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鹅珍珠贝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分布在我国广西合浦,广东湛江、惠阳,台湾和海南,主产地为海南,日本、菲律宾等地也有出产;它利用足丝固着在低潮线以下的浅海岸石或珊瑚礁上生活。其成体壳高18cm,大者可达25cm。贝壳近斜方形,略似斧状,背缘约平直,腹缘弧形,前缘和腹缘连成一大弧状,后缘向后腹端倾斜延伸。前耳小,后耳长,左壳平,右壳凸。壳表黑色,鳞片细密。壳内面有虹彩色珍珠光泽。足丝发达,成体足丝呈树枝状[1]。因其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等优点,是养殖大型附壳珍珠的理想母贝。目前这一…  相似文献   

2.
企鹅珍珠贝附壳珍珠培育的中间试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符韶  梁飞龙 《海洋科学》2000,24(2):12-14
企鹅珍珠贝Pteriapenguin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区 ,如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及我国的广东、海南沿海 ,栖息于潮下带的水域或港湾 ,营附着生活。企鹅珍珠贝具有个体大、生命力强、壳内珍珠色泽优美 ,外套膜分泌珍珠机能旺盛等特点 ,是生产大型海水附壳珍珠的优良品种[1]。其培育的附壳珍珠具有珠层形成快、颗粒大、光泽好、商品价值高的特点。有关企鹅贝附壳珍珠培育的研究 ,日本和国内都有过报道 ,但国内一直停留在初试阶段 ,笔者于1996年8月5日~1997年7月8日在海南陵水县黎安镇湛江海洋大学珍…  相似文献   

3.
企鹅珍珠贝养成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梁飞龙  符韶  罗杰 《海洋科学》1998,22(4):16-18
目前国内企鹅珍珠贝(Pteriapenguin)养殖尚不具规模,且都是沿用马氏珠母贝的养殖法[1]。作者在生产研究中发现企鹅珍珠贝中大贝足丝特别发达、粗壮,附着力特别强,用一般清贝刀很难将足丝切断,要将企鹅珍珠贝中大贝从养成笼(锥型笼)中取出,进行清洗换笼十分困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于1994年3月~1997年8月,作者在海南省陵水县湛江水产学院珍珠试验站进行了企鹅珍珠贝养成方式的初步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贝取自湛江水产学院珍珠试验站人工养殖的企鹅珍珠贝。试验开始时贝龄0.5a,平均壳高6.4cm。一般认为企鹅珍珠贝幼苗下海养殖至壳高…  相似文献   

4.
企鹅珍珠贝游离珠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 年 5 - 12 月,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芳华珍珠养殖场,采用贝龄 2 ~ 4 a 的企鹅珍珠贝作植核贝,以 1 ~ 3 a 贝作小片贝,进行游离珍珠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植核母贝经 15 ~ 40 d 的术前处理,成活率为 95.33 % ~ 97.00 %;施术贝经过 6 个月培育后,吐核率为 63.00 % ~ 71.88 %,死亡率为 26.17 % ~ 35.00 %,成珠率为 1.95 % ~ 3.33 %.企鹅珍珠贝合适的植核母贝为 2 ~ 3 龄贝,小片贝为 1 ~ 2 龄贝.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锥形笼吊养法和塑料笼吊养法进行企鹅珍珠贝植核母贝的术前处理、在核位的左袋和右袋进行植核培育游离珍珠。经过13~15d的术前处理,锥形笼吊养法和塑料笼吊养法养殖的母贝成活率分别为93.67%和85.67%。经2个月休养,左袋插核的育珠贝死亡率和留核率分别为41.85~42.76%和10.34~12.96%;右袋插核的育珠贝死亡率及留核率分别为39.0%~40.0%和19.67%~20.00%。结果表明,合适的企鹅珍珠贝术前处理方法为锥形笼吊养法,合适的植核部位为右袋。  相似文献   

6.
几种大型珍珠贝人工苗网箱式中间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网箱式和传统式2种方法,在3个不同类型的海区(内湾性的陵水县黎安港、半开放性的雷州市流沙港、开放性的三亚市六道湾),进行几种大型珍珠贝人工苗的中间培育.经90d的中间培育后,结果表明:网箱式培育与传统式培育相比较,几种珍珠贝的生长速率和成活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壳高生长速率的增幅分别为:珠母贝18.9%、18.2%、19.9%;大珠母贝22.8%、20.6%、23.5%;企鹅珍珠贝21.8%、20.7%、21.7%;均为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0.01).成活率的增幅分别为:珠母贝175.0%、147.9%、133.9%;大珠母贝172.8%、159.0%、127.4%;企鹅珍珠贝122.5%、118.2%、102.2%,均为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 0.01).  相似文献   

