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两个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月相变化的知识也是高中地理(发达地区版)中最突出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既能掌握教学内容,又能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2.
在宇宙中的各个天体中,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月球作为绕地球运转(实际上是地月绕它们的公共质心运动,这个公共质心并不是地球中心,而在地球内部,距地球中心有一定距离,近似的认为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唯一一颗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关系极密切。例如夜晚月光的自然照明、潮汐现象的产生、根据月相出现的空间位置可以大致判断方向、农历历法及星期的由来等。月球留给人们最深印象的是月亮的圆缺变化。  相似文献   

3.
4.
5.
咏月诗浏是我国古代诗词作家以月相为意象所作的诗词,大多是借景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如李白的《把酒问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水渊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月相变化是最常见的天文现象之一,月相变化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其变化周期很早就为我国古人掌握并成为我国古代制定农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月相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教具演示和图表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中地理新教材对于能力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更注重通过对地理事物的分析,培养学生在地理方面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9.
在我国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和中外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有一些关于月相的相关知识,如果把经典的古诗和歌曲、著名的绘画和历史同月相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解力和艺术鉴赏力,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文化美的双重熏陶。诗、歌、画、史在月相教学中尤以古诗词的运用为主,古诗词可以贯穿月相教学始终。总体上看,诗、歌、画、史课程资源在月相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月相变化是高中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笔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施鲁 《地理教学》2010,(5):13-15
地理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要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强调地理“活动”的开展。“活动”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一个亮点,也是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2.
葛文城 《地理教学》2004,(10):18-20
高中地理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虽然各模块以不同的主题而相互独立,但是,共同贯穿着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这样一条主线,并以逐步递进的形式展现为:  相似文献   

13.
李积华 《地理教学》2012,(16):63-64
"九九"是我国民间长期沿用的一种节令,它是将冬至日或夏至日后的81天分成9个时段,每个时段为九天,从"一九"、"二九"……,  相似文献   

14.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在高中地理中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掌握有关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环境污染和环境管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环境观、资源观,增强环保意识以及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印志 《地理教学》2022,(4):46-4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要求教学转向“课标本位”,新版教科书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对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为例,结合“家乡的水稻种植变化”乡土情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课前调查、课堂学习、课后梳理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生成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相关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葛文城 《地理教学》2005,(7):18-19,26
一、“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中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掌握自然灾害与防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确立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7.
葛文城 《地理教学》2004,(12):17-20
一、“地理3”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理3”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理1”、“地理2”的基础上而开设的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地理3”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论题,结合实例讲述了如何将人地关系和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因此,可以这样说,“地理3”是通过将“地理1”、“地理2”所阐述的有关的地理基本原理实际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宇宙与地球”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宇宙与地球”,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宏观层面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地球自身的演化历程和地表形态的特征及成因。因此,本模块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通过学习“宇宙与地球”,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刻认识人地协调发展,明确人类改造地表形态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文 《地理教学》2007,(7):17-18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二)”这节内容主要是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季节更替和四季、五带的划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形成正确的宇宙观和人地观。其中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季节变化,而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弄清产生上述变化规律的根本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其引起的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则是教学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