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经济实力分析、基尼系数和区位商的方法,对郑州市与泉州市所辖县域经济体的"狼群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郑州市与泉州市所辖县域经济体发展水平普遍较高,各县市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产业、部门各具优势,并且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狼群效应"不仅能够避免极化理论的缺陷,而且能够增强区域的整体实力和竟争力.郑州市与泉州市所辖县市的这种区域发展策略,有利于减小地区差距,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农民的就近就地非农转化,而且能够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郑州市与泉州市所辖县市的发展模式为当前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历来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主线。通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等数学方法对泉州市县域经济进行研究,探讨了三次产业以及地区(沿海与内陆)内、地区间对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差距缩小;(2)第三产业对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贡献率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3)地区间的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呈先上升后下降,而地区内差距特别是沿海内部差距对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的贡献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一、GIS的市场特点信息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GIS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确认识GIS技术的发展动向,开发新产品,扩大应用领域,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国际竞争能力,是立足于世界信息技术潮头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庭院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村庭院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庭院经济的总思路和对策,以期对农民致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二玲 《地理科学》2020,40(4):617-627
在对农业产业集群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演化的“四阶段”模型及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内在机制,并挖掘了“寿光模式”的“集群”本质。结论表明: ① 中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创新发展:首先是从农业产业集聚开始,并经由专业村到产业集群,再到乡村创新极演化; ② 促进农户的企业化演变是农业集群及其创新体系形成的第一步。创建产业网络是农业产业集聚和专业村向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必备步骤,农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农业集群走向成熟; ③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也经历了这4个阶段。各类各层主体通过知识增长、知识流动和知识采纳提高自己的内生能力和外部契约关系,并通过知识和创新网络实现五大维度上的协同创新,一起促进企业(农户)、产业(网络)、技术、制度和空间“五位一体”的协同演化,是农业集群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6.
早在1994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创意国度"概念,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政策之中,并积极推动发展本国的创意产业。布里斯班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创意产业中心的城市之一,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创意产业学院,专门用于培养创意产业人才和从事创意产业研究,依托昆士兰科技大学建立了澳大利亚第一个创意产业园区作为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基地,积极探索"产官学"的产业发展模式,继而借势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创建"创意城市"的目标,并逐渐走上了布里斯班自己的城市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农业正步入知识农业时代,而在我国,知识农业还刚刚起步,因此,当前我国必须通过深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2科技示范园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扶持与知识农业有关的学科和技术的发展等手段,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以推动我国知识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南京大学张同铸教授主编、国内近十位专家共同编著的《世界农业地理总论》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生产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世界各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而且在农业生产布局、技术革新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经验和教训。我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大国,有8亿多农业人口。人口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食物主要来自农村,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农产品和劳动力也主要来自农村。研究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农业地理丛书”是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  相似文献   

9.
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获得了广泛发展.近年来,中国各地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相继出现,发展势头较快,但是,指导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尚比较缺乏.基于此,选择城市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综述其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分析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探寻其一般研究思路,以期为城市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城市产业经济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回顾了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的研究进展,并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的一般思路.该研究思路强调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以及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作用;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产业集聚系统划分为内核系统和调控系统;强调城市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选择要以其动力机制的分析为基础,以保证所选发展模式的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物流业发展与布局的特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目前物流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新增长点 ,我国也开始日益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本文作者在简述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 ,详细地探讨了国内外物流理论研究与物流业发展的水平和历史进程 ,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的具体特点 (包括存在问题、发展现状和与国外的差距等方面 ) ,并同时从总体格局、东中西部差距、南北方差异、城乡差异和发展趋势等五个方面具体讨论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布局现状和分布特征。最后针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和布局现状 ,提出了我国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元数据是解决数据共享的技术手段之一 ,现有以元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模型和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元数据本身的管理 ,元数据和数据集在管理上是相对独立的 ,这直接导致了元数据和数据集的不一致性。在元数据与数据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实现元数据和数据集一体化管理的应用模型 ,该模型由综合管理层、服务层、应用层三层体系结构组成 ,通过服务流、数据流、元数据流的交互 ,实现元数据和数据集的同步一体化管理。从数据集对象的建立、数据集对象的查询和获取、数据集对象的变更三个应用方面 ,文章详细阐述了该应用模型的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new Japanese food‐safety regime has influenced the edamame industries of China and Taiwan—the two largest producers of edamame beans in the world. Edamame is not only a popular cuisin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t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largest‐scale frozen vegetable flow in East Asia. This study addresses how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opolitical realities and the subcontracting of edamame crops has created an access regime governing the vegetable trade in East Asia. By address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geopolitics related to contract farming,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Japanese edamame trade has subordinated edamame producers in multiple places in Asia, while Taiwan's edamame industry has positioned itself to obtain preferential access to the edamame flow between Japan, Taiwan, and China.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广州市蔬菜生产的现状,指出标准化菜田面积减少、蔬菜安全生产意识不足、蔬菜污染严重等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城市化进程的过快、无公害蔬菜生产意识的欠缺、土地所有制体制改革的滞后等。提出了加强无公害生产宣传教育、加快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所有制体制改革,建立以科技为导向的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现代蔬菜产销企业制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方创琳 《中国沙漠》2002,22(1):75-81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河西地区充当着"开路先锋"的重要角色。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河西地区新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重点。农业产业重点是商品性畜牧业、保护性林果业、制种业、外销性蔬菜业和草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建设外销型优质蔬菜基地、外销型优质制种基地和优质林果业基地,巩固现有的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力争把河西走廊建成国家第二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产业重点是建设祖国最大的"镍都",铸造西北最大的"钢城",全面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转化与滚动增值,确保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与"丝路"旅游,把旅游业培育成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把河西建成中国西部生态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世界创意产业的兴起、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世界经济结构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化的趋势。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创意产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跨越多个行业、渗透诸多行业,不同于传统行业的统计分类。企业组织上旱现小型化,空间分布上出现集聚化的特征与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世纪是世界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世纪。在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世界钢铁生产的规模、地区格局与原材料供应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钢铁工业将在高科技的推动、原材料供给与产品销售的激烈竞争、以及环境容量的制约下,进入新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时期。未来世界钢铁工业将以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为主;生产体制从注重产量向环境友好转化;市场竞争将加速跨国公司全球资本重组。我国钢铁工业在今后20至30年内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与跨国公司的并购重组,将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布局进一步接近市场,向沿海或大都市周边地区集中。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陕西省关中地区特色农业定位分析结果为基础,对关中地区的苹果、猕猴桃果业和蔬菜种植业等主要特色种植业的现行产业化经营组织进行总结和评价,并从模式的因地制宜选择和政府的支持保护体系两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关中地区主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构建高效信息传输网络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浪潮正在蓬勃兴起。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在即将来临的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将成为人类生产资料的第一要素。从世界范围看,信息产业从传统的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兴产业的趋势已日益明显。信息产业可以成为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具有持久效能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也是中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两个转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以及党中央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大连市工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适时进行结构调整,从整体上提高其产业能级、辐射功能和国际竞争力.基于此,选取了轻重工业结构、人均GDP等一系列工业发展阶段的判断指标,通过比较分析,判定大连市工业的发展处于重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即加工工业阶段.针对工业所处阶段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运用多指标分析方法,得出了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服装工业、食品工业、电子信息业为大连市的五大主导产业,并据此提出了工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虽然处于低迷徘徊中,但仍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特别足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其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而且通过2005爱知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其雄厚的科技实力、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日资企业持续保持对华投资热,在上述背景下.其投资战略和投资行业的调整折射出对华投资技术转移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