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本文从造礁群落演替、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升降等方面,结合大地构造引起基底沉降的证据,论述了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的建造特征。东昆仑生物礁中包含6种造礁群落,各群落生物组成和结构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个生物礁发育阶段中群落演替关系显著。礁相地层中可识别SB_1层序界面1个和SB_2界面4个,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层序的沉积相序显示清晰,按曲线形态将海平面升降归为4个周期。据区域地层和相分布资料反映的古地理环境变迁,推论出石炭纪至早—中二叠世造礁期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间聚合离散的4个构造期。东昆仑生物礁的生长发育与造礁群落的演化阶段、海平面升降周期和大地构造期彼此吻合,证明生物礁建造与各控制因素间具密切制约关系。海西中—晚期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的开—合转换,为生物大规模造礁创造了长期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冰湖接触型冰川的“湖-冰”相互作用显著,且共同作用于高山区水循环过程,在山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维护生态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和ERA5-Land再分析资料,对东昆仑木孜塔格峰冰川区冰湖演变、冰川物质平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木孜塔格峰冰川区冰湖主要分布于海拔5275~5400 m,多为冰川阻塞湖。1990—2020年分布有冰湖16个,其中,冰川5Y624E0022和5Y624F0020阻塞形成的两个冰湖分别发生3次和2次冰湖溃决事件。两湖均为周期性溃决冰湖,前者于1999年和2001年发生较大规模冰湖溃决,溃决前面积分别为(0.250±0.044)km2、(0.500±0.097)km2,溃决水量分别为(0.014±0.003)km3、(0.026±0.006)km3;后者为2000年形成的冰川阻塞湖,溃决前面积为(0.110±0.030)km2,同年溃决,水量为(0.006±0.002)km3。期间,冰湖数量有所增加,面积和储量均有减少趋势。然而,2000—2010年冰川累积物质平衡呈增加趋势,2010—2020年呈减少趋势,且有冰湖接触型冰川年均物质平衡呈显著的减小趋势(-0.024 m w.e.·a-1),略大于无冰湖接触型冰川的减小趋势(-0.022 m w.e.·a-1)。此外,冰川热融侵蚀和冰崩作用使得冰鳞川和木孜塔格冰湖与冰川相连位置分别加速退缩了0.65 km、0.28 km。总之,该地区冰湖正处于数量增加、冰湖空间扩张阶段,其加速了母冰川的物质亏损。 相似文献
5.
6.
东昆仑早—中二双叠世生物礁建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造礁群落演替,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升降等方面,结合大地构造引起基底沉降的证据,论述了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的建造特征,在东昆仑生物礁中包含6种造礁群落,各群落生物组成和结构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个生物礁发育阶段中群落演替关系显著,礁相地层中可识别SB1层序界1个SB2界面4个,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层序的沉积相序显示清晰,按曲线形态将海平面升降归为4个周期。据区域地层和相分布资料反映的古地理环境变迁,推论出石炭纪至早-中二叠世造礁期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聚合离散的4个构造期。东昆仑生物礁的生长发育与造礁群落的演化阶段,海平面升降周期和大地构造期彼此吻合,证明生物礁建造与各控制因素间具密切制约关系,海西中-晚期柴达地块与羌墉地块的开一合转换,为生物大规模造礁创造了长期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新疆东昆仑木孜塔格一带首次发现单通道Ting(Monodiexodina)动物群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2000年笔者等参加了东昆仑木孜塔格幅、阿尔格山幅1:25万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在且地塔格及阿尔格山一带发现多处丰富的早二叠世类化石.这些筵类化石沿阿尔格山大断裂南北两侧作较有规律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9.
10.
东昆仑西段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相地层层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大量化石资料为基础,结合生物礁研究成果,重建了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早-中二叠世礁相地层层序,确定了地层时代归属.礁相地层自下而上分为5个岩组.阿其克库勒组为陆块边缘碎屑陆棚之上的碳酸盐沉积和丘状生物礁建造,可建立类Schwagerina-Eoparafusulina组合带和Chalaroschwagerina-Pseudofusulinaparafecunda组合带,对比为下二叠统的中上部.查德尔塔格组为海侵期巨厚块状障壁礁碳酸盐岩,包含类Misellinaclaudiae组合和一个未定名组合,属中二叠世栖霞期.青石山组和碧云山组为同时异相沉积.前者以礁核相骨架灰岩为主,厚度巨大;后者为礁后-泻湖相黑色富有机质岩层,厚度较薄.二岩组同属类Polydiexodina-Neoschwagerina组合带内Cancellinaliuzhiensis亚带、Neoschwagerinasimplex亚带和Afghanellaschencki亚带的层位,时代为中二叠世茅口早-中期.喀尔瓦组为类复理石相砂板岩夹泥丘灰岩,含Afghanellaschencki亚带的化石,地层时代与青石山组(或碧云山组)上部相当. 相似文献
11.
