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震地质》1991,13(1):53
地震预报和工程建设开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对活断层的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从另一方面看,近20年,特别是近10年来的活断层研究成果,又使人们对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明确的认识,对工程场地断层活动性评定有了更科学的依据和更有效的方法。正是在上述背景和基础上编写出来的《活断层及其工程评价》一书,系统地反映了活断层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 全书共分5章,系统阐述了活断层基本特征、地质灾害、调查方法及其工程评价原理、方法和实例。第1章介绍活断层含义和习性,第2、3章叙述活断层可能引起的各种灾害和14种调查方法,第4、5章论述活断层工程评价的主要问题、方法原理和评价实例。作者提出了对活断层准确度、活动度和危险度等概念含义的  相似文献   

2.
日本核电厂抗震设计及选址中的活断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向东 《地震地质》1993,15(4):401-407
概要地介绍了日本核电厂抗震设计及选址中活断层评价的原则与方法、活断层调查程序和评价标准,以及活断层评价的经验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最近的25年里,日本主要采用地形和地质学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日本列岛内陆部的活断层,并在活断层的确定及其活动度评价方面取得很大成绩。这些研究成果已于1980年以《日本活断层分布图与资料》的形式发表,目前,不仅学会的有关人士,就连政府和公共机构以及应用地质行业也都在广泛使用。该资料集后来又收录了近10年来的成果,作了全面修改,并于最近由东大出版会出版发行了修订版。通过这些研究,日本列岛内陆部分的主要活断层已几乎全部确定,主要是获得了内陆地震长期预报方面的宝贵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也让  相似文献   

4.
红河和曲江断裂带断层泥的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活断层产物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地震地质学者的关注。笔者对地质、地震证据充分的活断层——红河断裂带和曲江断裂带的断层泥进行多种手段的分析研究。它们的显微构造、粒度分布,组构特征以及石英碎砾的SEM显微形貌等显示了活断层中的长期蠕滑研磨作用、地震过程的快速剪切运动以及活断层特定条件下的退变质作用和其他化学作用等成因特征。综合分析指出,红河断裂带南段可能是蠕滑运动为主的活断层,其北段和曲江断裂带则为粘滑运动为主的活断层  相似文献   

