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根据近年来我们在现场开展水氡干扰因素试验研究的结果,集中论述了当前视为较好临震指标的水氡突跳中的各类干扰因素及其原因。指出气象因素(如降雨等)、地质因素(如滑坡)、水文地质因素(包括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水点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出露条件)以及某种偶然因素等都可程度不同的引起水氡突变,必须因泉(井)制宜的开展试验,掌握并排除干扰,才能有效的突出地震异常。我们还就识别、排除干扰的方法作了探讨,提出在构造区域范围内布点,开展多点水化(氡、气和其他化学组分)综合观测、试验、研究,是识别干扰和判断地震异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电阻率临震突变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从复杂地电阻率变化背景上提取地电阻率临震突变信息的数学方法,并以景泰6.2级地震为例,讨论了区分中强以上地震前的临震突变异常和干扰引起的突变异常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地电台站密集地区发生的中强以上地震,在临震前用本文提出的思路和方法有可能对其发生地点和发震时间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激光锁相应变仪和基岩地电记录仪等仪器及其所记录到的地震前兆现象,并根据这两种仪器观测到的突变前兆现象进行了临震预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1969年以来所发生11次大震的各种前兆临震突变异常和趋势性背景异常做了统计分析,并对大震前突发性异常的总体特征、临震突变项次随时间(突变日距发震日的间隔天数)分布规律、临震异常综合判断方法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深入探讨了大震的临震预报综合指标和有效性时间预报。  相似文献   

5.
汞临震异常的前兆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立平 《地震研究》1993,16(4):359-366
本文从震源临震状态、传播效应、台站地球化学参数三方面的综合,导出均匀介质中震源进行粘弹体后的汞量异常与源内应用增长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理论异常曲线和实测震例对比,证明汞量临震异常,是震源体进入粘弹状态后的震源内应力变化在测点的具体表现。文章讨 论了汞量测量用以预测地震的可能性。指出震中预报在理论上相对容易;大多数情况下,发震时刻只能预估;震级将是地震预报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氡数据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众所周知,近代地震学中,任意一种前兆观测方法或多或少均受到外界种种干扰,因此尽管选择合适的台址、最佳水源、远离干扰源等等,但观测数据中仍含干扰成分。在使用资料时,必须进行数据处理,这是当前地震预报中的突出问题,亦是1984年水氡清理攻关中指出的须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陆中,强地震地电阻率临震突变及其时空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学彬 《地震》1992,(6):51-60
  相似文献   

8.
刘心恒  周郧生 《地震研究》1995,18(2):125-134
本文采用断裂力学观点,分析研究了一些临震预报实验结果与地电实际观测资料。发现在强震与部分中强震前,震中附近的台站,除能预测到有关地震的地电阻率日突变序列的短期异常变化外,在瞬时突变序上还能看到临震前明显的突变现象,还是震前三个月里的最大瞬时突变,从它的出现至发震所需的时间,将随震中距的减少而缩短,且与震级有关,对于强震多集中出现在震前一个月内,中强震为十天内,并有由外围向震中收缩的趋势,其平均收缩  相似文献   

9.
大地电场临震突变异常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震前的各种突跳性前兆是短临予报的标志,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地震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前兆异常的突变形态为研究将有助于排除各种干扰,正确地区分异常,较好地做好时间、地点和震级方面的予报。对于已经观测到的各种临震突跳性前兆,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  相似文献   

10.
大震前水氡同步异常变化及其预测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7.0级地震、2000年9月12日青海兴海6.6级地震、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0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青海、甘肃以及四川北部地区部分水氡观测点的资料变化情况,发现这些测点的观测资料存在同步或准同步的变化,而且变化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共和地震前,距震中越近的测点,出现的趋势性异常所占的比例越高,异常时间越早。昆仑山口西地震的异常持续时间更长,多数异常点距震中更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异常点从西北向东南迁移。兴海地震个别测点出现异常。汶川地震的异常的同步性更好,而且多数测点的同震效应非常明显。这些地震的异常的恢复时间均无明显的规律,有些是在地震前恢复,有些是在地震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地电阻率临震突变与活断层、发震应力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讨论了中国大陆31个地震、100个地电台(次)地电阻率临震变化与活断层、发震应力场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1)位于深大活断裂、强烈活断层附近、并且在发震应力方向上的地电台,临震前一般能观测到地电阻率临震突变.(2)分布在震中与地电台之间的深大活断裂、强烈活断层,当其走向与发震应力方向交角比较小时,对地电台观测 Ps 突变有阻隔作用;活断层走向与发震应力方向平行,阻隔作用最强;正交时,阻隔作用最弱,这种规律性在我国大陆中强以上地震前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2.
13.
连云港市地震局通过对MDCB电磁波仪近2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对我国东部块体及周边区多次5级以上地震异常在震前进行了内部预测,预测的三要素与实际发震三要素较为吻合。本文对该方法和5次5级以上地震内部预测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临震预报必须明确,要求震前一至三天以前发出,而且顶报的时间段也只能是几天,这确是一项科学难题。临震预报目前还主要是求之于对临震异常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67年我国开始建立第一个地电阻率观测站以来,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历经几次7级以上大地震,特别是唐山7.8级地震的实践,发现震前距震中一定范围内的台站,其地电阻率观测值都有不同程度的趋势异常变化。更有意义的是唐山震前10天之内还观测到大幅度的突变异常,且这种异常的台站集中分布在北东向沧东断裂带附近。松潘地震前武都地电台也记录到突变现象。另外,在某些中强地震前曾记录到短期趋势变化,然而是否存在临震突变异常还是悬案,而临震信息的研究是当前地震预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水氡观测中K值标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研究水氡观测中标定K值意义,使用平行样观测等方法检测K值的准确性,并基于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归纳出提高水氡观测中标定K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方法,使观测氡值真实反映地下水中氡浓度变化情况,为获取地震孕育与发生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DY-1蠕变仪的断层水平活动自记曲线中提取临震信息作一探讨。 资料概况 唐山7.8级大震后,我们先后在北京大灰厂、八宝山和唐山等处,用DY-1型蠕变仪进行断层水平活动的监视试验。各测点分别位于地面以下3米、8米和900米处,按断裂位移型展布测线。为了取得可信的资料,除设置常规方法(基线、水准)的检测装置外,还采用地面相应测线和应变型测线提供验证。发现:各点测值  相似文献   

18.
就库尔勒台用高精度RZB - 1型宽频带数字应变仪先后在 5 0 0km范围内记录到的几次较典型的MS5 .5左右地震的前兆异常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结果发现 ,震前测值曲线异常形态虽说各有所不同 ,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固体潮畸变 ,应变速率加快 ,易出现临震突跳 ,应变阶跃等 .根据这些特征 ,我们对 1 993年 2月 3日和静MS5 .7地震、1 993年 1 0月 2日若羌MS6 .6地震和 1 996年 1月 9日沙湾南MS5 .4地震作了不同程度的预报 .  相似文献   

19.
临震热红外异常形成机理分析是利用热红外遥感方法预测预报地震的理论基础。不同学者对此提出了各种推论和假说。本文概述了临震热红外异常应用研究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临震热红外异常形成机理上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其中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难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应变异常分析与临震预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