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泥页岩属于非常规储层,孔隙度普遍小于10%,渗透率普遍低于1 mD。低孔低渗的特征致使常规实验方法和测井解释方法难以准确获取其孔隙度值。这里选取沧东凹陷孔二段泥页岩样品,对其孔隙度分别进行压汞法、气测法、液测法以及核磁共振法的测量,并将核磁共振实验与核磁共振测井的孔隙度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技术是获取泥页岩孔隙度相对适用的方法,高精度核磁共振仪器在选择较小回波间隔(TE=0.1 ms)的条件下,可测得更为全面的泥页岩孔隙度值。在有机质含量较高(TOC≥9%)的泥页岩层段,核磁共振测井信噪比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低信噪比可能是造成核磁共振测井获取孔隙度值偏高的原因。因此在实际测井评价过程中,要考虑信噪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岩矿石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岩矿石电磁参数的实验室测试工作,对所使用的仪器,测量方法及技术加以说明,并就测量误差,样品的机械加工要求,各种测试方法的对比及工作频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规则球粒堆积体的孔隙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仁炳 《地球科学》1994,19(4):503-503
以椭球堆积体为模型,求出圆球、扁球、长球、椭球4种堆积体的理论孔隙度极值相同,并导出了政府孔隙度的通式。认为理论孔隙度的大小仅与规则球粒的排列方式有关,当某一规则球粒堆积体受压而使该规则球粒变形为另一种规则球粒时,只要排列方式不变,其理论孔隙度也不变。  相似文献   

4.
寨上金矿区赋矿岩石主要为泥质、钙质、碳质板岩、粉砂岩等.通过对赋矿岩石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进行研究,认为寨上矿区的赋矿岩石为低孔隙度.板岩相对粉砂岩的孔隙度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板岩的层间孔隙、裂隙及微裂隙发育.  相似文献   

5.
高阳  李忠新 《沉积学报》2016,34(4):716-724
岩性识别是致密砂砾岩测井评价的重要工作。砂砾岩岩性多样、成分复杂,导致测井识别岩性准确率低、测井解释孔隙度不准确。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下亚段致密砂砾岩为例,在对其岩石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岩石类型和骨架矿物差异给砂砾岩分类,利用铸体薄片资料对测井曲线进行岩性标定,提取各种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并分岩性建立了孔隙度测井评价模型,提高了砂砾岩测井岩性识别和测井孔隙度计算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7.
8.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由钻孔的孔隙度值预测同深度下的渗透率值。使用的是一种很适合进行预测的反向传播的网络结构。在传统的回归分析法预测渗透率的过程中,通常假定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是已知的。但实际上,这些函数形式即模式方程并不确定。而神经网络法并不事先对这种函数关系作任何假设。在亚拉巴马州南部的Big Escambia Creek(BEC)侏罗纪Smackover碳酸盐岩油田,我们选择了6口井来检验该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某地区孔隙度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分析和油气预测中,孔隙度的预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用G-LOG方法计算层速度;并与分辨率高的测井,岩芯资料建立关系模式,然后利用地震层速度计算机隙度,文章还介绍了该方法在该区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埕北11B—1井中生界裂缝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实验分析仅能求得基质孔隙度,要想获得裂缝孔工资料就需进行全直径取样分析或薄片分析。通过对埕岛油田埕北11B-1井中生界岩心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所做的观察和描述,对该井岩心进行了归类分析,对每一类裂缝推导出其裂缝孔隙度的解释方程,并对该井裂缝孔隙度作了定量解释。  相似文献   

