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是滑坡防治工程的基础,因此对滑坡的形成条件、变形破坏机制、发展演变规律等进行较透彻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大邑县某公路滑坡的基本特征、滑坡形成的工程地质条件、成因机制、稳定性状况等,为滑坡的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西某高速公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开挖后形成的路堑高边坡因施工外力作用改变了坡体的应力场,高边坡滑坡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滑坡通常存在多个潜在滑坡面,属于典型的牵引式切向顺层滑坡。以广西某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为背景,通过调查分析,从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滑坡变形特征等多方面对滑坡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滑坡的形成是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针对滑坡的类型、规模、成因、地质条件等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吴仕军  刘垚  夏敏 《贵州地质》2023,40(3):296-301, 263
本文以新场河水库滑坡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勘查、探明滑坡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新场河水库滑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土体压缩特性和固结原理,参照地基变形计算方法,对滑坡稳定性及未来的变形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具备顺层地质条件的库岸斜坡,在库水位升降和降雨联合作用下,即使没有很好的临空滑移条件,斜坡体也会产生蠕滑变形,其变形量的大小与坡体组成物质的压缩性有关。分析研究可为同类水库滑坡防治及安全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云阳县窑堡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明窑堡滑坡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作者对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针对滑坡特征,结合工程实际,主要采用了截排水、抗滑桩、抗滑挡墙等综合措施进行根治。  相似文献   

5.
以青川张家沟滑坡为例,结合其工程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详细分析了其变形破坏原因和稳定性,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工程措施,并运用FLAC3D软件对滑坡治理前后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滑坡的形态特征、岩土体松散的结构特征是滑坡失稳的先决条件,而降雨引起的地质环境的改变是滑坡失稳的诱发因素,桩板墙+截排水工程为主的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滑坡的进一步变形,确保了滑坡的稳定,数值模拟结果与滑坡的实际变形和治理效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主要地质灾害是崩塌和滑坡,且崩塌、滑坡多发生于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皖西大别山区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发生发育特点,以霍山县太阳乡太阳村街道滑坡为例,分析研究以深、浅变质岩为主组成的中低山大别山区,其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发育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条件,以及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特征,滑坡变形历史、滑坡成因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等,分析其稳定性,对治理方案和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提出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案,为我省大别山区滑坡防治提供参考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区兴山后坝滑坡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三峡水库区兴山后坝滑坡的地质、结构及变形特征研究以及稳定性分析,阐明了该滑坡成因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滑坡活动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类工程活动以及降雨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剩余推力法对比分析天然及暴雨条件下不同层位的滑坡稳定性系数,得出在暴雨作用下滑坡表层滑带稳定性系数最小,不同滑带的稳定性受降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呈表层〉浅层〉深层的规律;这主要受滑带土的粘土矿物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查明二陡崖滑坡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该滑坡“复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滑坡前端的挖方卸载是引发滑坡的主导因素,而水的作用加剧了滑坡的变形破坏。针对滑坡特征,结合工程实际,主要采用了抗滑桩、排水、监测等综合措施进行根治。  相似文献   

9.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变形监测、室内岩土实验及数值模拟等,对广元至巴中高速公路临水寺大桥滑坡地质条件、变形机制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为中型牵引式滑坡,破碎松散岩土体及地形地貌是滑坡的孕灾基础,引发滑坡的主要因素为降雨及工程活动.合理布置监测剖面,监测结果能准确反映滑体内部变形情况,变形量差值拐点为滑面,变形...  相似文献   

10.
甘肃舟曲江顶崖滑坡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土石混合体滑坡是一类受工程地质条件、降水或地震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滑坡类型,研究其滑坡成因及治理方法对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舟曲县江顶崖滑坡为例,通过历史资料调研和现场地质勘察、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该滑坡的成因和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结果表明:该滑坡的地形地貌、松散的岩土体是引发滑坡的内在因素,而连续降雨以及江水对滑坡前缘冲刷是滑坡失稳的外在因素。在对滑坡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抗滑桩护壁结构、率先应用装配式框架支护,结合坡面裂缝整治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住了该滑坡的变形。该滑坡的综合治理措施可为类似的高大边坡工程以及大型土石混合体滑坡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温州市台风地质灾害分析,发现乔木类滑坡最为典型。以物理模型试验再现其演化过程,归纳总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台风引发裸坡和乔木类斜坡变形破坏现象的联系,再综合分析,初步得到台风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研究表明,坡体在强降雨作用软化后更易在台风与植被耦合下破坏。与一般类型斜坡变形破坏在诱发机制方面显著不同,台风对斜坡的作用主要包括暴雨的冲蚀、软化作用和大风的动力作用等。台风来袭时,当乔木根系在滑带之上则不利于斜坡的稳定,可能导致前缘小部分土体失稳。风振液化是以脉动风的反复循环荷载形式通过植被作用于根部土体,使土体液化,加剧植被的风倒和斜坡的变形破坏。将台风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归纳为:暴雨冲蚀土体软化风的作用植被摇曳土体松动裂缝发展前缘土体失稳滑坡形成。  相似文献   

