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应用闾阳—海城—东沟剖面深地震测深资料研究该剖面地壳与上地幔二维密度结构的结果.研究表明,该剖面地壳与上地幔密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横向不均匀性最明显的部位位于海城地震区一带.在此,还发现了低密度囊体,这一特征经过正、反演计算得到了验证.该重要地球物理现象是海城地震区深部构造背景中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闾阳——海城——东沟深地震测深剖面二维非均匀地壳速度结构的计算与研究,获得了该剖面地壳与上地幔速度结构纵横向不均匀性分布特征,发现横向不均匀性最明显的部位位于海城地震区一带,在此还发现了壳内低速层,这些重要地球物理现象对研究海城7.3级地震发生的力源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闾阳-海城-东沟剖面深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国内外有关深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研究方法,结合现有原始资料的实际条件,对闾阳-海城-东沟深地震测深剖面某些地段的主要波组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与研究。在频谱分析,速度振幅的计算与相对理论振幅的对比等方面,获得了一些有益信息。为进一步合理解释深地震测深资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东沟—海城—林西—锡盟深地震测深剖面是我国布设的十二条地学大断面中的一条,全长约一千多千米,是我国东北南部地区又一条大的深地震测深剖面.剖面跨越华北地台、内蒙吉黑断褶带两个I级大地构造单元,近似垂直的穿过赤峰—开原等十二条深大断裂.并通过海城、敖汉地震活动区.测线经过高山、平原、沙漠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十分复杂.根据地学断面的要求,在该断面上要开展深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力与航磁和地震地质等工作,并要求物探方法的探测深度达到M面以下的上地幔.该断面的东段闾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及近海区域深部地壳结构,广东省地震局联合多家单位于2015年在珠江口区域实施了大规模三维人工地震测深实验.本文利用珠江口西侧NW向鼎湖—高明—金湾L1测线数据进行处理、解释,采用地震射线走时正演构建了该剖面二维速度模型.结果表明:沿剖面莫霍面深度从NW向SE,从30.0 km逐渐抬升到28.0 km,鼎湖至高明间存在莫霍面隆起;中地壳低速层非均匀连续,NW一侧速度低于SE一侧,且莫霍面隆起区之上为最显著的低速异常区域,中心最低速度为6.05 km·s-1;吴川—四会断裂、广州—恩平断裂可能为深部物质上涌的主要通道之一,两条断裂所围限的从珠江口西侧的鼎湖、高明往北东延伸到珠江口东侧的清远、从化区域为可能的连续莫霍面隆起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闾阳-康平-梨树深地震测深剖面的观测设计、观测结果以及仪器系统特点,根据项目研究目的及要求,对该剖面的模拟记录进行了数字化设计与实现,以满足用新方法对资料的进一步处理运算,并为资料的交流和永久保存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南海北部边缘是南海唯一的拉张边缘,与南海扩张形成有相同的力学背景,其中记录了许多南海扩张和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因此,南海北部边缘的地壳结构一直是国内外地球科学家关注的热点。珠江口区域位于南海北部边缘,曾发生多次7级强震的滨海断裂带从该区穿过,但以往对该区深部结构的探测仅限于两条跨海陆过渡带的二维主动源剖面。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邵武-南平-平潭深地震测深剖面位于福建北部.沿测线用133套数字地震仪接收5次人工爆破激发的地震波,获得了一批高质量的地震测深资料.在记录截面图上作震相分析和走时拾取的基础上,用初至波有限差分层析成像方法获得地壳上部速度结构,并进一步利用地震走时及波形拟合得到了地壳二维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特征.结果表明:结晶基底埋深2.0~4.0 km,在福州盆地内最深接近4.0 km.莫霍界面形态整体显示东浅西深,在沿海附近为30.0 km,向西北加深至33.0 km.政和-海丰断裂带东侧下地壳为一层梯度结构,西侧下地壳则大约以23 km深度为界呈两层结构.西侧速度总体低于东侧,且在约22 km深度处存在速度最低为6.25 km s?1的低速层,可能由部分熔融物质组成.政和-海丰断裂是一条地壳深大断裂,应为深部物质上涌的通道,与福建地区始于元古代,结束于晚第三纪的多期岩浆活动和华南大陆的多期次地质构造运动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深地震测深揭示的华南地区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与华南地区有关的深地震测深剖面达57条.本文收集该区的深地震测深研究成果,利用保真能力强的三维克里金插值技术构建了100°E~125°E,18°N~34°N区域内的三维地壳速度模型.基于三维地壳结构模型,分别探讨了华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地壳厚度空间变化特征、地壳属性、上地幔顶部地震波速变化以及太平洋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方向等.研究结果表明:(1)扬子地块平均地壳厚度为40 km左右,地壳平均速度为6.30 km/s;华夏地块平均地壳厚度32 km左右,地壳平均速度6.24 km/s.(2)扬子地块的四川盆地与全球地台区具有相似的地壳速度-深度变化特征,华夏地块与全球伸展区结构相似,台湾造山带具有较典型全球大陆弧的特点.(3)华夏地块上地幔顶部Pn波平均速度为8.02 km/s;台湾造山带Pn波平均速度为7.98 km/s;扬子地块的Pn波速度为7.94 km/s,包含四川盆地(Pn速度达8.02 km/s)和川滇地区(Pn速度最低为7.75 km/s).川滇地区和松潘—甘孜褶皱带东部构造活动性较强,四川盆地和华夏地块相对较稳定.(4)推测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方向为NW-SE方向.  相似文献   

10.
