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环境相互影响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1987-1989年,对大亚湾海区海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长期网箱养殖使养殖区内海水和沉积物分别受营养盐、硫化物污染,直接影响网箱养殖生态环境;养殖区附近工程建设也严重影响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为此提出防治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环境相互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1989年,对大亚湾海区海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长期网箱养殖使养殖区内海水和沉积物分别受营养盐、硫化物污染,直接影响网箱养殖生态环境;养殖区附近工程建设也严重影响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为此,提出防治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海水网箱养殖给近岸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据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状况,分别从行政管理制度、环境规划、养殖管理和技术措施等方面对养殖场的环境管理进行了分析。对比国外在网箱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措施与经验,探讨了减少网箱养殖给海洋环境带来的污染的措施和饲料配额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将来,环境管理会成为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为发展中的中国海水鱼类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宁德三沙湾网箱养殖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福建省三沙湾网箱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潜在风险以及鱼病暴发时的环境影响因子,在2011年对网箱养殖鱼病暴发前和8月份病鱼大量死亡时的网箱养殖区与对照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根据所获得的水质指标数据,对影响网箱养殖病害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PRIMER6.0 分析了底栖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ABC曲线等。研究结果显示,网箱养殖向已经富营养化的三沙湾海域排放了相当数量的磷酸盐,病害暴发时海水中弧菌的数量显著升高。通过网箱养殖鱼类死亡数量与温度、盐度等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死亡率与三沙湾海水温度、盐度等水文环境有相关性,大潮期间死亡率降低,小潮期间病害加剧。网箱养殖降低了三沙湾底栖生物的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但对保护大型底栖生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促进三沙湾网箱养殖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网箱养殖监测技术在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连续性以及高带宽影像传输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5G通信技术的网箱养殖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方案。本方案采用光伏阵列、蓄电池组和太阳能控制器组合的方式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支持,岸基控制系统通过水密电缆与水下监测设备建立连接,并将监测数据和高清视频经5G数据传输系统上传至数据监测中心,同时手机终端App同步在线展示。该系统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清水湾附近网箱养殖海域成功布放和试运行,实现了对海水温度、盐度、深度、溶解氧等常规水文生态要素和水下高清视频的连续、实时、在线监测,这对于网箱养殖的可测、可视、可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水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问题是局部海域环境污染的重要诱因之一,其中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产生的污染负荷量最大。本文利用污染系数和养殖产量对2003—2018年16 a以来广东省海水养殖中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003—2018年广东省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网箱养殖排放N、P和COD的年均增长量分别为366.0 t、61.2 t和585.1 t,增长率均为6.6%,池塘养殖排放N、P和COD的年均增长量分别为90.5 t、9.1 t和636.1 t,增长率分别为14.2%,12.2%和13.1%。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种类和养殖区域的海水养殖排放的N、P和COD总量不同,网箱养殖高于池塘养殖;鱼类高于虾蟹类;粤西高于粤东和珠三角。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排放的N、P和COD分别占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的1.3%、3.7%和0.7%,是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污染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分析海水养殖排污变化趋势及地域特点,可为近海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首先概述了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发展历程、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系统功能等。设计开发了一套浅海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并在北黄海海域进行了长时间应用。对其结构组成特点、原理功能和实际应用情况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一段时间的监测数据,说明其可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水养殖与海洋工程等提供基础数据。对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布放与回收方法进行介绍,针对近海经常出现无释放器或释放器失灵的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且潜水员或作业型水下机器人(ROV)不方便下潜系缆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实操性强的打捞回收方法。总结归纳了所设计的浅海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特点及回收方法,可为相关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网箱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疾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1-2005年对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养殖情况、发病情况、死亡情况和海区环境因子的监测以及收集的气象资料,对疾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环境因子及其变化对大黄鱼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鱼的发病率和发病类型与气温、风速有关:发病率与水温(>20℃)、悬浮物、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pletion,COD)、细菌数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显示,对大黄鱼发病率直接效应最大的是水温,其次是风速.通过分析,推测引起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疾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网箱养殖本身造成的水体污染,从而提出了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石油是海洋环境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因此也是环境中主要的监测项目,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海洋环境的管理,保护,评价,事故纠纷的裁决,养殖等重大的经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认识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需求,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突破传统的监测方式和评价模式,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2014年,面向浙江沿海进行了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需求调查,分析了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评价、海洋环境监管、海洋监测机构发展模式的认识和需求情况等,给出了提升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