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滑塌是一种复合地质灾害,它改变地貌形态,并引起诸多环境效应。以陕北子洲县庞家沟黄土洼流域内的古滑塌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记载、野外调查、剖面分析等方法,对古滑塌体的形成原因、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洼古滑塌体形成于1569年8月,是地震的次生灾害;古滑塌阻塞沟道,产生了侵蚀堆积地貌和堆积侵蚀地貌,塑造了平川地形,减轻了侵蚀强度;黄土洼天然坝淤地、后小滩沟和大嘴沟中,泥沙淤积后的沉积物中洪水旋回层具有"二元结构",其中"细淤泥层"对洪水具有指示作用;黄土洼天然坝淤地经过了440多年的淤积,其泥沙淤积最深厚度可达50 m,有效的阻止了水土流失,产生了积极的环境效应。研究结果为黄土洼古滑塌体的综合治理、天然坝系的保护和反演黄土高原近500年来沉积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地范围界定的初步意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江晓波 《山地学报》2008,26(2):129-136
中国山地的范围一直缺乏可操作的、准确的量化方法,从而导致对山地及其内部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问题认识的不全面.同时,准确界定山地范围是实施数字山地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两种方案确定中国山地范围.方案一:将满足以下两种情况的国土界定为山地,1)海拔≥3 000 m;2)海拔≥1300~3 000 m,同时相对高差>200 m或坡度>25°.根据此标准计算,中国山地面积为4 000 265 km2,占中国陆地面积的41.67%.方案二:根据UNEP-WCMC的标准,将满足下述情况的国土定义为山地,1)海拔≥2 500 m;2)海拔≥1 500~2 500 m,坡度≥2°;3)海拔≥1 000~1 500 m,坡度≥5°或相对高差≥300 m;4)海拔≥300~1 000 m,相对高差≥300 m.根据此标准计算,中国山地面积为4 426 130 km2占中国陆地面积的46.11%.按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分省山地面积中,前5名都是西藏、青海、新疆、四川和云南.将两种方案计算的山地面积按高程划分为六级:①300~1 000 m(含300 m),②1 000~1 500 m(含1 000 m),③1 500~2 500 m(含1 500 m),④2 500~3 500 m(含2 500 m),⑤3 500~4 500 m(含3 500 m),⑥≥4 500 m.根据两种方案的定义,海拔3 500 m以上的山地面积相等;除了方案-在300~1 000 m间山地较方案二多324 508 km2外,其余几个级别山地的面积均为方案二大于方案-的山地面积,其中2 500~3 500 m间多133 432 km2,1 500~2 500 m间多336 186 km2,1 000~1 500 m间多282 273 km2.  相似文献   

3.
胡凯衡 《山地学报》2007,25(5):F0002-F0002
东川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境内的蒋家沟流域,地理坐标1113°0B′E,26°14′N,海拔1 320m,占地面积约4.7 km,距离铜都镇20 km,距离昆明城区200 km。蒋家沟面积48.6km2,主沟长13.9km,是一条高频泥石流沟,平均每年暴发15次泥石流,最高达28次。这里属于被誉  相似文献   

4.
<正>查波错亦称"扎布措",意为"岩石湖",位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东北180 km,地理坐标北纬33°19'20″~33°23'40″,东经84°09'00″~84°14'00″,海拔4 505 m。湖滨有天然牧场,常有野牦牛、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出没。查波错为盐湖地表卤水矿床,湖水即是含矿卤水;西部较宽,达7.7 km,向东变窄,仅1.2 km;面积为39.96 km2,形状略似一只摆尾的蝌蚪,湖水较浅,最深可达2.1 m,周边湖水一般为0.4 m~0.9 m。湖水中Li~+、B_2O_3平均含量分别为158.31 mg/L、847.51 mg/L。  相似文献   

