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弹精确自导受测向测距精度影响,为探究自导全过程算法,采用波束域相关处理方法,开展深弹自导过程中自导算法的测向测距性能研究.首先,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定噪声背景下有效混响抑制方法.进而,假设深弹运动态势和弹目的初始位置,根据几何态势推算出运动过程中的弹目位置和目标俯仰角,并加入随机误差模拟弹体旋转.最后,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2.
针对反潜巡逻机使用航空自导深弹的攻潜作战问题,在分析基本攻潜过程和投弹瞄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潜巡逻机连投航空自导深弹的攻潜效能评估模型。 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分析了潜艇目标采取纯机动对抗时,连投深弹时的投弹参数对攻潜效果的影响,进而总结了反潜巡逻机连续投放航空自导深弹攻潜的基本方法,对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温抗腐蚀隐身涂层应用于深弹发射装置,具有深弹发射时耐高温、抗腐蚀、隐身性能较高的优点.为全面提高传统火箭深弹的隐身效果,其主要技术瓶颈是突破在高温尾焰工作环境下深弹发射装置有效提高隐身性能.针对该技术瓶颈,提出了一种吸波复合材料.通过对该方案的理论研究和仿真理论模型的计算表明:采用吸波复合材料满足深弹发射装置的隐身性...  相似文献   

4.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舰载“威赛克斯-3型”直升机用MK11深水炸弹攻击阿根廷的“圣菲”号潜艇,成功地击中它,并重创了“圣菲”号潜艇。在当时,深水炸弹又重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所以马岛海战后,美国和法国就向英国宇航公司订购了大量的MK11深水炸弹。深水炸弹(简称深弹)是一种入水下沉到一定深度爆炸的攻击潜艇的薄壳炸弹。深水炸弹是最早出现的反潜兵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它在反潜战中一直是主要的反潜武器。它可以由水面舰艇或飞机携带,以专门发射装置或投放装置发射。水面舰艇使用的深水炸弹,大致有投放式深弹、“刺猬”型深弹和火箭式多联装深弹。水面舰艇使用的深弹武器属舰艇的近程反潜武器,其射程一般为数百米到数千米,以一次齐射数发或数十发的方式射击。在一些封闭和半封闭的海区、港湾进行反潜,舰载深水炸弹仍是很有威力的武器;舰载深弹在近海浅水区反潜仍具有其他武器与之难比的优势;因天气、海况或其他因素影响,交战双方都未能较早地发现对方,水面舰艇与潜艇迫近相遇时,这时深弹无疑是最有效的反潜手段;反潜飞机无论是在深水海区还是浅水海区执行反潜任务时,深弹都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对海军大国而言,拥有飞机携带的不减”,,英国的...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在冰天雪地的战场上,使用了燃料空气炸弹-FAE,有力地打击了恐怖分子。在美军打击阿富汗塔利班作战中,美军使用了一种新型燃料空气炸弹,以便能在隧道或山洞里造成强烈爆炸,杀死里面的战斗人员,却不会使山洞坍塌,这样美军就可在轰炸后进入山洞验尸。燃料空气炸弹,是一种特殊的杀伤武器,也叫窒息弹、油气弹、气浪弹和云爆弹等。其外形一般呈圆柱状,弹壳长度约为直径的2-3倍,在弹轴中线有一个细长管,管中装有高能起爆药,其重量是燃料空气弹药的l%-2%,在弹尾部装有“云雾”引爆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电磁发射深水炸弹的弹道性能,采用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和地面密集度仿真预测模型,研究了基于最大发射动能下电磁发射深弹的射程覆盖范围,计算了电磁发射深弹最大射程、最小射程下的落点误差,分析了各误差因素对电磁发射深弹射程、方向中间误差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电磁发射深弹的射程覆盖范围由发射装置最大发射动能和电磁发射深弹性能指标共同决定;2)电磁发射深弹的落点误差因素主要为初速误差、横向起始偏角误差以及风速误差。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世界上各种鱼雷防御装备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且层出不穷。分析了目前鱼雷软、硬杀伤手段的不足,重点分析了反鱼雷鱼雷(ATT)的局限性,对比空中反导系统,指出了目前ATT技术的误区。最后给出了一种近距离鱼雷防御的方法:多发深弹在水下形成可移动的弹阵,采用深弹协同作战的方式防御鱼雷。  相似文献   

8.
尾流自导鱼雷对水面舰艇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把悬浮拦截弹被动拦截方式从非尾流区域扩展到尾流区,拦截尾流自导鱼雷,需要研究尾流内噪声特点,分析出拦截弹在尾流区的环境噪声特性。 基于悬浮拦截弹对不同吨位舰船尾流噪声进行研究,结合高阶累积量从概率论的角度出发,计算了尾流噪声的斜度和峰度随尾流年龄的变化规律;噪声斜度判断噪声是否满足对称分布,峰度判断噪声是否为高斯信号。 将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峰度和斜度进行比对,得出结论:舰船尾流噪声环境可以近似看作是高斯信号,服从对称分布,且该分布特性与舰船吨位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回顾深水炸弹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未来海战所面临的作战任务对深水炸弹武器系统的需求,阐明了深水炸弹在未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通过梳理传统深弹发射方式,提出了深弹垂直发射所要解决的箱式发射技术以及深弹垂直“冷”、“热” 发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外鱼雷现状,探究其航程、航速、作战深度等总体性能指标,给出国外鱼雷对我国同类装备的启示:1)走系列化发展之路;2)持续提高自导性能、推进减振降噪;3)创新鱼雷战斗部技术;4)轻型鱼雷朝着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5)根据最大射程需求选择助飞鱼雷运载系统技术途径; 6)更高的航速、更远的航程、更大的作战深度已经不是国外鱼雷的发展重点。相关研究值得我国鱼雷装备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