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14年榆社地震与1615年平遥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宗正  安卫平 《地震研究》1996,19(3):292-299
  相似文献   

2.
3.
4.
5.
本文采用时空扫描方法,对1990年10月景泰Ms6.2地震前1979年1月至1990年9月震中周围5°×5°范围内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的闭锁区段。在发震构造带的东、西两段Ms≥2.0地震的活动具有相互呼应的特点,西吉—海原段的地震活动较门源—古浪段滞后3年。结合对b值异常区的空间变化图象的研究,本文还讨论了用对未来地震危险区进行长时段的时空扫描的方法确定构造的闭锁区段和闭锁起始时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1976年龙陵地震地震地质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陵地震是由7个相对独立的次级序列组成的强震群,除了两次大震(M7.3,7.4)之外,还发生了M≥6的强震5次。 龙陵地震序列的主要成分发生在被三条大断裂包围的三角形断块内部。发震构造是由一系列规模不大的断层组成的“断层带”,这是一种新生的、处于崛起过程中的活构造,强震的发生是断层发展、连贯过程的体现。发震构造是由北北西—南北向和北东—北东东向的“断层带”交切而成的构造格架,在北北东向的主压应力场作用下,地震活动过程显示了突出的共轭性构造活动。 整个龙陵序列没有一条规模较大的构造统一控制,7个次级序列的主震有各自的破裂面,这些破裂面对震区地震活动的控制能力很低,说明龙陵地震的脆性“碎裂”特征。龙陵序列的主要成分发生在花岗岩基上,花岗岩的相对各向均一性是“碎裂”特征的物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1548年蓬莱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548年渤海海峡南岸——今蓬莱县北部海域曾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影响及于北京、辽宁西部和朝鲜等地。最近对这次地震进行了实地考察。今蓬莱县境内的两座地震前的古建筑,都是相当坚固的砖石建筑,却受到了地震的严重损坏,其地震烈度当在八度以上。据在接近震中区的长山岛上曾发现整体宋代拱型砖墓被严重扭裂,显然也是这次地震所致。此资料补充了现有文字资料之不足  相似文献   

8.
从1954年2月11日山丹地震(M_s=7(1/4))发生到现在已三十年了。这是我国解放后发生在有一定人口密度地区的第一个地震。当时有一定伤亡。这个地震发生时正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期。为了对我国各大建设工程地区提供抗震烈度,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李善邦先生、付承义先生和谢毓寿先生以及当时的赵九章所长都积极领导和组织地震工作者完成上  相似文献   

9.
《地震》1982,(6)
题目作者期页题目作者活动走滑断裂带的断错水系与地震…丁国瑜13应用······················~···~一冯德益等某些震源物理化学现象与地震预报…郭增建22评价地震预报效果的一种方法···……徐世浙华北地区地壳垂直形变及其现代构造海佗山地震前综合断层面解矛盾比的 运动意义·····················……应立等2 24变化···························……刁桂菩等朝实用化方向前进的日本地震预报…梅世蓉32地震序列的持续时间与震级的关系…活动断裂的影象标志·…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地震的省份,但本省的保定地区,长期以来却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少震的地区。从国家地震局一九七七年出版的《中国强震简目》看,河北省在公元前七八○年至公元一九七六年二千多年中,发生六级以上强震共十四次,没有一次是在保定地区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
引言洛马普列塔地震前,沿该破裂带至少已出现了20年的地震活动性。洛马普列塔地震前,沿该断层段观测到仅有的异常事件是发生在次级平行的圣安德烈斯和萨金特断层交叉点附近(洛马普列塔主震北北东11公里处)的两次中强地震:1988年6月27日.M=5.0和1989年8月8日 M=5.2的莱克埃尔斯曼(Lake Elsman)地震。本文分析了这一地震活动性的时空分布,试图更多地了解该破裂带的断裂力学和地震孕育过程。洛马普列塔地震前10年期间的地震活动性相对于该震的余震被重新定了位,对此我们提出了下述问题:洛马普列塔地震主震附近有任何前震吗?莱克埃尔斯曼地震与洛马  相似文献   

