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东南部一次暴雨天气的数值模拟和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安泰  何宏让  阳向荣 《干旱气象》2010,28(3):309-314,351
利用NCEP每6h一次的1°×1°格点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V3.1),对2005年7月1~2日发生在甘肃东南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运用模式输出资料对本次天气过程的螺旋度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高原短波槽的生成,以及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是造成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WRF模式对西北暴雨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螺旋度的空间分布对西北地区东部暴雨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700hPa正值螺旋度的分布形状与高原短波槽和700hPa切变线的形状存在对应关系;而400hPa以下大值正螺旋度的产生可能是西北暴雨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实测资料对2009年8月19-20日齐齐哈尔暴雨过程进行垂直螺旋度诊断分析,分别对垂直螺旋度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求出垂直螺旋度在预报暴雨中的贡献。结果表明:根据垂直螺旋度的水平分布特征,可以预报暴雨移动方向和影响区域;螺旋度的垂直分布可以表明气旋发展和降水强度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逐小时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1°× 1°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等对安顺2019年6月5-11日和9月5-10日的持续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月5-11日天气过程主要是由于两高之间不断有短波槽东移造成的,9月5-10日天气过程主要是由于副高稳定少动,西南涡在副高外围稳定维持较造成的;(2)垂直螺旋度垂直积分越大越有利于产生强的短时强降雨,垂直螺旋度强中心发展高度越高越有利于短时强降雨持续不断的产生;(3)水汽垂直螺旋度在这2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中对短时强降雨的发生和降雨强度有很好的指示,水汽垂直螺旋度在短时强降雨出现前6小时出现增大,且中心值越大短时强降雨强度越强,在短时强降雨发生期间迅速减小;(4)6月5-11日天气过程中,质量垂直螺旋度值增大-减小得越多,出现的短时强降雨强度越强。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东部三次暴雨天气的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T10 6数值预报模式 1°× 1°的标准等压面的格点资料 ,计算了K -螺旋度 ,对近年西北区东部的三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螺旋度分析。结果表明 ,螺旋度的分布可以反映出高空天气系统的位置极其演变情况 ,暴雨区上空螺旋度的配置为上层负值、下层正值 ,30 0hPa以下为正的螺旋度 ,最大中心一般在 70 0~ 4 0 0hPa。  相似文献   

5.
一次三峡大暴雨的地转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吴宝俊  于永安 《气象科学》1996,16(2):142-150
本文引入了地转螺旋度概念,并将其用于一次大暴雨的分析,结果发现;在地转螺旋度垂直剖面图上,在雨区上空300hPa附近有一个负的极小值中心,在500hPa有一个正的极大值中心,该分布形成原因可用图6解释。  相似文献   

6.
一次暴雨过程的螺旋度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螺旋度理论分析了1999年6月15—16日鲁南和江苏、安徽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螺旋度时空演变与对流云团和暴雨的发生及落区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云团生成和暴雨发展阶段,螺旋度开始增加,暴雨旺盛阶段对应着螺旋度高峰期,而对流云团消散和暴雨减弱阶段则对应着螺旋度显著减小;暴雨落区基本位于或接近螺旋度的大值区。  相似文献   

7.
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逐小时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等对安顺2019年6月5—11日和9月5—10日的持续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月5—11日天气过程主要是由于两高之间不断有短波槽东移造成的,9月5—10日天气过程主要是由于副高稳定少动,西南涡在副高外围稳定维持较造成的;(2)垂直螺旋度垂直积分越大越有利于产生强的短时强降雨,垂直螺旋度强中心发展高度越高越有利于短时强降雨持续不断的产生;(3)水汽垂直螺旋度在这2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中对短时强降雨的发生和降雨强度有很好的指示,水汽垂直螺旋度在短时强降雨出现前6 h出现增大,且中心值越大短时强降雨强度越强,在短时强降雨发生期间迅速减小;(4)6月5—11日天气过程中,质量垂直螺旋度值增大—减小得越多,出现的短时强降雨强度越强。  相似文献   

8.
2009年3月19—20日新疆中天山出现暴雪天气,本文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和分析了这次暴雪天气过程的850~200 hPa范围内的垂直、水平螺旋度和总螺旋度,结果表明:暴雪区上空垂直螺旋度呈上负下正分布,有利于暴雪的发生;暴雪发生在低层水平螺旋度负值中心和整层螺旋度正值中心的东南边缘;总螺旋度强弱的变化反映了暴雪天气系统的趋势。分析表明螺旋度能较好地反映新疆暴雪天气的发展、维持状况及强弱程度,并对暴雪落区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次海南大暴雨过程的能量及螺旋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C卫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10月12-14日发生在海南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雨过程是由热带低压带来的暖湿气流与大陆冷高压带来的干冷空气共同作用产生的,副热带高压的进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假相当位温及地面总能量的分布很好地反映了此次大暴雨过程中的强对流不...  相似文献   

10.
云南初夏罕见暴雨的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应用螺旋度理论,对2001年初夏(5—6月)云南罕见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产生在低层700hPa正的hp螺旋度与不稳定能量区重叠的区域内,其变化对天气系统的移动、发展及暴雨的落区和强度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暴雨区上空hp螺旋度呈高层负中心、低层正中心分布;螺旋度还反映了大气垂直运动分布特征和旋转状况。  相似文献   