11.
火山碎屑岩层孔隙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山碎屑岩岩性复杂,因此骨架参数难以选择,影响孔隙度的计算效果。针对大庆油田海拉尔盆地的火山碎屑岩储层,对计算孔隙度的一般性方法进行研究;针对火山碎屑岩的成分,根据岩心分析资料计算其理论骨架参数值;采用3层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学习,通过编程处理,实现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火山碎屑岩储层孔隙度,其结果与岩心分析孔隙度比较,平均误差小于2%,能满足储量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2.
页岩孔隙度测量实验方法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巍  薛莲花  唐俊  吕成福  徐勇  杨爽  陈国俊 《沉积学报》2015,33(6):1258-1264
页岩气是目前国内外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效的页岩孔隙度值是评价页岩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由于页岩本身具有易碎的特点,导致钻取柱体样品难度大,很多学者采用碎样法计算孔隙度,但碎样法与柱体法的差别及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并未见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相同样品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氦气膨胀法测孔隙度(柱体),真、视密度法及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法(样品粉碎至40~60目)分别计算孔隙度。结果发现三种方法测定的三组孔隙度数值不同,每种方法在样品制备上及实验方法的差别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检验三组孔隙度值的有效性,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柱体与粉碎至40~60目范围内的页岩样品测量的孔隙度值虽有差别,但在有效范围内,具有一致性。但是将页岩粉碎后,页岩中的有效孔隙变化程度较大,故用柱体测定的有效孔隙度法优于其他两种碎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奥陶系一间房组和鹰山组生物扰动型碳酸盐岩储集层非常发育.在岩芯观测的基础上,通过薄片显微镜观测与柱塞孔隙度、渗透率分析,对研究区生物扰动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宏、微观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岩芯资料和常规测井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孔隙度计算样本检验模型.结果表明:1)研究区奥陶系生物扰动储集层在岩芯上多呈不规则状...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地震相分析的孔隙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主要讨论在地震相分析下的孔隙度预测。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对研究区块进行前期常规解释(合成记录、层位追踪、构造及断层解释),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并结合测井及岩芯资料对研究区进行沉积相带划分,将地震信息转化为地质信息;然后根据相带划分结果,对单一相带中的密度、声波速度与孔隙度井资料进行统计,拟合获得相关最好的波阻抗与孔隙度关系公式,这样多个相带就有不同的孔隙度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反演得到的波阻抗计算获得孔隙度。由于在横向上加入了地质解释,所以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结合地质规律,提高三维孔隙度预测精度,还能更好地进行孔隙流体预测及储层评价。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磁法勘探仪器也有较大发展.本文利用G-858铯光泵磁力仪、WCZ-1质子磁力仪、便携式WCH-1磁化率仪和SM-30磁化率仪四种仪器测量岩(矿)石磁性标本磁化率对比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笔者给出磁力仪和磁化率仪应用建议.便携式磁化率仪具有小巧、轻便、高效等特点,在今后会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砂岩是地质遗迹和石质文物最为常见的岩石类型,冻融循环导致的风化劣化是引起其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降渗加固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文章引入国际上新型的岩土体加固技术—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以中粒砂岩和微粒砂岩为例,通过开展MICP处理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其改善不同孔隙砂岩抗冻融特性的可行性,分析其改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MICP作用能显著提高两类砂岩的抗冻融特性,主要改善机理是MICP过程生成的碳酸钙不仅填充了岩石孔隙,减小了孔隙水的体积和冻融损伤作用力,同时也加强了岩石颗粒之间的胶结强度,但孔隙因素对该过程有一定影响;(2)3轮次MICP处理后的岩样在冻融循环40次后未见明显表观破坏,而未经处理的岩样当冻融循环达到40轮次时在棱角处出现局部表观破坏且中粒砂岩破坏程度略大于微粒砂岩;(3)40轮次冻融循环作用后,中粒砂岩和微粒砂岩岩样孔隙率增加率从17.0%和14.8%降低到了4.4%和6.3%,质量损失率从0.22%和0.14%下降到了0.04%和0.02%,吸水率从6.8%和4.4%减小到了0.75%和1.5%,波速降低率从18.5%和12.4%降低到了7.3%和3.8%;(4)由于中粒砂岩孔隙大于微粒砂岩,其碳酸钙沉淀效率更高,有效处理深度更深,表层孔隙间距更大,从而在进行相同轮次MICP处理时,其孔隙率降低率、吸水率降低率、质量增长率、波速增长率均较大。  相似文献   

18.
西峰油田长8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对孔隙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对西峰油田长8油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8储层储集砂体成分主要由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组成,成岩作用处于晚成岩A期。早期的压实作用及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成岩类型;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类型。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improve CO2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 to solve carbon emission, sandstone from the Triassic Liujiagou Formation (LF) from the Ordos Basin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using permeability tests and computed X-ray tomography (CT) scanning. The presence of reactive minerals within the geological CO2 sequestration target storage formation can allow reaction with injected CO2, which changes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LF beds, affecting storage effectivenes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emical reactions on the pore structure and permeability of sandstone cores representing the LF CO2 storage,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sandstone cores induced by CO2-saturated brine at different reaction times (28-day maximum reaction period).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sandstone increased after reaction with CO2-saturated brine due to mineral dissolution. The sandstone exhibited an increase i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fter 15 days of reaction with CO2-saturated brine. Moreover,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the volume of large pores in the sandstone after the 28-day period. The pore network of the sandstone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CT results, and the porosity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obtained pore network was close to that measured in the test, demonstrating the feasibility to use CT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sandstone after long-time exposure to CO2-saturated br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