5.
陕北子洲黄土洼坝淤地淤积剖面元素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坝淤地淤积剖面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可反映沉积环境信息。运用荧光光谱仪对黄土洼主坝内首次坑采的4.1 m淤积剖面进行全量元素测定与相关性分析,以期探讨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动力侵蚀堆积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黄土洼坝淤地淤积剖面中Si元素相对含量最大,Al、Ca元素相对含量次之。微量元素中,Ti元素相对含量最大。根据元素在剖面的分布特征可分为三类:I类元素垂直层理有变化,淤积层明显;Si类元素(Si、Na)与黄土淤积呈正相关,是黄土淤积物多少的标型元素。II类元素中Zr、Cr、Hf元素在2.40 m、3.00 m、3.44 m达到峰值,与土壤中有机质和粘土富集密切相关,其他II类元素层理变化不明显。III类元素在剖面内的含量出现相对稳定期与剧烈变化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剖面内,0.68~0.76 m、0.8~0.96 m、2.42~2.58 m、2.64~2.74m、3.1~3.26 m深度处沉积物分别对应于一次较大的来沙事件。1.4 m以上累积层内N元素含量的增加与人工氮肥的施放有一定的关联。除Cs、P元素外,大部分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剖面内P元素分布主要受人为因素与化学性质"亲生物性"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光谢错(错,藏语,湖的意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波密县,是发育在岗日嘎布山北坡的贡扎冰川末端的冰湖,属米堆沟流域。米堆沟为帕隆藏布江左侧支流,帕隆藏布江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顶部汇入雅鲁藏布江。米堆沟流域面积123.8 km~2,主沟长16.77 km,沟口高程3 595 m,最高点海拔6 595 m,相对高度3 000  相似文献   

7.
打加错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打加错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跨昂仁、措勤两县,地处冈底斯山山间盆地,地理坐标N 29°44'~29°58',E 85°40'~85°46'。盆地外围为海拔5200~6000 m的高山,部分山顶终年积雪,发育现代冰川;湖水位5145 m,湖面长25.0 km,最大宽度7.7 km,平均宽度4.58 km,面积114.5 km~2。湖水p H值为9.4,矿化度3.33 g/L,阳离子Na~+、K~+、Mg~(2+)、Ca~(2+)含量分别为950、63、11.6、39 mg/L;阴  相似文献   

8.
皖西山区海拔均≥ 1 0 0 m,最高峰白马尖海拔 1 774m.区内曾水土流失严重 ,面积达 4931 km2 ,占全区面积的 60 % .1 983~ 1 994年经综合治理 (特别是小流域综合治理 )后 ,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 0 62 km2 ,得以初步控制  相似文献   

9.
巴基斯坦红其拉甫国家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其拉甫国家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喀喇昆仑山南坡,介于36°04′~37°05′N和74°38′~75°45′E之间,海拔3 200~6 000 m之间,平均海拔4 000 m,总面积约2 270 km2,建于1975年.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分布于该地区的植物从区系组成、区系性质的角...  相似文献   

10.
<正>"羌塘"藏语全称为"羌东门梅龙东",既"北方高平地"之意。羌塘高原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亦为高原最大的内流区,是青藏高原内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典型地域。其平均海拔4 800 m,相对高度一般200~500 m,气候寒冷而干燥,年平均气温大都在0℃以下,最暖的7月平均气温6~10℃,年均降水量50~300mm,寒冻风化与冻融活动等形成的冰缘地貌普遍,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多年冻土最为发育地区。羌塘高原拥有世界上湖泊数量最多、湖面最高的高原湖区。面积总合超过25 000 km2,是中国湖泊总面积的25%。据统计,羌塘境内有近500个面积超过1 km2的湖泊和300多个面积超过5 km2的湖泊,其中比较大的湖泊有纳木错(1 920 km2)、色林错(1 640 km2)、扎日南木错(1 023 km2)等,这些湖的湖面均超过  相似文献   

