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铎  张镡 《气象学报》1984,42(1):99-109
本文分析了近几十年谷物产量和百余年海平面气压场及降水资料。揭示我国东部长江下游粮产区的天气和谷物天气产量存在30—40年的长周期振动和2—3年的短周期振动,并且与特定的相一致的大型环流系统振动相配合。通过分析讨论,提出了一个“环流一天气一天气产量”同步振动模式。简言之,即当冬季贝加尔湖冷高压偏弱和澳洲低压偏强,相应地,春季赤道低压偏强以及夏季南方涛动偏强时,则长江下游处于(长周期振动的)多水期或(短周期振动的)多水年型,谷物天气产量偏低。反之,则处于少水期或少水年型,谷物天气产量偏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我省建站较早、周围环境变化较小的20个气象站的温度资料与有百年观测记录的上海站的温度资料求取相关系数。当信度α=0.05时,我省与上海相关程度较好的有14个站,将这些站的温度序列从1990年延长到1891年,由此分析出我省近百年冷暖变化的趋势及与全国冷暖变化趋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墨西哥帽子波分析了哈尔滨市近百年的冷暖变化,揭示了年平均气温及四季的气候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近九十年吉林省松辽平原作物生长季气温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安刚  廉毅  王琪 《气象学报》1998,56(4):458-466
利用功率谱、小波分析及突变分析方法分析了以长春站为代表的吉林省松辽平原作物生长季(5~9月)平均气温近90a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存在3a左右的甚低频振荡,15a和60a左右两个主要长周期振荡,从本世纪20年代初期到50年代初期处于暖阶段,从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为冷阶段,从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又处于暖阶段内。预计现在所处的暖阶段将持续到2010年左右。由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松辽平原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其各冷暖阶段同小波分析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作物生长季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有突变发生。在近期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运城市13个气象站1974—2019年作物生长季(4—10月)降水和气温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和旱涝指数等方法,分析运城市近46年作物生长季降水量、需水量和农业旱涝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呈弱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55 mm/10 a;春、秋季为弱增加趋势,夏季明显减少;各月分布不均,7月最多,4月最少,7—9月降水量占作物生长季总降水量的59.8%;在空间上,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的递减式分布。(2)需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变化倾向率为9.12 mm/10 a;春、夏、秋三季需水量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春季增加最快,而夏季需水量占比最大达52%;空间上表现为自西向东递减。(3)旱涝指数平均为0.64,总体属于中度干旱气候类型;年际变化较大,但变化趋势不明显;5月和9月旱涝指数呈弱增加趋势,其余月份均呈弱减小趋势;干旱发生频率为95%;旱灾以春旱为主,涝灾以秋涝为主;旱涝指数自西向东逐渐增大。(4)平均水分亏缺250.1 mm,其中夏季亏缺最多,秋季亏缺最少;水分亏缺自西向东减少,亏缺最严重的是西北地区;平均积分湿度指标为65%,为可旱作农业区,但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干旱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6.
该文利用罗城县1958—2011年日照时数、降水量和气温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Manna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作物生长季(5—9月)农业光照资源、热量资源、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突变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分析表明:近54 a来,罗城县生长季的日照时数有下降趋势,在1991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平均气温、活动积温有上升趋势,活动积温在1997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年降雨量在增加,但降雨日数在显著减少,大雨日数和暴雨以上日数均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分别统计分析了上海、合肥、金华、武汉、长沙、南昌、吉安、衡阳等站生长季热量(﹥10 ℃积温及持续日数)和越冬期低温(﹤0℃负积温及极端最低气温)变化特征。运用谱分析方法,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冷暖变化的周期及长期波动趋势。同时,预测本世纪末,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冷暖波动对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可能是一种潜在威胁;指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气候投入,突破传统农业经验,优化农业耕作轮作栽培制度,建设对气候变化具有强的调控功能的新的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东亚冬季气温及其大气环流变化型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范可  刘辉 《大气科学》2013,37(2):383-394
利用最新20世纪近百年再分析气象资料,研究近百年东亚冬季气温变化型及其相关的大气环流型态.结果表明近百年内东亚冬季气温主要有两种变化型:第一是东亚西南与东北相反气温变化型,表现在40°N以南及105°E以西地区(西南地区)气温变化与40°N以北及105°E以东地区(东北地区)变化相反;第二是40°N以南气温一致变化型.与第一种气温变化型耦合的大气模态是500hPa欧亚型遥相关、西伯利亚高压及北大西洋涛动.当欧亚型遥相关负位相,北大西洋涛动正位相及西伯利亚高压减弱时,有利于蒙古和我国105° E以东的区域增温而我国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降温,反之亦然.第二种气温变化型耦合大气模态是500hPa西太平洋型遥相关,北太平洋涛动.当西太平洋型遥相关及北太平洋涛动处于正位相时(北太平洋北负南正),东亚40°N以南地区增温,东亚40°N以北地区降温.耦合的大气模态的型态差异,影响各阶段气温的年际变化.近一百年中,欧亚型遥相关和北大西洋涛动在1984~2010期间的型态最显著,是20世纪80年代东亚显著增暖的原因之一.研究还发现20世纪中期后东亚气温的年际变化与极地环流的变化联系紧密,表现在西伯利亚高压范围东扩并与极地环流联系,也是近百年气温趋势上升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沈阳近百年的温度变化特征及其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小珊  李辑  杨森  周广胜 《气象科学》2004,24(4):424-431
沈阳地处全球温度变化的敏感带,在近百年的温度观测记录中,沈阳的温度变化呈逐渐上升之势,近百年增高约1.7℃,这种上升趋势在冬季远比夏季明显。沈阳的年平均温度变化有一个12a的周期,各周期温度基本呈阶梯状上升,20世纪末的周期冬季平均温度比世纪初的周期升温2.8℃左右。从近50a的极端温度的变化趋势来看,极端最低温度明显升高,而极端最高温度并没有上升,变化趋势甚至略下降,以致冬、夏两季温差缩小。从沈阳的最低平均温度和最高平均温度变化来看,两者均随时间逐渐升高,说明沈阳市的增温不仅是最低温度升高造成的,最高温度的增温作用亦十分重要。从冬季环流形势分析来看,东亚大槽及其后弱脊和地面蒙古高压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明显减弱,使得冷空气向南侵袭的径向气流减弱,是导致位于冷空气通道中的沈阳冬季增温明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按不同地段统计分析了1884—1980年期间东亚登陆台风个数以偏多期与偏少期交替为特征的长期振动。发现东亚沿太平洋的多数地段上登陆台风数的长周期振动的主要周期为20年左右,较短周期的振动主要有5~6年和2~3年周期。不同地段上长期振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周期、位相和振幅上。还发现登陆台风数的长期振动与春夏季节关键地区的大型气压环流的低频振动有某种关联。   相似文献   

