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谭冠日 《气象》1981,7(11):15-16
风能是用之不尽、没有污染的能源。世界气象组织曾估计整个地球上可以利用的风能有2×10~(10)千瓦,即每年约有17×10~(13)”千瓦.时[1]。有的报告则估计为50×10~(13)千瓦.时。即使按照保守的估计,也超过目前全世界一年消费的能量。这笔巨大的能量激起了人类对开发风能的渴望。在开发风能资源中,气象工作者要研究风的潜在能量,分析风能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律性,以便配合有关单位作出利用风能的计划,改善风力机的设计,提高风能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风能简介     
风能是当今世界上正在进一步广泛开发的能源。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它具有广布丰富、遍地可取、无需运输、廉价洁净等优点。 风能目前多是指用风来推动风车带动机械作功而具有的能量。据国外文献,全世界的风能约为目前全球能量总消耗量的一千倍,而地球表面可以利用的风能约为10~(12)瓦。在距地面  相似文献   

3.
濮文耀  张殿刚 《辽宁气象》2005,(2):20-21,24
利用1992~2002年旅顺口北海电接风记录仪连续观测资料,分析其当地有效风时数、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以及有效风能等风能参数的特征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北海地区地形效应显著,风能资源丰富,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赤峰市机制风玫瑰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常规的气温、降水、重要灾害资料、压、湿、风资料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应用;风玫瑰图是绘制风资料的的一种图表,具有代表性、规律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供风能资源利用、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基建等提供参考依据。统计风资料和手工点绘风玫瑰图很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我们用原始资料作为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5.
风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我省海岛数量居全国之首。海岛上电力紧缺而风力资源十分丰富,开发风力资源以解决岛上电力不足,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在我省下大陈岛上的实践证明,开发风力资源是可行的。为此,本文用最近三年(1992—1994年)风资料统计,研究我省海岛风能资源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齐齐哈尔风能资源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9~1998年齐齐哈尔市的风资料对风能资源进行计算,分析全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和利用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能源,因而开发风能资源的利用在“四化”建设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风能资源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全国各地不一,有的地方具有利用价值,有的地方则无利用价值。为了开发风能资源的利用,必须对各地历年的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为能源利用的决策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于低层大气风速廓线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国安  朱瑞兆 《气象》1982,8(8):18-19
低层大气的风和人类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飞行器的发射和运行,还是超高烟囱、高层建筑的设计,高压输电线路的架设,工业污染物的稀释、扩散以及风能利用等等都要求提供低层大气风的特性资料。其中风速廓线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2~2002年旅顺口北海电接风记录仪连续观测资料,分析其当地有效风时数、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以及有效风能等风能参数的特征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北海地区地形效应显著,风能资源丰富,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位于南沙区万顷沙十七涌的70 m风塔的2008年数据,对南沙区风能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标明:2008年20 m高度上热带气旋对有效风功率密度的贡献率为17.8%,有热带气旋影响月份热带气旋对风功率密度平均贡献率达到34.7%。10、20、40、60 m 4个高度的有效风速时数介于3 278~5 862 h,根据风能区划等级中有效风速时数标准,四个高度的风能资源介于可利用区到丰富区之间;根据风能区划等级中年有效风功率密度标准,四个高度的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介于84.0~148.6 W/m2,风能资源均属可利用区,综合有效风速时数和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两个要素可确定南沙区风能资源属可利用区,不具备大型风电场并网发电的风能资源条件,但具备一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老风口风区2001--2005年风观测数据的统计整理,建立各类风要素值的数据库,分析和探讨老风口风能资源的分布特征、可利用的理论指标及评价,结果表明:老风口作为风能较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能季节性变化明显,风向变化相对稳定,平均风能密度和有效风能密度分别达到了150W/m^2和200W/m^2以上,是风能资源开发利用较有价值的地区。