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根据河南省104个气象站1957 2000年降水量资料,以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负距平(%)为干旱指标,提取不同等级干旱的资料矩阵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并取主要模态特征向量值和时间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干旱以轻旱和中旱为主要特征,40余年轻旱、中旱发生频率达59.71%和32.24%;各等级干旱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豫北、豫东以及豫西北的部分地区是干旱频发区,而豫西南和豫南地区则是干旱低发区;干旱的时间变化呈波峰波谷交替的振动形式,大规模轻旱2~3 a一遇,中旱3~4 a一遇,重旱约10 a一遇。降水负距平(%)平均值的分布特征可从总体上体现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根据河南省104个气象站19572000年降水量资料,以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负距平(%)为干旱指标,提取不同等级干旱的资料矩阵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并取主要模态特征向量值和时间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干旱以轻旱和中旱为主要特征,40余年轻旱、中旱发生频率达59.71%和32.24%;各等级干旱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豫北、豫东以及豫西北的部分地区是干旱频发区,而豫西南和豫南地区则是干旱低发区;干旱的时间变化呈波峰波谷交替的振动形式,大规模轻旱2~3 a一遇,中旱3~4 a一遇,重旱约10 a一遇.降水负距平(%)平均值的分布特征可从总体上体现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干旱演变规律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500年旱涝资料分析了干旱对山东省农业,工业及环境的危害。利用功率谱和模糊判别函数研究了旱涝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指出旱涝的演变规律可为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1概述干旱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影响国计民生的一项主要灾害性天气。历史上的多次特大干旱灾害至今人们还是“说旱色变”。早在公元1877年(清、光绪3年),泽州发生特大干旱,“野无青草,人食树皮草根,牛马鸡犬皆尽,人相食”,全县“人死大半,为数百年未有之灾... 相似文献
6.
7.
阜新地区干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1953—2008年阜新县、彰武县两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分析阜新地区干旱发生时间、频率,对这一地区干旱发生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阜新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05mm,就这一降水量而言,基本能够满足大田作物生产对水分的需求,但降水年际变差大、年内分配不均是引发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夏季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的67%,多数年份能够保证大田作物生产;秋季常有秋吊发生,而漫长的冬季至春播之前降水较少,春旱最为频发。提出解决春旱的有效途径是高效保蓄夏、秋两季的降水,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农田水分入渗、蓄水能力,抑制和减少地面蒸发。另外,这一地区年降水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并表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这可能使当地的干旱灾害更频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干旱气候的基本特征,并从影响黑龙江省气候异常的主要因子初步探讨了干旱的成因.指出在全球与东亚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主要影响因子的年际异常变化和年代际振荡是黑龙江省干旱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冬季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是我区冬作物的生长季节。冬季干旱对冬种和冬作物的生长及收成影响很大。本文从旱地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分析冬季旱地土壤的干旱规律和预测方法,为农业防御冬旱和合理利用土壤水分提供依据。 一、资料和方法 土壤水分的贮存变化情况,是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好坏的重要因子。为了了解旱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过去我区的农业气象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黔东南夏季干旱指数及气候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降雨量、蒸发量和前期降雨量为参数,定义了黔东南夏季干旱指数,并用该指数对黔东南的夏季干旱进行了等级划分;计算了1971~2000年夏季干旱指数,以此对黔东南夏旱的气候规律作了分析,得出了黔东南夏季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17.
阴山山脉将巴彦淖尔市分为两个不同生态带,山南为全国闻名的商品粮基地——河套平原,山北为乌拉特高平原——广阔无垠的草原。干旱和水资源不足对该市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1961—2000年40年巴彦淖尔市8个站的春夏秋季和生长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计算逐年干旱指数,应用各站春夏秋季和生长季平均温庋和降水量资料,进行EOF展开。分析表明巴彦淖尔市各站气温和降水在空间分布上有比较强的一致性。因此,可由各站旱涝程度加以综合来评定全市旱涝程度。并依此确定逐年旱涝趋势,分析其变化规律表明,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干旱呈加重趋势。根据干旱发生规律,寻求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