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西夏季风变异的某些前期征兆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广西汛期暴雨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0―2006年共47年广西88个气象测站逐日降雨量资料,分析了广西汛期暴雨站次、日数等降水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和可能的成因,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南海夏季风建立期与广西汛期暴雨日数、洪涝站次、受灾面积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建立期与广西汛期暴雨总日数等降水特征相关显著,当南海夏季风建立偏早(晚)时,广西汛期暴雨日数偏多(少),发生洪涝的可能性增大(减少),并且这种相关关系在近22年来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杨旭  刘刚  廉毅  尚博 《地理科学》2015,35(2):223-229
利用1951-2009年NCEP/NCAR高度场月平均资料、全球海表温度月平均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东北地区24站逐月温度资料、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东阻)活动天数等数据,采用相关和奇异值分解分析(SVD)方法,分析夏季(6-8月)东阻活动天数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征兆,结果表明:夏季东阻活动天数年际变化阶段性明显,21世纪以来不仅处于强盛后期明显下降趋势阶段,而且年际变率显著增大;夏季东阻活动天数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及东部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春季至夏季赤道东太平洋(NINO3区)SSTA(特别是1977-2009年)呈El Niño位相是夏季东阻活动的最重要强迫源,当赤道东太平洋为El Niño状态,以及阿拉伯海与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为暖海温时,夏季东阻活动天数偏多;与夏季同期大西洋海温的SVD1模态表明,当大西洋海温SSTA整体上处于冷(暖)位相分布时,东阻活动天数偏少(多);夏季东阻活动天数与春季NPO和极涡面积指数相关存在着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1-1976年,夏季东阻活动天数仅与春季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亚洲极涡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1977-2009年,不仅与春季极涡面积指数呈正相关信号消失,而且,1951-2009年与春季NPO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信号,在此期间也迅速减弱消失。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新疆棉花生产发展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新疆棉花生产统计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ArcView制作新疆历年棉花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分布图 ,并以 1 980、1 985、1 990和 1 995年为例对新疆棉花生产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 ,同时还分析了 1 997年棉花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和总作物播种面积的比率分布。进入 90年代后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迅速 ,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有大幅度增加 ,1 995年总产达到 30× 1 0 5t以上的县有莎车、阿克苏、沙雅、阿瓦提、麦盖提、巴楚 6县 ,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疆的库尔勒 -阿克苏 -莎车和北疆的昌吉 -博乐沿线各县 ,1 997年已有 1 4个县棉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率大于 5 0 %。新疆棉花生产已达到一定的规模 ,宜在稳定中求发展 ,注意防止规划和管理不善可能造成的土地退化 ,以保障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腹地洪水特征变异因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关联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腹地代表站近期洪水位变异的各种成因的主次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期导致腹地洪水位异变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河口水流不畅和潮流顶托、西江向三角洲腹地河网分流以及三角洲网河上部水情.三角洲河口水流顶托与上游分流增加、流速加快(均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河床变异有关)在腹地形成"水流挤压"共同导致腹地的异高洪水位;同时,三角洲腹地河滩占用严重,桥梁、码头建设密度大,更加剧了腹地河道水位壅高.  相似文献   

6.
