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专家们认为现有的观测网可以对预想在东海近海发生的8级大地震作出临震的短期预报,但就日本地震预报的现状而言,目前还不能预报7级内陆地震。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地圈地球科学技术研究部主任滨田和郎认为,地震预报是一门尚未确立的技术,“对于模糊的前兆,有必要改变一下看法”。以下是他对地震预报研究应有状态等的看法。困难的内陆7级地震预报预想中的东海地震是大约呈西北方向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与大陆板块之间的地震。震源  相似文献   

2.
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所长高桥博)为推动关东、东海地区的地震预报研究,于1984年3月建成了关东、东海地区地壳活动观测网,并已开始发挥其威力。由于有了这一观测网,已能立体地掌握地震巢的情况,从而以高的精度确定地震震源,并使人们清楚地了解到触发地震的基础——板块的动态。今后,该中心还将利用这一观测网,建立地震前兆现象的分析系统,并进行试验性的地震预报。关东、东海地区是菲律宾海、太平洋和亚  相似文献   

3.
日本地震预报的观测和研究工作,自1964年7月以来,一直是遵循测地学审议会提出的地震预报计划建议的宗旨进行的。以上述研究成果为背景,1978年6月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1979年8月,又根据这个法律,指定了以东海地区为中心的加强地震防灾对策的地区,国民对地震预报的关心和期待也进一步增强。鉴于这种情况,1981年度日本地震预报观测、研究规划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是日本地震学界为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实现地震预报的实用化目标而大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实验研究项目。本文较系统地概述了日本地震学界地震预报研究的思路,选定山崎断层作为地震预报实验场的条件,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做法,实验场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作用,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特点及其与苏美等国的实验场的比较,十年来实验场在一些主要科研项目中所取得的进展;尤其是在综合观测与综合预报研究中取得的进展。最后,还介绍了日本地震学界对如何进一步搞好地震预报实验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动态     
《地震》1984,(1)
著名日本地震学者、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茂木清夫教授应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邀请,于1983年10月初来华进行了为时半月的讲学访问。茂木教授在岩石力学实验与地震活动性等领域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是地震预报研究的积极推进者。他现任日本地震预报联络会副会长和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判定会(前东海地区判定会)委员。  相似文献   

6.
茂木清夫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地震学和岩石力学专家 ,曾先后担任日本地震防灾对策加强地区判定会委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关东部会长、东海地区地震预报判定会委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地球物理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委员、日本学术会议地球物理学研究联络委员会地震预报小委员会委员和日本地震学会会长。 1 989年 1 2月 2 8日 ,他从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所长的位置退休后 ,仍一如既往致力于地震预报事业 ,目前担任着地震预报联络会会长、(财 )地震预报综合研究振兴会理事。茂木先生 1 92 9年 1 2月 2 8日生于日本山形县 ,1 950年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科学新闻》1980年8月15日报道,日本科技厅1980年度地震方面特定研究实施计划是菲律宾板块北端有关大地构造的综合研究,目的是搞清楚其周围地区的地震机制。第一期以三年时间根据伊豆半岛、相模湾及骏河湾地区地壳构造、构造运动及地壳活动等的调查,结合已有知识,综合地阐明该地区地震机制,同时研究开发用于该地区海域的观测系统等地震预报方面的必要技术。关于地壳构造,为了搞清楚板块潜入状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科学新闻》1981年1月23日报道,科学技术厅以及各省、厅都加强了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科学技术厅于1980年11月建成了东京府中市第三个地震观测井,正式开始预报首都圈内的直下型地震。另外,将在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建立地震预报研究楼。文部省在大学一级单位开展地震预报技术研究。气象厅  相似文献   

9.
日本北海道大学理学部的地震预报观测区域中心,通过观测台网,将北海道地区的42个地震地壳观测点连接起来,进行地震预报和震后的分析、解析工作。1976年,该中心因在地震观测中首先采用了数字通讯而驰名于世。它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工作人员总共才11人。尽管鲜为人知,但北海道东部太平洋一侧却也是日本列岛屈指可数的震群区。据过去的资料统计,地震的年平均发生次数大约超过3000。这一频度仅次于关东和东海地区。该中心主任冈田广教授说:“就地震而  相似文献   