11.
以4期(1980年前、1990年前后、2002年和2010年)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研究了近30多年来江苏省滨海淤长型滩涂中,农业和渔业用地面积消长、土地的去向及来源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从1980年前至2010年,农业用地面积从436.56km2增长至909.31km2;渔业用地面积从31.67 km2增长至838.94km2.其中,农业用地与渔业用地面积在前20 a增长相对较快;但近10a来,随着天然湿地提供的土地资源被逐渐消耗,农业/渔业用地面积增长趋缓.在典型淤长型滩涂中,天然湿地被开垦为农业/渔业用地后,很少会再恢复为天然湿地;在过渡型淤长滩涂中,近10a来,恢复为天然湿地的农业/渔业用地比例分别达到了18.10%和13.44%.经过近30多年的围垦,天然湿地比例从74.59%下降为50.30%,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碱蓬(Suaeda sp.)沼泽等天然湿地转化为农业/渔业用地趋势减弱.  相似文献   

12.
2010年8月28日至9月上旬,笔者在新疆奎屯市泉沟污水池(44°29′N,84°55′E,海拔390 m)连续观测和拍摄到半蹼鹬(Limnodromus semipalmatus)一只。经过几天仔细观察、对比、鉴定,核准为新疆鸟类新纪录种。在新疆南部莎车县曾经有过长嘴半蹼鹬(L.scolopaceus)的记录(马鸣,2001),二者比较近似。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修订后的祁连山区第一次冰川编目(1956-1983年)和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2005-2010年),对祁连山区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祁连山区现有冰川2684条,面积1597.81±70.30 km2,冰储量约84.48 km3。其中,甘肃省和青海省各有冰川1492条和1192条,面积分别为760.96 km2和836.85 km2。2祁连山区冰川数量和面积分别以面积1.0 km2的冰川和面积介于1~5 km2的冰川为主;冰川平均中值面积海拔为4972.7 m,并自东向西由4483.8 m逐渐上升为5234.1 m。3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和冰储量最大,占祁连山冰川总量的31.91%和35.11%;其次是哈尔腾河流域,巴音郭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最小,为2.20 km2;黑河流域是祁连山区冰川平均面积最小的四级流域,冰川平均面积仅0.21 km2。4近50年间祁连山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减少420.81 km2(-20.88%)和21.63 km3(-20.26%)。面积1.0 km2的冰川急剧萎缩是该区冰川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海拔4000 m以下山区冰川已完全消失,海拔4350~5100 m区间冰川面积减少量占冰川面积总损失的84.24%。冰川数量和面积在各个朝向均呈减少态势,其中朝北冰川面积减少最多,朝东冰川面积减少最快,而西北朝向冰川变化最为缓慢。5祁连山冰川变化呈现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分异,东段冰川退缩较快,中西段冰川面积减少较慢。  相似文献   

14.
纳木错     
正纳木错地处N30°30'~30°35'和E90°16'~91°03'之间,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湖面海拔4 718 m,面积1 920 km~2,湖水最深处超过120 m。pH值7.8~9.5,矿化度0.173~1.732 g/L,阴离子主要是HCO_3~-,其次是SO_4~(2-),Cl~-最少;阳离子中以Na~+为主,其次为Mg~(2+),Ca~(2+)最少;属重碳酸盐型钠组微咸水湖。  相似文献   

