平市低温霜冻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低温、霜冻常令本地热带、亚热带作物和部分水产等种养品种受冻害以致死亡 ,是冬半年本地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本文利用开平市 40年气象资料 ,初步分析了这两种灾害性天气。1 低温概况  开平市近 40年来的低温天气 (即日最低气温≤ 5℃ )出现在每年的 1~ 2月及 1 2月份 ,3月份低温天气仅出现一次 (1 986年 3月 1~ 3日出现 3天低温天气 )。本站低温最早出现在 1 2月 8日 (1 987年 ) ,最迟出现在 3月 3日 (1 986年 ) (表 1 )。  表 1  开平市六十到九十年代低温日数年代 12月 1月 2月 3月合计6 0年代 432 14 0 5 070年代 2 12 2 2 40 6…  相似文献   

4.
1 强冷空气过程2001年1~3月出现了2次强冷空气过程:(1) 2月23~24日,全省有78个县市降温幅度达10 ℃或以上,其中以万安18.8 ℃为最大(最低气温3.3 ℃)。本过程与历史同期相比,居第4位。(2) 3月15~17日,全省有17个县市降温幅度达10 ℃或以上,其中以彭泽13.5 ℃为最大(最低气温6.5 ℃)。本过程与历史同期相比,属一般过程。2 大雾天气过程2001年1~3月共出现大雾日数22 d。其中1月份8 d,2月5 d,3月份9 d(表1)。最多的1 d是1月1日,有60个县市出现了大雾,居历史同期第3位。表1 2001年1~3月大雾出现情况一览表3 暴雨过程2001年1~3…  相似文献   

5.
郑子平  刘培红  奉友新 《气象》1983,9(2):28-28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地形复杂,平均拔海高度在1200米左右。 1982年2月初,受寒潮侵袭,从2月3日至14日连续降雨和冰粒,气温渐降。日平均气温由12.7℃降到-1.2℃。过程降温13.9℃,极端日最低气温为-2.1℃。过程降雨(雪)量为136.0毫米,日最大降雨(雪)量为31.9毫米。在此同时,2月  相似文献   

6.
“2001.4.9”寒潮天气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樊明  冯军  尚学军 《气象》2002,28(3):54-55
1 天气概述2 0 0 1年 4月 9~ 1 0日 ,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十几个省的诸多地区先后出现了大面积的沙尘暴、寒潮、降水天气 ,甘肃省的陇东南出现了大风、降雪、寒潮、沙尘暴天气 ,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 7县降温 1 2~ 1 4℃ ,最低气温降到了 - 5℃以下。庆阳地区 8县降温1 1 8~ 1 4 4℃ ,最低气温 - 3 0~ 6 4℃ ,陇南地区有 6个县降温幅度在 1 0 0~ 1 0 4℃之间 (见表 1 ) ,武都出现 5~ 6级大风 ,其它县风力也达 3到 4级 ,9日下午到夜间全区出现降雪和雨夹雪 ,其中武都、文县、两当降了霰。这次寒潮和强降温天气 ,在我区历…  相似文献   

7.
一、冬季特暖 1985年冬季,火焰山以南的吐鲁番,从11月23日至翌年的2月27日,平均气温为-4.1℃,比多年平均高出1.5℃,比1984年冬季高3.1℃,极端最低气温为-13.2℃(出现在12月20日);火焰山以北的鄯善,从11月8日至翌年的3月9日,平均气温为-4.9℃,比多年平均高出1.2℃,比1984年冬季高1.8℃,极端最低气温为-16.9℃(出现在1月25日).  相似文献   

8.
1982年5月10—12日,陕、甘、宁、青出现一次超极地路径的强寒潮天气过程。表1为这次过程的天气实况。1l—12日,柴达木盆地、宁夏、陕西和陇南日平均气温下降11—13℃;青海东部、甘肃大部下降14—16℃。这次冷空气势力强、来势猛,降温主要集中在一天左右,任意24小时日平均最大降温为9—15℃。甘肃中部、河西走廊和武都地区北部最低气温降到0—-4℃,最低地温普遍降至-5℃以下,陇东的最低气温和地温都在0℃左右,甘南自治州的最低气温降到-5—-10℃,只有陇南南部的最低气温在3—7℃,最低地温在0℃左右。  相似文献   

