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洪灾害监测雨量站网密度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大兴  韩金山 《水文》2011,31(5):64-67
暴雨是诱发山洪的主要原因,雨量监测站网的布设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抽站法和流域水文模型法对江西遂川江流域雨量站网密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允许误差控制下的最少监测站数量。对比分析站网密度公式计算结果,大流域内的子流域区划对雨量站数量有很大影响。综合考虑流域特征、地形起伏及流域内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修正的站网密度公式,为无资料地区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春红  王建平  陈建  谢小燕 《水文》2013,33(6):58-62
针对传统站网论证方法难以与降雨分布的影响因素相关的局限性,将数字流域引入站网论证方法中,阐述了数字流域建设和信息提取的相关技术,并将数字流域与站网密度、相关分析、雨量等值线、历史洪水预报分析4种站网论证技术进行集成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流域与雨量站网论证技术的集成考虑了地形等因素影响,论证结果更合理,其基本思想可为类似的站网论证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文》1987,(3)
一、基本情况一个水文站控制的流域范围内究竟要配多少雨量站,是站网布设工作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现行的配套雨量站的分析方法有积差法和锥体法等。但过去使用这些方法没有得到较密的站点实测资料的验证,同时方法本身也还存  相似文献   

4.
张桂娇  刘小琴 《水文》1989,(2):8-10
中小河流流域内配套雨量站网的合理化布设问题,仍然是雨量站网规划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试用新安江四水源流域水文模型,对江西雨量站网实验区内所观测到的高密度雨量站点资料,以流量作为目标函数,重演水文站的出流过程,在给定允许误差条件下,确定了最佳配套雨量站数。  相似文献   

5.
1981年12月23日~29日在江西省上饶召开了《湿润地区中小河流站网布设原则的研究(包括雨量站网)》协作会。会议由江西省水文总站牵头,与会的有华水、长办、黄委和广东、安徽、黑龙江、四川、福建、浙江、湖北等12个单位,共39名代表。会议就采用流域水文模型、相关统计法进行站网分析,现有站网整顿,江西省雨量站密度实验区建设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和讨论;对本专题的协作内容和方式作了初步规划;并分别承担了1982年年底可以提交的初步成果项目。部分代表还实地参观了江西省  相似文献   

6.
冀东沿海滦河以东地区雨量站网密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多级雨量站网的面雨量误差分析方法对冀东沿海滦河以东地区站网密度进行分析,求得满足面雨量精度要求的最适宜的站网密度.对今后该地区的站网布设提供可供利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刘秀林  李雨  陈金凤 《水文》2021,41(2):26-31
基于信息熵理论,研究金沙江下游流域站点信息熵对降雨信息量和时空变异性特征的反映程度,发现信息熵能够在降雨量级和时空分布上充分表达降雨信息,确定了熵理论运用于本流域雨量站网规划的合理性;采用与组内互信息量最小为原则对三个实验流域站点进行重要性排序,以组内站点信息量和与组外互信息量总和最大为目标函数进行末位淘汰优选站网,结...  相似文献   

8.
雨量站网布设对水文模型不确定性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雨量站网布设会影响径流模拟精度,研究不同雨量站密度和空间分布的径流响应规律对提高径流模拟精度和减小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新安江模型和HBV(Hydrologiska Fyrans Vattenbalans)模型,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叶斯方法比较分析在不同雨量站密度及空间分布下径流模拟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增加雨量站密度可以降低面雨量的估计误差,使模型在不同的雨量站空间分布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通过优化雨量站空间分布,可以减小雨量站网布设导致的模型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径流模拟精度;在相同的降雨输入和参数采样方法下,新安江模型和HBV模型对降雨输入导致的不确定性响应规律具有相似性,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湘江流域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精度更高,而HBV模型的不确定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DEM支持下的梅雨区雨量站网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君  张静怡  孔胃 《水文》2019,39(2):67-71
雨量站网是水文站网整体功能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雨量资料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将直接影响洪水预报的精度,科学地规划和优化雨量站网,使雨量资料最大程度地反映流域的实际降雨情况,可以大大提高洪水预报系统的精度。根据水文技术发展的现状,采用抽站法,基于GIS技术,加入地形、气象等下垫面因素综合考虑,对梅雨地区雨量站网进行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河流水情预报和水利工程设计往往需要使用雨量资料,而流域总雨量又必须通过必要的雨量站来加以估算。测站愈多,算得的流域总雨量愈精确,但建站和观测费用相应地也会增加。因此,对所有地区都布设稠密的雨量站网往往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不经济的。目前的做法是在普遍布设一般雨量站网(密度较小)  相似文献   

