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土地资源的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土地稀缺与粗放利用并存.专项调查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2.24万亩,批而未供的土地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同时,在最近不到10年的时间内,我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因粗放利用造成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滥占耕地的经济增长思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运行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手段,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临颍县位居中原腹地,辖9镇6乡,367个行政村,75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120.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88.1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38亩,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县。近年来,面对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县情,我们坚持以内部挖潜为重点,以集约节约为根本,着力破解建设用地难题,有力促进了"三化"协调发展。一、科学规划布局,引导节约集约用地强化规划控制引导作用,优化用地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在编制  相似文献   

3.
朝着"生活品质之城"迈进的杭州,耕地人均面积却只有0.46亩,土地资源紧缺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矛盾日益凸现。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杭州市国土资源系统近年来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深化内涵挖掘用地潜力,节约和集约用地成了杭州市缓解"人地矛盾"和土地资源紧张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4.
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是土地利用数量、强度大幅度增加的时期。国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提出要采取更有效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在建设用地的使用上只强调外延扩张,  相似文献   

5.
许昌市辖三县两市一区,82个乡镇,14个城镇办事处,2342个行政村,16567个村民组,14386个自然村。全市总土地面积4978.36平方公里(746.75万亩),2002年末土地利用状况是:农用地576.90万亩,其中耕地517.23万亩,园地9.51万亩,林地15.35万亩,其他农用地34.81万亩;建设用地122.81万亩,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4.51万亩,交通用地5.91万亩,水利设施用地2.39万亩,未利用地47.04万亩。在建设用地中集体建设用地97.83万亩,占全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0%。在集体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用地87.9万亩,占集体建设用地的90%。据调查,农村户均宅基地1.4处,面积0.53亩,…  相似文献   

6.
三年前,国家提出要力保"耕地18亿亩的红线",破天荒地把土地管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 如何坚守"耕地18亿亩的红线"?辽宁"国土人"如何坚守辽宁省6127万亩耕地的"红线"?如何破解保护土地与保障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是万物生存之源、立国富民之本,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我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资料显示,现全世界人均耕地为3.38亩,而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一半,只有1.52亩,具体到河南省就更加少了,人均耕地只有1.23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发展,用地需求持续刚性增长与土地供应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面对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  相似文献   

8.
临海市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人口113万,人均耕地仅0.45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1.39亩的三分之一,土地资源贫乏。目前正处于加速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十分旺盛,人地矛盾尤其突出。近年来,为坚持节约优先战略,深入贯彻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我市以强化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监管制度落实为抓手,不断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土地利用管理能力,进一步夯实节约集约用地基础。  相似文献   

9.
林州市是省政府确定的35个扩权县(市)之一,由于地处山区,土薄石厚,人多地少,除去退耕还林、企业、公路、水利、村镇建设等占地后,全市人均耕地不足0.7亩。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已日益突出,林州市委、市政府从全市实际出发,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挖掘现有存量用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着力在整治“空心村”和集约利用土地上下功夫,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绥棱县现有耕地总面积149.9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4.9亩,虽然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比是比较高的但形势也比较严峻。因此,要从县情出发,把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用地观结合起来,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管理机制,以促进该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杭州人多地少,全市丘陵山地面积占总面积65%,人均耕地仅为0.46亩.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截止2003年底,2003年市区人均土地面积只有786平方米,均低于长三角主要城市.市区实际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仅为13.67万亩.近年来,市区平均每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1.82万亩.  相似文献   

12.
西平县是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县,全县20个乡(镇),总人口84.1万人,土地总面积1089.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4.5万亩,人均耕地仅有1.36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现。西平县大力挖掘存量土地,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坚持集约用地,走集中建设发展的路子,不仅保证了建设用地需求,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节约了土地资源,又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失地不失利问题,破解了土地供需难题,实现了三赢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用地需求强劲、土地供给刚性制约的背景下,嵊州市按照“向存量土地要空间、向集约高效要空间”的思路,运用盘活土地“十法”,充分挖掘存量土地资源,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嵊州市在2020年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方面获浙江省政府督查激励;同时争取到盘活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113亩,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14.
《浙江国土资源》2013,(1):62-63
在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的基础上,一年来。诸暨市继续深入推进“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坚持节约集约、保障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制定用地计划,积极组织用地报批,高效盘活转而未供及闲置土地,在保障发展合理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报批各类用地1.33万亩,供地6788亩,消化利用转而未供土地5000多亩。  相似文献   

15.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提高投人产出强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供应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笔者认为,要做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关键是严格管理、加强规划、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可采取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临朐县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有1亩。耕地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落后,面临加快发展与保护耕地两大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又离不开用地。如何解决发展与用地这一对矛盾?近年来,临朐县立足人多地少的基本县情,正确处理保护耕地和保障用地的关系,节约集约用地,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资强度,走出了一条在节约土地资源基础上的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经济周期正处于上升阶段,已步入了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加大了对土地的需求。据国土资源部公布,1997~2002年6年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646万亩,年均274万亩,全国新增建设用地641.7万亩,其中开发区(园区)实际用地就达458.1万亩,占新增建设用地71%以上,在开发区用地中,有314.6万亩的土地(占开发区用地的68.7%)是未经依  相似文献   

18.
齐河县地处鲁西北平原,总面积1 41l km2,总人口60万,人均耕地2.02亩,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各类建设用地不断增多,土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为此.齐河县及时转变思路,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作为促进经济快速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动员全县上下从盘活存量、节地挖潜上想办法,在提高土地投入率和产出率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集中体现了“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的用地理念。如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漯河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土地和资源保护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保护耕地力度,规范土地资源管理秩序,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该《意见》从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用地计划指标管理,保障科学发展用地;转变用地观念,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