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书共分19章,包括附录在内约800余页,70万字左右,该书由颇有声望、学识与工程经验俱丰的一位工程师撰著。其最大特点是各章内容基本按照岩土工程项目典型的工作程序撰写,逐步将你引入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或环节,从接受业主委托、提出工程建议书(初步报告或可行性报告),直至工程结束时编写岩土工程最终报告。因此,该书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动态     
《探矿工程》2005,32(4)
介绍美国的一本“岩土与基础工程学”专著GeotechnicalandFoundationEngineering———DESIGNANDCONSTRUCTION[美]RobertW. Day 著  McGraw-Hill出版公司 1999年出版该书共分 19章,全书包括附录共 800余页,估计约 70万字。该书是由美国的一位颇有声望的、学识与工程经验俱丰的工程师撰著的。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各章的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一个岩土工程项目的典型的工作程序而撰写的。它一步一步地 (亦即一章一章地)引导你进入岩土工程勘察、设  相似文献   

3.
《膨胀土的改良技术与工程应用》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发行,该书由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王保田教授与张福海副教授编著完成。《膨胀土的改良技术与工程应用》是对河海大学承担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和江苏省宁淮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总结。经过课题组全体教师和7位研究生5年的辛苦研究,全面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在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将核心研究成果提炼出来编写成本书出版。  相似文献   

4.
《岩土力学》2009,30(4)
近日《FLAC/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一书已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由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陈育民博士与徐鼎平博士编著完成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刘汉龙教授为该书作序。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基本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该内容齐全、真实准确、图表清晰、重点突出、结论有据、建议合理。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及多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的经验,介绍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报告编写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报告是否能正确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是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工程项目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以成都平原地区报告编写为例,说明了勘察报告的编制程序、对工作及勘察成果的论述方法及图表的说明技巧等。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学报系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每季末月15日出版,一年出4期,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岩土力学及岩土工程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我所及国内的科研和工程实践的最新成果,并刊登国内岩土力学专家撰写的综述文章和国内外的典型工程实录。本刊  相似文献   

8.
新书介绍     
《岩土力学》2006,27(9):1562-1562
由国家基金委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一本新书——由谭罗荣和孔令伟合著的《特殊岩土工程土质学》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特殊岩土工程土质学》一书是作者及其同事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从事岩土体材料的物质组成、物理化学性质、微观结构特征等与其工程力学性质、指标间关系的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由于前一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特殊岩土的土质学的内容,而后一部分则与工程力学特性密切相关,故定书名为《特殊岩土工程土质学》。作者所在的物理化学组(室)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我国著名岩土力学专家——陈宗基院士组建的。自60,…  相似文献   

9.
国际滑坡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于1991年5月21日至23日在武汉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共153名.经以晏同珍教授为主席的组委会专家评审,共有135篇文章进入会议论文集,论文集分上、下两册,已在会议前正式精装出版,论文作者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会上由4位专家对会议论文作了总结性报告,然后分四个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各国滑坡与岩土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会议交流所反映的特征是:滑坡与岩土工程研究已发展为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研究方  相似文献   

10.
应香港工程师学会和香港辉固公司邀请,我所袁建新教授于1985年6月11~20日到香港参加岩土工程特别报告会,并应邀进行了参观访问。在报告会上,袁教授所作报告内容如下: 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岩土工程研究近况; 2、我国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煤炭地质》2010,(2):23-23
——本书以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为依据,简明、系统地概括了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岩土分类、各类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特殊性岩土及地下水的勘察要求与评价方法、岩土工程勘察手段和方法以及勘察成果的整理、分析和成果报告的编制要求等,同时加入了实践中对相关规范的理解与认识.体现了本学科的最新科学成果,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聂群林 《广东地质》2012,(1):226-230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岩土工程勘察野外作业及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制的重要依据。介绍了勘察纲要编制的程序、编制内容(侧重于详勘阶段),供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华岩(上海)软件有限公司岩土工程计算机辅助系统HY98“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辅助系统HY98”软件是我公司根据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与之配套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统一标准》(在编),在国内著名岩土专家指导下,集中原杭州大地计算技术研究所、武汉工勘...  相似文献   

14.
主  办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  办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大连理大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主题 :1、学科发展动态特邀报告2、岩土特性与本构模型及工程参数 ;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 ,岩石动力学 ;岩土渗流分析与计算 ;岩土工程实录分析 ;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 ;计算岩土力学中新技术的应用。联系方式 :116 0 2 4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年廷凯先生注明“七届岩土力学会议”字样。联系电话 :0 411- 470 85 13  470 85 11传  真 :0 411- 470 …  相似文献   

1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和重要依据,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效益等方面。本文通过对作者及同行们在岩土勘察报告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编制勘察报告提供有益经验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效性分析,揭示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与其他产品一样,也存在时效性问题。对于不同的失效文件应查明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对产生和误用失效报告责任人的相关责任进行明确,对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书简介     
《土的弹塑性理论基础》一书由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刘祖典、党发宁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出版,大32开本,353页,30万字,定价:35.0元。 该书由原陕西机械学院油印教材《土的弹塑性变形理论基础》改编而成,已作为研究生教材在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使用十多年,针对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从简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入了土的塑性变形理论。全书共分十一间,内容包括:序论;应力与应变及其不变量;土的线弹性应力应变关系;土的应力应变路径;土的变形特性;土的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土的物态全界面;土的弹塑性特性;屈服与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18.
<正>著译者:孙宏伟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6-09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装帧:平膜勒口标准书号:978-7-112-19713-2【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有两个部分,上篇是岩土工程的大师学者对我国岩土工程和体制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思考和总结;下篇汇集了国内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基础设计实践的精品论文,涉及超深大基础实践、复杂地质条件分析、基于变形控制的基础设计案例等诸多热点和难点。本书适合从事岩土工程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拟定于2007年10月在武汉召开。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力学计算新方法;(3)岩土工程研究与重大工程实例;(4)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5)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与参加会议。会议专题: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发展与回顾时间:2007年10月地点:武汉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会议论文与出版: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  相似文献   

2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