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耀昭  邹家衡 《铀矿地质》1997,13(4):250-255
作者在BL地区1;5万地形图的油气勘探工作中分析测量了近20个单项指标。经过对全部数据处理和分析,优选出4个主要指标,根据其局部异常叠合图圈定了综合异常,分为Ⅲ级。在Ⅰ级异常的边缘及其内部的探井都见到了工业油流。据此,提出了提高油气化探效果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用岩石模型电磁试验对埋藏于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WCSB)之下的古生代-元古代基底构造成像,发现了一些高导电构造,它们几乎都是位于地震反射较低的陆壳上方,这里的EM数据清楚地显示了构造域与导电异常之间的关系,高导电局部异常反映了同造山期(古生代-元古代)陆外缘地槽中的静海相沉积,现有的地球物理、地质年代及地质资料和出露地盾的同生模拟是确定这些的基础。建立的模型与已知WCSB基底的时代、变形、历史和地  相似文献   

3.
全国区域化探数据库(REG-9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全国区域化探数据库系统,这是我国自己设计自己研制具有自己版权的大型专用数据库。该库设计以地理位置作主线的信息集成为基本原则,采用层次数据库模型,共分9个层次。化探数据库没有采用通用的BMS管理系统,而是针对地学数据的特性设计专用的DBMS系统,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强,占用设备少,空间小,存取效率高,结构合理,安全性高。化探数据库系统有6个于系统,数据标准化检查与预处理、数据输入、存贮、检索输出、数据库维护和管理、应用程序子系统,现已运行正式存入数据,它已成为化探数据处理、计算机编图、异常评价解释、综合分析对比和直接找矿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BP网络的特点,阐述了它在位场资料解释中应用的方法、特点和可行性。通过模型计算证实了该方法在位场异常识别中的效果,正确率达97%。此外,通过修改网络单元的激发函数,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内插功能,使BP网络在多层密度界面反演中得到满意的结果,模型和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地质异常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数据获取、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输出功能。本文利用GIS对地质异常分析的敏感性和有效性,把GIS技术与地质异常理论相结合,一方面对地质异常理论的概念、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另一方面以胶东矿集区为例,对基于GIS的地质异常的空间结构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基于GIS的地质异常空间结构分析方法是研究地质异常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利用GIS进行找矿预测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BP网络在位场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BP网络的特点,阐述了它在位场资料解释中的应用的方法,特点和可行性。通过模型计算证实了该方法在位场异常识别中的效果,正确率达97%。此外,通过修改网络单元的激发函娄,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插功能,使BP网络在多层密度界面反演中得到满意的结果,西医 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复杂地质地貌区地球化学异常识别非线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现代数学非线性理论与方法对西南地区三江北段恒星错测区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了异常识别的非线性研究。率先尝试用人工免疫算法对地球化学数据降噪,并采用分形含量面积法对降噪数据寻求异常下限,从而弥补传统方法确定异常下限出现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测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分形插值曲面,做出异常等值线图和异常分形插值图。处理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用ASTER数据进行不同类型矿床蚀变异常提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玉君  杨建民  姚佛军 《矿床地质》2006,25(Z3):507-510
文章在利用多光谱ASTER数据进行不同矿床蚀变异常提取的地质和波谱前提的基础上,对东天山斑岩型Cu矿床、镁铁质岩型Cu-Ni矿床和矽卡岩型Pb-Zn矿床的羟基ASTER蚀变异常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铁染异常,利用ASTER数据可提取的只有黄钾铁矾异常。对黄山东Cu-Ni矿及沙泉子Pb-Zn矿的蚀变分带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结果有助于区分矿床类型。此外还利用多光谱ASTER数据研究了识别某些矿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模式识别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化学数据模式识别技术,是通过模式识别数学处理方法,对地球化学异常进行多元素信息提取,确定不同地质体及不同类型成矿作用的元素异常特征和异常分带。提取各种不同类型及不同元素组合的成矿异常。  相似文献   