随着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不断深入,老风口无污染的风能资源,在生态治理、风力发电等多方面,有着很大的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达里风电场的测风数据,对其风能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多方法的探讨.给出了各方法间的误差对比,最终得到达里风电场的风能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区域气象站、气象观测站的测风资料和国家相关标准,计算分析连州市的各项风能资源参数,对连州市风能资源的时空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7年平均风速、风向与历年平均风速、风向基本一致,可认为2017年基本为平风年,可以反映连州地区长期的风的特征,具有可用性、代表性。连州市南部、东北部风能资源较丰富,80m高度平均风速达到3m/s以上,平均风功率密度为62.0~139.9W/m^2,有效风功率时数5761~5969h,占65.8%以上,有效风速频率高达64.8%,风能频率占71.8%以上,从长年代估计,雷达站和山塘附近区域的风能资源等级为1级,有利于开发低风速型风电场。西北部、东部的风能资源较为贫乏,平均风速小,风功率密度低,有效风功率时数少,风能开发价值低。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风能是自然能源之一,是一种取用不尽、分布广泛、利用方便、不污染环境而可再生的廉价能源,但风能又具有能量和时效不稳定的特性。为合理地开发利用风能,对风能资源在全区分布规律进行调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榆林市长城沿线风能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榆林市长城沿线(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5县)3种观测站的测风资料,计算榆林市长城沿线的平均风功率密度、有效小时数、年平均风功率密度、风能总储量,评价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长城沿线区域介于风能资源较丰富区和风能资源一般区之间。风能资源总储量2750.5万kW。按地域分布,位于榆林长城沿线西部的定边、靖边两县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能参数大值区主要分布在风沙草滩区与南部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风速变化及风能资源研究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王毅荣  张存杰 《高原气象》2006,25(6):1196-1202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25年风速气候资料和风塔周年资料,研究了该区域近地面风速及风能的演变和分布。结果表明:河西走廊绿洲内风速下降十分明显,而其它高山站风速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减少趋势;风速变化具有周期振荡特点;垂直风速差由近地面向上减小,高层风速极大(小)值滞后于低层;风速随高度按自然对数规律增大,风能距地面8 m层内随高度变化迅速;该地区4~12 m/s风居多,是风能的主要贡献者;2~4月风速最大,1,5月最小;该地区风能丰富,10~70 m层内年风能储量在2200 khW/m2以上。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风能简便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张一民  徐继先 《气象科学》1997,17(3):268-273
气象上常用的风能计算方法有用风速的概率密度计算和直接用风速资料。前者需要确定适合于被计算地风速概率分布,后者需要统计气象台站记风速资料,若计算某地年平均风能密度则应对该地十年以上的逐年、月、日、时的自记风资料进行统计、,工作量相当庞大。目前国内已有一些风能简便计算方法,其中朱瑞兆等人认为,用代表年来计算风能与其长年平均值十分接近「1」。本文对几各简便方法运用在江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了探讨,着重研  相似文献   

18.
1国外开发利用风能概况及发展趋势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区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鄱阳湖区4种观测站的风资料,计算了鄱阳湖区的平均风功率密度、有效小时数、年平均风功率密度、风能总储量及技术可开发量,评价了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并根据分析结果规划出了风能开发最佳期及较佳期。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风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10万kW。受狭管地形作用,该区域风向稳定,风能资源品质较优。为了给风电场的微观选址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科学的依据,应进一步加大对风能普查及详查工作的投入;为了进行精细化风能资源测量,摸清风电场的场址分布、资源储量及装机容量,应在鄱阳湖区尤其在浅滩设置更多风能资源测量点。  相似文献   

20.
李霄  龙俐  帅士章 《贵州气象》2014,38(4):32-35
贵州冬季凝冻天气严重,易造成测风塔测风仪器出现故障,观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域风况特征,需对测风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剔除无效数据。该文根据贵州省山区测风数据的气象特征,结合贵州多年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工作实践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了适合贵州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的"僵值"数据质量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