广西对越边贸口岸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我国对越边贸的主要省区,拥有全方位开发的口岸,由于区位,交通条件的差异性,口岸群的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并在边贸业迹上有所表现,为了优化广西边贸口岸的空间结构,文中提出了突出重点把凭祥、东兴建成现代化边贸口岸、培育特色口岸经济,加大边贸的开放力度、提高口岸群的整体水平,以及建立新型的边境贸易空间组织-边境贸易开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沈柏竹 《地理科学》2007,27(Z1):61-68
利用1951-1998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160个气象站1961-2000年降水量资料,对25°N-40°N的4个纬度东亚夏季风ISMφ指数与春季全球地表(2 m)平均温度场进行了相关分析,选取显著相关区域定义了春季海洋热状况异常指数,进一步分析其与夏季风ISMφ脚指数、中国7-8月降水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春季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场与30°N,117.5°E和35°N,117.5°E的ISMφ指数相关显著,海洋区域为典型显著相关区,而与低纬度25°N,117.5°E和中纬度40°N,122.5°E的ISMφ指数相关不显著;②北太平洋黑潮区、东澳大利亚暖流区及Nino3区的海表温度异常为夏季副热带季风活动强弱的重要前期信号场;③定义了2个春季热状况异常指数,与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尤其是中纬度ISMφ指数相关较显著,当前春海洋热状况异常指数,Is1较大时,与中国夏季7-8月降水场呈自北向南的"-、 、-、 "相关波列,中国华南、华北、东北地区南部7-8月季风降水量稍多,长江流域及东北北部地区降水量稍少.  相似文献   

8.
运用地统计学 ,结合 GIS研究了 2 0年前后河北省遵化县 (市 )土壤表层 ( 0~ 2 0 cm)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 3种养分的时空变异规律。配对样本的 t检验以及 kriging插值的结果表明 ,1 999年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的含量比 1 980年有一定提高。 3种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较大 ,其块金值 ( Nugget)与基台值( Sill)之比从 1 980年的 60 %下降到 1 999年的 32 .3% ,变程也由 4.8km变为 2 .7km。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也有一定变化 ,但变程没有太大改变。人类的施肥、耕作措施的改变及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土壤养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与互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吴玉鸣  柏玲 《地理科学》2011,31(12):1474-1479
基于城市化与环境的耦合协调互动特征构建了耦合协调理论模型,对1985~2007年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和互动关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耦合度的时序来看,1985年以来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基本处于交互耦合的颉颃阶段,1985~2001年城市化-环境耦合系统的耦合度从0.187上升到0.500,系统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一个"S"型的周期性变化,跨越了低水平耦合、颉颃阶段,在2001年进入磨合阶段,但之后系统的耦合度又退回到颉颃阶段,并在2007年达到了极小值。从耦合协调程度的时序看,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也较低,基本还处于中低水平。这说明广西逐年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给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与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尽快采取措施促使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向耦合协调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石漠化(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KRD)是指喀斯特区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采用RS和GIS技术,对都安喀斯特石漠化程度分级状况与驱动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全县1:10万喀斯特石漠化数据库。利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导致石漠化的影响因子,即喀斯特石漠化的重要驱动力,建立了喀斯特石漠化动力指数模型,算出了各因子对石漠化的贡献值,指出石漠化产生的主导原因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建的动力指数模型输出结果与遥感调查有相对一致性,表明石漠化动力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石漠化过程,可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华北旱涝与印度夏季风降水的遥相关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郭其蕴 《地理学报》1992,47(5):394-402
本文根据1871—1986年共116年印度夏季风期(6—9月)雨量与中国华北东部旱涝级别资料研究了两个地区旱涝关系的变化。发现在1921—1950年关系减弱,而1891-1920和1951—1980年关系均较密切。利用相应时期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图及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资料,讨论了两个地区旱涝关系形成机制和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2.
广西雷暴活动特点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吴恒强 《热带地理》2004,24(2):123-126,154
根据气象台站的雷电观测记录,分析广西境内雷电活动的基本特点,认为广西是我国雷暴最多的地区之一,与中南半岛多雷区相连,是以马来半岛、澳洲北部为中心的雷暴高发区的向北延伸.2月份,伴随着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南压,初雷自北向南开始;终雷出现在10月中下旬,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南撤、东南季风撤出大陆的日期相一致.ITCZ的影响是广西成为多雷区的主要原因.平均雷暴日数的峰值就出现在ITCZ影响广西最多的8月份.地形对雷电活动有明显影响,广西地形的弧形山结构明显地改变着雷暴活动的空间分布.十万大山的抬升、来自南海、琼州海峡  相似文献   

13.