12.
1975年海城地震与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后在震中以西不远的一条长约250公里的北西—南东向剖面上进行了五次重力测量,震前三次,震后两次.剖面上相邻两个测点的重力差的测量均方误差小于40微伽.自1972年6月至1973年5月的一年期间的三次观测结果表明,剖面东南段重力值显著下降,最大达352微伽.地震以后,1975年3月的第四次重力测量发现,剖面东南段的重力值回升到第一次测量时的水平.1975年7月的第五次测量则表明剖面东南段的重力值继续上升.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后也观测到重力的变化,不过地震前重力是增加而不是减少.震前和震后,在震中以北不远的一条长约270公里的东西向剖面上各进行过两次重力测量.结果表明,主震后整个剖面,特别是靠近唐山的那些测点的重力也有逐渐恢复到震前第一次测量时的数值的趋势.由这些结果可以看到,重力的变化与地震的发生似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重复大地水准测量资料估计的地面高程变化所能引起的重力变化远比所观测到的变化为小.因此,我们推测某些大地震可能与地壳和上地幔内的质量迁移有关,认为所观测到的重力变化大部份是质量迁移引起的.我们对质量迁移的重力效应作了理论分析,但是,对迁移的物理过程我们还很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英大百科全书1979年国外年鉴刊载了79年全世界地震及地震研究的情况.据统计79年全球未发生大于8级的地震,介于7-8级的仅有十次,最大的是2月28日发生于阿拉斯加东南的7.7级地震和12月13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边界的7.7-8.1级地震.这些地震均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尤以6月2日西澳大利亚卡杜克斯6.4级地震和7月1日巴拿马阿穆韦耶斯的6.4级地震为最.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计算Z值的标准正态偏差及古登堡里克特关系中的b值,研究了2003年台湾成功地震(Mw=6.8)之前台湾地区地震活动性图像的变化。在成功地震震源周围的Z值分布中可以识别出地震活动的Mogi环形变化。在成功地震之前的震源区附近还明显看到b值的下降。相对较低的地震活动速率和b值的下降可能是整个地震活动中与平静相联系并使得成功地震前主震区域中等事件活动加强的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6.
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的地震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着重讨论了松潘、平武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地震活动性和构造应力场特征,以及发震构造条件。根据1976年连续发生的三次强震震中沿虎牙断裂分布,综合等烈度线的形态特征和震源机制解的结果与虎牙断裂产状基本一致的事实,认为松潘、平武地震是由于北北西向的虎牙断裂在近东西向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枢纽性的倾向滑动并伴随一定左旋扭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999年MW7.1级赫克托矿地震发生在离1992年MW7.3兰德期地震断层仅20km的地方。两个地震相距较近表明,兰德斯地震触发了赫克托矿地震。基于弹性半空间模型,USGS、SCEC和CDMG(2000)的科学家发现兰德斯地震引起赫托矿地震震源处产生了负的库仑应力变化。这一负的应力变化与静态应力触发假说不一致。本文中,我们给出由下地壳的粘弹性流动控制的过程兰德斯地震对赫克托矿地震应力触发的证据。这种粘弹性流动产生了已为GPS和InSAR测量技术观测到的大尺度震后回跳。本项研究的结果是,粘弹性流动明显改变了兰德斯地震后莫哈韦沙漠地区的区域应力场。包括粘弹性流动的演化应力场逐渐使赫克托矿震源处的库仑应力演化到正应力的水平。就在赫克托矿地震前,库仑应力增长超过1bar,使赫克托矿破裂趋近灾难性破裂的边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85年禄劝6.1级地震前35次小震和116次余震的尾波持续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震发生后该区的尾波激发能力明显下降(2—3倍),暗示该区孕震体已基本瓦解,短期内再度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1982年剑川M_L5.3级地震前震和余震尾波持续时间的分析,统计地得出前震持续时间比余震长。前震满足关系 余震满足关系似乎表明,主震发生以后该区尾波激发能力下降、从而危险性也下降。本文提出的尾波相对激发函数φ有可能是一种前兆指示。  相似文献   

20.
1984年元旦,日本东部就受到地震的袭击,破坏了万户迎新的欢乐气氛。日本西部也发生云仙岳和日向滩等处的地震。所幸受灾甚微。日本的灾害性地震平均每年有4.5次。1984年迄至8月可说是处于低潮。根据最新的学说和地震观测情况,当前日本的地震趋势如何呢?东海地区——御前崎发生的震群从1984年6月中旬开始,在御前崎西南近海约40公里处设置的海底地震仪捕捉到微小地震的震群活动。这是1979年设置地震仪以来的第一次。这里地处设想的东海地震震源区的西南部,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