9.
选取CMIP6历史模拟试验26个模式数据,以CN05.1数据作为观测资料,对1961~2014年中国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模拟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961~2014年,中国年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存在上升的趋势。最高气温增长速率为2.15℃/100 a;最低气温增长速率为3.92℃/100 a,约为最高气温增长速率的两倍。CMIP6模式都能模拟出这种长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模式模拟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模式间离散度达到0.38℃/100 a(最高气温)和0.41℃/100 a(最低气温)。模式中BCC-ESM1和EC-Earth3模式对这两种趋势的模拟效果最好。CMIP6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中国范围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特征。中国范围内,大部分模式模拟结果与观测呈正相关的格点所占比例分别为82%(最高气温)和97%(最低气温),模拟结果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对于气候平均态,CMIP6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最高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整个中国东部地区,最高最低气温模拟结果的模式间标准差均在3℃以内,一致性较高,在西部地区差异较大,青藏高原地区达到6℃以上。GISS-E2-1-G和MRI-ESM2-0可以很好地模拟出1961~2014年中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经验正交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主要模态及其时间演变。总体来说,CMIP6模式对中国年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气候态空间分布以及变化趋势等方面,具备较好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黄石市气象台195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60a的地面观测资料,选取逐日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做为研究对象,采用气候趋势分析、相关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石市极值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54-2013黄石市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对于近60a黄石市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的贡献是主要的;(2)近60a黄石市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1984-2013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升高是造成近60年极端最低气温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3)近60a黄石市年最大日较差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但不显著,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速度,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大于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速度,这造成了气温日较差的不断减小;(4)近60a黄石市气温(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显著升高,与最高气温出现在20℃以上的天数增加和出现在20℃以下的天数减少有关,与最低气温出现在10℃以上的天数增加和出现在10℃以下的天数减少有关,其中T0℃的高温日数和低温日数的显著减少以及20≤T30℃的低温日数的显著增加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1.
1990年冬季,是我区继1986年以来连续第五个暖冬,全疆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北疆大部分地区正常;南疆偏多。灾害性天气少于往年,气候对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室外作业较有利。一、气候概况 1.气温季平均气温,北疆(6站平均)为-10.1℃,比历史上最暖的1989年冬低1.6℃,较常年偏高2.6℃;南疆(6站平均)为-5.2℃,偏高0.9℃。全疆各地除伊犁、阿克苏、喀什、和田正常外,均偏高。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中旬,阿勒泰  相似文献   

12.
三水市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20 0 2年 1 2月 7日 ,广东受到一次强冷空气影响 ,这次过程造成三水市 2 4小时内气温急剧下降 ,7日 0 8时三水站气温 2 2 9℃ ,2 0时气温下降到1 6 2度 ,8日 0 8时气温为 1 0 6℃ ,2 4小时降温幅度达 1 2 3℃。以下是这次冷空气过程的特点和环流演变的分析。1 强冷空气过程特点1 1 影响时间长这次冷空气 7日自北向南影响广东全省 ,1 5日气温才明显回升 ,影响时间达 7日 ,过程中后期有冷空气补充 ,7日夜间冷空气影响本站 ,8日气温明显下降 (图 1 ) ,9日达到过程最低气温 8 1℃ ,8日气压急剧上升 (图 2 )本站 2 0时气压 1 0 2 6 9hPa…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中国最北部漠河县隆冬季节日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利用地面和高空站点观测资料以及ECMW粗网格的850 hPa气温资料(T850 hPa),利用天气学方法和双线性插值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漠河1月份日最低气温(Tmin)与T850 hPa之间温度差△t(△t=Tmin-T850 hPa)与天气形势和天气状况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漠河1月份日最低气温预报指标。△t多为负值,所以△t大小也表示Tmin与T850hPa之间的逆温程度。把逆温程度分为A、B、C、D四级。逆温较轻的A级和B级与降雪和冷空气关系密切,逆温较重的C级和D级与晴空和暖空气关系密切。A级△t为-(2-6)℃,B级△t为-(7-11)℃,C级△t为-(12-16)℃,D级△t为-(17-21)℃。已利用这些预报指标成功地预报出2018年1月23-25日漠河-45℃左右的罕见寒冷天气。  相似文献   

14.
漠河极端气温气候特征及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1963-2000年38年间中国最北部的漠河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结果表明:漠河是中国最冷的地方,不仅在中国气象史上创下了-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最低极值,且每年极端最低气温都在-38℃以下;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0℃;极端气温年较差很大,最小为73.1℃,最大为87.0℃,1980年代后明显变小;极端最低气温总体变化不明显,但1990年代上升显著,10年间平均升高1.6℃;极端最高气温总体变化显著,为升降交替变化,1970年代显著升高,10年问平均升高了1.6℃;1980年代明显下降,10年间平均下降了1.1℃;1990年代上升,10年间平均上升0.7℃;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1月、12月、1月和2月,1月最多,占52%;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5-9月,7月最多,占47%;日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4-7时;日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14-16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漠河1963-2000年间1-12月的月极端最低气温都曾经出现过零下的记录.  相似文献   