7.
缢蛏亲贝暂养及人工催产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缢蛏的生态习性和摄食特点等,设计了缢蛏亲贝模拟自然生态暂养方式,与挂笼暂养及底播暂养等进行了比较试验,并对暂养亲贝的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8.
企鹅珍珠贝游离珠插核效果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借鉴马氏珠母贝插核技术培育企鹅珍珠贝(Pteria(Magnaxicula)pengui Roding)游离珠时,死亡率为23%,留核率为11.1%,死亡高峰出现在施术后的第2~7天,脱核高峰出现在施术后第2~10天,生理状态在施术后17d左右进入稳定期。70~90d后基本恢复,可结束休养进入珍珠育成。另外,为提高成珠率和成活率,植核用贝要经人工养殖驯化,采用开放式与笼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术后可采用室内与海区相结合的休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不同季节的企鹅珍珠贝游离珠植核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雷州流沙港湛江海洋大学珍珠研究室实验基地分别于春、夏和秋季进行了企鹅珍珠贝游离珠植核实验。其中,春季插核的死亡率最低,为15.1%--16.2%,留核率最高,为10%左右:而夏季插核的死亡率最高,为63.56%,留核率也仅为2.22%:秋季插核的留核率最低,仅收珠1颗,留核率为0.35%,死亡率也较高,为54.4%。结果表明,春季是企鹅珍珠贝较适宜的插核季节。  相似文献   

10.
珠母贝亲贝催熟培育和催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来源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亲贝分别进行海上浅吊疏养促熟和室外水泥池人工催熟培育,且采用阴干、藻液、温度、低盐度刺激和异性产物诱导亲贝排放精卵,比较不同方法、不同来源亲贝性腺发育及亲贝开始排放时间、排放率、受精率和幼虫畸形率情况.结果表明,室外水泥池人工催熟法亲贝性腺成熟度比浅吊疏养促熟法好、死亡率低;相同培育方法,北部湾亲贝比海南亲贝性腺成熟快,但死亡率高;阴干刺激3 h+藻液刺激1 h+异性产物诱导,性腺达到第四期(排放期)的亲贝才排放,且排放的性细胞成熟度好,受精率高,幼虫畸形率低.  相似文献   

11.
企鹅珍珠贝的柱形笼养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分别采用柱形笼和锥形笼同时进行鹅珍珠贝2cm左右幼苗养成到8cm左右中贝,经过10个月的养殖,柱形笼比锥形笼幼苗的生长速率(以个体平均壳高增长值为主)提高37.1-38.7%,成活率提高53.6-69.7%,且柱形笼养成的企鹅珍珠贝幼贝生长旺盛,个体强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企鹅珍珠贝贝壳内表面珍珠质层不同区域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选取9个生物矿化相关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技术对其在外套膜不同部位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贝壳珍珠质层不同区域的内表面及纵断面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表明:有8个矿化基因在企鹅珍珠贝外套膜远端膜区和中央膜区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企鹅珍珠贝游离珠插核过程中死亡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企鹅珍珠贝游离珠插核过程中的一系列对比实验,首次探讨了施术贝死亡过高的原因.发现术前处理时间太长造成的贝体虚弱会增加死亡率;施术伤口对贝体造成的生理不适如能及时得以恢复,不会因此发生大规模的死亡;偏小的核位、较厚的核位皮层肌肉以及由之产生的较强的排异反应会严重影响企鹅珍珠贝施术贝的成活率;休养时提倡先室内休养10d左右再移至海区,且不必添加昂贵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亚心形扁藻培养基的筛选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500mL三角瓶中对亚心形扁藻培养基的筛选与优化结果表明,原“海洋三号”培养基中需添加0.8 g/L的NaHCO_3,且 K_2HPO_4的浓度需由原来的 0.01g/L调整为 0.06 g/L。10 L全自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分批培养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海洋三号”培养基不仅可加快亚心形扁藻的生长速率而且可延长生长时间,培养 4 d时最高藻细胞密度可达 426×10~4细胞/mL,比原“海洋三号”培养基的最高培养密度提高42%。优化后的“海洋三号”培养基为亚心形扁藻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虾藻混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1年,我们在对虾养成池中筏养藻类。根据藻类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增加池水中的溶氧量;而对虾的代谢物又可间接被藻类吸收,能够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原理;提出了虾藻混养试验。这样做,可使二者互利,达到增产效益。1984年试验的结  相似文献   

16.
潮间带网箱养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从1993年5月~1994年10月开展潮间带网箱鲍的试验,在选好的岩礁区筑坝建池,防止落潮后网箱干露,利于鲍鱼度夏和越冬,利用网箱养鲍,便于管理,并可防止鲍鱼外逃及敌害生物侵入,苗种壳高2厘米以上,以提高其成活率;放养密度;壳高4厘米以前,每平方米200~300只,壳高4厘米以后,每平方米50~100只,可利于鲍鱼生长;饵料以海带,裙带菜为主,水温低于8℃时,很少投铒,水温8~15℃,每  相似文献   

17.
根据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物特性,采用5L透明聚乙烯薄膜袋作为扩培容器,按体积比2%、4%、6%、8%和10%接种,5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扩大培养试验,每隔24h对培养液进行吸光值和活菌数量的全程跟踪检测,为检验其纯度进行了杂菌含量平板培养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活菌数量在120h后生长达到峰值。本试验最适接种量为8.4474%,接种量6%以上才能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菌的数量,在实践中可适当增加接种量以达到快速培养的目的。本试验为沼泽红假单胞菌大规模快速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