据生物群落及其古生态、礁岩骨架结构和碳酸盐岩微相的初步研究,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主要含5类造礁生物和7类附礁生物;具8种骨(格)架类型,包括6个生物群落;11类与礁建造有关的岩石分别组合成6种生物礁相。前人划分的3种礁在该区均很发育。礁相组合与横向分布表明存在4种发育模式,即潮滩丘状礁模 相似文献
12.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早二叠世的沉积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早二叠世古海洋自北而南可分为东昆仑半局限海、托索湖-花石峡礁岛链和阿尼玛卿洋三部分。托索湖-花石峡礁带的主体由块状的礁相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所组成 ;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以短轴型的礁岛或碳酸盐建隆及相对较深的岛间盆地相沉积为特征 ;阿尼玛卿洋中则主要以深海软泥及放射虫硅质岩沉积为主, 同时也点缀一些碳酸盐建隆高地。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的礁岛及碳酸盐建隆在分布上缺乏明显的规律性, 但该区生物礁较发育。阿尼玛卿洋中碳酸盐建隆的规模小、分布零星、生物礁相对不发育, 但这些碳酸盐建隆在面上多呈断续的串珠状分布, 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的岛间盆地相主体以中薄层灰岩夹黑.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群早志留世笔石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首次在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山白干湖地区原划奥陶系祁漫塔格群浊积岩下部层位中发现Monoclimacisgriestoniensis(Nicol),Monograptuspriodon(Bronn),Monograptussp.,Streptograptuscf.becki(Barrande),Torngni-graptuscf.arcuatus(Barrade)早志留世笔石化石组合,表明祁漫塔格群除有奥陶纪地层外,还包含有早志留世地层。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木孜塔格地区畅流沟蛇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木孜塔格地区蛇绿岩位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所夹的昆仑结合带中.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发现结合带中分布着畅流沟中元古代Sm-Nd等时线年龄为(950±82) Ma/(1 138±42) Ma及含二叠纪放射虫Pseudoalbaillella的蛇绿岩,反映了不同时期古洋壳的存在.其中,畅流沟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超镁铁堆积岩为富集的大洋岩石圈地幔残迹;镁铁岩部分具P-MORB性质,部分具有岛弧的性质,表明其形成于过渡型洋脊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四川晚二叠世龙潭期和长兴期具有特殊的硅质来源,属于富含硅质的台盆相。本文根据礁体生长的古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分析,探讨控制生物礁成群成排分布的机理。指出礁体的形成与成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塔里木东南缘早二叠世牙形刺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于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洛浦阿其克克孜里奇曼组发现牙形刺,其中重要的有Neostrep-tognathoduspequopensis和Swetognathusinornatus,根据化石组合面貌,属Neostreptognathoduspequopensis带,其时代为二叠纪亚丁斯克期(Artinskian),说明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洛浦阿其克克孜里奇曼组应属早二叠世,而不是晚石炭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方晚二叠世生物礁主要分布在上扬子的滇、黔、桂交界处(南盘江地区)和川东、鄂西地区,在陕西镇安西口、湖南怀化中伙铺和郴县等地有零星出露。现已查明的晚二叠世生物礁共有46处——9处井下,37处地面(图1)。 相似文献
19.
东昆仑纳赤台群晚二叠世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昆仑造山带是我国西部一条规模宏大的造山带,它的形成时代及其演化格局涉及青藏高原构造格架和隆升机制研究的重要基础地质问题。它北隔柴达木盆地与祁连造山带相望,南与可可西里—羌塘地块为邻,西与西昆仑造山带相连,东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相接,地质位置极为重要。对东昆仑造山带形成的时代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有人将其划为加里东期,也有人划为华力西期,造成这些分歧的关键是对纳赤台群的时代认识问题(李光岑等,1982)。纳赤台群是位于昆中断裂与昆南断裂之间的一套非均匀变质的地层,主要由灰绿色浅变质的复理石相的砂板岩、变砂岩和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对东昆仑南坡早二叠世灰岩块体的成因的新认识。(1)在前人所称的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中薄层生物或生物碎屑灰岩,其中产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早二叠苞类化石,所以该区早二叠世灰岩块体与其周围砂板岩及中薄层灰岩之间应属于同期上沉积。(2)该区早二叠世礁灰岩之下常伴生有砾岩及乐岩,而非礁相灰岩周转则常常缺乏砂砾岩,这种分布特征是礁上体系沉积的必然结果,但很难用推覆体来加以解释。(3)通过对砂砾岩与灰岩块体之间的地层序列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属于一种沉积接触关系,而非推覆体的关系,由于该地区早二叠世灰炭块体的成因对于该区大地构造的解释至关重要,因此这些新发发现将引起人们对该区大地构造的演化历史进行了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