12.
张家铭  林峰  路为  刘俊  李宗长 《岩土力学》2006,27(Z2):413-416
通过对朝阳坡滑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在室内外试验及破坏形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滑坡滑动的成因。分析表明,特定的地形、地质条件是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对该滑坡现有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滑坡进行整坡、削坡减载、分级支挡、局部反压、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辉  晏鄂川  杨建国  吕坤 《岩土力学》2012,33(5):1593-1600
基于鹤峰乡场镇滑坡地质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FLAC3D分析库水作用下滑坡体和挡墙结构的相互作用,得到了较好的数值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①挡墙墙踵处产生局部拉应力;②剪应变增量沿挡墙和基岩的“薄弱接触面”由墙背向墙面推移式发展(即呈“>”发展模式);③滑坡体和挡墙有共同的变形趋势,上部变形大,下部较小,位移等值线相互平行以及浅层滑坡对挡墙造成“层状破坏”;④滑坡发生浅层滑移,滑坡和挡墙的稳定性降低。提出以位移指标评价库水条件下挡墙的抗滑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并确定挡墙的临界宽度,在此基础上对挡墙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滑体和挡墙的稳定性,其结果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奉节县向家淌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奉节县向家淌滑坡是一个由碎裂岩体构成的岩质滑坡,由老滑坡体和其上的次级滑坡体构成。三峡水库运行后,向家淌滑坡的稳定性降低,次级滑坡将处于欠稳定状态,其前部可能会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动。根据滑坡特征、主导诱发因素和稳定性,针对滑坡失稳特征,通过防治方案初选,初步拟定了搬迁避让方案和综合工程治理方案,并从技术经济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确定了由抗滑桩工程、地表排水工程、块石护坡工程等组成综合治理方案,布置于变形破坏强烈的坎级滑坡地段,以保证滑坡体稳定,根除危害。  相似文献   

15.
把滑坡体离散化为一定数量的条块,基于水均衡原理建立了滑坡体地下水一维非稳定渗流的差分方程组,其中考虑了滑坡体地下水通过弱透水滑动带的越流排泄,对动态边界提出了处理方法.以三峡库区黄蜡石滑坡群的石榴树包滑坡为例,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前和蓄水后排泄区的不同水位条件,模拟了在强降雨过程中滑坡地下水的动态过程.结合考虑地下水渗透力的传递系数法,计算了石榴树包滑坡稳定性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三峡水库蓄水前还是蓄水后的极端降雨条件下石榴树包滑坡都是不安全的.在地下水非稳定渗流的影响下,滑坡稳定性对降雨和排泄区水位的响应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6.
悬挂式防渗墙结合堤后压渗盖重防渗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模型槽中进行了有悬挂式防渗墙以及堤后压渗盖重的渗流模型试验,取得了不同贯入度以及不同堤后压渗盖重宽度防止堤基渗透变形的系列试验成果。通过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悬挂式防渗墙和堤后压渗盖重可有效地提高强透水层堤基抵抗渗透变形的能力,且在控制渗透变形向上游发展的作用上功效显著。研究表明,堤后压渗盖重的防渗效益往往低于较大贯入度的防渗墙,但从经济角度来看,不失为一种有效可靠的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瑞琛  陈剑  崔之久 《现代地质》2019,33(5):1128-1136
由于混杂堆积的搬运过程与沉积过程具有快速无分选的特点,其成因识别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石英砂表面特征的综合研究作为沉积环境重建的方法之一,在混杂堆积亚相的区分中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概述了冰碛、滑坡/崩塌/崩滑、泥石流及溃坝堆积的石英砂表面特征的研究现状,对这4种混杂堆积类型的石英砂表面特征进行整合厘定,比较了不同类型的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揭示其主要机械结构和组合模式的异同,强调在混杂堆积石英砂表面特征研究中能级与粒间接触方式判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目前混杂堆积石英砂表面特征研究的难点,并探讨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吴黎文 《福建地质》2011,30(2):183-187
以三明宏宇花园二期联体住宅楼场的滑坡为实例,从影响滑坡的最重要因素岩土体结构面深入进行稳定性分析,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assessment of safety of earthen levees is the consideration for its global stability, 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the slope stability of levees during hurricane overtopping conditions involving storm surge and wind generated wave action. In this study, a comprehensive slope stability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where an earthen levee, representing full-scale overtopping conditions, was subjected to storm surge only overflow, wave only overtopping and combined wave and surge overtopping conditions. The crest and the landside of the levee were strengthened by roller-compacted concrete (RCC) to protect against overtopp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model for an RCC strengthened levee as well as a methodology for analysis and incorporation of various overtopping flow conditions in levee slope stabilit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RCC strengthening of the levee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levee significantly during wave only as well as combined storm surge and wave overtopping conditions. However, strengthening of the levee by RCC does not increase the factor of safety during the storm surg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0.
The slope stability of levees during hurricane overtopping conditions involving storm surge and wind generated wave ac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to assess the safety of earthen levees. A comprehensive slope stability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for an earthen levee subjected to full-scale overtopping scenarios, including storm surge only overflow, wave only overtopping, and combined wave and surge overtopping conditions. The crest and the landside of the levee were strengthened by high performance turf reinforcement mat (HPTRM) to protect against overtopping erosion. A conceptual model for HPTRM strengthened levee as well as a methodology for analysis and incorporation of various overtopping flow conditions in levee slope stability is presented.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HPTRM strengthening of the levee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levee significantly during wave only as well as combined storm surge and wave overtopping conditions. However, during the storm surge conditions, the factor of safety is only improved slightly as a result of strengthening of the levee by HPT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