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1980-2018年商洛7县(区)和西安地区逐日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商洛和西安的气温、降水量、日温差、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并运用基于黄金分割法构建的人体舒适度计算方法对商洛7县(区)和西安市区进行舒适度等级划分,通过比较西安和商洛各地"舒适(0级)"日数时间分布特征给出商洛开展气候康养旅游的建议。结果表明:商洛市雨热同期,夏季降水量和相对湿度都较西安高,夏季平均气温为23.34℃,较西安低2~3℃,且商洛适宜的风速能舒缓炎热,气温日较差高利于夜间睡眠,具有优越的气候康养旅游资源;商洛7县(区)年均"舒适"日数均高于西安,可达60 d及以上,其中柞水和镇安县年均"舒适"日数最多,均为69 d,气温最高的7月洛南县的"舒适"日数最多,可达7 d;建议游客春季可前往"舒适"日数最多的镇安县进行康养旅游,夏季可选择"舒适"日数较多的洛南和柞水县,秋季则可选择"舒适"日数最多的丹凤县。  相似文献   

2.
气候康养旅游指数是人体舒适度在气候康养旅游中的应用,旨在表征旅游目的地气候环境状态,是综合衡量旅游者气候幸福感的指标。本文检索了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可视化分析,阐释气候康养旅游和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内涵,总结气候康养旅游和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历史演进,探讨气候康养旅游指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未来气候康养旅游指数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英文研究更关注旅游满意度和竞争力,而中文研究更关注人体舒适度、气候舒适度和康养旅游。(2)人体舒适度指标主要由气象因子和服装热阻等构成,旨在反映人体对环境舒适度的感受,而气候康养旅游指数不仅涵盖了气象因子、审美因素,还考虑了空气质量、氧含量等康养因素,旨在综合评估旅游活动的适宜性和旅行者气候康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方庆文 《贵州气象》1998,22(6):11-12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铜仁地区东部5县(市)春秋两季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东部各县(市)春秋两季的气候对人体的适宜程度较差,铜仁市较适宜,万山最差。  相似文献   

4.
气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同气候因素在抑制人体健康、促进病患康复、增加人体免疫系统韧性等方面因人因病而异。本文回顾了温度、湿度、日照、气压、大气污染等气候环境要素与人体健康关系以及四季气候易发病症,介绍了滨海、高山、森林、丘陵与平原等优质气候资源的康养价值和气候康养特性,从趋利避害角度强调了气候康养所应注意问题。在综述有关气候与健康以及气候康养适宜性评估等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养生养老产业及医养融合经济发展前景,指出了气候康养未来研究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松桃县近50 a的气候历史资料分析,对松桃县人体舒适度进行气候综合评价,为促进医疗卫生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兴县基本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订正估算新兴县7个主要著名景点的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再反查得出湿球温度,采用舒适指数计算公式计算新兴县7个主要著名景点的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兴全年均适合不同游客的出行需求,4-10月为舒适月份,3、11月为较舒适月份,1、2、12月为稍冷月份但适合金水台温泉旅游度假区、青山绿水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展温泉旅游。  相似文献   

7.
针对健康旅游发展需求,利用云南省丽江市、贵州省习水市和锦屏县历年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基于"黄金分割法"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和等级划分方法,对3个著名旅游城市的气候舒适度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集中期、集中度指标,探析3地广义舒适期的集中程度和时段的互补效应,并结合当地相关疾病资料,初步探究其气候康养效应.结果表...  相似文献   