10.
为了根据重力异常数据对厚度较大的沉积盆地进行Bott’s(1960)年引入了抛物线密度函数的概念并利用该九来解释盆地沉积物密度差异随深度变化的真实情况。我们推导了具有抛物线型密度差异变化的二维垂向棱柱的重力异常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是吕对盆地重力效应进行估计时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地质数据的BP网络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地质中母函数选取和系数求解是函数逼近的两个关键问题,目前在地质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中广泛应用的回归分析或其他映射方法均有局限性。本文采用ANN中的BP网络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并对理论和实际和数据进行了比较与验证,结果表明,BP网络有助于提高地质数据处理的可靠性与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连续在线滨海湿地生态物联网观测系统,因传感器技术局限及环境干扰会产生异常观测数据,影响数据使用,有效的数据预处理极为重要。以上海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生态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将异常数据分为数值异常、波动异常与异常事件3种类型,基于回归残差概率分布异常检测算法,使用查找表和多指标时间序列模型,综合多环境要素相互关系,构建针对滨海湿地生态观测的数据预处理方法。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法在保证异常数据检测精度的同时,更好地区分了异常事件与传感器异常,减少误判。通过分析9个指标5万余条数据,以10-8~10-20的阈值分别检测出0.18%~8.12%的数值异常和波动异常,以及2次异常事件。分析数据预处理结果,传感器的观测原理、观测季节等因素会影响传感器的稳定性,人类活动是造成观测区异常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前兆观测数据的激增,如何对大量的观测数据中存在的异常数据进行快速检测,是当前面临的比较迫切的问题。本文利用一种基于快速聚类的异常数据检测与评价方法,解决大量观测数据中异常数据的自动检测问题。首先,利用垂直距离分段方法对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进行分割,构造分段数据对象;其次,利用均值、方差、峰度与偏度等特征对分段数据对象进行特征表达;然后,基于反正切函数改进影响蚁群算法聚类效率的路径持久性参数,利用快速搜索算法(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CFS)和改进的蚁群最优化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分别对分段数据对象进行聚类,实现对观测数据中异常数据检测的目的;最后,利用F-measure、R-value指标与Chi-square检验评估CFS和ACO聚类方法在异常数据检测上的有效性,以上检测方法都通过了三种指标的有效性检验。实验结果表明ACO和CFS聚类算法可以有效、快速地检测到观测数据中的局部异常数据,诸如高频变化、尖峰等异常数据,为形变类观测数据中异常数据的识别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安家营子金矿基岩与土壤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比和土壤中金的相态分析研究,指出Bi、Au、Cu、Pb、Mo、W和Hg为该区金矿最佳的指示元素。Bi能形成明显的衬度高比含矿带宽的异常;Au也能形成衬度高而与含矿带相近的异常;Cu、Pb、Mo、W、Hg皆可显示较明显的异常,但宽度均小于含矿带的宽度。因此,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该区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异常组合分析方法是一种矿产预测的统计方法,其特点是使用定性的多态数据,适合表现地质因素的多种异常状态。用地质变量异常组合并联性标度样品,通过典型样品与预测样品的对比分析,来进行地质异常评价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6.
ζ电位测试数据稳定性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BDL—B型表面电位粒径仪测定了高岭土、氧化镁、氧化铝和二氧化钛的ζ电位,结果表明数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合电法勘探的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成图的几个方面,应用FOXBASE、QUICKBASIC、FORTRAN~77在386或486系列微机上开发了直流电法数据处理及解释系统DCZ。该系统集电法勘探的数据管理、处理、成图为一体,实现了电法资料数据管理和解释的自动化。文中介绍了DCZ系统的总体流程,软、硬件开发环境以及各模块的功能及其联系。系统具有方法多、功能齐全,运用广泛、实用性强、操作灵活、容错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贾国相 《矿产与地质》1997,11(2):141-144
BS盆地是发育在奥陶纪、志留纪、石炭纪及三叠纪基底地层之上的第三纪沉积盆地。油气化探评价工作中发现了南部辛街和北部田坝两处烃类异常,其异常分布地段及外围为泥盆系和石炭系。研究认为:辛街烃异常与泥盆系中烃类组份高含量有关;而田坝烃异常则与石炭系中烃类组份高含量及其浅层煤层有关。  相似文献   

19.
应用地质异常分析理论的复杂系数(C值)和组合熵(H值)数值计算方法,对实际探测的测井数据(如自然电位、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和视电阻率等数据)进行新方法探索式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区分油气层中的含油和含水的差异程度。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井地质异常九地质意义进行研究,揭示了其实际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西部新发现的富钾富矿卤水,其水文地化学特征与海水迥然不同,钾含量异常高,构成世界见的液态钾矿资源,B^3+、I^-,Sr^2+,Li^+,Rb^+、Br^-等有用组分也远远超出综合利用和单独开采工业品位,为优质化工原料水。钾富矿卤水为沉积变质和钾矿溶滤复合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