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场信号作为舰船最重要的目标特性之一,对舰船自身生命力和战斗力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从舰船电场的产生机理出发,阐述了舰船电场的分类及来源,介绍了国外电场探测系统、传感器技术、数据获取、建模分析技术等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同时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电场引信水雷、电场扫雷及电场防护装备技术情况,为国内电场引信水雷、电场扫雷及电场防护装备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促进。  相似文献   

2.
季则舟 《海洋与湖沼》2022,53(4):830-837
对于海岸工程所遇到的自然灾害,仅以加大结构尺度与结构强度的传统方法应对是不可取的。改变传统理念,通过改善工程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工程韧性是较合理的选择。韧性海岸工程以工程系统与环境相协调,具有吸收和适应自然力、灾害情况下维持其功能以及灾后可快速恢复的能力为特征。针对港口工程、海岸及港口防护工程建设提出了韧性工程实施策略及方法。以韧性工程理念对港口规划与平面布置、复杂环境下的码头结构及航道工程设计提出优化原则与方案。海岸及港口防护工程可采用多重防护、吸收性防护、变形型防护及生态型防护等类型,以改善工程与环境的适应性,增强工程韧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反潜深度加大,反潜距离增加,当前反潜作战的难度越来越高.对反潜武器作战装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现有反潜作战样式的不足;阐述了超空泡武器的发展现状与优势,提出了应用超空泡技术,发展一种依托火炮平台发射超空泡反潜弹药的初步设想,并对超空泡反潜弹药的弹道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文末展望了该型反潜弹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靖海卫海滩近年来侵蚀作用明显,岸线后退加剧,对沿岸居民生活和安全造成危害。通过多次实地剖面监测、探槽分析、粒度分析等方法,辅以GENESIS模型模拟和多年遥感图像比对验证,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期、不同速率侵蚀的特殊因素,得出研究区长期以来因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而遭受侵蚀,2005年以来因人类活动加剧导致侵蚀速率成倍增长,海岸严重蚀退,海滩逐步消亡。通过海滩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侵蚀速率分析,预测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海滩的演变趋势,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平衡剖面控制下的海滩自然防护体系与"四大禁区"概念,提出了砂质海岸防护和提高近岸工程布设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海岸防护工程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防护工程对防止海岸带侵蚀,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多样性至关重要。传统硬质海堤较少考虑其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中国进入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海岸防护工程的生态效应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已建成的硬质海堤进行生态化改造,或在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防护性能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保护与维持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生态海岸防护工程已是大势所趋。生态海岸防护工程的宗旨是尽可能地维持当地海岸带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削减波浪能量保护海岸带侵蚀。目前关于生态海岸防护工程主要集中在理论和理念方面,在具体的实施和建设环节,仍存在建设标准不完善、建设成本过高、缺乏系统持续的监测数据以及生态效应评估不足等问题。因此,后续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海岸防护工程技术体系,加强生态海岸防护工程关键技术研发,建立持续的系统的环境生态监测体系,并对生态海岸防护工程生态效益进行持续关注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初新杰 《海岸工程》2005,24(3):19-25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采油平台的冲淘机理和防护措施,对仿生海底、仿生林、抛石块、抛石子袋等防冲淘措施进行了方案设计和试验,完成了导管架式、桶形基础式、沉垫式3种采油平台的冲淘及防护措施试验研究,提出和完善了多层次抛石防护技术,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海上防护工程.提出的研究思路以及得到的研究成果,对解决胜利油田海区粉土地基的防冲淘难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斌  石友强 《海岸工程》2007,26(2):53-56
针对海上钢结构严重腐蚀环境,分析了影响其腐蚀的主要因素,比较分析了钢结构常用的几种腐蚀防护方法。由于电弧喷涂复合涂层具有20 a以上的长效防腐寿命和涂层结合强度高、免维护等特点,因而成为海上钢结构防腐蚀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列举了国内外钢结构热喷涂防腐措施的应用实例及相关标准,对加强海上钢结构长效防腐的立法和推广应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水下爆破切割装置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试验情况,并对水压引信、水下聚能定向爆破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型桥梁冲刷防护工程损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苏通大桥为例,通过模型试验和冲刷防护工程及周边河床地形的长期监测开展了大型桥梁冲刷防护工程的损坏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桥梁冲刷防护工程存在两种损坏形式:防护工程防护区面层冲刷损坏和防护工程护坦边坡坍塌损坏;防护工程的破坏主要发生在防护工程后1~2年内。提出了以"损坏率"和"稳定边坡"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类型的破坏指标。同时,提出了防护工程"成型稳定工程量基准线"概念,为监测冲刷防护工程稳定性制定定量目标。研究结果还表明,在防护体稳定后,防护区呈"洪季淤积、枯季冲刷"特点,这一变化对防护体稳定影响有限。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设计、监测、维护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桥墩冲刷是在桥梁设计及运行过程中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和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学者们对于桥墩的冲刷机理、冲刷深度计算及桥墩防护措施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桥墩冲刷和防护问题的研究方法,论述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冲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比较了工程防护技术的优缺点,可为后续研究与桥梁工程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