11.
《水文》1989,(6)
期.页一、水文测验、资料整编、站网分析与规划多变量回归计算流域输沙模数二,.’’·…’·‘支俊峰l·24流域水文模型参数的水文分区法············…… ……胡凤彬沈言贤金柳文丘汀萌张正康1·34应用马斯巍法进行水位~流量关系单值计算 中的几个间题························……苏业助1.44应用流域水文模型分析配套雨量站数······…… ·········……江西省水文总站雨量站网分析组2,8《水文年鉴编印规范》说明·················…… ·············一…  相似文献   

12.
西北干旱地区——陕北岔巴沟产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暴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量及水文站网密度又十分稀疏,长期以来给该地区暴雨洪水计算带来很多困难。我们选择水文站网较密、资料观测精度较高的陕北岔巴沟流域(187平方公里),分析了人工积水试验下渗规律,探讨了团山沟径流站(0.18平方公里)及流域的产流计算问题。岔巴沟流域建于1959年,至1969年撤销,积累了11年资料。雨量站均匀分布在流域上,  相似文献   

13.
史晓亮  杨志勇  绪正瑞  李颖 《水文》2014,34(6):26-32
降雨输入对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流域降雨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以武烈河流域为例,基于反距离加权平均法对雨量站降雨资料进行插补延长,并结合SWAT模型研究了降雨输入不确定性对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降雨输入对流域平均降雨量的影响较小,但基于气象站资料的降雨数据在降雨空间差异显著的年份会明显低估面雨量,且在夏季汛期表现更为显著;不同降雨输入对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的影响较大;在雨量站降雨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通过对雨量站降雨数据进行插补延长,相对于直接利用气象站降雨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径流模拟精度,满足降雨资料欠缺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4.
张静  王本德 《水文》2007,27(3):31-34
在分析历史降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流域内各雨量站点雨量与流域平均面雨量的相关关系。结合流域水文站分布图选出与流域面雨量相关性高且有区域代表性的雨量站作为遥测系统的关键测站,保证其稳定运行。利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方法,由流域内关键测站的时段雨量推求流域时段面雨量,并带入洪水预报模型进行洪水预报。该方法不依赖流域内全部测站的降雨信息,可有效解决流域内雨量站缺测或数据错误时的洪水预报问题。该方法可为无资料或资料短缺地区及新建水库因资金限制只能建设少量测站时的洪水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清河流域水文特性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川  白天竺  郭涛 《地下水》2010,32(6):161-162
采用清河流域4个水文站及9个雨量站几十年的水文资料,利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清河流域降水、径流、泥沙、蒸发水文特征,为合理开发、利用清河流域水资源,解决环境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水利部水文司主持的雨量站密度实验专题审议会,于1988年10月7~11日在江西南昌市召开。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流域机构水文局和有关省、市水文总站的专家、技术人员、江西雨量站密度实验队的代表共4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对以江西雨量站网实验研究为主体的12篇论文进行了审议。  相似文献   

17.
史东凯 《地下水》2009,31(4):148-150
分析了涑水河流域的降水特征,从气候、地形两个方面对影响降水成因进行了论证,结论将对今后雨量站网优化布设以及防洪减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50年大凌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夏清 《水文》2017,37(3):84-90
以大凌河流域3个水文站的径流资料和15个雨量站的降水资料为基础,利用多指标、多方法分析了近50年大凌河流域径流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凌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径流年际变化大。近50年来,大凌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流域径流量在1981年出现明显的减少突变,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特别是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是造成径流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米玉华 《水文》1995,(5):45-47,9
逐步回归法在地下水站网分析中的应用米玉华(河北省水文总站石家在分站)为更好地开展地下水动态观测,合理布设站网,利用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进行数值分析,评价现设站网,并提出最优站网的模式,我们对河北省石家在地区地下水站网作了分析研究(以下称该地区为研究区)...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水利工程地区水文站网的调整问题,我省自1981年起在新田河新田水文站以上建立试验流域.本文系该试验流域的初步分析研究成果。一、流域概况和站网建设新田站位于湘江水系舂陵水新田河,新田站以上流域面积为390公里~2。1956年以来,在该流域内先后建成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