15.
作者总结了横断山区植物分布和栽培的特征:1.某些作物种植上限可达很高的海拔高度。例如:云南省丽江地区水稻种植的上限可达2500m以上;西双版纳南坡的橡胶树林分布超过海拔1000m;柑桔最高种植海拔在四川省巴塘县苏龙洼乡可达2400m。2.一些地方某些作物的产量明显较高。例如:大理市(20°N、100°E,2000m)水稻产量可达15t/ha;丽江县小麦产量高达1 t/ha。3.不同地带性的植物可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的某些地点良好地共生在一起。4.冬季经常出现的逆湿,使植物分布倒置现象显著。5.一些热带植物(例如芒果)在横断山较高纬度(22°—27°N)地区生长发育良好且产果甚丰,不象中国东部较低纬度(19.5°—23°N)地区那样不产果或产果少。作者并认为,横断山区是茶和柑桔的发源地或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6.
浪错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浪错,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昂仁县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地理坐标29°11′28″~29°12′40″N,87°22′16″~87°25′15″E;219新藏线自湖北岸经过,交通便利。湖盆四面环山,海拔在4 500~4 800 m之间,湖岸陡峭,是发育于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上的构造湖。湖面海拔约4 300 m,长轴呈东西向展布,长约6 900 m,最大宽度2 300 m,湖水面积约12 km2。湖区受高原大陆性气候控制,降水稀少,寒冷干旱,  相似文献   

17.
旅游用地作为城市旅游发展的载体,其用地选择对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张家界为例,分析了地形因子影响下的旅游用地结构及其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张家界旅游用地主要集中在海拔200~1 000 m和坡度5°~35°的范围,沿坡向的用地在135°~225°和315°~360°更占优势;(2)旅游用地中水域和建设用地集中在海拔600 m和25°坡度以下地段,而林草地则在海拔200~1 000 m和坡度5°~35°地段更占优势,分布相对均匀;(3)各类旅游用地与海拔和坡度具有更高的相关性,其拟合系数在0.6以上,坡向与旅游用地的相关性较低,拟合系数仅为0.06。城市旅游用地结构是城市旅游发展中各类用地在资源、区位以及市场影响下的结果,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城市旅游用地结构特征指示了城市发展规模、环境容量以及发展路径等,对于城市旅游的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扎仓茶卡盐湖位于西藏自治区革吉县(N32°36',E82°23'),湖盆由自西而东的3个湖构成,东西长40 km,宽10~15 km,总面积128.25 km2,湖面海拔4400 m,属于固体盐类沉积与液体卤水共存的混合盐类矿床,含有丰富的Li、B、K、Rb、Cs等稀散元素,Li含量高达2 120 mg/L,硼酸盐和芒硝是主要的固体盐类资源。扎仓茶卡盐湖开发以硼矿为主,始于20世纪80年代,高品质硼矿  相似文献   

19.
2015年5月23日,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尔卡卡检查站附近的山坡上(36°39′N,90°33′E;海拔4 900 m)发现了一雌一雄2只藏雀(Carpodacus roborowskii Przewalski,1887),并拍摄了图片。经过仔细观察与鉴定,确定为新疆鸟类新纪录种。此地点距离模式标本采集地点(布尔汗布达山)仅340 km。藏雀为中国特有的、十分罕见的物种,对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栖息地、生态习性、物种分类、食物、繁殖和种群状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坡面侵蚀水沙流时间变化特征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坡段实验模型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垂向上梁峁坡面与沟谷坡面构成的坡沟系统为原型,采用人工降雨模拟实验方法,对坡沟系统土壤侵蚀链内降雨径流产沙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雨强29 7mm/h时36′40″开始产流,60 5mm/h时3′43″产流,90 2mm/h时2′30″产流。雨强29 7mm/h时侵蚀过程以面蚀为主,产沙起伏20min出现一次。60 5mm/h时以面蚀与细沟蚀为主,35°陡坡伴有崩塌、滑塌等重力侵蚀,产沙波动平均12min出现一次。雨强90 2mm/h时坡面上细沟发育充分,有细沟合并及出现浅沟侵蚀现象,35°坡崩塌、滑塌剧烈,产沙过程波动频繁,每10min一次。雨强29 7mm/h时单位流量的产沙量为0 10kg/L;雨强60 5mm/h时为0 30kg/L;雨强90 2mm/h时为0 41kg/L。流量的大小影响了侵蚀方式和形态分异的程度,使产沙过程出现强弱相间的波动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