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大同—阳高6.1级地震的地壳形变前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和综述了1989年10月大同—阳高6.1级地震的各类地壳形变前兆特征。地震前5年内的2次水准复测表明,这次地震发生在一个幅值约为30毫米的狭长的沉降区内,震中区附近存在多处较强的形变差异运动背景。震中区300公里范围内出现了一批可能显示应力场阶段性变化的定点形变中短期异常。有前兆的形变项目约占形变总观测项数的1/3。上述事实充分表明合理的形变监测方法对6级左右地震是有预报能力的。本文还对现有识别形变异常的方法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3.
4.
对1991年3月大同—阳高5.8级地震的震源特点、序列特征及震前序列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这次5.8级地震是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晚期强余震、地震子序列为主余震型序列的结论。从1989年以来大同老震区的弱震活动分析表明,其弱震的几个起伏是大同及其周围应力场加强的信号,可作为今后地震监测预报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6.
7.
总结了1991年3月26日山西大同—阳高5.8Ms地震后,国家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地震现场工作的特点,叙述了现场工作取得的成果和现场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大同SXDZ199103阳高1991年3月26日5.8级地震4~7度区的建筑物进行了调查。按倒塌、严重破坏、中等破坏、轻微破坏、基本完好,划分房屋的破坏程度,求出房屋的破坏比、户均房屋数、各烈度区总户数及总房间数。根据当地建筑材料的实际价格,工时费等确定了房屋的单价,又据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颁布的震害评估细则,确定了建筑物破坏的损失比。利用破坏比、损失比、房屋单价、各烈度区房间总数对这次地震的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1991年3月26日大同-阳高5.8级地震震前和震时,震区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工农商学兵社会各界在地震发生时,遇变不惊,处惊不乱,反应快速,按照既定的地震防灾方案、应急预案进行防震救灾实践,取得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情况,指出这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立综合防御体系,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11.
对河北省地震局掌握的张北6.2级地震前河北北部及邻省山西的地壳形变资料利用周期滤波,调和分析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处理,获得异常12项,其中趋势异常10项,短临异常2项。本文分析了这些异常的特性及张北地震的关系,同时针对这些异常分析了形变手段地震预报的现状及当前的困难,并探讨了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形变异常的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山西大同-阳高1989年6.1地震的震例总结中,共收集了23项形变异常,经过对资料的整理研究,又发现了13项。经过进一步总结形变异常的演化特征及物理机制,表明形变异常在震前具有多样性,震源区出现了闭锁现象。中期趋势异常主要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短临异常反映了震源应力场的变化,异常的空间分布是震源应力场和区域应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地壳形变短临异常与地下水位短临异常关系及识别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76以来华北地区Ms≥5.0地震前的地壳形变和地下水位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了地壳形变短临异常与地下水位短临异常间的关系,假如把相距不超过70km的一组形变与水位异常称为一个异常对次,则有:①临震异常对次远远小于短期异常对次;无论是短期异常还是临震异常,形变异常开始时间大部分早于水位异常开始时间;②住短期异常过程中,变形压或压缩与水位升、变形张或膨胀与水位升的异常对次所占比例不高;变形压或压缩与水位降、变形张或膨胀与水位降的异常对次所占比例较高,且变形张或膨胀与水位降占优,在临震异常过程中,变形压或压缩与水位升的异常对次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变形张或膨胀与水位升的;③地壳形变短临异常与地下水位短临异常的关系可表示为Y=a0x+a1,其中y和x分别为地下水位和地壳形变短临异常规测值。最后提出了判断短临前兆异常的新方法,即异常放大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地壳垂直形变速率梯度,断层形变速率变化与强震危险区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应用最新的全国垂直变形速率图和各地区不同年代的形变图。编绘相应的形变速率梯度图,计算了若干跨断层测量台、点资料的低通滤波残差及其一阶和二阶差分。结合在相应空间和时间域内所发 生的强震,讨论了地壳形变与强震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19.
1991年3月26日5.8级地震的磁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将华北地区1990年10月—1991年4月地磁核旋定点观测数据利用加权差分法和带通滤波处理提取地震磁效应。发现1991年3月26日山西大同发生Ms5.8级地震的地磁前兆异常和同震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6.4级地震序列基本特征,动态追踪了宁洱地震前的中短期地震学异常,结果表明:宁洱地震序列为主震—余震型,最大余震为5.1级,衰减正常。据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测定,震源机制解中节面Ⅰ走向为138°,倾角为70°,P轴方位为3°,仰角为9°,宁洱6.4级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NW向的普(宁)洱断裂,在NN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产生右旋走滑错动,引发宁洱地震。宁洱地震孕育的中短期阶段,地震学异常以云南M≥6.0地震平静和震中附近中小地震活动增强等为主;地震孕育进入短临阶段,最为突出的地震学异常为震源区及附近地区中小地震活动明显增强、出现窗口地震及云南省4级地震平静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