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岩土力学》2004,25(4):613-613
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 会议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会议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上海土木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会议主题及议题:1.关于学科发展动态的特邀报告;2.围绕下列主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1)岩土力学特性与本构模型;(2)岩…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0月1819日,杭州)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会议背景:由龚晓南院士发起的"城市岩土工程前沿论坛"将于2014年10月1819日,杭州)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会议背景:由龚晓南院士发起的"城市岩土工程前沿论坛"将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杭州召开。会议将就近年来城市岩土工程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及相关企事业领导进行深入探讨,寻找解决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3.
姚仰平 《岩土力学》2007,28(12):2500-2500
2007年11月4日至11月7日,由中国土木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及日本地盘工学会共同发起的第三届中日岩土工程研讨会在重庆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清华大学协办。  相似文献   

4.
《岩土力学》2007,28(3):554-554
应香港工程师学会岩土分部的邀请,2006年12月8~10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在明院士为团长的代表团访问了香港,并与香港同行在香港城市大学开展了“内地与香港岩土工程新进展研讨会”的学术交流。参加本次香港访问的代表团成员有清华大学岩土所张建民教授、张建红副教授、河海大学岩土所刘汉龙教授、浙江大学岩土所陈云敏教授、同济大学地下系朱合华教授、北京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杨秀仁总工、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王卫东副总工等一行9人。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1月9~10号,杭州)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岩土工程测试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对相关测试技术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为顺应国家、社会需求,探讨解决岩土工程测试技术面临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2017年岩土工程西湖论坛: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学术会议。一、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浙江大学滨海和城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于2003年10月25至2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主办,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承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协办。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是继前八届系列会议之后我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界的又一次学术盛会。来自全国各系统从事岩土工程科研、教学、设计、管理及施工等工作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共500多人出席了大会。出席会议代表的人数是历届会议中最多的。经过3天的学术交流,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7.
冯光北 《岩土力学》1988,9(4):62-62
<正> 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和解析方法讨论会于1988年11月8日至1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162位代表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四十多个单位。他们之中有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有长期从事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的中年科技工作者,有年轻有为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香港理工学院土木及结构工程系亦应邀派员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
《岩土力学》2006,27(11):2060-2060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中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定于2007年11月1~4日在重庆召开。会议期间将举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成立50周年庆典等活动。“第三届中日岩土工程学术研讨会”将同时举行。岩土工程界的老前辈和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将出席会议,这是岩土工程界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2008,29(6):1550
(IS-Shanghai2008)由同济大学主办的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TC28委员会系列会议“第六届软土地层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国际研讨会”(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technical Aspects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in Soft Ground,IS-Shanghai 2008)于2008年4月10~12日在上海同济大学胜利召开,该系列国际研讨会每3年召开一次,并且首次在中国召开。本次会议同时得到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香港岩土工程学会、香港科技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理工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7月24~26日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的118个单位的61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俞树荣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谢永利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孔令伟研究员和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正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1.
《岩土力学》2006,27(4):548-548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CISMGE-CCES)与日本地盘工学会(JGS)于2006年1月5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签署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与日本地盘工学会合作协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袁驷教授、秘书长张雁教授、国际部张俊清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陈祖煜教授、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建民教授、副秘书长张建红副教授出席签字仪式。日本地盘工学会副会长浅冈显教授、中井照夫教授、张锋教授和野田利弘副教授代表日本地盘工学会出席签字仪式。张建民教授和浅冈显教授分别在合作协议上签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和日本地盘工学会旨在此合作协议的框架下促进和扩大两国在科学、技术和行业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会会员、岩土工程工程实践和公共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2.
陈正汉 《岩土力学》2008,29(5):1216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于2007年11月2~4日在重庆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承办,重庆市建设委员会等10个单位协办。本届学术会议既是满十喜庆之会,又恰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成立50周年,因而新老学者云集、名士纷至,共有700多名岩土工程界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参加,其中多数具有高级职称。  相似文献   

13.
《岩土力学》2014,(12):3647-3648
<正>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并得到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协办的《城市岩土工程前沿论坛(杭州,2014)》于10月17日19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两百名专家学者,就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地下交通工程、城市地下水控制、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城市地面沉降控制、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城市抗震与抗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12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将于2015年7月在上海举办。这次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等承办。第12届学术大会是继天津(1962)、武汉(1966)、杭州(1979)、武汉(1983)、厦门(1987)、上海(1991)、西安(1995)、南京(1999)、北京(2003)、重庆(2007)和兰州(2011)召开的前11届系列会议之后我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5.
主  办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  办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大连理大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主题 :1、学科发展动态特邀报告2、岩土特性与本构模型及工程参数 ;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 ,岩石动力学 ;岩土渗流分析与计算 ;岩土工程实录分析 ;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 ;计算岩土力学中新技术的应用。联系方式 :116 0 2 4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年廷凯先生注明“七届岩土力学会议”字样。联系电话 :0 411- 470 85 13  470 85 11传  真 :0 411- 470 …  相似文献   

16.
应香港工程师学会和香港辉固公司邀请,我所袁建新教授于1985年6月11~20日到香港参加岩土工程特别报告会,并应邀进行了参观访问。在报告会上,袁教授所作报告内容如下: 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岩土工程研究近况; 2、我国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1999年4月20日,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赵锡宏教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Dr. Lo Kwang Wei合作的科研项目"土的损伤模型及其在土力学的应用"通过由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8.
《岩土力学》2006,27(12):2276-2276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中国土办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定于2007年11月1日至4日在重庆召开。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2012,(7):2159
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日本地盘工学会承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会议主题:岩土工程新进展会议语言:英语会议网站:  相似文献   

20.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2):F0002-F0002
李焯芬,男,汉族,1945年出生,祖籍广东中山。在香港完成小学,中学及大学本科教育,1972年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学位,主修岩土工程。曾任教西安大略大学及多伦多大学。长期服务于安大略省水电局及省电力公司,历任高工、总工、工程部门总经理等职;负责水电核电建设、大坝安全评估、核电站及大坝抗震、核废料地质处理等研究课题。1994年回香港任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讲座教授;1999年开始担任副校长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