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13日至15日,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编辑部召开的“全国地名图与地名标牌标准宣传贯彻座谈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来自江苏、辽宁、四川、黑龙江等十几个省市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副所长刘保全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河北省民政厅副厅长程鸿飞到会致词并介绍了河北省地名工作。会议听取了河北省编制标准地名图的经验,讨论通过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成功之后,继续与总参测绘局合作,编制国家和省级政区地图(标准政区名称版)的方案。受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  相似文献   

2.
9月1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在人民大会堂贵州厅联合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首发式,向建国50周年大庆献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为这部大型专题地图集即席题词程思远:使用标准地名,绘制精美地图。费孝通:规范语言文字,使用标准地名。首发式在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图集副主编靳尔刚主持下进行。民政部副部长、图集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主编李宝库,总参谋部测绘局局长、图集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李志光分别代表主编单位…  相似文献   

3.
民政部、总参谋部测绘局:欣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首发式举行,我因故不能出席,谨此致贺!地名,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地域标志,地名的标准化也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我的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与教学,以后又从事国家语言文字的行政管理工作,深感推广地名标准化的必要。这一工作无论是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还是对教育、科技,特别是对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管理,都有着巨大的意义。这部以“标准政区名称”为专题的大型地图集,第一次囊括了全国所有的乡镇,第一次完全以法定全称表示…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在国庆50周年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首发式,以此向国庆50周年盛典献礼!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关系国家的领土主权、行政管理、社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与人类的相互交往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地名工作:50~6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对历史沿袭下来的地名进行了重点清理。70~80年代开展的全国地名普查,投入力量之大、普查地名之多、涉及内容之广,在我国历史…  相似文献   

5.
1999年9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主编的大型专题地图集 ,历时三年 ,终于如期在建国50周年前夕问世。而自始至终承担民政部方面主要编辑工作的地名研究所 ,也在一场大规模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实际磨炼中走向成熟。突出主题 ,精益求精常言道 :“隔行如隔山”。区划地名与测绘制图 ,虽说关系相对紧密 ,却也是各有各的道理 ,各有各的规矩。把区划地名的文字形式转换为标准化地图形式的过程 ,也是两个专业的思想、传统、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地名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编纂工作会议在京召开9月15日,作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展示全国近4.5万个乡级以上政区综合情况的巨型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以下简称《政区大典》)编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民政部部长、《政区大典》总编委会主任、总主编李立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民政部副部长、《政区大典》总编委会副主任孙绍骋出席会议并讲话。民政部副部长、《政区大典》总编委会副主任窦玉沛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7.
2000年1月17日至28日 ,在纽约召开的第20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上 ,中国代表团介绍了自1998年1月上次专家组会议以来中国地名工作的进展情况。来自世界53个国家的地名专家对我国在制定了6个语种的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和地名标牌等技术标准 ;翻译出版了联合国《地名学术语词汇》和《联合国地名文件选粹》 ;编辑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 ;正在建立中国地名信息系统。1998年成立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便制定包括地名拼写、地名译写、地名分类代码等大量技术标准 ;地名法规建设、国道设标等地名管…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五年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几乎在各个分支都取得了坚实的进步。《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图集的完成显示了历史地图编绘的成就。政区地理研究和地名考释论著丰富,但对其意义的认识尚显不足。人文地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必将成为最有希望、最繁荣的分支。自然地理研究较集中在气候、地貌、水文方面,深入挖掘文献资料与新手段的运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陈冰 《地理研究》2019,38(5):1222-12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5例县改市更改专名的历史经验是,应尽量维持地名稳定,能不改的尽量不要改,必须更改专名时,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新市名的命名要参考更名经验中得出的禁止性、建议性原则,原有政区专名存在问题的,应借区划调整之机加以改正。禁止性原则包括,全国范围内县市及以上政区不能同名、同音;不能以跨政区的地物、驻地以外的乡镇、捏造的历史政区和不稳定时期或破坏领土主权完整、民族团结的地名命名新市名。建议性原则包括,不以驻地为名;不要改掉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应出现单名市;不要叠加政区通名;以历史政区命名,应尽量与当时所代表的地域范围相吻合。新时期有序推动县改市应谨慎更名、科学命名。  相似文献   