东亚季风强弱变化及其对初夏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东亚季风系统的分析,发现东亚季风存在3-4年左右的长期振荡.这类振荡与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变化有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互反馈的耦合振荡过程.据此提出海温通过季风系统的变化影响初夏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分布的可能长期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4.
广西岩溶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福生  莫权辉 《热带地理》1995,15(3):235-243
广西岩溶面积较大,分布范围广。岩溶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劣,土壤瘠薄,植被稀少,降雨分布不均,农用水源不足,加上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失调,生态系统的特和能量入不敷出,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生态环境条件进一步恶化,生态平衡失调,自然灾害加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下降,严重地影响岩溶地区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资源开发利用上扬长避短,切合实际地发展林业和恢复植被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桂西2008年5月29~30日一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活跃的西南季风给桂西上空输送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是此次暴雨发生的突出特点;南支槽的东移、850hpa切变线南压、地面冷空气南下是暴雨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水汽通量散度表示的水汽辐合区与暴雨中心较为对应,散度场、垂直速度场的相互配置,使暴雨系统加强,K指数、SI指数对暴雨发生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线性趋势、累积距平、M-K突变检验和小波变换方法,统计昆明太华山近66年气温和降水的气候特征,归纳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昆明太华山近66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999~2004年之间发生了突变。年平均气温显著偏冷的年份集中在1980年前,显著偏暖的年份集中在2010年后。分析出年平均气温有16年左右的周期,还有7~8年和3~4年的小尺度准周期变化。年降水量线性倾向率为-3.1349 mm/年,呈递减趋势。1954~2019年年降水量累计距平曲线总体呈双峰波动状态。年降水量存在14年的周期最显著,还存在6~7年和3年的小尺度准周期变化。2017~2019年的年降水量震荡周期等值线在6~7年和3年为负值,而且均未闭合,因此,可大概预测未来2年内昆明年降水量持续偏小。  相似文献   

17.
张虎才 《中国沙漠》1996,16(3):241-245
对撒哈拉沙漠东北部苏丹境内东西方向36个样品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其粒度组成可分为10种不同的类型;粒度参数具以下特征值:MZ=1.34~2.43;标准偏差δI=0.51~1.43;偏度SKI有正有负,变化于-0.3~0.47;峰态KG=0.66~1.04。同时显示,绝大多数样品的频率曲线为多峰态,具有典型河流沙的粒度特征;不同样品及粒度分布形式在地域上无明显规律性。分析结果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东北部沙漠砂的形成与河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功率谱分析和频带滤波等方法对1981年7、8月我国46个高空观测站的08h 850hPa到200hPa等压面的位势高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等压面位势高度准两周振荡强度、垂直结构和移动特点,以及它与夏季风强度和北方地区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云南中东部“5.23”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中尺度特征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该次过程前期全省晴热高温,早晨近地层“干暖盖”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积累,夜间700hPa切变线和低涡南下致使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天气,强降水期间具有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环境。强降水发生在对流层低层能量舌尖附近。强降水的水汽源地是700hPa西南气流从孟加拉湾输送的丰富水汽与850hPa层上偏东风输送的次强水汽中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北斗/GPS双系统四频率接收机,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采集了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沿线的北斗和GPS实测数据,跨度北至中国天津,南至南极内陆昆仑站。从C/A码伪距的信噪比和多路径、可见卫星数、PDOP值、标准定位的精度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北斗和GPS系统在航线上不同区域,尤其是在远洋及南极地区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定位效果。结果表明现阶段的北斗系统信号质量总体上与GPS相当;在45°以内的中低纬度地区,动态定位精度与GPS相当,水平和高程方向分别可达10 m和20 m左右,而静态定位水平方向精度为米级,与GPS相当,高程方向10 m左右,较GPS略差;在中高纬地区,由于可见卫星数较少、卫星分布较差,定位精度较差或无法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