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新一代天气雷达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获取雷达遮挡数据方法,并与“多普勒天气雷达候选站址净空条件客观分析软件”相配合,使选站址的工作进度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4.
5.
浅谈GIS技术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CITYSTAR4.0建立山东省临沂市的气候资源及地理要素信信数据库,并利用该市的等高线插值得到数字高程模型,在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气象资料推算模型,再根据作物气候区划指标进行多个气候要素空间分析,完成综合评价,得到客观精细的气候资源和作物气候区划成果。 相似文献
6.
7.
基于GIS的兰州百合适生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兰州市以及附近四周其他地区气象站30 a(1981~2010年)的气候资料和154个站点的降水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区域内降水、气温等进行了数据细网格化分析。结合百合田间观测气象和产量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宏观地理因子模拟与小地形订正等方法,建立了兰州市百合种植区划指标空间分析模型,区划结论与实际种植基本相符,GIS技术制作的区划图结合水平和垂直种植区划辅助参照表,直观详细地展现了百合适生种植区的地理分布及特征,从而减少了种植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判在茶叶气候种植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阳毛尖绿茶种植区划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区划指标的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计算出模糊隶属度,并对模糊隶属度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到综合区划指标,从而对信阳毛尖绿茶种植区进行合理的农业气候种植区划。区划结果表明:信阳、固始、商城、新县、鸡公山等地综合指标值大于等于0.60,属于适宜种植区;罗山、光山综合指标值在0.45~0.59之间属于次适宜种植区,该区域信阳毛尖绿茶种植面积较大,但品质略逊于适宜种植区;息县、淮滨、潢川综合指标值小于0.45,属于不适宜种植区,该区域茶叶种植面积小,生产的茶叶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及风险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气候资源信息,对内蒙古乌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马铃薯做了多项自然资源空间统计分析,并选定了该地区马铃薯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和风险指标。这些指标涉及到马铃薯的种植失败风险和减产风险。利用小网格资源推算法,实现了基本气候资源分布的细化。同时借助于CITYSTAR GIS的二次开发功能,用Visual C^ 编制模型,进行马铃薯气候资源区划和种植风险程度区划的地理制作。研究结果可供农业种植规划部门及农业保险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文成县茶树栽培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茶树栽培的气候区划指标,借助文成县1∶25万地形数据,应用GIS和小网格推算技术,对文成县茶树栽培进行了气候区划.结果表明,≥10℃积温在4 500℃以上,且年平均气温大于15℃的地区划分为茶树最适宜栽培区;≥10 ℃积温在3700~4500℃,年平均气温在12 ~ 15℃之间的地区划分为茶树较适宜栽培地区;≥10℃积温低于3 700℃,年平均气温不足12℃的地区划分为茶树不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11.
摘要:研究分析精河县枸杞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为科学规划枸杞种植布局,充分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具有实际意义。利用精河县及周边范围内15个气象站1981-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插值技术方法,在分析枸杞种植气候生态条件的基础上,筛选出≥10 ℃积温、≥10 ℃日数和≥10 ℃期间降水量作为枸杞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进而对气候要素指标进行栅格化。根据区划指标等级进行重分类,将各气候要素指标图层进行等权重叠加,获得精河县枸杞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精河县枸杞种植区可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分区,最适宜种植区分布在精河县中部海拔400~600 m的带状平原区,该区综合气候条件非常利于枸杞优质高产;适宜种植区分布在沿最适宜种植区两侧海拔250~400 m和海拔600~800 m的中部平原地带,综合气候条件稍逊于最适宜区。建议在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内发展枸杞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流域数字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TOPAZ软件和江西省1:25万地理数据,以贵溪市为例,对河网的生成和流域的划分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burn-in”算法,可以生成与实际较为吻合的河网及流域界限,能够满足目前气象部门开展流域降水预报工作中流域划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GIS在气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MapInfo和McpBasic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作了简明阐述,并就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气象数据查询界面的开发)进行了探讨;同时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也是一个新的尝试。结果表明:GIS在气象领域同样可以发挥其自身的特点。利用GIS提高了气象数据管理的可视化程度和人机对话功能。 相似文献
14.
GIS技术在河南省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试点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介绍了GIS技术在河南省农业气候区划中气候资源的小网格推算、作物专题区划、多图层叠加分析、制作电子地图、进行系统二次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1971-2010年大连地区64个乡镇的冰雹观测资料和1:50 000数字高程模型,选择和设计对冰雹空间分布可能有影响的地形因子,如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形切割深度等,采用数字地形分析、不规则窗口统计等方法研究冰雹分布与地形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形高程、西北偏西坡向和地形切割深度是影响大连地区冰雹分布的最主要地形因子。地形高程抬升下的强对流天气系统有利于降雹;西北偏西坡向有利于冰雹的形成;地形起伏显著的区域更有利于冰雹的形成和降落。建立了冰雹与地形因子间的回归方程,模拟了大连地区的冰雹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大连地区冰雹最严重区域位于瓦房店和普兰店北部地区,沿海及南部地区较少。 相似文献
17.
通过《陕西省气候资源及专题气候区划图集》的编制 ,针对小网格资料推算和专题气候区划空间叠置分析所遇到的问题 ,提出实现分区区域小网格推算和根据区划模型评判打分 ,叠置分析的技术方法 ,该方法的应用为利用 GIS制作陕西省气候资源数字图像和专题气候区划数字图像 ,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曾晓梅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04,(4):13-16
NCAR于2002年12~14日在科罗拉多博尔德主持召开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天气、气候及其影响研究中应用”研讨会。来自美国各研究机构、私营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70多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会议主要议题为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应用潜力。会议的3个目标是: 相似文献
20.
以GIS技术为支撑,利用清远市2009—2019年气象观测资料,在常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清远区域气候背景及地形、地貌特点,运用数字高程模型(90 m×90 m)进行气候要素网格推算,最终得到清远市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图,并与清远近10年气象要素实况图进行对比验证其可信度,结果表明:清远年平均气温、≥10℃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年日照时数模拟图与实况图吻合较好,具备参考价值。年平均气温随地形分布差异显著,较高值主要沿河谷、平原地区分布;≥10℃积温由西南向东北降低,阳山以北积温在4 800到7 200℃之间,英德以南在6 600到8 400℃之间;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极端低温突出的地区有阳山东北角-连州东南角、连州连山北部和连南大部;年日照时数分布南多北少且南北差异大,可分为3个阶级。该结果弥补了清远因地形差异显著和站点分布不足带来的气候分析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