8.
文章把烟台市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按照地理位置分为5个地区,分析了烟台市2005—2015年夏半年(4—9月)5个地区各自的气候概况。主要为最高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由3种气象要素计算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烟台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结论如下:烟台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较小,在9月份舒适度最好,除4月份外,其他月份舒适度相差不大;烟台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好,除北部沿海地区和海岛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年变化较大外,其余地区年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
《青海气象》2007,(2):29-29
人体舒适度指数是为了从气象角度来评价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适感,根据人体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 人体的热平衡机能、体温调节、内分泌系统、消化器官等人体的生理功能受到空气温度、湿度、气压、光照、风等多种气象要素的综合影响。实验表明:当气温适宜时,湿度对人体的影响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红河州各县市3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医疗数据,根据人体舒适度、旅游气候适宜度等指标规范,对全州气候康养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挖掘,对其康养效应进行了初步探析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红河州13县市气候康养资源具有空间差异性,其中,金平县、个旧市、绿春县、泸西县、屏边县均全年无夏,适宜避暑为主的康养;而河口县、元阳县、开远市、红河县全年无冬,适宜避寒为主的康养;蒙自市、建水县、弥勒市、石屏县则为四季温和型“春城”气候,四季康养皆宜。(2)全州舒适期长达7个月,属于四季全域康养旅游目的地,其中最适宜旅游月份是2-4月和9-11月。(3)全州平均期望寿命排在前三位的金平县、泸西县、个旧市3个县市,其春秋季节天数都在300天以上,均属于春秋型气候养生区;其中排在第一位的金平县,百岁老人最多,被认定为云南首个“长寿之乡”。(4)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与气侯舒适性关系密切,气候不适天数较多(舒适天数较少)的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也较高。此项研究既可为欲去红河州进行气候康养者提供重要参考,又可为当地康养产业发展提高科学依据,也为刚刚开始的气候康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浙江省43年的气候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浙江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出现极热和极冷的概率极小,人居气候适宜度等级为Ⅰ(很冷,极不舒适)、Ⅷ级(热,很不舒适)的概率为0.07%和0.78%,出现Ⅸ级(很热,极不舒适)的概率基本为零;适宜度等级为Ⅳ—Ⅵ级(较舒适至舒适)的天气出现概率为55.0%,其中Ⅴ级(舒适)出现的概率最大,为33.1%。5月和10月是浙江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最好的时段,其中Ⅴ级(舒适)天气出现概率的平均值超过99%;1月是浙江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最低的月份;7月、8月中气候适宜度为Ⅶ级,即暖热不舒适的天气出现概率平均值分别为62.3%和42.8%,出现概率呈现沿海低于内陆,浙南低于浙北,浙中高、浙北浙南低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甘肃省平凉市7县(区)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50a气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指标,对平凉7县(区)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平凉市7县(区)旅游气候最舒适期为每年的5~9月,较舒适期在4月和10月,不舒适期静宁、庄浪、华亭为4个月,主要分布在冬季及秋末(1~2月、11—12月),崆峒、灵台、泾川、崇信为3个月,分布在冬季的1、2、12月。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平凉旅游气候在东西南北方向上有着一定差异,在东西方向上差异尤其明显,一年中舒适度年指数自西向东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气候舒适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旅游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基于1981 2010年普洱市10个县区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等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季节划分、气温极值和平均气温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舒适度指数(包括温湿指数、风寒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研究了普洱市的宜居气候舒适性。结果表明:普洱市夏季90%的区域平均气温为20~24℃,仅有东部和中部少数河谷地带超过24℃;冬季90%的区域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冬半年全市最低气温低于0℃的年平均日数不足1天,夏半年全市最高气温高于35.0℃的年平均日数不足4天。因此普洱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有6~9个月的春秋宜人气候,是典型的全年"人体感觉舒适"的宜居气候区,尤以夏半年最为舒适。近10年普洱市快速增长的旅游总人数和完成的GDP进一步说明普洱市的宜居和旅游的气候适宜性。  相似文献   

14.
涠洲岛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涠洲岛1956~2011年的气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和着衣指数来作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对涠洲岛的气候特点、人体舒适度、着衣指数及影响旅游的气象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涠洲岛的旅游舒适期为7个月,舒适月为10~4月;涠洲岛的着衣指数为1~3级;影响涠洲岛旅游的不利天气因素主要有热带气旋、大风和雾等。  相似文献   

15.
利用伊犁河谷1961—2018年10站逐日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夏季分为18候并分析各候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进行旅游气候舒适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伊犁河谷夏季大部分地区、大部分时间适宜旅游,舒适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谷西部和东部的平原地区;整个夏季,伊犁河谷气候旅游适度最好的地区位于察布查尔县北部、霍尔果斯市、霍城县南部、伊宁市、伊宁县西南部、巩留县西北部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总体上呈现由平原区向高海拔地区逐渐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求,气象与健康交叉融合发展问题倍受关注。首先从哲学思想和医学理论的引领、生物气象学发展对理论形成的贡献、殊途切入内涵趋同的探索过程等方面就其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与理性提升;然后,就气象与健康交叉学科发展中、尤其是作者团队新探究所提出的部分新概念进行了初步阐释,旨在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同行学者互动,促进此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大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7.
应用越西县气象局气候资料及县环保局2016年逐日观测数据(PM 10、PM 2.5、NO 2),分析越西县水观音旅游景区的气候旅游舒适度,结果表明水观音的旅游气候属于避暑型旅游气候,非常适合夏季旅游,为越西县水观音景区今后的打造升级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一个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以及旅游季节游客数量的重要因素。利用长岛国家基本气象站1986—2015年的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与旅游气候舒适度相关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气候舒适度进行研究计算,划分出长岛适宜于旅游的季节分布;结合2011—2015年长岛县游客的月统计资料,分析研究长岛旅游气候舒适度与游客数量之间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长岛县5—10月均较适宜旅游,其中最佳旅游时间段为6—9月,其他月份气候舒适度等级较低,基本不适合旅游。旅游游客数量与气候舒适度密切相关,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数每变化一个单位,长岛县游客数量月指数增加2.09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从高温热浪、极端气候事件、空气污染、海平面上升等角度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就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水源性、食源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及部分慢性非传染病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重点,包括法律体系的建立、机理的研究、疾病负担的测量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与人体舒适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城市人体舒适度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明确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城市因子,该文首先利用1981—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的气象数据,研究气候舒适度及其变化趋势,并研究了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城市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冷不舒适日数均呈减少趋势,热不舒适日数均呈增加趋势,舒适日数变化不大。城市化综合水平与冷不舒适日数倾向率之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热不舒适日数倾向率之间相关不显著。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体舒适度的最主要城市因子为总人口数量,其次为建成区面积、总用电量、公共交通实有车辆、人均绿地面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