若尔盖盆地及周缘褶皱造山带地壳结构—深地震测深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潘-甘孜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由近东西向构造向近南北向构造转折的部位,若尔盖盆地位于该地块核心。利用近期在该区域完成的深地震测深结果,建立了若尔盖盆地及周缘褶皱造山带地壳结构模型,对若尔盖盆地基底结构、性质,若尔盖高原盆地与周缘褶皱造山带构造关系,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形变增厚、壳内解耦松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盆地近地表三叠纪岩层为高致密(2.65-2.75g·cm^-3)和高速度(约5.6km·s^-1)介质岩性,形成了特殊的“中生代基底”构造;松潘。甘孜地块在青藏高原隆升、物质东流以及周缘稳定地块的阻挡过程中被改造为相对稳定的若尔盖高原盆地和盆地周缘更为活动的褶皱造山两类不同地壳结构性质的构造单元;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地壳增厚、壳内解耦主要发生中下地壳,这种壳内以低速为主、多反射界面结构特征在若尔盖盆地周缘褶皱带造山带更为明显,突出了褶皱造山构造区域中下地壳内部经历了更为强烈的构造形变;若尔盖盆地及南北两侧褶皱造山带地壳厚度约50km,未发现“山根”构造,推测在褶皱造山后期,青藏高原地壳东流物质在周边刚性地块阻挡下围绕东构造结、沿着相对松弛的南侧方向顺时针转向流出,其结果使若尔盖盆地周缘褶皱造山带经历了强烈的伸展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文登—阿拉善左旗长观测距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东段资料,辩识出4组地壳震相和3组地幔盖层震相.采用二维射线追踪走时反演和正演拟合交替计算方法,得到了包括鲁东隆起和华北裂陷盆地在内的地壳和地幔盖层二维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裂陷盆地基底深达6km以上,研究区壳内界面C1埋深约15km,C2界面深约25km,Moho面平均埋深约35km.上地壳速度6.0~6.1km·s-1,且横向变化较大;中地壳速度相对均匀约为6.2~6.4km·s-1;下地壳速度为6.5~7.0km·s-1,速度梯度较大.地壳平均速度与隆起和坳陷构造相关.研究区岩石圈底界面一般为75~80km,西端接近太行隆起构造时深至90km左右,向西呈明显加深趋势,地壳厚度呈现相同的增厚特征.地幔盖层上部速度8.0~8.2km·s-1,具明显正梯度特征.岩石圈平均速度在郯庐断裂带附近显著偏低.PmP和PLP震相存在不同程度的复杂性,意味着在本地区Moho界面和岩石圈界面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可能具有一定厚度或过渡带性质.结合其他研究结果认为,地幔盖层和下地壳速度梯度、界面性质差异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相关,意味着破坏是一个渐变、缓慢和不均匀的过程.郯庐断裂带附近的低速应是其为软弱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多条二维剖面资料进行统一分析和解释,本文考虑了各剖面交点处的约束条件,通过建立统一的偏导矩阵,将各剖面资料联立求解.利用该方法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首都圈内6条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和解释,得到该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地球物理研究成果,确定了壳内存在的4处低速层(体)的空间范围及断裂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多条二维剖面资料进行统一分析和解释,本文考虑了各剖面交点处的约束条件,通过建立统一的偏导矩阵,将各剖面资料联立求解.利用该方法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首都圈内6条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和解释,得到该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地球物理研究成果,确定了壳内存在的4处低速层(体)的空间范围及断裂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正>华北克拉通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其自18亿年前克拉通化之后至早中生代,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保存有巨厚的太古宙岩石圈根。自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东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构造隆升和伸展运动,东部的岩石圈已经被强烈改造和破坏。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不仅减薄了100多千米,而且其物理化学性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华北克拉通本身具有的稳定性也遭到了破坏。其中,天然地震台阵探测、重力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研究中获得了丰富的成  相似文献   

15.