5.
电阻率层析成像在沈阳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在沈阳市活断层探测中应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取得的结果。,认为应用该方法在目标区可以较准确地探测断层的几何结构和物理特征,为沈阳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的意义及在辽宁省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的必要性,对在辽宁城市开展活断层探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选取沈阳,抚顺作为试点城市,设定目标区和目标断裂,分别对活断层危险性,危害性和深部发震构造环境进行评价。在断裂探测过程中,确定初步探测和详细探测两个阶段,主要采用人工地震方法并结合钻探,地震划分结果,对目标区内的目标断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电阻率层析成像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球物理新技术,目前逐渐成为工程物探中的主要方法。在辽阳市地震活断层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中运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在目标区布设探测剖面,辅以浅层地震,地质钻探,可以准确地探测断层的几何结构和物理特征,为辽阳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起彤 《华南地震》1992,12(3):63-68
研究活断层活动度和危险度的定量评定标准和方法,对活断层潜在地震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地震预报和工程地震研究中有广泛应用。作者提出了对活断层活动度和危险度概念含义的看法及其划分标准和评定方法;主张用下次大震迫近时间作为评定活断层危险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评述了估算地震在原地平均重复周期的地质方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探讨了将平均重复周期应用于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较详细地介绍了地震可预报复发模式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和实例。当把活断层与地震的复发关系的定量研究与具体的可预报复发模式结合起来,可能会对地震的长期预报或危险性评价产生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城市附近的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地震的元凶是活动的断层。对隐伏在城市地下的活断层进行研究,探明其位置和活动特性,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活断层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活断层与地震灾害、活断层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苏州地区的断层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淄博市及其邻近地区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是山东省防震减灾“十五”重点项目(SD10503)—淄博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的一个子课题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Q97E1142)——郯庐断裂带强震孕育动力学模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的总结.在分析研究地震地质、地球物理、断层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探槽开挖、断层活动性鉴定等技术手段获得的反映区域地震构造环境、深部构造背景、活动断裂长期滑动习性的定性和定量资料、历史与现代地震活动性和地球动力学资料的基础上,甄别出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活断层段.同时利用定性、定量和综合判定方法,评价了淄博市及其邻近地区主要断层的地震危险性.本项研究成果为淄博市城区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和断层危害性评价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内陆地震》2001,15(2)
2001年5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乌鲁木齐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立项研讨会。来自中国地震局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科技厅、计委、建设厅和乌鲁木齐市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刘怡、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岳明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秘书长阿尤甫*铁依甫参加了会议并作了讲话。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局长朱令人主持。“全国大中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专家组组长汪一鹏研究员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13.
地貌沉积学方法是研究活动断层运动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综合大量已有研究成果,本文从活断层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及垂直-水平组合性运动特征等方面对地貌沉积学原理在目前活断层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今后地貌沉积学方法在活断层研究中需关注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活断层研究近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活断层的野外调查与研究、活断层的分布及区域特征的研究、青藏高原内部及边缘地带活断层的研究、利用遥感资料对活断层的研究、张性活断层的研究、沿活断层带古地震的研究、活断层现代动态及强震前后动态的研究;另外,还涉及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5.
声波剖面方法由于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信号发射频率,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地层剖面(图1),能够显示出沉积地层的结构与构造特征,广泛用于工程地质勘探和活断层探查,经过在渤海湾活断层探测试验中证明声波方法对海域和沿海平原活断层时代判断十分有效,能够分辨小断距断层,资料连续性好,直观性强,探测工作效率高,适合于活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海洋工程、核电站选址的等项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活断层分段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的边界标志。提出分段的基本原则是:以断裂的不连续性为依据,以地震危险性评价为目的,划分断层段。文中提出了9条分段依据和39个具体标志。认为地震危险性评价应坚持两条原则:①由定性到定量;②循序渐进,逐步缩小范围和时段。文中提出了利用活断层资料确定潜在地震危险区、估算震级和预测发展时间的方法,其中的一些模型是作者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利用活断层分段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中长期地震预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活断层的地质研究及其在工程安全性评价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断层是导致多种地质灾害,特别是地震、崩塌、滑坡、地表断错的重要根源,对工程设施具有重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活断层的研究就成为地震危险及工程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为确保工程安全,加强对工程活断层评价是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一)工程评价中的活断层含义:工程评价中的活断层是指晚更新世(10万年)以来,特别是全新世(1万年)以来有过位移活动,且在未来工程使用期内仍有可能活动的断层,这类断层往往是沿袭先存断层面发生突然错动或缓慢蠕动使上覆第四纪新沉积物及其它地物标志发生相对位移。(二)活断层的地质研究包括(1)断层出露的位置、规模及其活动时代;(2)断层运动性质及活动方式;(3)断层几何配置;(4)断层滑动速率;(5)断层活动的分段性;(6)断层活动潜在地震能力的判定;(7)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断层可能位错量的预测等7个方面。(三)活断层在工程安全性评价中的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大型工程设施将愈来愈多,如超高建筑,大型桥梁、隧道,大中型水库、核电站、高速公路、地下铁道、国际机场、重要广播、电视发射台、重要通讯枢纽,大型化工厂等。为确保工程的安全,活断层对工程的影响和破坏作用是  相似文献   

18.
活断层是地震的潜在策源地。然而不同的活断层上地震潜在能力有极大的差别。客观地评价活断层上地震潜在能力不仅是地震预报研究的需要,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布局和抗震决策也极为重要。在这个意义上,对弱活动性断裂的研究与对强活动性断裂的研究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本文以弱活动的蒲江—新津—成都—德阳断裂带为例,讨论了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断裂带的地质结构以及断裂的切割深度等因素对该断裂带地震潜在能力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89年在美国马默斯莱克斯召开的全球主要活断层特性对比研究(IGCP)第206项目会议上决定,将各国提供的论文编辑成一专题论文集,具体细节如下:1.发行的理论基础组织 IGCP 206项目的目的在于搜集、评价、综合在各种构造条件下,地质环境中各主要类型的活断层资料,以便纵观活断层的特性。目前世界各地将研究活断层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现正在活动并经受了变形的主断层上,通  相似文献   

20.
活断层分段特征的研究是当前活断层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配合活断层分段性的研究,尝试研究不同活断层段落上的地壳波速比是否存在分段性的特征,文中主要对华北地区山西和燕山断裂带分区域进行了波速比平均值的测定和差异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