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言 实时业务服务系统二期工程在锦州市气象台投入运行后,预报工作流程又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传输方式由过去的75bps报路改为现在的9600bps报路,传输速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从以前只能接收常规报、格点报等数据资料,到现在既可以接收常规报、格点报资料,又可以接收每小时1次的红外云图和可见光云图,以及国家气象中心和日本的传真图,美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予报、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对卫星云图的接收质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卫星云图接收质量的高低,从对云的结构分析来讲,最重要的是看云图的清晰度,清晰度直接影响到云图的使用效果,因此,清晰度是卫星云图接收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 怎样来提高卫星云图的清晰度呢?首先要弄清什么才算是清晰度好的云图,其次,要弄清影响卫星云图清晰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陆如华 《气象》1987,13(5):54-54
“全国格点报应用经验交流会”于1987年3月23—27日在北京气象中心召开。有关单位的7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交流了17篇关于微机在格点报的接收、转发、存储、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报告,其中的10个报告还进行了微机示范表演。 国家气象局章基嘉副局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自1985年北京气象中心编发数值预报格  相似文献   

4.
采用S—VISSR2.0解码、等经纬投影、区域定位、通道分离、云图定标与空间差值等方法对展宽传输接收的FY-2静止气象卫星S—VISSR2.0格式云图进行投影处理、通道分离处理、云图定标、区域云图截取及细网格栅格数据提取;利用9点滤波算法、“Weiss—Smith变异法”等方法,通过细网格云图的野值处理、图像去噪、纹理明化处理进行质量控制;数据组合处理获取云图组合产品资料等方法,对FY-2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进行高分辨精细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以micaps为核心,利用高空探测资料和T106格点场资料,构造能反映本地天气动力学特征的暴雨预报因子,综合使用卫星云图,T106数值降水预报产品,本地常规资料逐步订正,以人机结合的方式制作暴雨短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6.
南半球冬半年澳洲附近洋面上温带气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0~1992年南半球冬半年的GMS红外云图、格点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澳洲东、西部洋面上各月温带气旋的源地和移动路径,归纳出温带气旋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四种云型演变概略模型图,并提出估计温带气旋中心气压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格点报资料即数值预报产品输出场是天气分析和预报制作的重要资料源之一.目前虽然欧洲中心资料有传真图形式,但通过无线方式接收下来的图象清晰度不高且易受干扰,另外象T42和有限区域资料尽管其输出产品比较丰富,但几乎没有图形产品提供.因而建立一套适合省、地、市台使用的格点报绘图软件很有必要.长期以来,我们绘图基本上使用一些专用的绘图软件包,如NCAR、BDPLOT等,这些软件包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缺点,如屏幕界面不理想、绘图速度慢、无打印方法等.我们利用C语言自行编制了一套格点报综合绘图软件,克服了以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Fy2c云图处理接收系统程序主要包括两部分: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程序;气象卫星云图处理应用系统。接收程序负责从卫星上下载云图,并能做云图的简单浏览。而云图接收处理应用系统不光能浏览5个通道的云图,还能够生成例如降水分布等扩充产品,此外还能够在云图上叠加micaps数据图。利用该系统结合天气图可以做出短时临近预报。  相似文献   

9.
沈镇芳 《气象》1982,8(7):27-28
利用无线电短波通信系统转播卫星云图,可以减少大量卫星云图地面接收站,又能较及时地适应卫星的更新换代,保证各地不间断地正常接收卫星云图。一些科学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已经采用此种方法。我国有些气象台已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接收东京传真广播的云图,北京气象中心已经试播卫星云图。本文对此方法从应用角度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WT-7型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故障检修4例赵承旭(吉林省装备处,长春130062)WT—7型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是一种极轨、静止卫星兼容的气象卫星遥感接收机,它能接收美国的泰罗森NOAA极轨卫星、中国的风云一号极轨卫星的气象数字信号,又能接收日本的GMS...  相似文献   