玛沁-兰州-靖边地震测深剖面地壳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5,自引:27,他引:75  
为研究青藏高原块体和鄂尔多斯地块间的相互作用和构造变形的深部驱动机制,布设了1000km长的玛沁-兰州-靖边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本文只介绍由人工地震观测资料所得到的初步结果.地壳分层性明显,以C界面为界,总体上可分为上、下地壳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一些次一级的界面;横向变化的总趋势是从东北至西南地壳逐渐变厚,地壳厚度的变化主要由下地壳厚度的变化所引起;地壳平均速度,总的变化趋势是自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其中在泽库以西和海原地区的速度值明显偏低;在泽库以西存在多个壳内低速层,在海原附近存在一个低速层;壳内反射界面,沿测线由东北至西南逐步增多;从地震反射波形来看,在海原地区Pc波非常强,且延续时间长;另外,在海原地区和泽库以西地区Pm波的复杂性系数很大,远远大于其他地段的值.以上结果表明,泽库以西地区和海原地区地壳-上地幔存在着明显结构异常,反映了巴颜喀拉地块和柴达木地块、祁连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随县—安阳剖面深地震测深资料分析解释的初步结果。资料处理结果说明,本地区的莫霍界面埋深约28至36km,其上覆盖层(即地壳)的平均速度约6.24km/s,在新郑和淇县一带该界面埋藏较深。在地表附近沉积层速度约3.50km/s左右,在黄河地区该层厚度最大,约5.5km。而在测线南端的大片地区花岗岩出露地表。该沉积层的下侧是结晶基底,其顶面的首波速度为6.00km/s。在它与莫霍面之间还可分出三层,其相应震相为P2,P03P04,其中P03较为稳定,它是地壳内部的反射波震相,平均速度约5.97km/s,深度为18至23km。本文得出了这几层的深度变化剖面图。并发现在新郑与新乡间黄河流经的地区,地壳内速度的横向变化及梯度层的分布情况有其明显特点。从对其他震相的分析,还获得新乡以南沉积层内的速度分布及舞阳附近的断层位置,并表明在本区上地幔内存在高速夹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闾阳—康平—梨树深地震测深剖面的初步探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壳为层状结构,其厚度为32-36公里,总体形态为壳幔隆起与壳幔凹陷,隆起最高点与内蒙地轴相对应.本区的速度分布无论是横向或纵向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秀水河与四家子一带还有低速层显示.将其结果与本区的其他地球物理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他们所反映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其特征大体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青藏高原块体和鄂尔多斯地块间的相互作用和构造变形的深部驱动机制,布设了1000km长的玛沁-兰州-靖边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本文只介绍由人工地震观测资料所得到的初步结果.地壳分层性明显,以C界面为界,总体上可分为上、下地壳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一些次一级的界面;横向变化的总趋势是从东北至西南地壳逐渐变厚,地壳厚度的变化主要由下地壳厚度的变化所引起;地壳平均速度,总的变化趋势是自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其中在泽库以西和海原地区的速度值明显偏低;在泽库以西存在多个壳内低速层,在海原附近存在一个低速层;壳内反射界面,沿测线由东北至西南逐步增多;从地震反射波形来看,在海原地区Pc波非常强,且延续时间长;另外,在海原地区和泽库以西地区Pm波的复杂性系数很大,远远大于其他地段的值.以上结果表明,泽库以西地区和海原地区地壳-上地幔存在着明显结构异常,反映了巴颜喀拉地块和柴达木地块、祁连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第六篇文章介绍了全国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基础理论学习讨论会概况。该讨论会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华东石油学院教师讲授两本石油专业教材;第二阶段进行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基础理论研究的专题讲座;另外还讨论了进一步开展该项研究课题的计划和工作。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东北缘深地震测深震相研究与地壳细结构   总被引:15,自引:17,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构造单元深地震测深资料震相的综合分析,利用反射率理论地震图方法对实际记录模拟计算,进一步研究东北缘区域内部不同构造单元地壳细结构.结果显示:西秦岭褶皱造山带分隔了南北不同性质的地壳结构,北侧为相对稳定的临夏—兰州新生代盆地、南侧为强烈改造的松潘—甘孜地块;松潘—甘孜地块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演化过程中改造为萎缩的若尔盖高原盆地和盆地边缘褶皱造山两类不同的地壳结构;青藏高原东北缘中下地壳普遍存在以多层高低速相间、低速度结构为主的破碎松弛结构,这种特征在缝合带和造山带尤为明显,显示为地壳形变增厚、流变滑动的重要场所;结合二维速度结构及GPS研究结果,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形变及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