12.
北京近255年雨季及其多年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丽文 《气象学报》1980,38(4):341-350
本文利用1724-1903年北京故宫“晴雨录”中雨日记载,与现代气象资料衔接,确定了北京1724-1978年共255年雨季的起迄,并且讨论了雨季特征及其长期演变规律.北京雨季可划分为六种类型:提前型、落后型、偏长型、偏短型、双峰型、假雨季和副雨季.北京雨季平均开始于6月25-29日,结束于8月9-13日,雨季乎均长50天.雨季起始期具有4.5年周期:雨季结束期具有4年左右和85年左右周期;雨季长度具有85年和170年左右周期.此外,北京255年雨季变化存在明显的由短变长的长期趋势.近30年来北京雨季处于近255年来异常偏长阶段.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冬种生产季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生产实践,影响广东冬种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寒害、干旱、低温阴雨。从程度和频度两个方面分析气候变暖前后1961—1996年与1997—2015年两个时段广东冬种生产季气象灾害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7年以来(气候变暖后),(1)寒害、低温阴雨均呈明显减弱趋势,为冬种生产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气候条件;(2)寒害偏重发生频率明显减弱,广东大部分地区处在频率 < 30%的区域;(3)干旱偏重发生频率增加,其中频率>30%的区域有所增加,主要分布在粤北、潮汕、茂名和湛江等地区;(4)低温阴雨偏重发生频率明显减弱,广东大部分地区处在频率 < 30%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华南水稻天气产量、降水天气、大型气压环流三者的联系。揭示了"环流—天气—天气产量"具有20—30年左右的长周期振动和2—3年的短周期振动。长期振动模式描述为,北半球春季由太平洋赤道低压带与澳洲附近高压带组合的"南方涛动"偏弱时,相应地,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偏强,华南处于多水期。水稻天气产量偏低。反之,华南处于少水期,水稻天气产量偏高。   相似文献   

15.
近49年广东高温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广东省86个站点1961—2009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广东高温日数、极端最高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9年来,广东年平均高温日数为14.7 d,2003年最多(27.8 d),其次是2009年(27.6 d),1973年最少(4.6 d)。广东每年高温集中于6—9月,7、8月是高温频发期。49年来广东年平均高温日数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以2.9 d/(10 a)的速率增加,特别是2000年以后更加明显,并具有2~3 a和4~6 a两个显著周期。广东各站年高温日数和年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部分地区趋势系数高达0.6~0.8。广东月平均高温日数在7、8月变化最大,特别是1990年代后显著增加;2001—2009年广东86个站的年高温日数有三个地区增加最明显,增加中心分别位于广东的东部、中部以北和西部地区,高温日数距平都在15 d以上。21世纪以来,异常高温年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16.
近50年中国冬季大地冷涡与春夏季干旱相关的统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汤懋苍  张拥军  李栋梁 《气象学报》2005,63(6):1006-1009
通过对冬季大地冷涡与春夏季干旱的相关分析,发现:除高原主体外,冬季的大地冷涡对应着春夏季为干旱少雨区;而且大地冷涡东面的地冷涡绝大多数也是春夏季的干旱少雨区。冬季大地冷涡在中国的出现频率为80%,可作为短期气候预测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王静 《气象科学》2002,22(4):394-401
本文利用40年全球范围的温度场、高度场、UV风场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冷暖夏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空间特征及长期演变,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低温冷害是一种时空尺度都很大的灾害性天气气候现象,冷夏年500hPa盛行经向环流。高纬有阻高或暖脊维持,西太平洋副高偏弱,温度场、高度场的垂直分布为伸展至对流层顶的正压结构,纬向呈一波型异常结构,有超长波槽稳定维持于东北地区,冷夏前期,大陆冷高压偏弱,冷空气活跃,冰岛低压和阿留申低压发展较深,太平洋副高持续偏弱,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到夏季,便形成了东北地区的冷夏。  相似文献   

18.
白爱娟  方建刚 《气象科学》2003,23(2):176-184
通过对陕西省近50a来冬季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研究了陕西省冬季气候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气象要素变化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指出:陕西省冬季降水量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持续偏少,尤其是在90年代,但是减少的趋势不显著;冬季气温从1975年开始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90年代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是陕西省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长江中游旱涝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史料和器测雨量记录重建的近百年长江中游区域平均逐年旱涝等级指数序列研究了旱涝变化特征,发现:(1)20世纪前涝后旱,(2)22年、5-6年和2-3年的准周期振动,(3)6个交替出现的旱涝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