11.
柳振华  徐建平 《气象》1997,23(4):55-57
叙述了俄罗斯GOMS-N1卫星及其播发的低分辨率云图,简述了试验接收低分辨云图的情况并给出了试验接收结果,分析了接收低分辨率云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由美国TIROS—N系列气象业务卫星NOAA 6,NOAA 7不仅可以收到两个通道低分辨率的云图外,用WT—IA接收机还可以接收到5个通道AVHRR(改进的甚高分辨率)云图,这些云图包含了更多有用的气象信息,加上这种云图的分辨率高(可见光云图星下点分辨率为1.1公里),因此对于天气分析和预报,尤其是对于夏季强对流天气的跟踪就更为有用。 低分辨率云图在卫星上已经过处理,实现了分辨率均一化和几何尺寸的线性化,定位网格的制作已有介绍。AVHRR云图没有经过上述处理,因此其定位网格的制作与低分辨率云图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台风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常规资料、HLAFS格点资料和GMS-5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对2001年我国台风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热带低压造成的“8.5”上海特大暴雨及0103号台风“榴莲”的强暴雨形成的物理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动力学、热力学和大气层结稳定度等物理因子在这两次强暴雨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分析结果对实时预报业务和科研工作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0月8日《中国气象报》发表一篇文章《观测环境破坏严重》,宁夏70%以上的气象观测环境正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导致灾害发生时,气象观测仪器却显示着“平安”数据,观测数据严重失真,直接威胁到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同样,作为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我站的接收环境场也日益受到破坏,云图接收的质量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卫星云图产品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气象预报的准确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自治区经济迅速发展,1979年建站初期曾是乌鲁木齐郊区,周边被大片农田包围的田园风光已不复存在,周围1km…  相似文献   

15.
在接收GOES-9号云图的同时也可以接收到FY-2号云图,由于它们的规格不同,造成不能以同一设置,用同一快捷方式合理的显示出来。如果分别设置不同的快捷方式,则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使其合理的显示出来。以前的MICAPS版本只设GOES-9号的传输,下面就如何增加FY-2号传输与设置快捷方式,做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我局GMS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安装使用一年多以来,除因电源原因造成一次故障外,运行还比较正常。但人冬以来,特别是出现凌冻结冰后,接收天线结冰使接收质量下降,出现大量掉线和干扰,点,经除冰后,接收质量有所改善,后又出现接收质量下降的问题,发现天线有大量灰尘,清除后接收质量改善。从发生接收质量下降,出现大量掉线和干扰;久的问题看,可能原因有:一是接收机(含高频头)故障。我局因电源原因造成的这次故障,使接收机的调制解调器和高频头故障而出现问题;二是外部干扰造成的问题。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传呼台,大哥…  相似文献   

17.
ActiveX控件是使用COM技术创建的一个用户界面组件,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和功能强大的特点,它可以简化集成和重用的工作,深受编程开发人员喜爱。气象软件开发常需要在程序中显示和分析卫星云图,但是日常接收到的云图为MICAPS格式,并不能像位图等格式图像那样直接显示,需要编写相应的图像解析代码,为了简化此项工作,使用Visual C++编写设计了卫星云图显示控件。  相似文献   

18.
黄元勋 《气象》1980,6(1):22-23
目前我国卫星云图的接收、显示都是在各个地面接收站上进行的。这类接收站配备有从天线、接收机到传真机的成套地面接收设备。本文介绍利用电话线传输接收机收到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低分辨率图象信号,使其在一定距离之外,多点同时不失真地显示和记录云图资料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利用电话线传输低分辨率云图时,地面接收站上只要给接收机加一个补偿放大器,各用户只需一台118传真机作为终端设备即可。  相似文献   

19.
主要讨论基层旗县台站利用Micaps预报平台所提供的T2 13、HLAFS格点、GMS - 5静止卫星红外、水汽云图等常规资料 ,对基层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的天气条件进行诊断分析 ,根据人工影响天气预报流程 ,探讨了大气层结稳定度、动力、热力、云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观测天气和气候”。近代气象从十七世纪中叶,西方先后发明了温度表、气压表等气象仪器开始,到现代的无线电探空仪、气象飞机、天气雷达、气象火箭观测等,已经经历了近300年。而气象卫星诞生至今只有30多年,它就显示出了巨大作用和远大前途。可以说:“气象卫星是观测天气和气候的新秀”.新疆气象局从1972年开始接收美国第二代诺阿(NOAA-N)系列低分辨率卫星云图;1979年以后又接收美国第三代泰罗斯一N/诺阿(TIROS-N/NOAA)系列卫星云图,分辨率有所提高。1990年引进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