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泉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泉州市水资源特点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泉州市是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已成为泉州市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并提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5条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泉州市水资源特点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泉州市是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已成为泉州市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并提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5条对策.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历来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主线。通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等数学方法对泉州市县域经济进行研究,探讨了三次产业以及地区(沿海与内陆)内、地区间对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差距缩小;(2)第三产业对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贡献率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3)地区间的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呈先上升后下降,而地区内差距特别是沿海内部差距对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的贡献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的中心,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一直是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忽视其动态机制的现状,以泉州市为例,在运用能值分析法对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库兹涅茨曲线模型(SDKC)对泉州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并运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度模型对曲线成因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SDKC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规模,第二、三产业比重,出口依存度和政府影响力呈负相关,与第一产业比重、广义技术减排、外商投资呈正相关,并据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经济实力分析、基尼系数和区位商的方法,对郑州市与泉州市所辖县域经济体的"狼群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郑州市与泉州市所辖县域经济体发展水平普遍较高,各县市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产业、部门各具优势,并且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狼群效应"不仅能够避免极化理论的缺陷,而且能够增强区域的整体实力和竟争力.郑州市与泉州市所辖县市的这种区域发展策略,有利于减小地区差距,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农民的就近就地非农转化,而且能够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郑州市与泉州市所辖县市的发展模式为当前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6.
泉州市海岸带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印 《福建地理》2001,16(4):10-13
泉州市海岸线长,海岸带资源开发在泉州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分析泉州市海岸带开发现状为基础,指出海岸带资源与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综合角度出发,提出海岸带资源进一步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对策,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振佳 《福建地理》2003,18(4):23-26
本文根据聚类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评价,确定了各县(市、区)县域经济水平的等级,同时与2001年全国百强县域经济水平排序进行比较,提出石狮市县域经济水平的位序问题,从而为泉州市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数量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泉州市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泉州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以市区为中心,以港口为依托,以沿海、沿江、沿路星罗棋布的卫星城市和小城镇为支撑,以内地山区为腹地,形成湄洲湾南岸经济区、晋江口三角洲经济区、围头湾经济区和东西溪沿岸经济区,坚持工业化、外向化、城市化并进。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泉州市全面开展了地名标志的设置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立法规。针对泉州市过去存在的地名标志设置工作职责不明,管理混乱,原设置的地名标志残缺或不规  相似文献   

9.
泉州市域城镇发展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汤小华 《福建地理》2000,15(4):31-34,38
泉州市是福建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市域内城镇建设与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在考察泉州市域城市化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城镇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布局,并提出一些有实践意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关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土地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物质保障,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特殊重要的角色。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社会发展。海南建省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分析表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园地的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开发政策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由于受泡沫经济的影响,建设用地规模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变化,房地产热之后主要经历了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的过程。针时海南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理念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泉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是必不可少的日常食品,蔬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蔬菜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优化蔬菜产业的发展对充分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保障城市供应意义十分重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泉州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思路。分析了泉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挖掘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模式和促进蔬菜产业稳健的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泉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泉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区域背景,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泉州市文化旅游市场的系统分析,提出了泉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宗教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素红 《福建地理》2002,17(2):48-50
泉州市宗教种类繁多,被史学界喻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本文分析其宗教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泉州市宗教种类繁多,被史学界喻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本文分析其宗教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88年的TM影像和2000年的ASTER影像解译的福建省泉州市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在GIS支持下揭示了研究期内泉州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特征,并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利用是泉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闽南文化的价值观、居住方式的演化以及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对泉州土地利用变化也有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小康是小康的发展,根据“十六”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参考众多国内专家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估的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认为全面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四要索的发展要求,密切结合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其中,提出云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及分阶段的目标预测,根据四要素的相互关系,采用层次结构模式和指标权重设置中的多因素层次分析法,形成云南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评估的指标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88年的TM影像和2000年的ASTER影像解译的福建省泉州市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在GIS支持下揭示了研究期内泉州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特征,并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利用是泉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闽南文化的价值观、居住方式的演化以及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对泉州土地利用变化也有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遥感监测下的城市扩展分析——以泉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卫华 《福建地理》2005,20(1):16-19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扩展的空间数据是评估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泉州1989年和2000年TM/ETM 影像的遥感监测,利用仿归一化植被指数(NDBI)和计算机监督分类提取了泉州在这11年中的城区空间扩展信息,并分析出泉州市的扩展方式是低密度蔓延和沿条带状扩展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9.
泉州市亚热带丘陵山地面积广大,山地资源开发在泉州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分析泉州市丘陵山地利用现状为基础,指出丘陵山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亚热带丘陵山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向和途径,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福建沿海交通走廊跨世纪建设战略初探凌起,王行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一、沿海走廊地带及其在全省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福建全省在经济上明显分为沿海与内陆山区两大片。沿海地区,按照省有关部门国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包括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莆田市、福州市的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