11.
罗雅 《贵州气象》2006,30(Z1):22-23
通过分析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环江县2005年4月2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指出此次大暴雨天气是高空槽与850hPa切变线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低层暖湿舌的建立及不稳定能量区是产生强降水的条件;4月由于暖湿气流不活跃,对强降水过程除了常规资料分析外,相关物理量的分析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应用旁瓣回波作强冰雹预警,对湘西北地区5次强冰雹过程中9个风暴单体被观测到的159次旁瓣回波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系统总结旁瓣回波的雷达产品图像特征和探讨影响旁瓣回波观测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旁瓣回波随强度与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⑴产生旁瓣回波的风暴核最小反射率因子强度为60 d Bz,其强度是能否产生旁瓣回波的决定因素,强度越强,越易产生旁瓣回波且特征越明显,旁瓣回波的面积与60 dBz以上的风暴核面积和强度成正比,旁瓣回波中心强度、最大值强度与相应的风暴核最大值强度相关性分别可达0.86和0.92。(2)旁瓣回波在高度4 km左右、仰角3.4°、距离75 km左右出现频次达到峰值,风暴核回波强度的垂直分布特点是造成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3)旁瓣回波在270°—360°方位区间出现频次最多,具有明显的方位分布特点,强风暴单体的生成源地及其路径决定旁瓣回波的方位分布。(4)旁瓣回波分布在风暴核切向方向梯度大值区一侧,另一侧由于存在真实回波,导致旁瓣回波特征被真实回波覆盖而不易被观测到。(5)旁瓣回波特征可以作为S波段天气雷达强冰雹预报预警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春末夏初发生在六盘水市的2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导致全市最为严重的山涝及地质灾害。分析2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能量特征,结合2次大暴雨的降水实况、成灾特点及服务情况进行总结,发现这2次大暴雨是在高能、高湿条件下,由于低槽切变系统入侵造成强烈抬升作用,触发高能量急剧释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3-05-27六盘水单点异常特大暴雨环流背景、能量场特征、水汽条件分析,发现此次单点异常特大暴雨是在高能、高湿条件下,小尺度系统触发高能量急剧释放的结果,水城单站总温度、地面辐合线对暴雨预报有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逐6 h 再分析资料、FY-2E 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反演的逐时TBB 资料及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11 年6 月10 日由低涡切变系统引发的湘中区域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湘中暴雨发生在高空低槽与中低层低涡相配合的环流背景下,暴雨中心具有低层正涡度(辐合)、高层负涡度(辐散)的垂直结构;此次湘中暴雨过程强降水的出现与TBB 最低值并不同步,而是落后于TBB 最低值1~3 h,强降水区主要出现在云团后侧TBB 梯度较大区域内;该暴雨回波为典型的混合性降水回波,逆风区移过的地区对应强降水区,逆风区出现后的半个小时内为强降水时段,逆风区消失后降水明显减弱,中层弱冷空气增加了暴雨区对流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利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大气成分观测资料,根据大尺度天气背景,将2010—2012年出现在辽宁中部地区的全部持续性大气污染过程划分为5种类型:蒙古高压型、变性高压型、蒙古气旋型、弱低压型和江淮气旋型。进一步的边界层物理机制研究表明:江淮气旋型与蒙古高压型污染的区域水平气流辐合、垂直的气流输送、大气层结稳定度都比较相近,只是前者的逆温强度更大。相比以上两种类型,其他三种类型的水平辐合程度相当,但下沉气流、大气层结稳定度和逆温现象要明显偏弱甚至未出现。  相似文献   

17.
利用T106客观分析场资料,对1998年7月4-6日发生在成都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热力、动力及水汽条件的诊断分析,并将T106物理量产品24、48小时预报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①暴雨发生在等θse线高度密集的高能锋区和△θse500-800负大值区内;②正、负涡度大值区分别与强烈发展的低值系统及高压坝对应较好;③盆地上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区域,同时存在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就发生在此;④来自南海的水汽源源不断送往盆地,由于高压坝的阻塞作用,水汽在盆地中、西部地区辐合;⑤245的T106物理量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吻合较好,有实际预报能力.48s的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预报场偏差较大,须订正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杨淑群 《四川气象》2002,22(2):16-20
利用T106客观分析场资料,对1998年7月4-6日发生在成都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热力、动力及水汽条件的诊断分析,并将T106物理量产品24、48小时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①暴雨发生在等θse线高度密集的高能锋区和△θse500-800负大值区内;②正、负涡度大值区分别与强烈发展的低值系统及高压坝对应较好;③盆地上空低层辐盒、高层辐散的区域,同时存在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就发生在此;④来自南海的水汽源源不断送往盆地,由于高压坝的阻塞作用,水汽在盆地中、西部地区辐合;⑤24^s的T106物理量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吻合较好,有实际预报能力。48^s的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预报场偏差较大,须订正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一次秋风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怡  赵杰 《贵州气象》2003,27(1):21-23
主要运用实况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 ,分析和总结了 2 0 0 2年 8月 8~ 16日影响我省的秋风天气。着重于对与此次秋风天气预报直接相关的数值预报 850hPa温度场预报和两种数值预报物理量 (水汽通量对水汽输送的预报及散度场对垂直运动的预报 )作出分析解释 ,从而检验了数值预报对秋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对流天气预报中的环境场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小玲  谌芸  张涛 《气象学报》2012,70(4):642-654
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分析包括以天气型识别和中尺度过程分析为主的主观分析,以及以动力热力物理参数诊断为主的客观分析。利用"配料法"预报的思路,通过诊断有组织的深厚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4个条件(水汽、不稳定、抬升和垂直风切变),开发了中尺度对流天气的环境场条件分析技术(对流天气图分析和客观物理量诊断技术),并应用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的强对流天气预报。以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天气图分析方法为例,介绍如何利用高低空观测资料,分析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场条件;并以数值模式释用为主的强对流特征物理量诊断分析为例,介绍如何动态诊断对流天气的动力热力条件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