10.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机构变更1996年5月11日,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地震预报研究中心”更名为“地震调查研究中心”。这是以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为契机制定的“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出台后,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启动以来的相关举措。这...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地震预报》一书于1982年11月由日本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世界地震界在地震预报方面走过的历史。第二部分从地形变、地震、地下水等许多方面介绍了日本地震预报研究中的观测及资料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具体地讲述了日本在执行地震预报计划以来所取得的成果。第一、二章分析了  相似文献   

12.
据日本《地震预报观测情报中心消息》1979年第1期报道:从1979年4月起,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地震预报中心改名为:地震预报观测情报中心,并于4月9日开始工作。它当前的主要工作是帮助调整全国各大学之间的地震预报计划,以及研制新的台网系统等等。该情报中心除中心室以外,还设有公用系统室、情报处理室、地震预报观测室、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3.
多地震的自然条件,可怕的地震灾难,使日本早在1868年就开始了地震学的研究。但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日本地震工作者着重于资料积累、基本理论探讨以及观测仪器的研制等方面。1964年新泻大地震之后,以坪井忠二等人于1962年提出的一篇题为《地震预报——今日的进展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为基础,制定了日本的第一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1965~69年),也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国家规模地震预报研究计划的一个国家。1968年十胜冲地震给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地震火山研究室主任吉田明夫等人的研究发现,在东京湾到房总半岛之间的地区,持续出现概率很低的长期地震活动平静化现象。该地区自1961年以来,曾两次在与此次很相似的平静期后发生超过M6的大地震.地震预报联络会会长茂木清夫指出:“作为表示地震发生可能性的信号,必须加以注意。”吉田等人是1994年9月21日在福冈市召开的日本地震学会上发布这项研究的。地震活动持续平静化现象出现在以房总半岛为中心的80km的范围内,包括着东京湾和差不多整个房总半岛。这一带是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结合部,本来是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引言”中指出:地震社会学是主要研究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及其对策的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边缘学科。在“由来及发展”一节中说明,地震社会学是随着破坏性地震的不断发生和地震预测、预报等地震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一名词是1977年1月第五次日美地震预报科学讨论会上提出的;中国从1979年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后,开始较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同其他国家那样,当前也是主要集中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及其对策这个中心问题上。在“主要研究任务”一节中阐明,地震社会学主要是探讨组织体制的作用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探索发挥地震预报的积极作用;调研地震虚报、误传和谣言的对策;研讨地震的综合及各项对策;开展震害调查和预测;拟定与地震和地震预报有关的各项法令条例等。最后两节概述了我国开展地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概况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地震预报的新进展为制订地震对策开拓了全新的道路。1978年日本通过的《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即为一例。若仅从地震区划研究开始,发展到全国性正规的地震预报并据此制订地震对策,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即便  相似文献   

17.
陈yong 《中国地震》1990,6(1):10-15
地球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板块运动的发现,使得过去二十年期间板块边缘地震预报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板块内部地震的预报研究仍然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攻克这个难题的努力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以确定板块内部未来地震的地点和强度为主的长期预报研究,包括板内地震的构造环境和孕育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大陆地区强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的预测等。二是以确定未来大地震发生时间为主的短期预报研究,包括强化地震前兆的观测改进观测技术以及前兆的分析和机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发展、完善地震数据计算机实时处理系统是实现地震预报特别是短期预报的基本条件之一。日本在建立东海和关东地震观测台网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计算机地震数据处理系统。本文概述了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的计算机地震前兆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包括系统概要、硬件部分、地震前兆分析处理流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在开始执行第三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时提出要搞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其原因是:日本已取得执行第一、第二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工作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观测和研究方面的条件;国内不断发生破坏性地震,科学界和社会各方面更加迫切要求作出地震预报;为实现地震预报的实用化,则必须先进行预报实验;在国际上主要多震国家的地震预报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这也有力地激发日本地震学界搞地震预报的积极性。于是,日本测地学审议会于1975年7月在第三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修改意见中明确提  相似文献   

20.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地震信息中心(EIC)在日本国立大学联合地震观测台网的地震预报项目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并对所有在日本观测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存档。EIC还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并开发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