10.
运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对莆田市政区地名命名依据与地域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结果发现:(1)莆田市历史政区地名折射出传统的农耕文化色彩,反映尊贤尚教、追求功名、期盼安定的社会文化心理,但人文事象类历史政区地名逐渐被自然实体类替代;(2)现存政区地名命名可归纳为以自然实体、方位、移民姓氏、地方特色和重名为依据;(3)重名地名源于自然环境的相近性、农耕社会的滞固性,其构词形式为:方位词+自然实体/姓氏/人类活动场所;(4)特色地名源于莆田独特的科举、方言、宗教和水利工程。针对重名严重、新增地名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提出强化地名标准化、重视地名文化内涵挖掘、保护历史地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时空分布看,陕西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呈现出明显的与三大地域开发序列相对应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区域开发、地缘政治形势以及全国政区体制变化是陕西省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地名书图编纂的社会功用 地名志作为一种专业志,具有存史、资政和教育作用。地名书图编纂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1、地名书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地名志广泛反映一地的政区地名,聚落地名,文化地名,  相似文献   

13.
黄伟 《中国地名》2014,(12):41-43
我国历史悠久,地名作为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城市历史的浓缩,地名命名与更名如何延续历史,传承文化,塑造城市个性名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理研究》2001,20(1):75-75
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国人口与环境研究会主编,并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卫生部等单位参与下编制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中、英文版)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图集为八开本,270页,共有183幅不同类型的地图和18万字的文字说明,并附有200多幅图片。这是迄今出版的第一部全面综合反映我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大型图集。它的出版得到了欧洲共同体、联合国粮农组织、福特基金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资助。 图集是一部权威性科学文献,对认识和分析我国国情、制定国策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意义,也可为各级政府决策和管理部门、环保机构、科研院所等使用。 (本刊编辑部摘编)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真实记载各个历史时代人类从事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记录了民族的变迁融合、疆域政区、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历史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地名文化,它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包含知识性和趣味性。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地名”也在不断地变化。地名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地名与宗教信  相似文献   

16.
桂林,是我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又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知道它的风景特点、历史情况的人不少,但知道桂林之名来历含义的人,可能为数不多。为此,试作桂林地名辨析。 一桂林的来历 桂林,作为政区地名,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所置之桂林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置始安县于此。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始安为临桂县。以桂林做政区名,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改静江府为桂林府时开始的。但早在唐中期,始安就有“桂林”的称谓了,如宋之问《始安秋日》诗:“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诗中的桂林就指始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和深厚的地名文化。科学的地名规划不仅对城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凝聚一个城市、一个社区,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公众对城市或社区的文化归属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名规划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很强的学问,需要在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巧妙构思和精心设计。2014年10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长松副教授新著——《城市地名规划:理论与实践》是地名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8.
刊中报     
第一期全国地名信息系统建设培训班举办本刊讯 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与民政部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一期全国地名信息系统建设培训班 2001年10月 22日至 27日在北京东燕郊举行。来自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的地名业务骨干100多人参加了培训。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所长王际桐出席开学典礼并讲授了第一课。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事业,并将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各行各业纷纷推出自己的信息化发展计划,民政部也将“数字民政”作为“十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地名是重要的社会基础信息,地名信息…  相似文献   

19.
何沛东 《地理研究》2022,41(3):777-793
海域地名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见证,在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地方志等历史资料,以“海(洋)”地名为例,对中国海域地名的源流和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海域地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其发展可以分为海域地名的空间指代模糊时期(先秦至宋代)、海域地名的空间指代清晰时期(宋代至清末)、海域地名中西融合时期(清末至1949年)、海域地名的系统整理和有序管理时期(1949年以后)4个阶段。②中国海域地名的得名原因主要可分为7种:因方位得名、因岛礁沙洲得名、因水文特征得名、因沿陆岸(或较大岛屿岛岸)的地理事物(政区、聚落、山峰等)得名、因航海相关的传说等得名、因海洋出产得名、因海域地形得名。③中国海域地名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以长江口为界,南方沿海诸省级行政区(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海域地名数量远高于北方,南方又以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最,岛屿数量等自然地理因素和海洋贸易等社会经济因素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④2018年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受权公布了《我国部分海域海岛标准名称》,其中的“海(洋)”地名是1980年代中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成果的体现。针对中国海域地名整理和研究的现状,提出加强海域地名的整理、公布与命名,明确海域的相关概念,规定海域地名的通名,海域地名的处理需符合国家海洋权益4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转型、大变革、大繁荣的重要历史阶段,特别是随着国土空间开发的全域展开、区域总体战略布局的日趋完善以及城镇化的深化推进,为更好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视顶层设计、不断创新方法、加强科学部署,全面有效地推进地名项工作。为此,系统地梳理我国地名的学术研究进展、总结主要研究成果、把握前沿动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地名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为地名工作提供基础支撑和科学依据,国际地名工作的经验研究为我国开展区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