15.
一、天气概况 1990年2月19-20日,受泰米尔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出现了一次全州性寒潮天气过程。其中玛纳斯、呼图壁、蔡家湖和奇台达强寒潮,日平均气温48小时下降13.9-17.7℃,最低气温-29.5--32.8℃,以蔡家湖最低,达-32.8℃;昌吉、米泉、阜康和北塔山为寒潮,日平均气温48小时下降10.0-11.5℃,最低气温为-21.2--30.2℃;天池、吉木萨尔和木垒为强冷空气活动,日平均气温48小时下降9.2-9.7℃,最低气温-22.4--28.5℃。寒潮过程降温西部大于东部,西部为17.4-22.1℃;东部为13.8-18.4℃,过程降温持续3-5天。全州各地还普降1.0-5.8mm雪。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长白山天池不仅是国家5A级风景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发起的"世界山地生物圈保护区环境变化研究项目"中19个全球观测站之一,本文选取吉林省长白山天池1959-1988年30年冬半年(10月至次年3月人工观测记录)地面气象资料,以2007-2012年冬半年各月旅游人数为例,对各月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以及暴雪、大风、大雾等对旅游有较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天池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44℃,30年中日最低气温≤-37℃的有72天;除1月份以外其它月份最高气温均有达到0℃以上的记录;冬季天池大雾和雾凇日数非常多,尤其是3月雾日数最多,是旅游者驱车上山观景的最大障碍,冬半年中旅游人数最少的为3月;暴雪集中在初冬10-11月,年平均1次左右,日最大降雪量为44mm,隆冬季节(12月-2月)暴雪极少,仅有8个暴雪日;大风是冬季长白山天池最强也是对旅游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各月最大风速均在14级以上,极值为62m/s(大于17级),各月≤4级的日数大约只有4天左右,≤6级仅在7天左右。  相似文献   

17.
日最低气温是判断作物是否遭受低温冷害的主要因子,开展日最低气温推算在作物低温冻害保险理赔服务中具有实际应用意义。本研究以贵州省为例,选取了2016年2月10、2023年1月31日(代表冬季)和2017年4月1日(代表春季)贵州省范围内的小时气温、遥感反演的夜间地表温度、地表高程、遥感水汽含量等多源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质量控制后,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数据与日最低气温的线性相关关系,利用相关性显著的地表温度、经度、纬度、水汽含量和高程数据构建了3个不同日期的日最低气温线性推算模型。经验证数据验证,使用线性显著参数构建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推算的2016年2月10、2017年4月1日和2023年1月31日的最低气温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224℃、0.894℃和1.727℃,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518℃、1.201℃和2.132℃。表明采用夜间过境的卫星遥感地表温度对推算当日的日最低气温具有较好的效果,该工作对于低温农业保险应用具有一定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前计算平均日最低气温的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考虑了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影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制了复杂地形下海拔高度、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为参数的月平均日最低气温的分布式模型。应用100 m×100m分辨率的DEM数据、1960—2000年贵州省及周边102个气象站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以及NOAA-AVHRR观测资料、10个气象站的太阳辐射量资料,计算了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各月及年平均日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局地地形因子对贵州地区月平均日最低气温的影响较大,月平均日最低气温纬向分布不明显。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大部分地区介于7.5~12.4℃之间,1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大部分介于-0.6~4.1℃之间,7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大部分介于15.6~21.3℃之间。(2)月平均日最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升高;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在坡向影响上,1~5月、10~12月偏北坡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偏低,偏南坡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偏高;7~8月因太阳高度较高,因此出现相反的情况,北坡高于南坡。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市两次极端最低气温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ICAPS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秦皇岛市2001年1月15日和2010年1月6日两次最低气温极值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的垂直结构、温度方程的平流项、垂直项与非绝热项等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环流形势基本相似,均自西北路径直接影响华北,冷平流由水平方向移动并在垂直方向下传;通过对局地温度变化中各项因子的定量估算,发现当空气干燥且从低到高空均为下沉气流时,下沉增温的影响不容忽视;2010年1月6日出现的最低气温极值主要是非绝热因子影响。2010年1月3—4日秦皇岛降暴雪,积雪深度在10 cm以上,2010年1月6日非绝热项为-0.907℃.h-1,2001年1月15日非绝热项为-0.301℃.h-1,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对局地气温的影响可为最低气温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阿勒泰基准气候站日最低气温资料,资料长度从1954年到2016年的春季(每年2月26日至5月31日,共计63年),以日最低气温及其降温幅度为指标,整理出阿勒泰市63年寒潮过程数据库,分析阿勒泰市近63a来寒潮过程的频数以及强度相关6个指标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1954~2016年春季(3~5月)阿勒泰市共发生寒潮天气过程226次,平均每年发生3.6次。3月平均每年出现1.8次, 4月1.1次,5月0.7次。共有17a为寒潮发生异常偏少年份,16a为异常偏多年份。3月上旬和3月中旬为寒潮天气过程发生最多的时段。(2)春季寒潮频数以每10a/0.1次的速率在递减。月际尺度上,3月和5月发生寒潮天气过程递减,4月递增。年代际1950年代最多,2010-2016年最少。(3)春季寒潮天气过程持续日数在1~7d,其中持续2d的寒潮过程最多,占春季寒潮过程的49%。持续时间在1~3d的寒潮天气过程占92%。(4)春季寒潮降温过程平均降温幅度为-12.7℃,降温幅度平均值最大在3月。最大24h、48h和72h降温幅度平均值分别为-8.9℃、-12.5℃和-14.3℃。(5)春季寒潮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平均值为-11.8℃。寒潮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平均距平值为-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